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民勤一中2020—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一语文(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第一卷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
宴饮文化宴饮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文化学者看来,宴饮可不是简单的饮食烹饪问题,而是关乎国家政治的重要问题。
我国考古学发掘证明,在远古时代,先后出现了两种宴饮的方式,第一种是竞争性宴饮,第二种是礼仪性宴饮。
宴饮是早期部落(国家)的资源控制策略,是当时部落(国家)的贵族群体之间谋求更大利益和权力的工具之一,也是部落(国家)对外显示其“软实力”的方式。
在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尉迟寺遗址,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宴饮的存在。
陕西灵宝有一个西坡遗址,出土了距今5 500~6 000年的“宴会大厅”。
这是一个83平方米的宴会厅,用于部落贵族举行盛宴。
宴会规模之大、食品之丰富,令人惊叹。
那么,在五六千年前的中国大地上,举行这样的盛宴,目的何在呢?原来,在新石器时代,部落内部还没有严格的等级划分,部落之间的竞争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宴饮也就成了部落之间进行竞争的一种“武器”。
在食物极其匮乏的远古时期,一场盛宴是该部落实力强大的最好证明,对外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这也就是今天所谓的“软实力”。
进入了早期国家时代之后,宴饮的地位更加重要,出现了“礼仪性宴饮”。
这时的宴饮高度重视用餐器皿的规格,餐具由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变成了青铜器。
伴随着社会关系出现裂变,宴饮也成为等级分化的标志。
上层贵族希望通过大型宴会,一方面提升自己的威望,获取拥戴,巩固现有的权力;另一方面,也借以彰显自身的高贵和富有,宣示其统治阶层的身份。
到了距今约4 000年前,作为“礼仪性宴饮”最高规格的“国宴”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早期国家举办盛大的“国宴”,能够宣扬国威,宴会越丰富、越奢华,说明这个国家越富足、越发达,从而震慑四方,不战而屈人之兵。
远古时代,食物是最稀缺的资源,谁控制了食物,谁就拥有了权力。
甘肃省武威市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
甘肃省武威市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2分)1. (6分) (2017高一上·沈阳月考)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面小题。
诗与禅是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一属文学,一属宗教,它们的归趣显然是不同的。
然而,诗和禅都需要敏锐的内心体验,都重启示和象喻,都追求言外之意,这又使它们有了互相沟通的可能。
禅宗在唐代确立以后,就在诗人中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们谈禅,参禅,诗中有意无意地表现了禅理、禅趣,而禅师也在诗中表现他们对世界和人生的观照与理解。
于是诗和禅就建立了联系。
诗和禅的沟通,表面看来似乎是双向的,其实主要是禅对诗的单向渗透。
诗赋予禅的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禅赋予诗的却是内省的功夫,以及由内省带来的理趣;中国诗歌原有的冲和淡泊的艺术风格也因之占据了更重要的地位。
元好问说:“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
”也许把禅的作用估计过高,但不可否认,禅给了诗一种新的刺激,使诗的面貌更加丰富多彩了。
禅对诗的渗透,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方面是以禅入诗,另一方面是以禅喻诗。
以禅入诗,是指把禅意引入诗中。
其中有些作品是用禅语阐述禅理,只有诗的躯壳而没有诗的审美价值,严格地说不能算是诗,或姑且称之为“禅言诗”。
这些诗总的看来并无可取之处,只有个别富有理趣的作品尚能引起我们的兴趣。
如苏轼的《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楞严经》曰:“譬如琴瑟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
”是此诗之本。
这个比喻本来就有趣,经苏轼点化后更有机锋。
在儿童般天真的发问中,包含着耐人寻思的理趣。
更值得研究的是另一些作品,它们或写花鸟,或绘山水,或吟闲适,或咏渔钓,并没有谈禅,但在笔墨之中、笔墨之外寓有禅意。
例如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远处的人语衬托着山的空寂,密林里漏下一线落日的返照。
甘肃省武威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甘肃省武威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 (2017高一下·宁德期末)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孤骛夜阑杂糅俊彩星驰B . 渔樵磐石恒墙汗流夹背C . 剽掠请缨锱铢相形见绌D . 瑰丽磨励骨髓云消雨霁2.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战后相当长时间内,日本国内存在比较强的反省战争的思潮,一些信口雌黄否认历史的政客受到了谴责并引咎辞职。
B . 强台风“海燕”造成广西籍货船失事,救援人员已发现两具遇险者遗体。
目前,搜救行动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C . 随着《精忠岳飞》的热播,岳飞又成了世人注目的热点。
关于这位民族英雄的“新奇”说法众说纷纭,不一而足。
D . 没有任何原因可以成为施暴的借口,面对一幕幕令人触目惊心的惨剧,人们不禁会问,该有多大的仇恨,才能下得了这样的狠手?3. (2分)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 金黄的大斗笠下,这边,露出一条翘起的小辫;那边,露出一条揽着小山羊的滚圆的胳膊。
