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望城县金海双语实验学校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六单元 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教学设计_3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六单元 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教学设计_3

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教学设计一、课标目标1、知识与能力:初步了解863计划,从建议、批示、形成,到计划领域、总体目标、发展应用方面认识,培养分析问题能力;开展如何正确面对上网、玩智能手机问题讨论,培养组织、表达、表演能力,培养历史学习兴趣和开拓创新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展示国际竞争形势激烈,引导认识制定科技发展计划必要性,图文并茂介绍计划制定过程,开展讨论加深对计划认识,拓展学习内容范围,因势利导,形成正确认识,小结总结主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邓小平高瞻远瞩,为民族大义和国家繁荣富强敢于担当,果断决策的伟大气概;学习我国科学家系民族发展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认识到发展863计划的必要性、紧迫性;培养热爱科学、从小树立献身于祖国科技事业的远大理想。

二、本课《课标》要求:本课是中国现代史科技教育与文化单元重要内容,是科学技术成就部分主要组成内容。

学习本课可以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突飞猛进发展和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深层原因,深刻认识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三、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中已经培养出一定的组织、表演、表达能力,可以开展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

因此,学习过程中要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他们自主学习设计讨论、辩论会,适当引导,得出结论。

四、教学重点:863计划的制定。

围绕建议、批示、论证、得名公布、涉及领域、总体目标、目前发展情况和影响意义来学习。

五、教学难点:863计划的必要性。

在史实基础上进行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用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和各国开展科技发展竞赛事实来论证。

六、教法:多媒体导入学习,采用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方法,进行小组讨论和辩论,开展探究式学习。

七、教时:一节具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小视频《美国星球大战计划》。

学生观看后议论。

再简介西欧和日本的科技发展计划。

展示统计图表《各国科技发展计划》。

师提问:各国制定发展计划反映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什么特点?面对世界变化中国应该怎么办?生:讨论。

部编八下历史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教学设计

部编八下历史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教学设计

部编八下历史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八下历史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主要介绍了中国在“两弹一星”、“七五”、“八六三”计划等科技领域的重大成就。

教材通过详实的内容,让学生了解中国科学家在这些领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以及这些成就对中国的国防和科技发展的重大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的一些主要成就。

但对于这些成就背后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可能了解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一些专业的科技名词和术语,理解起来存在困难。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在“两弹一星”、“七五”、“八六三”计划等科技领域的重大成就,认识这些成就对中国的国防和科技发展的重大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家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在“两弹一星”、“七五”、“八六三”计划等科技领域的重大成就。

2.难点:这些成就背后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享学习成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深入学习相关内容,掌握教学目标、重难点和教学方法。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中国在相关科技领域的成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所学内容,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中国在“两弹一星”、“七五”、“八六三”计划等科技领域的重大成就,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些成就。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各自了解的成就,并共同探讨这些成就背后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

8下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

8下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 要诚实友好交流 要增强自护意识 要维护网络安全 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浏览不良信息 不侮辱欺诈他人 不随意约会网友 不破坏网络秩序 不沉溺虚拟时空
科学家寄语
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祖国 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 的腾飞就在诸位青年学人的身上。 的腾飞就在诸位青年学人的身上。做为 一个科学家,首先要有政治态度, 一个科学家,首先要有政治态度,当更 重要的是要热爱自己的祖国, 重要的是要热爱自己的祖国,要有一个 精神的归属,要有自己的根。 精神的归属,要有自己的根。
飞船升空,离开了地球时空, 飞船升空,离开了地球时空, 似幻似梦,真奇妙让我入梦。 似幻似梦,真奇妙让我入梦。 梦到了未来,在航天普及的时代; 梦到了未来,在航天普及的时代; 我驾驶飞船,飞翔在浩瀚的星海。 我驾驶飞船,飞翔在浩瀚的星海。 飞翔在浩瀚的星海,停泊在月亮的山脉; 飞翔在浩瀚的星海,停泊在月亮的山脉; 月亮,月亮,我奔跑上了月亮的山脉; 月亮,月亮,我奔跑上了月亮的山脉; 我亲手触摸到土星的云彩,翱翔在那土星云天外, 我亲手触摸到土星的云彩,翱翔在那土星云天外, 云天外,云天外,地球云天外的云天外。 云天外,云天外,地球云天外的云天外。 我飞翔在星海,奔上月亮山脉,和神话故事一样精彩。 我飞翔在星海,奔上月亮山脉,和神话故事一样精彩。 在月亮的山脉,土星的云天外,和火星冰川的美景中徘徊。 在月亮的山脉,土星的云天外,和火星冰川的美景中徘徊。 在地球安的家,上金星看晚霞,到哈雷彗星上面去度假。 在地球安的家,上金星看晚霞,到哈雷彗星上面去度假。 星际时代的我,心中没有沙漠,整个银河都适合我生活。 星际时代的我,心中没有沙漠,整个银河都适合我生活。
能源技术成就

