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练人教版高一必修1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专题突破练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天练人教版(2019)高一必修1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
输出专题突破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图中甲是渗透装置示意图,乙、丙两曲线图的横坐标代表时间,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半透膜内溶液a的浓度变化可用曲线丙表示
B.水分子由半透膜外进入半透膜内的速率变化可用曲线乙表示
C.玻璃管内的液面高度变化可用曲线丙表示
D.半透膜内外浓度差的变化可用曲线乙表示
2.扩散作用实验装置如图,甲、乙两管的口径相同,半透膜只允许葡萄糖分子通过,淀粉分子无法通过,当达到扩散平衡时,下列有关甲、乙两管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管中水位高度低于乙管
B.甲管中的葡萄糖浓度低于乙管
C.甲管中的淀粉浓度高于乙管
D.两管的葡萄糖浓度皆为8%,淀粉皆为4%
3.将下列细胞放在30%蔗糖溶液中,能发生质壁分离的是
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B.人的成熟红细胞
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D.洋葱鳞叶外表皮细胞
4.图为紫色洋葱鳞叶外表皮细胞在进行质壁分离或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时的一个现象。

对该图的解释正确的是
①结构d呈紫色,现阶段的颜色比正常状态时的颜色深
②结构b中的浓度一定比c中浓度高
③观察该细胞结构a的存在必须在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时
④质壁分离时结构d失水量小于结构b的失水量
A.②③B.①④C.③④D.②③④
5.水生植物丽藻的细胞液中K+浓度比它们生活的池水中K+浓度高1065倍,丽藻细胞对K+的吸收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及运输方向是
①载体蛋白②ATP供能③从高浓度到低浓度④从低浓度到高浓度
A.①B.①②
C.①②③D.①②④
6.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胞吞和胞吐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不需要消耗能量
B.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是协助扩散
C.通过载体蛋白的物质转运属于主动转运
D.胞吐过程一定会产生分泌泡与质膜的融合
7.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小分子物质均是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
B.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均不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C.分泌蛋白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排到细胞外
D.抑制细胞呼吸对细胞吸收K+的速率无影响
二、实验题
8.为探究膜的透性,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甲图为实验开始状态,乙图为实验结束状态。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a管与b管液面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2)请在乙图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继续实验,探究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否通过半透膜。

实验材料:蔗糖酶溶液(可将蔗糖水解)、斐林试剂、试管滴管、水浴锅等。

实验步骤:
①向a、b两管分别加入等量______________溶液,水浴加热(或隔水加热)U形管至适宜温度,观察a、b两管内液面的变化。

②一段时间后,吸取a、b两管内适量的等量液体,分别加入A、B两支试管中,并加入等量的_____,将两支试管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min,观察A、B试管内有无砖红色沉淀。

预测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分析】
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

【详解】
A.由于半透膜内为30%的蔗糖溶液,膜外为蒸馏水,膜内浓度高于膜外浓度,水分子由膜外进入膜内的量大于由膜内进入膜外的量。

蔗糖溶液浓度降低,可用曲线乙表示,A错误;
B.水分子进入半透膜的速率由膜内外两侧的浓度差决定,由于水分子不断进入膜内,水分子进入半透膜的速率也逐渐下降,可用曲线乙表示,B正确;
C.随着水分子的进入,玻璃管内的液面逐渐上升,在达到渗透平衡时停止,可用曲线丙表示,C正确;
D.由于水分子不断进入膜内,两侧的浓度差越来越小,可用曲线乙表示,D正确;
故选A。

【点睛】
结合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分析题图进行解题。

2.C
【详解】
A.因为半透膜只允许葡萄糖分子通过,而淀粉不能通过半透膜,在扩散作用下,两管的液面高度,葡萄糖含量均相等,A错误;
B.因为半透膜只允许葡萄糖分子通过,两侧的葡萄糖通过扩散作用达到平衡,B错误;
C.淀粉不能通过,所以淀粉的浓度与扩散前相同,即甲管5%,乙管3%,甲管高于乙,C正确;
D.淀粉不能通过,所以淀粉的浓度与扩散前相同,即甲管5%,乙管3%,甲管高于乙,D
错误。

故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察渗透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
系的能力。

3.D
【分析】
质壁分离的“质”是指原生质层,“壁”是指细胞壁。

具有中央液泡的成熟的植物细胞,当其所处的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逐渐发生质壁分离。

