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答辩材料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我们采用中药石蓝草合剂治疗面部激素依 赖性皮炎3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 下。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答辩材料
8
• 35例,其中男2例,女33例;
• 年龄18~45岁;
• 病程24天~8年。
• 曾经使用的药物为:皮炎平、皮康王、肤 轻松、恩肤霜及各种医院自制激素类外用 药,所含成分主要包括地塞米松、倍他米 松、去炎松等糖皮质激素。
• ④主观症状:瘙痒、灼热、干燥、紧绷、刺痛; • 具有①和②,且③和④中各1个症状以上。
• 参考文献:杜晓航,宋为民,许爱娥. 清热解毒养阴法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 性皮炎临床疗效及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 (1):46-48.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答辩材料
13
• 石蓝草合剂(主要成分:生石膏、板蓝根、马齿 苋、龙胆草、丹皮、黄芩、赤芍、生地、六一散、 车前草等),每次30ml,每日2次。 4周为1个疗 程。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 资格答辩材料
• 杨岚,女,1973年8月出生。 • 1997.07. --2002.10.
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 中医皮肤科医师 • 2002.10. –今
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 中医皮肤科主治医师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答辩材料
2
任现职以来的工作业绩
• 学习经历
– 2002年8月到2003年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进修1年, 系统学习了西医皮肤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圆满完成了学 习任务。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答辩材料
3
• 医疗工作
– 担任皮肤科主治医师工作以来,按照规定完成门急诊、 病房的工作任务,承担实习、见习医师和进修医师的 临床带教和讲课任务,参与和组织疑难病例会诊,能 够胜任主治医师的各项工作要求。
– 在病房工作期间,负责院内会诊,指导实习、进修医 师工作,指导下级医师完成日常工作,参与危重病人 抢救,掌握了皮肤科疑难、危重疾病如结缔组织病、 大疱性皮肤病、红皮病、重症药疹等的诊断、中西医 结合治疗方案,并能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加以应用。
(6):738-739. 8.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荨麻疹的体会.北京中医,2007,26(8):529. 9.中药浴治疗寻常型银屑病30例临床观察.北京中医,2007,26(11):733.
– 以第三作者发表的论文:(1篇) 皮肤瘙痒的发生机理与中医辨证施治相关性探讨.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 学杂志,2006,5(3):175-181.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答辩材料
17
• 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病因是外用激素不当, 主要为长期过度外用激素所导致的原发皮 损对激素的依赖,从而引起皮肤炎症性损 害。包括:
• 适应症掌握不准确。
• 药物品种选择不当。为中强效含氟制剂。
• 外用激素类药物剂量大、时间长,这是最 主要的原因。
• 用药部位选择不当。
• 舌暗红苔少,脉沉细涩。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答辩材料
25
• 红皮病型银屑病又名银屑病性剥脱性皮炎,是较 少见的一种严重的银屑病,多见于成人,男性多 于女性,极少累及儿童。
• 本病常因银屑病在急性进行期中的某些刺激因素, 如外用刺激性较强的或不适当的药物引起;少数 可由寻常型银屑病自行演变而成。近年来,亦有 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银屑病,在长期大量应用后, 突然停药或减量太快,使症状复发增剧而引起红 皮病。此外,脓疱型银屑病在脓疱消退过程中, 亦可出现红皮病改变。
• 张志礼教授对石蓝草煎剂进行药理、药效学动物 实验,结果证实该方有显著的抗过敏、抗炎症作 用,作用强度与消炎痛、强的松相似。
• 参考文献: • 袁盛榕,杨东旭,姚娴,王丽娟. 石蓝草煎剂的抗变态反应作用.中药
药理与临床,1994,10(1):22-23. • 张志礼. 石蓝草煎剂治疗急性皮炎及湿疹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中华皮肤
