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存在不足与科学解决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大学教育是我国各行业发展的坚实后盾,与国家繁荣昌盛息息相关。
目前,我国教育系统虽然已经优化进步
很大,但依然存在一些制约发展的瓶颈,比如说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式较为传统、应试教育占主体、学生充当课堂客体。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可以通过引进优质师资人才,优化教育体系,打造高品质大学课程,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学习效率、知识应用性。
制定相应政策,引导教师与学生充分利用教育与科研资源,为我国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大学教育;不足之处;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20)49-0028-02
大学教育存在不足与科学解决策略①
王景鑫,张润坤*,贺锦灿,毋福海
(广东药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东广州510310)
教育是提高国民素养、增强国力、培养科技人才的伟大事业,有利于国家进步。
大学教育整合资源,推动科技生产力发展,在国家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个人与国家的共同责任。
大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是实现建设我国富强繁荣使命的强大后盾,也是提升我国国际地位、国民创造力、国家生产力的中坚力量。
教育作为头等事业重点发展,全国达成一致共
识。
从发展各项社会主义事业到建设现代化新时代,再到发扬科
教兴国的战略精神,无不体现大学教育的重要性。
实施科教兴国得到落实后需要加深对大学教育的认识并付出实际行动。
目前,国家大力投入资源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进一步优化教育体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很大程度上促进国家繁荣兴旺。
在大学教育改革的长河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可以更好地指导往后大学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中国文化底蕴丰厚,大学教育与文化、经济、各行业发展都紧密相连,互相促进,发展优质大学教育机制,对促进经济文化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在优化大学教育机制时首先解决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措施,这样才能稳步推进教育优化进程。
目前,大学教育虽然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与改善,国家支持力度大,人才引进也颇有力度,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部分大学存在师资队伍不充足、不平衡、整体水平偏低、生源素质差等现象,并且依旧通过课堂传统模式教授知识,但学生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造成学生参与度低,不利于学生提高创新能力。
创新型教育首先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在教学与科研方面都需要同步改革,不然无法满足日益进步的高新文化。
许多大
学也开展了相关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很多跟风现象,没有与时俱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得教育创新停留在规划中,无法贯穿到实际应用中。
因此,大学教育的改革创新不仅要从教育思想观念出发,在认清自身具体教育问题及形势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思想指导创新行动,有助于大学教育的良性发展。
另外,大学课程繁多,如医学类学生一个星期高达27节课,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涯不仅需要掌握学校课程要求,还需要根据自身特长爱好额外增强素养,但相对时间有限,学生如何才能高效掌握知识并得以应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高效学习的方法。
综合总结起来大学还存在以下较为重要的具体问题。
一、大学教育不足之处(一)教学规划制定不完善
教学规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课程建设、教学方式、教学质量评估。
教学目标引导教学进展,如果教学目标不清晰、不科学,将会影响整体教学精力的分配,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目前很多学校教学目标不明确,培养哪种类型的大学生,学术型、技能型还是综合型,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目前,许多教学目标基本上按课本设定的编写,但知识更新日益趋快,导致教学目标跟国家经济快速发展需求的人才相矛盾。
教学计划影响不同课程之间的结构排布,对学科顺序以及分配,许多教学计划没能很好地协调不同科目之间的合理性,较容易影响教学效果。
教
①项目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1605163);广东省卫生检验与检疫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粤教高函〔2014〕97号)。
作者简介:王景鑫,男,博士,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通讯作者:张润坤,男,博士,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28--
. All Rights Reserved.
