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化学《金属材料》word(公开课)教案 (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 金属材料
知识回忆: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2、单质包括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你学过的非金属单质有 ;
你知道的金属单质有 。
自主学习:
1. 金属材料包括 和 ;
人类使用材料的先后顺序是:从 器时代进入 ,继而进入 ,近百年才广泛使用的金属是 。
现在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 ,第二位是 。
2. 金属之最〔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年产量最多的金属 〔铁>铝>铜〕〔4〕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 〔银>铜>金>铝〕〔5〕硬度最高的金属 〔6〕熔点最高的金属 7〕熔点最低的金属 〔8〕密度最大的金属 〔9〕密度最小的金属
3.如果在金属中加热熔合 或 就可以制的具有金属特征的合金。
它是 _______物。
生铁和钢是常见的_______合金。
学习目标
1.通过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社会开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3.知道合金的组成,了解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
4.会区别纯金属和合金,认识合金比纯金属有更广泛的用途。
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几种主要的金属
练习:1.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硬币从
1999年开始发行,一元币为钢芯镀镍
〔Ni 〕,伍角币为钢芯镀铜合金,一角币为铝合金或不锈钢。
〔1〕铸造以上硬币用到的材料都是
_______〔填“合成材料〞或“金属材
料〞〕。
〔2〕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填序号〕。
A. 金属的导电性B. 金属的耐腐蚀性
C. 金属的硬度
D. 金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
交流讨论:完成课本第四页交流讨论题。
知识点二:合金
金属共有的物理性质:▲大局部金属常温下为 ____态〔汞为 态〕,有 光泽;大多数
呈 色〔铜为 ____ 色,金为 ________
色〕,有良好的 性、________ 性、
_________性。
注意: 铁粉是_______色,铁块是______色。
金属的差异性▲不同金属也有本身的特性,如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物理性质差异也较大。
〔一〕、合金: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 或 ,就可以制得具有 的金属材料。
注意:合金中并非都是金属,组成合金的元素中可能有非金属;合金中至少含有____种金属。
〔二〕、常见的合金生铁和钢的比较
生铁钢
碳元素含量
机械性能机械性能硬而脆、无韧性、可铸不可锻坚硬、韧性大、塑性好、可铸可锻可压延〔三〕、合金的性质观察实验,填写课本表格,完成讨论题,归纳总结合金的特征
归纳:合金硬度_____、熔点_____、______________性能也更好,故合金有更广泛的应用。
练习:1、以下物质中哪些不属于合金〔〕
A 水银
B 钢铁
C 黄铜
D 不锈钢
2.以下关于合金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合金不属于金属材料 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大
C.合金属于金属单质 D.多数合金的熔点高于组成它的成分金属
〔四〕、了解常见的合金的性能
阅读: 〔1〕课本P-6页表8-2的内容〔2〕关于钛合金的性质和用途
当堂检测
1.青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铜、锡合金,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 青铜属于纯洁物
B. 青铜属于金属材料
C. 青铜的硬度比铜大
D. 青铜耐腐蚀,易铸造成形
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铝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材料 B.铜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C.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 D.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是合金
3.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常温下金属均为固态 B.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
C.将黄铜与铜互相刻划,铜外表出现划痕D.钨的熔点高且能导电,用于制作白炽灯丝
4. 食品包装袋中经常使用到铝箔,铝能制成铝箔是因为铝具有良好的〔〕
A. 导电性
B. 抗腐蚀性
C. 导电性
D. 延展性
5. 钛和钛合金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它们具有优良的性能,如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机械性能好,抗腐蚀能力强,钛合金与人体很好的“相容性〞。
根据它们的主要性能,不合实际的用途是〔〕
A、用于核潜艇设备的制造;
B、用于制造航天设备;
C、做保险丝;
D、可用来制造人造骨。
6、以下各组中的两种物质都属于混合物的是 ( )
A、钢不锈钢
B、铜青铜
C、铁生铁
D、锡焊锡
7. 某物质为金属材料,则该物质〔〕
A、一定是单质
B、一定是化合物
C、一定是混合物
D、可能是单质或混合物
8. 在以下空格上,填上一种相应的金属:
常用于电镀和作干电池电极的金属是 ____ 生铁和钢是哪种金属的合金___
包装糖果、香烟的银白色金属材料__常用于制造电线和电缆的金属___
常用于航空工业作制造飞机等材料的金属__保温瓶内胆镀的金属是 _________
9. 盛装在油罐车内的石油产品,由于运输过程中的振动会产生静电而容易起火,所以油罐车尾部有一条拖地的铁链,这是利用铁具有 __________ 这一性质。
10 有两包黑色粉末,分别是铁粉和木炭粉末。
请你设计实验,用两种不同的方法鉴别这两种粉末。
简要写出实验的步骤、现象、结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通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来探索微观世界,认识分子和原子
〔2〕通过对宏观现象的讨论,把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引向深入,引导学生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比较两种变化,进一步从化学变化中认识分子与原子的特征,形成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从宏观现象微观粒子的运动,形成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难点:抽象思维的培养
教学准备
1、准备品红和氨的扩散实验的仪器
2、准备酒精和水的混合实验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设问激趣创设情境
把一瓶香水带进教室,放在讲台上,翻开瓶塞
1、同学们为什么会闻到香味?
