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方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
实 施 方 案
为扎实推进我校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切实提高全体教师整体素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校结合实际全面实施教师新一轮继续教育工程。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坚持“打造骨干、培养科目带头人、推动校本、覆盖全员”的发展思路,不断加大继续教育工作力度,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增强培训效益,全面提高全体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为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
二、“十二五”继续教育领导小组
组长:李芳
成员:祝立艳 冷洪岩 陈丽 刘艳玲 范万金 周亚兰
王欣影 姜丽
三、目标要求
围绕“强化能力,提升素质,聚焦课堂,提高质量”的总体目标,以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一德四新”(即师德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为主要内容,以教师为重点,以“国培计划”为引领,以学校教研活动为基础,扎实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全面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
四、实施原则
1、坚持以教师为本、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按需施训的原则。
完善培训机制,优化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
2、坚持全员培训和骨干研修相结合,远程培训和集中培训相结合。
3、坚持以校为本,强化校本研修,鼓励创新,围绕“提质减负、
高效高深”,提高校本研修和课堂教学质量的原则。
五、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我校全体在职教师。
六、培训主要任务
“十二五”“小继教工程”用五年时间,对全体教师进行每人规定学时的继续教育培训。
培训坚持分类、分层、分岗、分科原则,以学科培训为基础,将“一德四新”有机地融入各个学科培训。
(一)全员培训
全员培训要以校本研修为主,聚焦课堂,要注重校本研修的自主创新和培训质量的提高。
1、师德教育
师德教育以师德修养为主要内容,认真执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师要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公平公正对待学生,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通过集中培训、自主学习、专题讲座、撰写心得等形式认真开展师德教育。
2、新理念
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目标,以先进教育思想和理念为主要内容,树立新的价值观、质量观、教师观和学生观。
把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鼓励个性发展,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通过培训将新理念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实现教育教学观念、教师角色和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
3、新知识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认真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及实践
成果,更新学科专业知识,使教师了解学科专业发展动态,提高教师在课堂上实现学科育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维发展等的综合素质,注重教育内涵发展。
通过培训,使广大教师深入掌握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和课程标准;熟悉新教材的设计思想和新课程的教学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掌握新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常规;能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改进课堂教学组织方式,加强团队合作研究,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新方法
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努力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如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参与式,任务驱动式,体验式等适合学生学习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考力、知识建构力及学习实践力,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增强课堂教学的执行力、创造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5、新技能
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强化教师备课、研课、上课、观课、说课、议课、课后反思、考核评价及课题研究等基本技能,增强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培养学生倾听、思考、交流、提问和应对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和应用水平。
通过实施教育部“远程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计划”,使全体教师普遍接受新一轮相应等次的教育技术应用培训,增强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收集、筛选、运用信息,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实现我校现代教育技术跨越式发展的新途径。
(二)专项培训
1、发挥骨干教师引领示范作用,继续实施科目带头建设计划。
为学校培养优秀小学教师,努力使科目带头人覆盖所有课程计划规定的全部学科。
2、在“十一五”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实施范围,创新培训模式,增强培训效益。
3、结合“国培计划”,派送优秀教师、特长教师参加省、市、区三级培训,培训人员回校后再进行二次培训。
同时,学校安排特长教师对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科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实验教学等学科教师进行培训,提高其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