人教课标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课件

人教课标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课件
1、生物技术 2、航天技术 3、信息技术 4、激光技术 5、自动化技术 6、能源技术 7、新材料技术 8、海洋高技术(1996年)
我们现在经济还比较落后,为什么要花那 么多钱去搞高新技术的研究?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可以产生巨
大的经济效益;
2.在新技术革命浪潮中,各国竞争激烈,
适者才能生存和发展。
“863”计划首倡者参观“863”计划成果汇报展览
863计划成果 克隆猪
克隆牛
“神州七号”
电子侦察机
因特网
华光激光照排系统 研制主持人王选
印花分色激光照排机
“灵蜥”号反恐机器人 磁悬浮列车
高温气冷实验堆模型
电池
龙芯2E处理器
COMIP芯片
可的通 燃南过 冰海海
北底 部照 陆相 坡机 存拍 在摄
(1)美国“星球大战”计划
(2)西欧“尤里卡计划” (3)苏联和东欧“2000年科学技术进步 综合纲要” (4)日本“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
课文梳理
(一) 863计划
“863”计划的含义是什么?
?
863计划
1、名称由来:
1986年3月,四位老科学家联合向中央写了题为 《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的一封 信,建议发展我国的高科技。
1、学生迷恋网络游戏,荒废学业 2、沉湎聊天,冷漠无情 3、反动、暴力、黄色网站严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 4、网恋、网婚,破坏家庭和睦 5、网络犯罪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毛泽东
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
R 八年级下册
新课导入
从20世纪70 年代中期起,一场前所未有的 新技术革命席卷全球。它的影响之大,使得世界 各国在科技领域的竞争变得十分敏感、十分激烈。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这场革命到底是怎 么回事。

八年级历史下第18课_科学技术的成就(二)课件

八年级历史下第18课_科学技术的成就(二)课件
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
高科技
2006年10月11日,邹仁倜教授和参照自 身模样设计的机器人同时亮相北京
学习目标
1.背景 (难点) 2.时间 3.人物
4.领域 (重点)
863计划
5.目标
6.成果计算机网络技术
7.意义
【一】 启动“863计划” Nhomakorabea陈芳允 杨嘉墀
王大珩
王淦昌
敬爱的小平同志: 首先向你致敬!我们四位科学院 学部委员关注到美国“战略防御倡议” 对世界各国引起的反应和采取的对策, 认为我国也应该采取适当的对策。为 此,提出了“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 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现在我们签 名呈上。敬恳查阅裁夺。…… 1986年3月3日
预习思考题
•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 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 事业都取得了哪些令人瞩 目的成就呢?
四位科学家为什么要联名上书恳求 发展高科技?小平是怎样批示的?
【二】倾听“863”计划
“星球大战”
美国“星球大战”计划
西欧“尤里卡计划” 日本“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 苏联和东欧“2000年科学技术进步综 合纲要”
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各国的激烈竞 争,将残酷的选择摆在了我们面 前,中国该如何应对?
【七】总结863计划 1.背景 面对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世界 2.人物 范围内高科技竞争日趋激烈 3.目的 发展高科技 增强国家竞争力 4.领域 5.目标 为经济向更高水平发展 和国防安全创造条件 6.成果(说出实例) 7.意义 标志着我国高科技研究的发展 进入一个新阶段
课堂练习
1.人类进入高度信息化时代是在 A.19世纪末 B.20世纪初 C.20世纪末 D.21世纪初
C
D
12.四川汶川大地震后,风云卫星 拍摄到的震区图片为党中央、国务 院制定抗震救灾决策提供了科学的 依据,这主要得益于我国 A.克隆技术和航天技术的发展 B.生物工程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 展 C.航天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D.原子能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