2、糖放入水中为什么不见了?
3、衣柜中樟脑片为什么会不见了?
学生思考、讨论
从学生熟悉的现象
入手激发学生的探
究欲
设问激趣,导入新课实验3—2:品红的扩散
在静止的水中品红为什么能扩散呢?
学生实验;
观察现象;
思考讨论。
在学生亲身体验中
激发思维及探究欲
过渡
在很久以前许多学者就对上述这些问题进行
了探究,他们提出了物质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的粒子构成的设想
小结:物质确实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和原子构成的。
小实验:请同学们用手对着脸轻轻扇动,感受一下分子对脸撞击的感觉确立物质是由分子
和原子构成的观点;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
象力。
形成物质是由分子
和原子构成的观点,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
力。
肉眼看不见的分子是真实存在的吗?展示图片:教材P48图3-6、3-7 看图想象分子的存
在
让学生了解现代高
技,并借助图像进入
微观世界。
肉眼看不见的分子有何特点?
1、花香能闻到,但却看不到。
2、能看到整块的糖,却看不到溶解后的糖思考、讨论,并归纳
总结
锻炼学生分析、推
理、归纳、总结的能
力。
实验探究比照分析了解性质分子很小
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做氨水在空气中的扩散实验
请同学们猜想:为什么B杯中的溶液变红了?
针对你的猜想,请设计实验方案,证实你的猜
想。
小结
1、氨水中氨分子不断扩散进入了酚酞溶液
中,使酚酞溶液变成了红色。
该实验说
明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2、在受热的情况下,分子的能量增大,运动
速率加快。
按实验要求观察现
象:B杯中的溶液变
红了。
学生猜想,讨论
把实验步骤略作改
变,让学生体验实验
探究的步骤:提出
问题→设计实验→
收集证据→得出结
论,培养学生的探究
的能力
实验:酒精与水的混合
思考:为什么1+1≠2
一碗黄豆与一碗小米混合是否等于两碗?
小结:分子之间有间隔
观察现象:1+1≠2
思考、讨论、猜想
练习稳固分析归纳用分子的观点分析:
1、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香?
2、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易凉
干?
3、物质为何有三态变化?
讨论、分析、交流
分子的性质:分子很
小;分子不停地运
动;分子间有间隔。
培养学生的知识运
用的能力
第二课时
模型展示展示:水分子、氧分子、氢分子,氧化汞的分子模型。
观察、分析;
语言表达:一个水分子是
用模型把微粒直
观地显示出来,便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
子构成的。
一个氧分子是
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于学生理解。
分析推理组织讨论
1、从分子的角度看,水的蒸发和水的分解
有什么不同?
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和水在电
解反响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推论
在化学变化中发生的变化的分子还是原
子?
小结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在模型的帮助下,分析、讨论、推理在两种变化中分子原子的变化情况。
分析得出:当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不变。
当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变了
总结交流学完本课题你们知道了什么?
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
1、氧化汞受热分解;
2、水蒸发后化学性质没有变;
3、混合物与纯洁物有什么不同?小结收获
交流体会
代表发言
通过小结、练习,
使知识形成脉络
,使学生初步进
入微观世界。
板书设计
课题2 分子的原子
第一课时
一、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等粒子构成的
二、分子的性质
1、分子很小;
2、分子在不断运动;
3、分子之间有间隔。
三、分子、原子的概念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第二课时
四、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当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不变;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变了,原子不变。
2、混合物和纯洁物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纯洁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