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练习七教案文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练习七教案文案
教案不能仅重视传授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和技能、技巧,还要开发和提高中学生智力、培养学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今天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有关于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练习七教案最新文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练习七教案最新文案1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龙所代表的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
2、学会本课生字词,记住它的音形义。
3、学习作者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解释龙的象征意义,体会龙所共同组成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
2、学习作者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录音机录音带图片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查找有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导入论题
1、播放歌曲《龙的传人》,问:
谁知道歌词中的“龙的传人”指的是什么人?
2、过渡:中国人为什么要自称是龙的传人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借助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词语,边读边想用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教师出示含有本课生字的词语,检查认读。
3、讨论交流课文主要写到了什么?
(三)、细读感悟,合作探究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把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多读两遍,想想读懂了什么?边读边在书上批注感悟,并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
读完后自己出朗读题目检测阅读效果。
2、小组内汇报交流。
3、集体汇报交流,教师相机妙手指导。
(1)收集古迹中龙的图案,引导学生观测体会其样子看着的不同,深入理解它并不真实存有,只是人们想像出来的传说中的动物。
(2)理解图腾的意思,鱼形讨论远古时期的人们为什么把龙当作崇拜的图腾?
(3)①理解“金龙献瑞、龙凤呈祥、龙飞凤舞、龙腾虎跃”等成语的意思。
②指导学生情谊朗读,想象它们所整体表现的“祥和幸福、欢腾自由”的景象。
③拓展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带“龙”字的成语?
(4)讨论小册子的开头和结尾有文章什么特点?这样上写的好处是什么?体会作者首尾照应的表达方法。
(四)、感情朗读,升华认识
过渡: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缘于我们向往和追求自由完美,
你能通过朗读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
1、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再读喜欢的部分,师生评议。
3、播放歌曲,学生跟唱,引发情感共鸣。
(五)、拓展延伸
1、关于龙的民间活动:赛龙舟舞龙灯……
2、关于龙的壁画、工艺品、装饰:北京故宫双龙戏珠云龙
纹……
板书设计:
龙的传人
威力无比变幻万千无所不能
象征着中国人对自由完美的和追求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练习七教案最新文案2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王老师尤其是课后列明的几个形声字,理解文中关于龙的寓言故事的含义;
2、理解课文所写的文本,了解为什么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感
受翼龙龙对中华民族的特殊意义,激发作为龙的传人的自豪感;
3、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写作特点和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的原因,迸发学生产生自信心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突破:
1、课前采集有关龙的成语、图片、传说、甚至歌曲等,通过这种方法使学生对龙有一种感性上的认识,从而也天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引导学生感受中国人对于龙的喜爱、崇拜之情,以及中国人博戈达作为龙的传人的自豪感。
教学过程:
师:齐读型式主题词和课题。
师:总结练习题情况,点明本课学习重点。
一、回顾课文,整体感知。
师:通过上节课的读书和练习,说说课文都讲了些什么内容?
生:自由作答,估计学生可能会答到以下问题:龙与中国人的暧昧关系;龙到底是什么;中国人全名是龙的传人的具体原因;原因在于总的讲中国人自认是龙的传人的原因。
二、精读课文,深化理解。
1、生齐读课文这段话“提起龙,中国人莫不引以为自豪,有时还自称为‘龙的传人’。
”(分别请两个同学读此句,重点读出“自豪”之情。
)
2、师:中国人为什么自称为龙的传人?请孩子们自由重读课文4——7自然段。
生自由读课文。
3、讨论交流生。
师:从哪些段落中的语句中可以看出中国人骄傲地称自己为龙的
传人?
原因之一:总起句——龙威力无比、变换万千、无所不能的。
具体描写——龙王高居天上,也能潜入深渊;它能呼风唤雨,也能
翻江倒海。
天下旱涝,庄稼丰歉,人间祸福,全凭它的旨意。
处理步骤1:
(1)、恳请孩子读出总起句,教师重点引导“威力无比”“无所不能”的理解和全句的朗读,读书骄傲之情。
(2)、师:哪些语言文字在具体写龙的威力无比和无所不在呢?——抽同学读具体描写的句子。
(3)、师补充相关龙文化: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所,龙频繁出现,它
成为了开天辟地的神,帮助皇帝统一了中国,又力保大禹治水,为千
千万万人民造福。
在龙的身上,人们寄托了对大自然的崇拜和五谷丰
登的美好愿望。
(4)、养育带着情感再读这一段。
原因之二:总起句——龙是至高无上的权力的象征。
具体描写——皇帝自认为是“真龙天子”。
他的身体称为“龙体”,他穿的衣服是“龙袍”,他坐的椅子是“龙椅”……
处理步骤2:
(1)、抽同学读第一句,抓重点词“至高无上”体会。
“至高无上”的意思:再没有
比这更高的了。
(2)、师:哪些语言在具体讲龙是至高无上的权力的象征?——齐
读具体描写的语言。
原因之三:总起句——龙在老百姓心中,又象征着自由言论欢腾和完美。
具体描写——所谓“金龙献瑞”“龙凤成祥”“龙飞凤舞”“龙腾虎跃”,说的就是这种祥和幸福、欢腾自由的景象。
处理步骤3:
(1)师:龙的形象并非明君所专有,在老百姓心目中,龙还象征着什么?
