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教案:青蛙的成长教案(附教学反思) (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青蛙的成长教案
1. 教学目标
•知道青蛙的一生经历,理解青蛙的成长和发育过程;
•能够观察并描述青蛙的形态特征;
•能够通过对比不同青蛙的生长记录,了解同一物种个体间的差异;
•能够培养孩子们对自然的兴趣和爱好,增强科学探究的能力。

2. 教学准备
•青蛙标本或者模型;
•图片或者视频物料;
•计时器、体温计等工具。

3. 教学过程
3.1 引出活动
将一个青蛙标本或者模型放在桌子上,让孩子们自由观察和触摸,并引出问题: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青蛙的成长和发育过程是什么样的?
3.2 初步认识
通过讲解,向孩子们介绍青蛙的生活环境和成长发育过程,让孩子们体验一下青蛙的感官体验,例如:听到青蛙的鸣叫声、看到青蛙吐舌头捕蝇、甚至是用肤色变化表示情感等等。

3.3 观察和描述
将不同生长阶段、生活环境不同的青蛙标本或者模型放在桌子上,让孩子们围绕着标本或者模型观察和描述,例如:腹部的颜色、鼓膜的颜色、脚的长度和形状等等,老师可以根据孩子们的简要描述来引导他们更深入地了解青蛙的各个方面。

3.4 记录和对比
在课前提前准备好几只青蛙的成长记录表格,每个孩子都可以选择记录自己所观察到的生长信息,例如:长高和长宽等。

最后,老师统计每个孩子的生长表,引导他们进行对比分析,让他们深入地理解同一物种的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

3.5 反思和总结
教学结束后,老师与孩子们一起进行交流沟通,帮助他们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自己的收获和帮助他们发现自己学习中还存在的问题,提出更好的学习方法和思考方式。

4. 教学反思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这种基于实物的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孩子们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和思考能力。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适宜孩子们认知水平的引导问题,有助于孩子们逐步深入地了解青蛙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然而,需要在实际操作中进行改进的是,因为孩子们年龄较小,对于单词和概念的掌握尚不稳定,我需要在使用专业术语的时候进行反复讲解和解释,使孩子们理解得更加深入。

另外,这种教学活动需要计划充足的时间,让孩子们有充分的时间观察和收集青蛙的信息,否则有可能会一些信息收集不全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