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

第六单元科学教育与文化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编订人:王珍荣审定人:文综组时间:班级组别组名姓名【学习目标】1、初步掌握863计划和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应用;2、分析863计划制定的必要性、紧迫性;3、探究计算机网络给青少年网民带来的影响;【重点难点】1、863计划的制定;2、理解863计划制定的必要性。

【学法指导】分析资料、讲述故事、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1983年 12月22日,中国第一台每秒钟运算达1亿次以上的计算机——“银河”在长沙研制成功。

它的诞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能独立设计和研制巨型计算机的国家。

2009年10月29日,中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诞生。

这台计算机每秒1206万亿次的峰值速度和每秒563.1万亿次的Linpack实测性能,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够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对提升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学习过程】知识点一:863计划1、863计划倡导者是、、、。

四位科学家的建议和邓小平的批示都是在年月做出的,所以称为863计划。

2、863计划纲要选择技术、技术、技术、技术、技术、技术、技术、技术八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

知识点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1.20世纪末,人类进入了高度的时代,以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正在改变着世界,引起经济和社会的深刻变化。

2.网络是一把,有利也有弊,如果网络使用不当,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所以我们提倡文明健康的网络生活。

探究:阅读下列料,回答问题20世纪人类进入高度的信息化时代以因特网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正在改变着世界,引起经济和社会的深刻变化。

上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到2004年,全球上网用户已达到8.1亿。

我国的互联网发展也非常迅速,上网人数从1997年的62万急速上升为2005年初的1.11亿人,并且在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迅速增长。

其中80%以上是青少年。

请回答:A级(1)20世纪末,人类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B级(2)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给人们带来哪些好处?B级(3)你上网吗?是否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课堂小结】【当堂检测】1、关于863计划说法错误的是()A、是由王淦昌、王大珩、杨嘉墀、陈芳允四位科学家提议B、由邓小平亲自作出批示C、是在1986年3月开始的D、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重点的八个领域包括生物技术、考古技术等2.如今互联网已走进千家万户,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网络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领域B.人们可以利用网络浏览信息、收发电子邮件、购物等C.以因特网为主的数字化正改变着世界D.网络生活有百益而无一害3.下列是在一次有关计算机网络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的讨论会上产生的观点,不正确的是()A.利用网络可以查阅各种资料 B.网络不会给青少年网民带来危害C.网络有利于青少年和外界的交流 D.利用网络可以进行购物4.某地电视台播出了一则公益广告:一位父亲正苦恼让儿子上网担心他会上瘾,不让他上网又怕耽误他的学习。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