• ⑤气虚血滞:面部皮肤变薄,面颊发红,可见树 枝状或网状毛细血管。
• 参考文献:郑蓉. 辨证论治面部激素性皮炎100例. 皮肤病与性病, 1997,19(4):27-28.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答辩材料
11
• 本文参照张志礼教授根据皮损和自觉症状相结合 辨皮肤病及辨证和辨病相结合的思路,对于颜面 皮肤红斑色鲜红,新皮疹不断出现,潮红肿胀, 丘疹色红,脓疱,灼热,疼痛,瘙痒剧烈,毛细 血管扩张,遇热加重,得冷则舒,口干,便干, 小便黄赤,心烦,夜睡不安,舌红苔黄,脉滑数 者,辨证为热毒壅滞证。
• 参考文献:安家丰,张芃. 张志礼皮肤病医案选萃. 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 1994, 10-19.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答辩材料
12
• 西医诊断标准: • ①同一部位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 • ②出现激素依赖现象(即停药后反跳,原有疾病
或皮损复发或加重,重复使用后症状减轻);
• ③客观症状:皮肤红斑、潮红肿胀、丘疹、脓疱、 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表皮变薄、发亮、萎 缩、脱屑;
• 激素类药物属中医辛燥、甘温之品,助阳生热, 久用有生热耗津,亢阳伤阴之弊 。
• 参考文献:陈勇,陈彤云. 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综合疗法. 中国美容医学, 2004,13(2):153-155.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答辩材料
19
• 石蓝草合剂由生石膏、板蓝根、龙胆草、丹皮、 黄芩、赤芍、马齿苋、生地、六一散、车前草等 组成,具有清热凉血、解毒除湿之功效。
• 生石膏入肺胃经清气分热,与丹皮同用有清热凉 血,解毒化斑之功;
• 龙胆草清肝胆热,黄芩清肺热; • 板蓝根、马齿苋清热解毒; • 丹皮、赤芍、生地清热凉血消斑; • 六一散、车前草清热利湿,给湿热之邪以出路。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答辩材料
20
• 对本组35例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进行分析: • 治疗3~5天后红斑开始消退,疗程结束时,红斑
24
• 体格检查:T:36.5℃ P:78次/分 R:l8次/ 分 BP:130/80mmHg。全身皮肤、粘膜无黄 染,右腹股沟可及黄豆大小淋巴结,活动可,表 面光滑,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无压痛。
• 皮科情况:头部浸润性红斑,白色鳞屑厚积,未 见明显束状发。颜面潮红斑片,躯干、四肢弥漫 淡暗红色浸润性斑片,上覆片状银白色鳞屑,薄 膜现象、点状出血不明显。指趾甲浑浊、变形。 材料
10
• ③肺胃热盛挟湿:以酒渣鼻样皮炎、口周皮炎样 皮损为主,见颜面中部,特别是鼻头、两颊、口 周等处,皮肤潮红,可见细小红色丘疹或脓疱疹、 遇冷热及刺激性食物均可加重,舌质红或深红, 苔黄腻。
• ④血虚风燥:面部皮肤干燥、脱屑、瘙痒,皮肤 有紧绷感,口渴、舌质红或淡红。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答辩材料
18
• 传统中医医籍中并无此病的记载,但以中医基础 理论辨证其病机不外风、湿、热、毒,阻滞肌肤, 浸淫血脉所致。
• 中医认为,本病病性多属热,亦有气血不足,脉 络瘀滞者。对于临床见皮疹色红,脓疱,灼热, 疼痛,瘙痒剧烈,口干,便干,小便黄赤,舌红 苔黄,脉滑数,辨证为热毒壅滞者,治疗多以清 热解毒凉血为大法。
268-269. 3.儿童播散型环状肉芽肿1例.临床皮肤科杂志,2004,33(8):498-499. 4.粟丘疹样表现的外阴汗管瘤.临床皮肤科杂志,2004,33(10). 5.儿童无肌病性皮肌炎1例.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18(7):430-
431. 6. 逍遥散加减在皮肤科的应用.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11):704. 7.石蓝草合剂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35例.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6,27
科杂志,1993,26(6):337.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答辩材料
22
主持危急重症抢救或解决疑难 病例和关键、重大技术(科研)
问题的实例表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答辩材料
23
• 患者男性,51岁。 • 主因“身反复起皮疹33年,加重2月”入院。 • 病案号:28380。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答辩材料