B . 还有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C . 这种埋头做事不动脑筋的人简直是——说得不客气一点——跟牛马一样。
D . 警号为谁而鸣?为你、我、他,为我们大家而鸣,为中国人而鸣!4. (2分)(2019·哈尔滨模拟)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那些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不论它们关注了什么事,也不论它们具体围绕哪个阶层的人为中心来展开,能够肯定的是,它们都深切关注了人生。
B . 5月3日至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与美国总统特使、财政部长姆努钦率领的美方代表团就共同关心的中美经贸问题进行了坦诚、高效、富有建设性的讨论。
C . 互联网时代呼啸而至,传统书店一方面因经营的“戏路”太窄而举步维艰,另一方面线上书店用多种方式大行其道。
甘肃省武威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甘肃省武威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21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饿殍.(piǎo)逡.巡(qūn)弃甲曳.兵(yè)丢三落.四(luò)B.中.绳(zhòng)句读.(dòu)瓮牖.绳枢(yǒu)心广体胖.(pàng)C.庠.序(yáng)氓.隶(méng)度.长絜大(duó)抛头露.面(lù)D.供.养(gōng)经传.(zhuàn)贻.笑大方(yí)间.不容发(jiān)【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字音。
A项,落là。
B项,胖pán。
C项,庠xiá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殊俗叩关不测之渊兵刃既接B.迁徙须臾约从离衡防微杜渐C.崛起堕落追亡逐北要言不烦D.谪戍孝悌锲而不舍人才汇萃【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字形。
D项,汇-荟。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以手抚膺坐.长叹(坐下)B.凡六百一十六言.(字)C.却.坐促弦弦转急(退回)D.他生未卜.此生休(预料)【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词语的意思。
A项,坐:徒、空。
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猿猱欲度愁.攀援愁:为……为愁。
B.庄生晓梦.迷蝴蝶梦:名词,梦境。
C.梦啼妆泪.红阑干泪:流泪。
D.玉露凋.伤枫树林凋:使……凋落。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词语的意思。
B项,梦:此处为动词,做梦。
5.李商隐的《锦瑟》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中的“五十弦”并非实指,作者只是借锦瑟的弦之多来遣词达意而已。
B.颔联中诗人用“望帝啼鹃”的典故来表达对春天来临的向往,充满了欢快、喜悦之情。
C.颈联“蓝田日暖”和“沧海月明”对仗,造成强烈的对比。
武威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考试
武威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考试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昨日,央视《新闻联播》、《朝闻天下》和《新闻直播间》栏目三度聚焦助残犟妈易勤的故事,神州大地到处易勤8年助残扶残、坚守良心的感人事迹。
②春节期间,不少商家为促销贴出这样的广告:凡在本店购货满500元者,本店将热忱一份精美的礼品。
③湖北省奖励“衣锦还乡”的新科澳网冠军李娜80万元,引发。
对此,省体育局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称:对李娜的奖励符合现有政策和奖励标准。
④学术批评需要更多人的积极参与,形成的局面;同时需要强调学术的严肃性,需要民主、平等、理性和包容的学术品格。
A . 传颂敬赠质疑百家争鸣B . 传颂惠赠置疑百花齐放C . 传诵惠赠质疑百花齐放D . 传诵敬赠置疑百家争鸣2. (2分)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电影本是一种世界语言,如今______一种世界产业;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印度的角色、美国的资本,结合台湾的场景,始能成就这一部国际级的佳作,可谓______。
反观“立委”要求废金马奖的口水风波,套用一句鲁迅的话,这种“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的心态,非但不足成事,反而会使台湾更显______。
金马奖没问题,有问题的是______的“立委”!A . 应是水桶当喇叭——大吹委琐墨守成规B . 还是二更棒子打两下——没错萎缩故步自封C . 更是厕所里传消息——丑闻萎谢抱残守缺D . 便是二八娇妻一岁郞——荒唐萎靡亦步亦趋3. (2分)(2016·东莞模拟)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第30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终评期间,将举办一系列开幕式暨创新论坛、科学讲坛、科学讨论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B . 专业信息披露是消除公众对问题疫苗恐慌最好的“疫苗”,这一“针”只有及时打,才能避免这种滚雪球式的传播将更多人带入更大程度的恐慌中。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一中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第一卷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
宴饮文化宴饮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文化学者看来,宴饮可不是简单的饮食烹饪问题,而是关乎国家政治的重要问题。