5、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是( ) A.毛泽东 B.刘少奇 C.邓小平 D.江泽民 6、中国古代就有“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今天,这 种说法通过( )变成了现实。 A、计算机网络 B、看书 C、看电视 D、看报 7、人类进入高度的信息化时代是在( ) A、19世纪末 B、20世纪初 C、20世纪末 D、21世纪初 8、到2001年,我国上网人数已达2000多万人,青少年占:( ) A、60%以上 B、70%以上 C、80%以上 D、90%以上 9、我国科学家建议中共中央要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的发展的真 正目的是:( ) (1)想出人头地(2)想表明他们有远见(3)为了中华民族的振 兴(4)受历史使命感的驱使关注祖国的前途和命运 A、(1)(2) B、(1)(3) C、(2)(4) D、(3)(4
课前回顾
原子弹 爆炸成功。 1.____ 1964 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_______ 中近程地地导弹 试验成功。 2,1964年6月,我国设计的____________ 1970 ____ 年,我国用长征号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 东方红1号 五 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 卫星_______ ,成为世界第___ 球卫星的国家。 3,2001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江泽民 主席亲自把_______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_______ _ ______ 颁发给水 袁隆平。 稻专家_____ 籼型杂交水稻 , 1973 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___________ 4,____ 东方魔稻 他培育的杂交水稻,被称为“ _____________”而袁 杂交水稻之父 隆平被国际农学界誉为“ _____________” 。
自动化技术成就
无人驾驶 的汽车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六单元 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教学设计_23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六单元 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教学设计_23

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为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18课,主要介绍863计划提出的背景、过程、成就,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学生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精辟论断的正确性,并从辩证的角度来理解计算机和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本课教学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生活,易于学生理解、接受和探究;其紧接着第17课讲科学技术的成就,同时为下一课学习教育事业的进步作好了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863计划提出的历史背景、涉及的领域、总体目标、相关研究成果及影响;正确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列举计算机网络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的便利,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素养;(2)通过对863计划提出的背景、总体目标、研究成果的分析,提高学生的历史理解和解释能力;通过分析高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辩证看待事物的能力。

(1)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了解863计划的科技成就,对863计划形成整体的理解与认识;(2)通过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和863计划相关的科学家故事,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科学家的故事,感受科学家的献身精神,有助于学生培养家国情怀,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3)通过洋务运动和863计划的数据对比呈现,学生培养史料实证和论从史出的意识,懂得从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环境出发去理解历史事件,形成历史时空观念。

(4)在了解863计划取得的成果以及互联网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的实际影响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设计未来生活的蓝图,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分析863计划提出的背景,初步培养学生的大历史观,从国家战略角度出发,认识到面对新技术革命的挑战,该计划实施的前瞻性、先进性和带动性;(2)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863计划的实施,大大提高了我国高技术研究开发水平与实力,增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和信心,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竞争意识,培养家国情怀;(3)通过引用材料,学生感受高科技带给我们全新的生活,进一步理解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断,体会到“创新是每个民族进步的灵魂”;(4)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如何理性对待计算机网络”,学生培养开放、共享、绿色的科技观念。

八年级历史下:第六单元第18课_科学技术的成就(二)课件人教新课标版.ppt

八年级历史下:第六单元第18课_科学技术的成就(二)课件人教新课标版.ppt

谢谢你的观赏
9
因此中国必须吸取历史的经验
和教训,着眼于世界的新形势和
科技竞争的新特点作出前瞻性的
决策,即使在我国经济还相对落
后的情况下,仍要拿出大笔资金
去投入,去瞄准世界的科技前沿,
跟踪新科技发展的进程,为21世
纪我国经济更加繁荣,战略更加
主动创造条件。 2020-11-24
谢谢你的观赏
10
从现在就抓起,用力所能及的资 金和人力跟踪新技术的发展 进程,而不能等到十年﹑十五 年经济实力 相 当 好时再说, 否则就会贻误时机,以后永远 翻不了身.
谢谢你的观赏
17
4.想一想:十五年间,57亿元的投资得 到了560亿元的产值,说明了什么?
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 产力, 事实证明这话讲的很对.依我看,科 学技术是第一生 产 力.
发展高科技 实现产业化
2020-11-24
邓小平 —— 谢谢你的观赏
18
【四】聚焦863计划
领域之一:生物技术
2020-11-24
谢谢你的观赏
30
试试眼力 属于 航天技术 成就
2020-11-24
“嫦娥二号” 谢谢你的观赏
31
属于 生物技术
海水栽培的蔬菜
成就
乙新 肝生 疫儿 苗接