• 参考文献:赵继华,胡建中.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200例临床分析. 中国美容医学,2005,14(4): 475-476.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答辩材料
15
• 35例中,痊愈7例,显效18例,有效9例, 无效1例,总有效率71.4%。
• 改善情况: • 红斑:消退率为68.6%。 • 水肿:消退率为100%。 • 干燥、脱屑:症状消退或减轻为62.9%。 • 瘙痒不适:症状消退或减轻为74.3%。
– 2005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课程,经过系统 学习和培训,提高了临床诊疗水平和科研能力,完成全部 学习考核,取得医学硕士学位。
– 多次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全国中医皮肤科高级研修班学习, 先后在北大医院、空军总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参加皮肤病 理学习班,使自己的专业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
– 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按年度完成了规定的继续教育学分。
– 参与科室建设,创建我科红蓝光治疗室和病理室,目 前工作已顺利开展。
– 2006年6月~2007年9月,到北京延庆县中医医院开展 支援农村医疗工作 。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答辩材料
4
• 科研工作
– 参与“银屑病的中医辨证规范——方证效研究”、“中医 皮肤科古籍整理与研究”、“北京市中医皮外科四大名医 学术思想整理与研究”等课题,承担科研观察、病例收集、 名老专家采访和资料整理工作;作为负责人完成我院常用 制剂——痤疮合剂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答辩材料
9
• 中医诊断标准:
• ①风热郁肺:以丘疹性痤疮样皮损为主, 见面部皮肤潮红,有较密集的针头至粟米 大小红色丘疹,时瘙痒,口干,舌质红。
• ②热毒滞肺:以脓疱性痤疮样皮损为主, 见面部发红,有粟米至绿豆大小红色丘疹, 其顶端有脓疱,且触痛,皮肤灼热,大便 干燥或秘结,舌质红,苔黄。
消退率为68.6%。 • 水肿症状在治疗1周后有较大程度改善,4周后无
1例有水肿症状。 • 干燥、脱屑症状及瘙痒不适感在治疗1周后有不同
程度减轻,4周后消退或大部分改善。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答辩材料
21
• 现代研究证实,石蓝草合剂具有抗速发型(Ⅰ型) 和迟发型(Ⅳ)变态反应作用。可抑制巨噬细胞 的炎吞作噬用功 ,能 并, 抑又制可PG对E抗的组合胺成、或5释-H放T和。PGE2的致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答辩材料
6
答辩论文
石蓝草合剂治疗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35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皮肤性病科 杨 岚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6,27(6):738~739.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答辩材料
7
• 激素依赖性皮炎(hormone dependence dermatitis,HDD)是因长期外用糖皮质激 素制剂,患处皮肤对该药产生依赖性,导 致皮肤的非化脓性炎症,是近年来皮肤科 常见病之一。
– 出版专著:
《疑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丛书——银屑病》(编者), 2003年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
《损容性皮肤病中西医特色疗法》(编者),2008年由人民 军医出版社出版。
《皮肤病图谱》(副主编),待出版。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答辩材料
5
任现职以来的工作业绩
• 发表论文情况
– 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9篇) 1.汗法治疗毛发红糠疹.北京中医,2003,22(4):36. 2.巨唇-面瘫-皱襞舌综合征1例报道.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4,20(3):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答辩材料
16
• 激素依赖性皮炎是皮肤科常见病之一,多 见于中青年女性,好发于面部。
• 自觉灼热、瘙痒、紧绷感,严重者皮肤肿 痛不适。
• 临床可见皮肤潮红、丘疹、萎缩、变薄、 毛细血管扩张、痤疮、酒渣鼻样改变等。
• 参考文献:田分,张守民. 激素依赖性皮炎及其诊疗. 医学综述, 2005,11(10):911-913.