学内容是直接涵盖传授知识点给学生,较为重要,很多教师基本上照本宣科,并没有加入本学科最新的研究动态,学生无法朝着最近的技术发展进一步学习研究。
教学方式也极为重要,关系到学生如何快速掌握相应的教学内容,目前很多教学方式仍然较为传统,学生科目繁重,需要运用灵活的方式才能快速掌握知识内容,尤其是医学专业学生,科目比其他专业要多一些,现阶段教学方式缺乏科学性,学生无法在课堂上即时掌握相关知识,增加其课后负担。
(二)大学人才资源不够充足
师资力量在大学教育中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融合自己的先进理念,与教学规划、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相结合。
教师人才可以设计以及执行教学目标。
反过来,如果教学目标不明确、不科学,将会造成师资力量不足,无法执行教学任务,教师也不能向学生教授知识。
教师人才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人才不足会影响教学质量,自然培养人才机制薄弱。
(三)大学依然采取传统应试教育模式
大学教育是一个系统完善的过程,从基础知识扩展到深层的节奏教授知识,循序渐进,学生才能稳步掌握。
就目前的教学体系而言,依然是传统填鸭式模式,以应试教育为主,单纯地对学生进行应试内容的灌输,教师依然是教学系统的主角,课堂枯燥无味,学生兴致不浓,这不利于学生吸取知识并应用知识,而真正的有效化的知识转化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其中,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在课堂上能够发表见解,深层思考,提高对知识吸取需求的主动性,并在此基础上扩展创新性。
传统的应试教育消磨学生的学习热情,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知识并形成系统。
二、改善大学教育存在不足的科学策略
大学本科阶段注重提高学生基础学习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发深层思考,提高创新性,培养创新意识,秉持严谨的工作态度,树立良好的学术道德,为深入开展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为很好地提出并灌输先进知识给学生,大学首先应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大胆创新,对原有知识增加最近学科动态,从教学规划、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到教学方式自上而下全面改善教学系统。
师资人才可以根据国内外优质的教学模式设计课程,并鼓励采用高效有趣的教学方式。
科学制订教学方案,合理安排授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趣并充实的教学,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学科知识,还能不断更新学科研究动态,并在最新的研究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强化并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加强实践能力的补充,从而使实践与理论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贯彻知识体系思想。
(一)教学方式的提高
大学生科目繁多,需要高效地吸取知识的能力,教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应重点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记忆能力、思考能力,并做到巧妙地灌输知识,比如说可以采用国际口译的记忆方法,让学生快速准确地记下上课的知识,然后转为主体知识。
课堂上需要让学生成为主体,不仅仅是倾听者,现场的提问与交流,往往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并使其深刻思考,可以做到生动有趣,教师可以通过提高制作PPT能力,并加入一些最新研究动态,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践中,让学生明白所学知识可以切实解决很多实际问题,而不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层面。
学生也会因此变得主动、积极、自信,对未来充满希望,学习也会很有劲头,整体的学习效果与成绩自然会相应提高。
(二)提出学生参与科研
传统教学主要以应试模式传授知识,学生掌握知识主要停留在理论层面,对知识的应用还没有那么自信,因此,把学生引入科研,包括横向项目、纵向项目、自选项目,从头到尾一条线进行系统技术学习掌握,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时会通过查阅资料,与导师交流,进而真正领悟理论知识的用法。
参与科研可以磨炼学生的意志力、抗压能力,提高逆商以及不断克服困难的智慧与勇气,同时,学生的撰写能力很大程度得到提升,强化知识总结能力,语言凝练,为国家科技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前,大学教育还存在很多有待改进的问题,比如说教学规划不科学、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式不灵活,因此造成教学效果不佳,不能为国家培养优质人才。
所以大学应该重视优质师资人才的引进,建设充足的师资力量,不断优化教学体系,促进不同学科良性发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为我国各行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于海容,姜安丽.国外叙事医学教育发展及其对护理学的启示[J].中华护理杂志,2014(1).
[2]俞嘉怡.树立医德与医术融合统一的医学教育观[J].教师教育研究,2014(2).
[3]杨佳,吕兆丰,王晓燕,等.我国乡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现状和需求调查[J].医学与社会,2014(6).
[4]谢建群.顺应时代潮流培育卓越医学教育合格教师: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3(7).
◎编辑郑晓燕
29--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