【详解】
A、B、30%蔗糖溶液的浓度大于动物细胞的细胞质的浓度,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与人的成熟红细胞均为动物细胞,都没有细胞壁,也不存在原生质体,因此二者在30%蔗糖溶液中能够失水,但不能发生质壁分离,A、B错误;
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中央液泡,不属于成熟的植物细胞,因此在30%蔗糖溶液中不能发生质壁分离,C错误;
D、30%蔗糖溶液的浓度大于植物细胞的细胞液的浓度,洋葱鳞叶外表皮细胞有中央液泡,在30%蔗糖溶液中能够失水,因此能发生质壁分离,D正确。

故选D。

4.C
【解析】
【分析】
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一大液泡.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为原生质层的外膜即细胞膜、b为液泡、c为质壁分离后细胞壁与原生质层间的间隙、d为原生质层中的细胞质。

【详解】
①紫色色素存在于液泡中,所以结构b呈紫色,现阶段的颜色比正常状态时的颜色深,①错误;②处于质壁分离过程中时,结构b中的浓度比c中浓度高;处于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时,
结构b中的浓度比c中浓度低,②错误;③在细胞未发生质壁分离时,细胞膜紧贴着细胞壁,所以观察结构a的存在必须在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时,③正确;④质壁分离时,细胞失去的水分主要是液泡中的,所以结构d失水量小于结构b的失水量的,④正确.所以正确的有③④,故选C。

【点睛】
5.D
【分析】
主动运输是指物质沿着逆化学浓度梯度差(即物质从低浓度区移向高浓度区) 的运输方式,主动运输不但要借助于镶嵌在细胞膜上的一种特异性的传递蛋白质分子作为载体(即每种物质都由专门的载体进行运输),而且还必须消耗细胞代谢所产生的能量来完成。

【详解】
丽藻细胞液内K+浓度比它们生活的池水中K+的浓度高,说明是逆浓度梯度运输,属于主动运输,所以需要载体蛋白,需要ATP提供能量,①②④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结合主动运输的内涵分析题意是关键。

6.D
【分析】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比较:
【详解】
A.胞吞和胞吐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但也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A错误;
B.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是主动运输,B错误;
C.通过载体蛋白的物质转运包括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C错误;
D.胞吐的过程一定会产生分泌泡与质膜(细胞膜)融合,D正确;
故选D。

【点睛】
区别比较并能辨识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关键。

7.B
【分析】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比较:
【详解】
A.气体分子及脂溶性小分子可以通过扩散进入细胞,氨基酸、离子等物质进出细胞一般是主动运输,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属于协助扩散,A错误;
B.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不需要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其动力来自于浓度差,B正确;
C.分泌蛋白是大分子物质,通过胞吐分泌到细胞外,C错误;
D.细胞吸收K+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能量ATP,所以抑制细胞呼吸会影响细胞吸收K+的速率,D错误;
故选B
【点睛】
比较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并能辨识是本题的考查方向。

8.b管内蔗糖溶液浓度大于a管内蒸馏水浓度蔗糖酶斐林试剂
【分析】
(1) 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是具有半透膜,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2) 当溶质分子可以穿过半透膜时,水和溶质都自由穿过半透膜,达到渗透平衡后,液面相平;
(3)蔗糖的水解产物能通过半透膜,则半透膜两侧都有还原糖,最终液面齐平。

【详解】
(1) 据图分析b管液面上升,a管液面下降,这是因为b管的蔗糖溶液浓度大于a管蒸馏水浓度,水分子总体由a管流向b管;
(2)①根据题意:探究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否通过半透膜向a、b两管分别加入等量的蔗糖酶,水浴加热(或隔水加热) U型管至适宜温度,观察a、b两管内液面的变化;
②一段时间后,吸取a、b两管内适量等量液体,分别加入A、B两试管中,并加入等量斐林试剂,水浴加热(50℃~65℃) ,观察A、B试管内有无砖红色沉淀,若a、b两管液面高度差缩小,且A、B试管内有砖红色沉淀生成,则蔗糖的水解产物能通过半透膜;若a管液面继续下降,b管液面上升,B管有砖红色沉淀生成,A管则无,说明蔗糖的水解产物不能通过半透膜。

【点睛】
分析实验原理,作为依据进行实验预测并得出合理的结论是本题的解题思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