• 皮肤瘙痒不适,灼热感者:以中药马齿苋煎水或 冷水湿敷。
• 皮损干燥、脱屑者:外用维生素E乳膏或复方黄 连膏(我院制剂)。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答辩材料
14
• 用药4周对红斑、水肿、干燥、脱屑现象和 瘙痒、不适感进行评价。
• 痊愈:皮损全部消退,自觉症状完全消失。 • 显效:皮损消退>70%,自觉症状明显减轻。 • 有效:皮损消退30%~70%,自觉症状减轻。 • 无效:皮损消退<30%,自觉症状未曾改善。 • 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答辩材料
8
• 35例,其中男2例,女33例;
• 年龄18~45岁;
• 病程24天~8年。
• 曾经使用的药物为:皮炎平、皮康王、肤 轻松、恩肤霜及各种医院自制激素类外用 药,所含成分主要包括地塞米松、倍他米 松、去炎松等糖皮质激素。
• ④主观症状:瘙痒、灼热、干燥、紧绷、刺痛; • 具有①和②,且③和④中各1个症状以上。
• 参考文献:杜晓航,宋为民,许爱娥. 清热解毒养阴法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 性皮炎临床疗效及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 (1):46-48.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答辩材料
13
• 石蓝草合剂(主要成分:生石膏、板蓝根、马齿 苋、龙胆草、丹皮、黄芩、赤芍、生地、六一散、 车前草等),每次30ml,每日2次。 4周为1个疗 程。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 资格答辩材料
• 杨岚,女,1973年8月出生。 • 1997.07. --2002.10.
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 中医皮肤科医师 • 2002.10. –今
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 中医皮肤科主治医师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答辩材料
2
任现职以来的工作业绩
• 学习经历
– 2002年8月到2003年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进修1年, 系统学习了西医皮肤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圆满完成了学 习任务。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答辩材料
3
• 医疗工作
– 担任皮肤科主治医师工作以来,按照规定完成门急诊、 病房的工作任务,承担实习、见习医师和进修医师的 临床带教和讲课任务,参与和组织疑难病例会诊,能 够胜任主治医师的各项工作要求。
– 在病房工作期间,负责院内会诊,指导实习、进修医 师工作,指导下级医师完成日常工作,参与危重病人 抢救,掌握了皮肤科疑难、危重疾病如结缔组织病、 大疱性皮肤病、红皮病、重症药疹等的诊断、中西医 结合治疗方案,并能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加以应用。
(6):738-739. 8.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荨麻疹的体会.北京中医,2007,26(8):529. 9.中药浴治疗寻常型银屑病30例临床观察.北京中医,2007,26(11):733.
– 以第三作者发表的论文:(1篇) 皮肤瘙痒的发生机理与中医辨证施治相关性探讨.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 学杂志,2006,5(3):175-181.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答辩材料
17
• 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病因是外用激素不当, 主要为长期过度外用激素所导致的原发皮 损对激素的依赖,从而引起皮肤炎症性损 害。包括:
• 适应症掌握不准确。
• 药物品种选择不当。为中强效含氟制剂。
• 外用激素类药物剂量大、时间长,这是最 主要的原因。
• 用药部位选择不当。
• 舌暗红苔少,脉沉细涩。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答辩材料
25
• 红皮病型银屑病又名银屑病性剥脱性皮炎,是较 少见的一种严重的银屑病,多见于成人,男性多 于女性,极少累及儿童。
• 本病常因银屑病在急性进行期中的某些刺激因素, 如外用刺激性较强的或不适当的药物引起;少数 可由寻常型银屑病自行演变而成。近年来,亦有 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银屑病,在长期大量应用后, 突然停药或减量太快,使症状复发增剧而引起红 皮病。此外,脓疱型银屑病在脓疱消退过程中, 亦可出现红皮病改变。
• 张志礼教授对石蓝草煎剂进行药理、药效学动物 实验,结果证实该方有显著的抗过敏、抗炎症作 用,作用强度与消炎痛、强的松相似。
• 参考文献: • 袁盛榕,杨东旭,姚娴,王丽娟. 石蓝草煎剂的抗变态反应作用.中药
药理与临床,1994,10(1):22-23. • 张志礼. 石蓝草煎剂治疗急性皮炎及湿疹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中华皮肤
