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语文自主学习检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上语文自主学习检测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单选题] *
A. 抖擞(sǒu)应和(hé) 窠巢(kē)润湿(rùn)
B. 酝酿(niàng) 黄晕(yùn) 淅沥(xī)筋骨(jīn)(正确答案)
C. 蓑衣(suō) 暖和(he) 嘹亮(liáo) 斗笠(lì)
D. 风筝(zheng) 繁花(fán) 捉迷藏(cháng) 眨眼(zhǎ)
答案解析:A.应和(hè) C.暖和(huo) D.捉迷藏(cáng)
2.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单选题] *
A.婉转卖弄瞭亮欣欣然(正确答案)
B.赛跑躺着朗润轻悄悄
C.眨眼清脆薄烟稀稀疏疏
D.静默抖擞健壮花枝招展
答案解析:“瞭亮”改为“嘹亮”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单选题] *
A.挑着花篮灯的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艳丽俊俏。
B.下雪了,孩子们呼朋引伴,玩起了打雪仗。
C.秋天快要来了,又到了丰收的季节,到处繁花嫩叶,风景迷人。
(正确答案)
D.他走路时总是昂首挺胸,精神抖擞。
答案解析:繁花嫩叶:花儿繁茂叶子嫩绿,形容花十分美丽妖媚,生命力旺盛,不适合用在秋天。
4.“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单选题] *
A.形象好看
B.活泼诙谐
C.能勾摄恶人魂魄
D.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无
5.《藤野先生》一文中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 [单选题] *
A.受到日本同学歧视
B.先生不重视自己
C.要拯救国民的精神(正确答案)
D.学医太难
答案解析:无
6.阿长的性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列不属于阿长性格特点的一项是()[单选题] *
A.迷信
B.不拘小节
C.马虎(正确答案)
D.朴实
答案解析:无
7.下列文章不属于《朝花夕拾》的是() [单选题] *
A.《风筝》(正确答案)
B.《无常》
C.《父亲的病》
D.《藤野先生》
答案解析:无
8.范爱农和鲁迅初次相识的地点是() [单选题] *
A.东京
B.北平
C.横滨(正确答案)
D.绍兴
答案解析:无
9.《朝花夕拾》中,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的文章是() [单选题] *
A.《琐记》
B.《无常》(正确答案)
C.《二十四孝图》
D.《狗·猫·鼠》
答案解析:无
10.下列文章中不曾提及“长妈妈”的篇目是() [单选题] *
A.《狗·猫·鼠》
B.《五猖会》
C.《二十四孝图》
D.《琐记》(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无
11.“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这段文字描写的人物是() [单选题] *
A.孔乙己
B.范爱农(正确答案)
C.藤野先生
D.寿镜吾老先生
答案解析:无
12.下面不能作为对《朝花夕拾》中人物形象概括的一项是() [单选题] *
A.寿镜吾老先生方正博学,比较开明,虽然回答“我”关于“怪哉”的问题时有些不悦,但是回忆起他,鲁迅先生的内心仍是充满了理解与温情。
B.《琐记》中的衍太太,非常热心、非常理解小孩子,她帮助“我”解决困难,曾给予“我”很大的帮助,她给童年的“我”带来了温暖。
(正确答案)
C.《阿长与〈山海经〉》中,保姆阿长絮叨粗俗,但她为“我”买来《山海经》。
她对“我”质朴的爱,使成年后的“我”对她充满感激与怀念。
D.《范爱农》中的范爱农,内心充满爱国热情,但当时的环境使不肯随波逐流的他穷困潦倒,一腔热血的他以白眼示人。
忆起他,鲁迅内心充满同情和痛惜。
答案解析:B项表述错误。
衍太太出现在《琐记》和《父亲的病》两篇文章中。
她在鲁迅的父亲临死时,一直怂恿他喊父亲的名字,鼓励小孩子吃冰、打旋,怂恿鲁迅看春宫图,唆使鲁迅去偷母亲的首饰并散布谣言,总盼着邻家小孩干坏事。
总体来说,衍太太是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自私自利、爱推卸责任的市侩形象。
1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单选题] *
A.沧海(cāng) 碣石(jiē) 绿水(lù)
B.竦峙(chì) 灿烂(càn) 龙标(biāo)
C.潮平(zháo) 归雁(yàn) 澹澹(dàn)
D.洛阳(luò) 夜郎(lánɡ) 天涯(yá)(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A项,“碣”应读“jié”,“绿”应读“lǜ”;B项,“峙”应读“zhì”;C项,“潮”应读“cháo”。
D项,正确。
14.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单选题] *
A.海日生残夜(升起)杨花落尽(杨树开的花)(正确答案)
B.老树昏鸦(黄昏)古道西风(秋风)
C.歌以咏志(咏叹)风正一帆悬(挂)
D.星汉灿烂(银河)次北固山下(停宿)
答案解析:A.错误,“杨花”指的是“柳絮”。
BCD理解正确。
15.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单选题] *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B.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C.枯藤/老树/昏鸦
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A:正确;B:正确;C:正确;D:正确的朗读节奏划分应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6.下面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 [单选题] *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ABC都是对偶,D“乡书”“何处”“达”分别是名词,代词,动词;“归雁”“洛阳”“边”分别是名词,名词,名词。
17.下列对《观沧海》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单选题] *
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自己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自己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B.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开阔的意境和雄浑的气势是诗人宽广胸怀和豪迈气魄的表现,诗里洋溢着作者饱满的激情,表达却很含蓄。
C.最后两句卒章显志,点明了全诗的主旨。
(正确答案)
D.这是一首四言乐府诗,既总写了沧海全景,又进行了分写。
答案解析:最后两句是为合乐时所加的套语,与本诗正文内容没有直接联系。
18.下列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单选题] *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正确答案)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诗人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D.诗歌想象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
ACD三项正确;B、错。
首句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
19.对《次北固山下》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单选题] *
A.“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留”的意思。
北固山在镇江的北边,三面临江。
B.“客路”即“旅途”。
第一句指明了作者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来的情况。
C.“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
“风正”指风向即顺,风力又不猛。
D.“归雁洛阳边”意即我想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D.“归雁洛阳边”意即我托北归的大雁,把我写的书信,带回故乡洛阳。
故D理解不正确。
20.下面对《天净沙秋思》理解欠妥的一项是() [单选题] *
A.前三句都由名词性短语构成,一共列出九种事物,堆砌的意象太多,让人主次莫辩。
(正确答案)
B.前三句的句法尤为别致,使整个画面颇像一幅笔法潇洒的水墨画,十分耐人寻味。
C.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流落异乡的游子,他独自牵着一匹因长途跋涉而黑瘦的马,步履艰难地行走在西风劲吹的古道上。
D.这首诗寓情于景,具体而生动地表现了一个长期流落异乡的人的悲哀。
答案解析:A.有误: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烘托出孤寂而悲凉的气氛。
言简义丰。
2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单选题] *
A.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
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为一联,计四联。
第二、四、六、八句押韵。
(正确答案)
B.《观沧海》是《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作者曹操,字翼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七言律诗。
D.《天净沙·秋思》是一首乐府诗,作者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答案解析:A:正确;B:曹操,字孟德;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七言绝句;D:《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