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选修5第二章第三节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教学课件共36张PPT含视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灾情发展趋势
我国地震死亡 人口总体下降
经济损失迅速上升
i
探究分析:我国近年来死亡人口下降与经济损失
上升的原因?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加大了, 灾害的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地震的预测、建筑物的加固、 人的防震意识加强,使人员的伤亡减少。
第三展厅——我国地震的特点
地 分布 西多东少,集中在新疆、青藏、华北、

台湾四大区域。
灾 特点 震源浅、烈度大、频次高。

分布及 东重西轻。i
地 原因 东部地区人口密集、城市集中、经济发

达。
灾 变化及 死亡人数下降,财产损失上升。

原因 科技水平提高,抗震防震能力加强。 经济水平提高,单位面积经济密度大。
第四展厅——防灾减灾措施
i
第四展厅——防灾减灾措施
地震的防灾减灾措施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8/52021/8/52021/8/52021/8/58/5/2021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8月5日星期 四2021/8/52021/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021年8月2021/8/52021/8/52021/8/58/5/2021
(1)地震灾害容易引发哪些地i质灾害? 地震容易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等地质灾害
(。2)分析此次地震损失较大的原因是什么?
震级较大;震源较浅;建筑物抗震能力差; 地震发生时间在清晨,大部分人还在睡眠,应急能力较差; 海拔高,高原反应强烈,气温低,为救助带来困难;
小结
中国的地震
资 人 财源 员 产环 伤 损境 亡 失破
影响烈度的因素:
• ① 震级:震级越大,烈度也越大,每次地震 震级只有一个,而烈度有无数个
• ② 震中距:震中距越大,烈度越小 • ③ 震源深浅:震源越浅,烈度越大
i
• ④ 人口密度 • ⑤ 地面建筑 • ⑥ 经济发达程度
i i
第一展厅——地震的危害
i
i
i
i
i
i
i
第一展厅——地震的危害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第一课时)
i
中国的地质灾害 —— i
参观目的:
地震成因 地震的分布及特点
i
如何应对地震灾害 自然灾害的一般研究方法
i i
序厅——地震的相关知识
1.地震的概念
指地壳中的岩层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 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
的现象。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8/52021/8/5August 5, 2021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8/52021/8/52021/8/52021/8/5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i
我们,还在路上……
读图:描述我国地震的分布特点
地震分布广;地震地区分布不均,西多 东少;地震呈带状分布。
i
方法提升
描述点状地理事物分布特征
1、看整体:分布范围、均匀不均匀 2、看哪多哪少(方i 位) 3、看极值,成什么形状
第三展厅——我国地震的特点
新疆 青藏
华北 南i




台湾
第三展厅——我国地震的特点
我国地震灾情特点? 东重西轻
地震的危害
人员伤亡 财产i 损失(直接、间接) 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破坏
还可以诱发滑坡、泥石流、海啸、地裂缝等 次生灾害
i i
第二展厅——地震的成因
i
地震成因机制
i
第二展厅——地震的成因
我国多地震——位于板块交 会处,地壳运动活跃。
世界主要地震带:
i
地中海一喜马拉
雅地带、环太平
洋地带
第二展厅——地震的成因
中国地震震中分布图
i
i i
第三展厅——我国地震的特点
资料:从有记载到2000年,我国已发 生破坏性地震1009次,其中8级以上地 震22次,20世纪中国发生6级以上地震 650次,其中7~7.9级地震一百余次,平 均每年一次,震级最大的是西藏察隅的
i
8.6级地震。
频率高,震级大
第三展厅——我国地震的特点
2.地震的类型 i
(1)震源深度分类: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
(2)成因机制分类: 构造地震(构造运动)、火山地震(火山活动)、 陷落地震(外力作用)、人工诱发地震(人类活动)。
• 观看视频要求
1. 画出地震构造示
意图(标出:震
源、震中、震源
深度、震中距)
i
2. 讨论并总结: 什么是烈度?
影响因素有哪些?
政府 加强地震监测,完善立法监督。 社会 加强宣传教育。
i
学校 组织防震演练。 个人 学习自救互救知识,学习逃生方法。
【案例分析】
北京时间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许,青海省玉树 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北纬33.1°,东经96.7°,海拔 4000多米)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3千米。当地 很多民居为土木结构,外墙用红土夯建,此次地震玉 树县结古镇约有85%的建筑倒塌,造成了比较严重的 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8/52021/8/52021/8/58/5/2021 9:32:39 PM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8/52021/8/52021/8/5Aug-215-Aug-21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8/52021/8/52021/8/5T hursday, August 05, 2021

i


地 政 社学 个


震 府 会校 人






分 特分 变 布 点布 化
总结提升 自然灾害类问题的一般思考模式
i
课外拓展
牢记历史,别让灾难重演
1、在班级或社区办一期地震知识的板报。 2、给家庭规划一条地震逃生通道。
i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8/52021/8/5T hursday, August 05, 2021
i
• 为什么我国地震西多东少,地震灾情却东重西轻?
以东经105°为界,我国西部地区主要是亚欧板块与印度
洋板块的相互作用区,不仅地质构造复杂,而且地壳运动特
别活跃,是世界大陆地震最强烈、多发和密集的地区。而东
部地区除了沿海以及华北外,大部分地区相对稳定,故地震
较少。
i
我国地震西多东少,但灾情却东重西轻。虽然我国西部地 震频次高,强度大,但人口稀疏,资产密度小,因此灾情也 就相应小得多;而东部地区有着占我国城市总数46%的城市 ,90%以上的人口,又是我国经济发达、资产密集区,这就 决定了我国地震灾情必然是东部严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