• ⑤气虚血滞:面部皮肤变薄,面颊发红,可见树 枝状或网状毛细血管。
• 参考文献:郑蓉. 辨证论治面部激素性皮炎100例. 皮肤病与性病, 1997,19(4):27-28.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答辩材料
11
• 本文参照张志礼教授根据皮损和自觉症状相结合 辨皮肤病及辨证和辨病相结合的思路,对于颜面 皮肤红斑色鲜红,新皮疹不断出现,潮红肿胀, 丘疹色红,脓疱,灼热,疼痛,瘙痒剧烈,毛细 血管扩张,遇热加重,得冷则舒,口干,便干, 小便黄赤,心烦,夜睡不安,舌红苔黄,脉滑数 者,辨证为热毒壅滞证。
• 参考文献:安家丰,张芃. 张志礼皮肤病医案选萃. 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 1994, 10-19.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答辩材料
12
• 西医诊断标准: • ①同一部位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 • ②出现激素依赖现象(即停药后反跳,原有疾病
或皮损复发或加重,重复使用后症状减轻);
• ③客观症状:皮肤红斑、潮红肿胀、丘疹、脓疱、 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表皮变薄、发亮、萎 缩、脱屑;
• 激素类药物属中医辛燥、甘温之品,助阳生热, 久用有生热耗津,亢阳伤阴之弊 。
• 参考文献:陈勇,陈彤云. 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综合疗法. 中国美容医学, 2004,13(2):153-155.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答辩材料
19
• 石蓝草合剂由生石膏、板蓝根、龙胆草、丹皮、 黄芩、赤芍、马齿苋、生地、六一散、车前草等 组成,具有清热凉血、解毒除湿之功效。
• 生石膏入肺胃经清气分热,与丹皮同用有清热凉 血,解毒化斑之功;
• 龙胆草清肝胆热,黄芩清肺热; • 板蓝根、马齿苋清热解毒; • 丹皮、赤芍、生地清热凉血消斑; • 六一散、车前草清热利湿,给湿热之邪以出路。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答辩材料
20
• 对本组35例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进行分析: • 治疗3~5天后红斑开始消退,疗程结束时,红斑
24
• 体格检查:T:36.5℃ P:78次/分 R:l8次/ 分 BP:130/80mmHg。全身皮肤、粘膜无黄 染,右腹股沟可及黄豆大小淋巴结,活动可,表 面光滑,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无压痛。
• 皮科情况:头部浸润性红斑,白色鳞屑厚积,未 见明显束状发。颜面潮红斑片,躯干、四肢弥漫 淡暗红色浸润性斑片,上覆片状银白色鳞屑,薄 膜现象、点状出血不明显。指趾甲浑浊、变形。 材料
10
• ③肺胃热盛挟湿:以酒渣鼻样皮炎、口周皮炎样 皮损为主,见颜面中部,特别是鼻头、两颊、口 周等处,皮肤潮红,可见细小红色丘疹或脓疱疹、 遇冷热及刺激性食物均可加重,舌质红或深红, 苔黄腻。
• ④血虚风燥:面部皮肤干燥、脱屑、瘙痒,皮肤 有紧绷感,口渴、舌质红或淡红。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答辩材料
18
• 传统中医医籍中并无此病的记载,但以中医基础 理论辨证其病机不外风、湿、热、毒,阻滞肌肤, 浸淫血脉所致。
• 中医认为,本病病性多属热,亦有气血不足,脉 络瘀滞者。对于临床见皮疹色红,脓疱,灼热, 疼痛,瘙痒剧烈,口干,便干,小便黄赤,舌红 苔黄,脉滑数,辨证为热毒壅滞者,治疗多以清 热解毒凉血为大法。
268-269. 3.儿童播散型环状肉芽肿1例.临床皮肤科杂志,2004,33(8):498-499. 4.粟丘疹样表现的外阴汗管瘤.临床皮肤科杂志,2004,33(10). 5.儿童无肌病性皮肌炎1例.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18(7):430-
431. 6. 逍遥散加减在皮肤科的应用.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11):704. 7.石蓝草合剂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35例.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6,27
科杂志,1993,26(6):337.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答辩材料
22
主持危急重症抢救或解决疑难 病例和关键、重大技术(科研)
问题的实例表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答辩材料
23
• 患者男性,51岁。 • 主因“身反复起皮疹33年,加重2月”入院。 • 病案号:28380。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答辩材料
• 参考文献:赵继华,胡建中.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200例临床分析. 中国美容医学,2005,14(4): 475-476.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答辩材料
15