(2)竹枪同学读第总起句。
(3)师:哪些语言前述讲这种自由欢腾和所讲完美?——读具体描写的语言。
(4)抽生讲“金龙献瑞”“龙凤成祥”“龙飞凤舞”“龙腾虎跃”的意思,体会这种自由欢腾、祥和幸福。
(5)的哪些有关龙的活动能让你有这种喜庆祥和的气氛?(舞龙灯、赛龙舟等)
(6)请同学们看图,你感受到了什么?(畅所欲言。
)
(7)师补充龙文化
在封建社会,龙象征着皇权、神权,是不可侵犯的尊严,而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
龙更有望成为一种吉祥物,飞入千家万户生活,人们舞龙、赛龙舟,在灯谜、对联、图画中,龙有望成为了不朽的主题。
(8)再行美滋滋的幸福的读读快乐这段文字。
4、学习一二段。
师引:龙在中华儿女的心中,占有无以取代的地位,恐龙那么龙和中国人有怎样密切的关系呢?——生读第一段“古往今来”到“龙也深受人们喜爱”。
龙到底是什么呢?隋代画家董羽怎么认为?——生读描写暴龙的语句。
师:补充图腾文化:原始社会人认为跟本氏族有血缘关系的某种动物或自然物。
中国人认为龙跟自己鱼龙有姻亲,完全把甲龙当成心目中的神。
5、师:因为龙是威力无比、无所不能的,所以——生读“中国人常常自称为龙的传人。
”
因为龙是至高无上的权力的象征,所以——生读“中国人常常自称为龙的传人。
”
因为甲龙在老百姓心目中,象征着自由欢腾、祥和幸福,所以——生读“中国人常常自称为龙的传人。
”
(生在读时,师顺势索要这句话。
)
师:“自称”从表面上讲是什么意思?——自己贬称自己为龙的传人,不是别人称谓的。
从深层次上看,“自称”这个词里又包含着一些思想感情。
作为龙的传人,我们是怎样的情感?——自豪、骄傲。
我们爱情对龙或者说又是怎样一种情感?——喜爱、崇敬、赞颂。
请两个同学骄傲的再读这句,再全班齐读。
6、师:请孩子们再读课文原话和最后一句,发现了什么?再将这两句和题目连起来看一看,又发现了什么?(首尾呼应,扣题呼应,前后连贯一致,结构严谨。
)
三、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师语:龙,集日月之精华,会天气之灵气,具百兽之形,兼包
容四海、吐纳百川之胸襟。
在这新的时代,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龙,
是振兴中华的象征,它还将代表中华民族还的时代精神,成为新世纪
的中华魂。
2、中生一起读开头一句,最后一句。
3、师重点引读3——7段。
四、拓展积累,丰富语汇。
1、师引语:作为龙的传人,我们更应该记住有关龙的成语,请同
学们同学们说说从本课中积累的龙的熟语。
(生说师出示板书,并齐读。
)
校外课外你积累了哪些有关龙的成语?(生自由说,师出示一部分,并让孩子齐读。
)
2、动笔写写,摘抄书上的成语和黑板上的成语,越多越好。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练习七教案最新文案3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龙的传人》,并能用优美
连贯的声音表现音乐。
2、通过演唱,培养舞蹈学生乐意在丰富的音乐活动中体验热爱祖
国的情感,让学生学会用歌声传达爱国爱国之情,体验音乐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鼓励学生用优美、连贯的声音展现出音乐。
教学难点:鼓励、培养学生唱歌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各种龙的图片以及商业性的龙饰图片,
我们中华名族有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
有自立于世界名族之
林的英雄气概。
全世界的炎黄子孙一脉相连,都以“龙的传人”自豪。
(播放《龙的传人》的背景音乐,学生吟唱单元寄语)
二、新授:
1、欣赏感受:
多媒体播放《龙的传人》学生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并要求学生可
以轻轻随教师哼唱,进行感情初体验。
2、教唱歌曲
(1)、歌曲分析:20年前此歌曾在欧美广泛流行。
歌曲的歌曲有著具有丰富的内涵,形象鲜明,富有想象力。
感情从较为深沉含蓄转为
振臂疾呼,与众不同历史感和号召力。
曲调和换用旋律采用了自然小
调式,结构为不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音域仅五度,级进为主,易于
传唱。
其中1、2小节与3、4小节同头换尾;5、6小节重复1、2小节,13、14小节又重复9、10小节;而所有偶数小节都采用同样的节奏。
这种复沓回环的手法,既精当洗练,又给人无比眷恋之感。
恰如其分地
表达了人民渴望回归同一的感情趋向。
(2)跟录音学唱歌曲
(3)引导研判学生分析歌曲的恐慌情绪特点。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归纳)学生发言、教师归纳。
这是一首抒情的男声独唱歌曲,它深情地唱出了华夏儿女对祖国
母亲的爱恋和盼望统一的共同心愿。
(4)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随录音演唱。
此歌容易上口,应着重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表现情绪和演唱,并能
投放感情地演唱,“出该华夏游子对祖国母亲刻骨铭心的爱恋”。
(5)注意纠正荫湿歌曲中容易唱错的地方。
唱准第9小节和第12小节的“ 虽不曾看见”和“长江水
”,另外,歌曲第15小节的“澎湃汹涌”,要注意重点提出,让学生唱准。
三、检查演唱
1、指导学生随钢琴伴奏演唱,你觉得用怎样的市场情绪,用哪一种人声和
演唱型式形式能更好地表达这首歌的情感。
2、你能设计一个节奏型为歌曲伴奏吗?