我国考古学发掘证明,在远古时代,先后出现了两种宴饮的方式,第一种是竞争性宴饮,第二种是礼仪性宴饮。
宴饮是早期部落(国家)的资源控制策略,是当时部落(国家)的贵族群体之间谋求更大利益和权力的工具之一,也是部落(国家)对外显示其“软实力”的方式。
在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尉迟寺遗址,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宴饮的存在。
陕西灵宝有一个西坡遗址,出土了距今5 500~6 000年的“宴会大厅”。
这是一个83平方米的宴会厅,用于部落贵族举行盛宴。
宴会规模之大、食品之丰富,令人惊叹。
那么,在五六千年前的中国大地上,举行这样的盛宴,目的何在呢?原来,在新石器时代,部落内部还没有严格的等级划分,部落之间的竞争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宴饮也就成了部落之间进行竞争的一种“武器”。
在食物极其匮乏的远古时期,一场盛宴是该部落实力强大的最好证明,对外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这也就是今天所谓的“软实力”。
进入了早期国家时代之后,宴饮的地位更加重要,出现了“礼仪性宴饮”。
这时的宴饮高度重视用餐器皿的规格,餐具由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变成了青铜器。
伴随着社会关系出现裂变,宴饮也成为等级分化的标志。
上层贵族希望通过大型宴会,一方面提升自己的威望,获取拥戴,巩固现有的权力;另一方面,也借以彰显自身的高贵和富有,宣示其统治阶层的身份。
到了距今约4 000年前,作为“礼仪性宴饮”最高规格的“国宴”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早期国家举办盛大的“国宴”,能够宣扬国威,宴会越丰富、越奢华,说明这个国家越富足、越发达,从而震慑四方,不战而屈人之兵。
远古时代,食物是最稀缺的资源,谁控制了食物,谁就拥有了权力。
【KS5U解析】甘肃省武威市十八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A项,“不拘于时”是被动句,其中“于”是被动句的标志。译为:不被时令所拘泥。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高一语文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谬种尘芥训熟百无聊赖B.搭讪蹙缩炮烙见风使舵
C.唾弃草窠歆享揣揣不安D.牲醴寒喧倔强踌躇满志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字形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然后结合字音和字义辨析字形正误。
5.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朝避猛虎B.席卷天下
C.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D.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设题,然后根据词语在句中的位置辨析活用类型。
D项,“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意思是“两地才有天梯栈道开始相通连”,“钩连”古今都指通连;
A项,“明年秋,送客溢湓口”意思是“第二年秋天,送客人到湓浦”,“明年”古义指第二年,今义指今年的下一年;
B项,“暮去朝来颜色故”意思是“暮去朝来我也渐渐地年老色衰”,“颜色”古义指容貌,今义指色彩;
C项,“铁骑突出刀枪鸣”意思是“又好像铁甲骑兵厮杀刀枪齐鸣”,“突出”古义指突然出击,今义指超过一般地显露出来。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明年秋,送客溢浦口B.暮去朝来颜色故
C.铁骑突出刀枪鸣D.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020-2021学年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席卷全球的疫情,给我们带来苦难的同时也催生了一些新的文化现象。
其中你来我往在捐赠物资上贴“寄语”,甚至成为一些国家展示文化内涵的一种有趣方式。
“寄语”中摘录的我国优秀传统诗词名句或者类似诗词的偶句,传递了温情,也赋予了疫情期间独特的“寄语文化”。
其发端,是今年2月初我国疫情暴发时日本捐赠物资上所贴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等诗词名句,当时暖哭了无数中国网友。
在日韩等国暴发疫情后,中国无论是中央或地方政府,还是各大企业、民间组织,都不约而同地在援外物资包装上贴上颇为精当的中国古诗词或者受捐国诗词名句,准确地传递我们的一片真情。
比如中国向日韩提供的抗疫物资,贴有“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道不远人,人无异国”等;中国援助法国的医疗物资贴有“千里同好,坚于金石”,这些都在各国民众中引起广泛共鸣。
中国企业给意大利的捐赠物资上,写着:“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此句出自意大利歌剧《图兰朵》,其讲述的中国公主的故事,让人感动于文化的关联和爱的回赠。
其实赠物附诗这一“寄语文化”现象,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历史。
从《诗经》“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到汉代李陵苏武赠物附诗,尤其是大唐王朝中外之间的朝贡赐赠附诗,使这一“寄语文化”达到高潮。
日本长屋王派遣唐使赠大唐袈裟附诗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寄诸佛子,共结来缘。
”唐玄宗赐赠日本遣唐使礼物所附诗《送日本使》有日“日下非殊俗,天中嘉会朝”,夸奖日本和大唐一样都是礼仪之邦,懂得来大唐“会朝”。
至于唐朝文人之间赠物附诗,更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孟浩然赠朋友宝剑附诗曰“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日本是对大唐文化理解和接受最为深入的国家之一,深知诗词对于中国人、中国文化的特殊意义,故而在我国暴发疫情的艰难时刻给予物质捐助的同时,选择诗词作为“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