1999
转基因食品 2020-11-24
——《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
高科技发展 的建议》
2020-11-24
谢谢你的观赏
11
邓小平对四位科学家建议的批示
“这个建议十分重要”“找些专家
和有关负责同志讨论,提出意见,
以凭决策,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
拖延。”---1986年3月5日邓小平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课件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课件
丝绸之路的建立促进了东西方科 技、文化和贸易的交流。
针灸
中国古代发明的针灸方法至今仍 在世界范围内应用。
近代世界科学技术的成就
工业革命
近代工业革命推动了机器工业等领域的发展与变 化。
化学
化学的发展与应用推动了新材料的研究和创新。
电学
电学的发展与应用改变了人类生活和通信方式。
生物学
生物学的成就与应用对医学和农业产生了重大影 响。
地球科学的成就揭示了火山喷发 的原因和模式。
地震研究
地震研究有助于预测和减轻地震 灾害的影响。
天气预报
地球科学的应用改善了天气预报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目前世界科学技术的热点
包括人类基因组计划、太空探索、人工智能等。这些热点领域的发展将引领未来科学技术的变革和探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莱特兄弟的飞行
莱特兄弟的第一次飞行是航空史 上的重大里程碑。
航天飞机
航天飞机的发明与发展推动了太 空探索的进程。
商用飞机
商用飞机使得全球旅行更加便捷 和高效。
通讯技术的进步与应用
1
电报
电报为人们提供了远距离通信的方式。
2
电话
电话的发明使得人们能够进行实时的声音通信。
3
无线电
无线电技术改变了人们的通信方式,实现了广播和远距离传输。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成就
1
早期计算机
从巨型机到个人电脑,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现代社会。
2
互联网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随时随地可获取,极大地促进了信息交流。
3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社会发展的方向。
航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课程目标:知道“863计划”的制定。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四位老科学家建议的提出,邓小平的批示,《863计划纲要》的形成,计划涉及的领域,计划的总体目标,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引导学生分析863计划制定的必要性和如何对待上网两个问题,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课本剧或辩论会的设计,培养学生的组织、表达和表演能力,主动查阅、收集资料,以及对资料的整理、分析和应用能力。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浏览报刊杂志和上网等手段搜集大量的有关新技术的文字、图片、音像等方面的资料,以此培养学生课内资料与课外资料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指导学生正确认识上网利弊,培养学生辨证看待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老一辈科学家和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系民族发展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起献身于祖国科技事业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 863计划的制定教学难点如何理解863计划制定的必要性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启发学生体验感悟和讨论回答:从20世纪70 年代中期起,一场前所未有的新技术革命席卷全球。

它的影响之大,使得世界各国在科技领域的竞争变得十分敏感、十分激烈。

邓小平根据这种状态说过:“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

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他多次论证了科技对于国计民生的重要性,强调要用科技的力量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今天,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确实已经享受到了新科技带来的许多福利。

这真得感谢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的英明决策以及老一辈科学家为了造福于国家和人民而刻苦钻研、无私奉献的人奋斗实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 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课件下册历史课件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 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课件下册历史课件