• 35例中,痊愈7例,显效18例,有效9例, 无效1例,总有效率71.4%。
• 改善情况: • 红斑:消退率为68.6%。 • 水肿:消退率为100%。 • 干燥、脱屑:症状消退或减轻为62.9%。 • 瘙痒不适:症状消退或减轻为74.3%。
– 2005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课程,经过系统 学习和培训,提高了临床诊疗水平和科研能力,完成全部 学习考核,取得医学硕士学位。
– 多次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全国中医皮肤科高级研修班学习, 先后在北大医院、空军总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参加皮肤病 理学习班,使自己的专业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
– 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按年度完成了规定的继续教育学分。
– 参与科室建设,创建我科红蓝光治疗室和病理室,目 前工作已顺利开展。
– 2006年6月~2007年9月,到北京延庆县中医医院开展 支援农村医疗工作 。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答辩材料
4
• 科研工作
– 参与“银屑病的中医辨证规范——方证效研究”、“中医 皮肤科古籍整理与研究”、“北京市中医皮外科四大名医 学术思想整理与研究”等课题,承担科研观察、病例收集、 名老专家采访和资料整理工作;作为负责人完成我院常用 制剂——痤疮合剂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答辩材料
9
• 中医诊断标准:
• ①风热郁肺:以丘疹性痤疮样皮损为主, 见面部皮肤潮红,有较密集的针头至粟米 大小红色丘疹,时瘙痒,口干,舌质红。
• ②热毒滞肺:以脓疱性痤疮样皮损为主, 见面部发红,有粟米至绿豆大小红色丘疹, 其顶端有脓疱,且触痛,皮肤灼热,大便 干燥或秘结,舌质红,苔黄。
消退率为68.6%。 • 水肿症状在治疗1周后有较大程度改善,4周后无
1例有水肿症状。 • 干燥、脱屑症状及瘙痒不适感在治疗1周后有不同
程度减轻,4周后消退或大部分改善。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答辩材料
21
• 现代研究证实,石蓝草合剂具有抗速发型(Ⅰ型) 和迟发型(Ⅳ)变态反应作用。可抑制巨噬细胞 的炎吞作噬用功 ,能 并, 抑又制可PG对E抗的组合胺成、或5释-H放T和。PGE2的致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答辩材料
6
答辩论文
石蓝草合剂治疗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35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皮肤性病科 杨 岚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6,27(6):738~739.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答辩材料
7
• 激素依赖性皮炎(hormone dependence dermatitis,HDD)是因长期外用糖皮质激 素制剂,患处皮肤对该药产生依赖性,导 致皮肤的非化脓性炎症,是近年来皮肤科 常见病之一。
– 出版专著:
《疑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丛书——银屑病》(编者), 2003年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
《损容性皮肤病中西医特色疗法》(编者),2008年由人民 军医出版社出版。
《皮肤病图谱》(副主编),待出版。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答辩材料
5
任现职以来的工作业绩
• 发表论文情况
– 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9篇) 1.汗法治疗毛发红糠疹.北京中医,2003,22(4):36. 2.巨唇-面瘫-皱襞舌综合征1例报道.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4,20(3):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答辩材料
16
• 激素依赖性皮炎是皮肤科常见病之一,多 见于中青年女性,好发于面部。
• 自觉灼热、瘙痒、紧绷感,严重者皮肤肿 痛不适。
• 临床可见皮肤潮红、丘疹、萎缩、变薄、 毛细血管扩张、痤疮、酒渣鼻样改变等。
• 参考文献:田分,张守民. 激素依赖性皮炎及其诊疗. 医学综述, 2005,11(10):911-913.
• 皮肤瘙痒不适,灼热感者:以中药马齿苋煎水或 冷水湿敷。
• 皮损干燥、脱屑者:外用维生素E乳膏或复方黄 连膏(我院制剂)。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答辩材料
14
• 用药4周对红斑、水肿、干燥、脱屑现象和 瘙痒、不适感进行评价。
• 痊愈:皮损全部消退,自觉症状完全消失。 • 显效:皮损消退>70%,自觉症状明显减轻。 • 有效:皮损消退30%~70%,自觉症状减轻。 • 无效:皮损消退<30%,自觉症状未曾改善。 • 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