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第3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同步测试题.doc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第3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同步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空气的成分中,能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2.将二氧化碳通入到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颜色的变化( ) A.先变红色后变无色B.先变无色后变红色
C.先变红色后变紫色D.先变蓝色后变紫色
3.下列是二氧化碳的几种用途,其中仅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的是( ) A.人工降雨B.光合作用C.制碳酸饮料D.用于灭火
4.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是()
A.C+O2点燃CO2B.CO2 + H2O ===H2CO3
C.H2CO3==H2O+CO2↑D.CH4+2O2点燃CO2+2H2O
5.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认识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在地窖、枯井内二氧化碳含量会比较高,进入前要做灯火试验②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③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时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④二氧化碳有毒,会使人中毒死亡
A. ①②④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④
6.二氧化碳占空气总体积的0.03%,正常情况下能维持这个含量基本不变,是因为自然界存在右图所示的循环过程,图中A处不包括下列
哪种情况( )
A.人和动物的呼吸B.植物的呼吸作用
C.水的通电分解D.含碳燃料的燃烧
7.地球大气中因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而引起“温室效应”,下面关于大气
中二氧化碳增加的主要来源的说法中,最不合理的一种是( )
A.人和动物呼出的二氧化碳B.石油产品大量燃烧
C.森林大面积缩小,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少D.煤的燃烧
8.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常用方法是( )
A.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B.点燃木炭
C.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D.碳酸分解
9.“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 A.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C.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D.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10.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见下图),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实验是(D )
11.科技人员向农民建议:在利用温室种植作物时,向温室中释放适量二氧化碳,可获
得更好的经济效益,这是因为( )
A .二氧化碳可使害虫窒息死亡,从而有效地防治植物病虫害
B .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释放二氧化碳可促进植物生长
C .二氧化碳一般不支持燃烧,释放二氧化碳可避免火灾
D .二氧化碳可产生“温室效应”,使温室内温度稳中有升
12.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该气体具有的性质为( )
A .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B .难溶或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C .难溶或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D .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13.右表是三种气体的密度(在0 ℃、101 kPa 条件下测定)和溶解度(在0 ℃、101 kPa
条件下测定)。
实验室要收集二氧化硫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向上排空气法
B .向下排空气法
C .排水法
D .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14.区别氮气和二氧化碳可选用的方法是( )
A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观察
B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底观察
C .分别闻两种气体的气味
D .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后观察
15.下列制取气体的方案,可以直接采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的是
( )
①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②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制取二氧
化碳 ③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④用碳酸钙和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
A .①④
B .②④
C .①
D .②③④
二、填空简答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9分) 16.(5分)常温、常压下,将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插入水中,试管内的水面将______,但速率渐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17.(5分)盛过石灰水的试剂瓶,用完后瓶壁上附有白色物质,该物质的名称是 ,洗涤试剂瓶的方法是 。
18.(23分)右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并检验其性质的装置。
(1) 图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_____
________________。
(2) 仪器a 、b 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3) 装置B 用来证明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B 中应装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
(4) 装置C 中盛有澄清的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在装置D 中,________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___ ____和___ ____ 水
的性质,因此可以用二氧化碳来____________。
19.(6分)目前,全世界气候变化出现异常,专家对此现象展开了激烈讨论,因此与碳有
关的词汇(如“碳汇”、“低碳经济”)迅速流传开来。
(1)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
一条即可)。
(2) “碳汇”可理解为绿色植物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
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作用
吸收二氧化碳。
(3)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下列做法符合“低碳
经济”理念的是_____(填序号)。
①大力发展火力发电②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③优化建筑设计,推广节能建筑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6分)
20. 小明同学在实验操作考核中,要完成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
(1)上面是实验桌上摆放好的该实验所需的用品,小明同学发现其中缺少了一种实验
仪器和一种药品,请你写出所缺仪器的名称;所缺药品是。
(2)写出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下图是小明实验时的主要步骤,这些步骤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标号,下同),其中操作有误的是。
a.加入药品b.收集气体c.检查装置气密性d.验满e.清洗仪器、整理桌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A 4.C 5.C 6.C 7.A 8.C 9.B 10.D 11.B 12.B 13.A 14.D 15. C
二、填空简答题
16.上升二氧化碳溶解得越来越少
17. 碳酸钙先加入稀盐酸进行洗涤,然后再用清水冲洗
18.(1) 长颈漏斗的下端没有伸入到液面以下
(2) 锥形瓶烧杯
(3) 紫色石蕊试液试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4)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 + Ca(OH)2===CaCO3↓+H2O
(5) 下层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灭火
19.(1) 含碳燃料的大量使用或工业上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2) 光合(3 )②③
三、实验探究题
20. (1) 镊子(或药匙)稀盐酸(2)CaCO3+2HCl===CaCl2+H2O+CO2↑(3)c、a、
b、 d、e d
初中化学试卷
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