们与哪一科技领域相关( )
A
A.生物技术 B.信息技术
C.新材料 D.海洋高技术
12/10/2021
第八页,共十四页。
C 11.古老的汉字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新时代主要得益于( )
A.新材料技术的发展 B.能源技术的发展
C.信息技术的发展 D.航天技术的发展 12.小文(xiǎo wén)很喜欢上网,下面是他在网上的活动,其中不属于健康上网的行为是
是( )
C
A.看报纸 B.看电视
C.上网 D.打电话
6.20世纪末,人类进入了高度的信息化时代(shídài),最重要的表现是( ) D
A.无线电话的出现
B.知识爆炸
C.电子图书和电子图书馆的产生
D.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12/10/2021
第六页,共十四页。
D
7.小王想给国外的杂志发篇文章,他选择最便捷的方式是( )
A.发传真
B.寄挂号信
C.采用特快邮递
D.上网发电子邮件
8.20世纪中期以后,世界第三次技术革命到来,科技迅速发展,在这种形势下,
摆在我国科技界面前的主要奋斗目标是( )
D
A.自强、自立、自信,迎头赶上
B.虚心学习外国先进成果,发明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科技
C.加强技术交流,加速培养(péiyǎng)新的科技人才,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作准备
B.提出了863项发展科技的计划
C.科学家们的建议和邓小平的批示均是在1986年3月作出的
D.科学家在“建议”中提出了863条建议
12/10/2021
第四页,共十四页。
3.1986年3月,我国四位老科学家向中共中央提出《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
发展的建议》。这项建议提出的背景是( )

2017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课件016

2017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课件016

自主学习:
1、被列入863计划的首批高科技领域 生物技术 航天技术 激光技术 能源技术
信息技术
自动化技术 新材料技术
1996年又加入计划的第八个领域
海洋高技术
自主学习:
2 、863计划的总体目标
集中精干力量,在所选的高技术领域,瞄准世界前沿,缩 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带动相关领域科学技术的进步,造就一批新一代高水平技 术人才; 为未来形成高技术产业准备条件,为20世纪末特别是21世 纪初我国经济和社会向更高水平和国防安全创造条件。
球 大 战 ” 计 划 , 随 后 西 欧 提 出 来 “ 尤
世 纪 年 代 台 了 科 技 发 展 规 划 :
国 际 : 各 国 大 力 发 展 科 学 技 术 。 为 此
2000
计 划 制 定 的 背 景
我们所要的科学思想是什么?第一是实事求是,第二是审时度势。 这里面包括时间性和空间性,也包括现在和将来,也包括可持续发展的 一些问题。第三是传承创新,就是科学有继承性,每一个发现和成就, 都是在已有规律发现的基础上形成的,在这上面,我们一方面要对这种 已有的规律进行传播,另一方面要继往开来,在继往开来上做创新的工 作。第四是寻优勇进,有了创新的工作,让它在社会上起作用,还要找 出实施这个措施的最优的途径,而且还要有创进使它实现。 ——王大珩在科学家人文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
燃煤磁流体发电技术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半导体材料
首家碳纤维复合材料飞机
计 算 机 的 发 展 历 程 :
二 、 计 算 机 网 络 技 术 的 应 用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计 算 机 的 发 展 历 程 :
第三代基于中小规模集成 电路计算机

湖南省望城县金海双语实验学校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导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 新

湖南省望城县金海双语实验学校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导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 新

课题: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第 1 课时累计课时学习过程(定向导学:教材 94 页至 97 页)流程及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和方法一、目标解读1、了解863计划的涵义;掌握四位老科学家的建议、邓小平的批示,《“863”计划纲要》的形成及其涉及的领域,计划的总体目标。

(重点)2、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知道网络带来的利弊,养成良好的网络意识二、夯实基础(根据学习目标阅读书目之后,完成下面的习题)1、1986年3月,四位科学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合向中共中央写了一封信,题为《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当时的国家领导人__________看了信后立即批示,这项计划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 ”。

2、第一批“863计划”所涉及的领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96年将_____________列为计划的第八个领域。

3、20世纪末人类进入高度的__________,以_________为主要特征的数学化正在改变着世界,引起经济和社会的深刻变化。

4、我国上网人数从1997年的_______人急速上升为2005年初的__________人,其中八分之八十以上是_________。

5、“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在什么时候成为现实?__________。

6、国家制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志着我国青少年有了较完备的网络行为道德规范。

三、能力提升1、经过广大科研人员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863计划以相对少的投入,取得了一大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研究成果,突破并掌握了一批关键技术,缩小了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极大地带动了我国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为传统产业的改造提供了高技术支撑。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教案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一、教学目标1、能够简单说出“863”计划出台的经过;了解“863”涉及的领域、总体目标及目前取得的研究成果、影响;搜集资料、列举计算机网络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的便利;了解信息技术的一些知识,增强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技能。