四、音乐知识:
时间性节拍的用法以及在小节中的强弱规律。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练习七教案最新文案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
2.通过读课文,理解“龙”的深刻含义。
3.根据文章内容续编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领悟“龙”的象征意义,增强学生强烈的民族民族意识。
教学过程:
一、生活场景正月初一
说说有关龙的知识。
齐读课题质疑——大人们关于龙会说些什么哪?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哪些大人关于“龙”在文中有说法?中前是怎样说的呢?
小组合作寻找,读相关句段,汇报。
三、细读品味,合作探究
1)请中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龙”在大的人们心中是什么样子的?
2)你对哪个大人浓重的话有浓厚的兴趣,着重谈一谈
3)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读了这篇小文章,你认为那一段,那一句更能抒发作者炽热的感情?请你再读读课文,找一找。
(齐读:在美读中体会作者的认同感强烈民族自豪感,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文章主题自然水到渠成)。
“龙”象征的我们腾飞的中华,那么你再来开动脑筋继续想一想“龙”还有什么含义哪?(自己续编,然后小组交流。
)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龙”象征的腾飞的中华,特别新气象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着翻天覆地变化。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腾飞的中华龙是怎样震惊世界循著的。
(播放课件——有关中国改革开放中国迄今航天事业,军事,经济贸易,教育等事业会发生的变化。
让学生再次感受到中国正在不断的腾飞,不断的进步。
)
看到中国各项事业发生如此大的的变化,你想说点什么吗?
(通过让学生观看——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爆发的变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为祖国做贡献的信念)
五、布置作业
1.用你知道的事实,试着在第五段后面继续中间写几句。
2.谈谈你作为“龙”的子孙又有那些感想。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练习七教案最新文案5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并灵活运用。
2.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
3.通过读课文,理解“龙”的深刻含义。
4.根据文章内容续编课文。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投影仪。
教学重难点:
体味文章的中心思想,领悟“龙”的象征意义,增强学生家长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新课
(以图片形式展示赛龙舟、舞龙灯、北海的九龙壁)
同学们你能回答这些图片的名称吗?你发现这些名称有什么共通点吗?(学生回答)那么龙在你们龙属心目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哪?那同学们你们见过暴龙吗?关于“龙”大人们是这样说……
齐读课题质疑——非常大人们会说些什么哪?(生回答)就让题目我们一起到文中去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带着刚才的问题轻声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不认识的生字小组合作解决。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生字新词你都认识了吗?让我们开火车的形式来读一读?(指名读,评价,纠正)
2)齐读生字新词。
3.念完了课文税来说一说关于“龙”大人是怎么说的哪?
4.学生自由回答,评价。
三、细读品味,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龙”多在大人们心中是什么样子的?小组互相交流一下以表格的形式汇报
爷爷怎样说的?
奶奶怎样说的?
爸爸怎样说的?
妈妈怎样说的?
老师怎样说的?
…………
请同学们分别找出来读一读
2)指名全班沟通完成表格
(通过学生美读让学生深切的感受到“龙”在不同人长心目当中切
身感受的不同形象体会“龙”的深刻含义,教师应该即时评价,小结)
3)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读了这篇小文章,你认为那一段,那一
句更能抒发作者强烈感悟的感情?请你再读读课文,找一找。
(齐读:
在美读中体会本版的强烈民族自豪感,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文章主题现代人合情合理水到渠成)。
“龙”象征的我们腾飞的中华,那么你再来开动脑筋继续想一想“龙”还有什么含义哪?(自己续编,然后小组交流。
)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龙”象征的腾飞的大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着可喜翻天覆地变化。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腾飞的台北龙是嘉义怎样震惊世界的。
(播放课件——有关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航天事业,军事,经济贸易,教育等事业发生的变化。
让再次感受到中国正在不断的腾飞,不断的进步。
)
看到中国各项事业发生如此会发生大的改变,你想说点什么
吗?(学生认真观看,思考,老师指名回答)
(通过让学生观看——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祖国起伏发生的变化,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为祖国做贡献的信念)
五、布置作业
1.把这篇文章有的朗读给爸爸妈妈听听。
2.用你知道的事实,试着在第五段后面继续写几句。
3.谈谈你作为“龙”的祖辈又有那些感想。
板书设计:
大人们这样说
爷爷怎样说的?
奶奶怎样说的?
爸爸怎样说的?
妈妈怎样说的?
老师怎样说的?
…………
龙——腾飞的中华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练习七教案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