详谈1G、2G、3G、4G、5G通信进化发展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详谈1G、2G、3G、4G、5G通信进化发展史
想想通信行业的过去30多年,阿尔卡特、爱立信、华为、LG、朗讯、摩托罗拉、北电、诺基亚、富士通、西门子、NEC、三星、中兴等十多家巨头林立,如今只剩下华为、爱立信、诺基亚和中兴四大主流玩家,那些曾经伟大的公司从辉煌到陨落都经历了什么?
移动通信史1G→2G→3G→4G→5G
1、1G:“大哥大”横行
2、2G:诺基亚崛起时代
3、3G:CDMA大行其道
4、4G:无线蜂窝电话协议
5、5G:高可靠和用户体验?
1G:群雄逐鹿
19个世纪70年代,贝尔实验室突破性的提出了蜂窝网络概念。
所谓蜂窝网络,就是将网络划分为若干个相邻的小区,整体形状酷似蜂窝,以实现频率复用,提升系统容量。
1G时代作为移动通信开天辟地的时代,群雄逐鹿,山头林立,通信标准也是五花八门。
尽管1G标准各式各样,但1G时代的王者非摩托罗拉莫属。
以AMPS和TACS为代表的模拟移动通信系统取得了巨大成功….
摩托罗拉不仅发明了第一步模拟移动电话大哥大,而且还是AMPS系统的主要设备供应商。
2G:GSM与CDMA之争
2G时代主要采用数字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两种技术,分别对应GSM和CDMA系统,这是一场由美国和欧洲为代表的两大利益集团之间的竞争。
进入2G时代,欧洲不甘落后于美国,考虑到欧盟国家太小,单打独斗难以与美国抗衡,于是吸取了1G时代各自为政的失败教训,于是欧盟联合起来成立了GSM,以快速形成规模向全球推广,在2G时代占据主导优势。
1994年12月,德国GSM渗透率约为71%,而当时美国的2G 渗透率仅为0.1%。
美国输了,输掉的不是技术,而是速度与规模,也输掉了一个时代。
3G:鼎足三分
3G与2G的主要区别在于支持高速的数据传输。
3G技术要实现全球漫游的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信息服务,包括可通过手机实现浏览网站、电话会议和电子商务等,3G时代主要有WCDMA、CDMA2000、TD-SCDMA三种标准。
3G时代形成了欧、美、中三足鼎立的格局,谁也不服谁。
但真正的赢家是谁?从某种角度讲,最后的赢家既不是欧洲,也不是美国,而是视野之外的日本。
技术重要,生态更重要。
只可惜,日本的i-mode模式未能走出国门,在4G时代夭折。
4G:一统江湖
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移动流量需求不断上升,移动通信网络开始走向4G时代。
在进入4G时代之前,先要讲一下WiMax技术,它是基于IEEE 802.16标准集的一系列无线通信标准。
WiMax于2001年6月成立,旨在促进该标准的一致性和互操作性。
WiMax采用OFDM+MIMO技术,解决了多径干扰,提升了频谱效率,大幅地增加系统吞吐量及传送距离。
今天的4G LTE也采用了这两大关键技术。
但是WiMax作为WiFi演进过来的新技术,到底是IT网络还是电信网络?WiMax作为一项全新的技术,运营商是要花巨资投入的,还要考虑与网络的前后兼容性,WiMax失败了,尽管超前于LTE,但超前一步的往往是烈士。
经历了无数波折,在4G时代,LTE标准终于一统江湖。
5G:焦虑的美国
回顾移动通信的发展史,从生态规模来看,美国在1G时代领先,但从2G到3G,美国整整落后了两个时代,4G赶超机会本来渺茫,但随着智能手机的横空出世,美国迎来了弯道超车的转折点。
美国花了两个时代一路追赶,有过深刻的教训,也尝到了甜头,
现在5G来了,当然不甘错过这次大好机遇,他们已多次表示要争夺全球5G领导地位。
但是,朗讯、摩托罗拉、北电等美系设备商已全军覆灭,美国拿什么领导5G?
华为在LTE市场份额上早已全球第一,中国企业早已加大研发5G。
美国在逐渐掉队,而中国正在引领5G。
尽管美国也有高通、思科等通信巨头,但他们只提供芯片和路由器,并不提供无线设备。
美国疯了,以各种安全理由为借口阻止中国5G。
这些安全理由能否站得住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