2.通过互联网、图书馆或调查等方式检索和收集“863”研究成果,提高收集、整理和展示有效信息的能力;想象高科技发展的未来,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高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辩证看待事物的能力。

3、感受科学无所不在,科学创造奇迹;认识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增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和信心,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竞争意识;培养勤奋学习、热爱科学的情感,提高创新意识,树立用科技知识创造美好明天的理想;培养正确的计算机网络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863计划的制定。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制定863计划的必要性。

3、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问答法(二)教授新课程:863计划是怎样制定出来的?已经取得了哪些成果?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科学技术的成就(二)”,走进863,感受高科技带给我们的幸福和思考。

863计划迄今为止,人类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19世纪60年代,以蒸汽机广泛使用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以广泛使用电力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

在这场工业革命中,尤为突出的美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富有、最强大的国家。

这表明,哪个国家在科技革命中具有优势,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自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以原子能、计算机、航空航天技术和生物工程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在美国开始。

,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第三次科技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第 1 课时累计课时学习过程(定向导学:教材 94 页至 97 页)
流程及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和方法
一、目标解读
1、了解863计划的涵义;掌握四位老科学家的建议、邓小平的批示,
《“863”计划纲要》的形成及其涉及的领域,计划的总体目标。

(重点)
2、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知道网络带来的利弊,养成
良好的网络意识
二、夯实基础(根据学习目标阅读书目之后,完成下面的习题)
1、1986年3月,四位科学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合向中共中央写了一封信,题为《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当时的国家领导人__________看了信后立即批示,这项计划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 ”。

2、第一批“863计划”所涉及的领域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96年将_____________列为计划的第八个领域。

3、20世纪末人类进入高度的__________,以_________为主要特征的数学化正在改变着世界,引起经济和社会的深刻变化。

4、我国上网人数从1997年的_______人急速上升为2005年初的__________人,其中八分之八十以上是_________。

5、“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在什么时候成为现实?__________。

6、国家制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志着我国青少年有了较完备的网络行为道德规范。

三、能力提升
1、经过广大科研人员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863计划以相对少的投入,取得了一大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研究成果,突破并掌握了一批关键技术,缩小了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极大地带动了我国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为传统产业的改造提供了高技术支撑。

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863计划在民用高技术领域共资助项目五千二百余个,共累计创造新增产值五百六十多亿元,产生间接经济效益达两千多亿元。

请回答:
(1)经济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钱去搞高新技术的研究?
在书上找到了相关内容后,请记得动手用红色的笔在书上的相应地方圈点勾画出来,再把“关键字”写上去。

独学:阅读教材独立完成“夯实基础”与“能力提升”,做好笔记,遇到不会的待对学时一起解决。

对学:相互检查笔记,划好等;解决独学时没有解决的问题。

群学:基于二三部分内容在独学与对学时没有解决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讨,组长注意纪律与分工。

流程及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和方法(2)实施863计划主要在哪些领域?
(3)请你根据材料中提供的信息用最简练的语言总结863计划实施
十几年后取得的成果。

(不得照抄原文)列举出几个高科技影响我们日
常生活的例子。

(4)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
2、组内调查互问:
(1)因特网的发展表明人类社会进入了什么时代?
(2)你上网吗?你喜欢上网吗?
(3)结合自身或周边上网同学的实际情况,谈谈上网给你们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
(4)但如果网络使用不当,会产生怎样的负面影响?
(5)国家制定了什么文件保护青少年的利益?
四、总结梳理
五、过关检测
见练习册。

学法指导:
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
一生产力。

学法指导:
明确网络是一把双刃
刃剑。

我们应该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使网络有益于自己。

先请相关同学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并整理知识框架,之后,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评价一下自己本堂课的表现:
优秀()
一般()
还需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