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书社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5《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课件(35张) (2)(共35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反映出怎样的意识?
三大思想家各自有什么进步的思想? 王夫之: 唯物主义思想
①“理在气中”,规律体现在物质世界中; ②主观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
黄宗羲: 反对君主专制,要求限制君权
①君主专制是社会诸多弊病的根源; ②君臣关系是平等的 ; ③提出种种限制君权的设想。
点 材料三 “私欲之中,天理所寓”
肯定人的欲望和私利,批判“存天理,灭人欲”。 “大贾富民,国之司命也”的观点反映出王夫之 怎样的思想观念?
黄宗羲:字太冲,号梨洲,浙江 宁波余姚人。其父黄尊素为明末东林 党名士,被宦官魏忠贤陷害致死。黄 宗羲成年以后加人复社,坚持反宦官 斗争,险遭杀害。清兵南下,他召募 义兵成立“世忠营”,武装抗清。明 亡后拒绝清廷征召,隐居著述。主要 著作有《明夷待访录》等。
中国知识分子历来具有忧国忧民的忧患意 识,请判断以下名言是哪些历史人物所说的? 长太兮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 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 原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陆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 林则徐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 事,事事关心。 黄宗羲
王夫之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 湖南衡阳人。1644年,清兵入关, 王夫之和友人一起在衡山起兵抗 清。兵败,逃到广东肇庆,效力 于南明桂王政权,对桂王政权里 许多人结党争权深表不满。不久, 他见大势已去,辞职还乡,长期 住在湖南湘西苗瑶山区。晚年隐 居在衡山石船山麓,努力著述, 人称船山先生。著作现存《船山 遗书》288卷,还有一部分已经 散失。
一、明清之际思想活跃之表现
读思想家语录,归纳他们的思想主张
李贽语录
材料一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 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 否认绝对权威,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 不得为人乎? 材料二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 批判“存天理,灭人欲”,认为“理”应关注 伦物矣。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非衣饭 民生 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者也。 ——以上皆出自李贽《焚书》 材料三 “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 卓文君私 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现象,追求平等与个性发展 奔再嫁司马相如“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 为?”
一、明清之际思想活跃之表现
读思想家语录,归纳他们的思想主张
他最突出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黄宗羲语录 (引自《明夷待访录》 )
材料一 “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 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 大害者,君而已矣。 ” 猛烈抨击君主专制,提出限制君权的设想 提出用“各得其私,各得其利”为原则的“天下之 法”取代“桎梏天下人之手足”的“一家之法”,以约 束帝王的“人治”。 材料二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 继承民本思想,提倡“人民为主” 经营者,为天下也。”“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 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材料三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 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 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总结一下,李贽思想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一、明清之际思想活跃之表现
1、思想:
(一)“异端”思想家李贽
(1)否定孔孟权威,鞭挞程朱理学; (2)抨击道学伪善,强调个性发展;
(3)世界源于“阴阳”,否认“天理” 存 在。
一、明清之际思想活跃之表现
(一)“异端”思想家李贽 (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1、代表人物
顾炎武 亭林先生
(1613-1682) 明末清初
王夫之 船山先生
(1619-1692) 明末清初
一、明清之际思想活跃之表现
(一)“异端”思想家李贽
李贽(1527—1602),号卓吾,福建 泉州人。明末进步思想家。青年时代生活 困乏,到处奔波。中年后做过二十多年小 官,感受到明末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 晚年毅然辞官,专事著述和讲学。78岁时 李 贽 被明政府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 名迫害致死(于监狱割喉自杀而死)。著作被列为禁 书。正是这样的生活经历,形成了李贽“离经叛道” 的不羁性格。著作有《焚书》、《藏书》等多种。
一、明清之际思想活跃之表现
读思想家语录,归纳他们的思想主张
王夫之语录
材料一 “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既无不是理也。天 认为“气”是世界本原,建立起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体 下惟气而已矣,无其气则无其道。”

材料二 “盖言心言性,言天言理,俱必在气上说,若 无气处,则俱无也 。” 强调“理在气中”,驳斥了程朱理学以理为本的观
本”
顾炎武(1613—1682), 号亭林,江苏昆山人。年轻时 参加“复社”反宦官斗争。清 军南下,参加当地的抗清斗争。 抗清失败后,遍游各地,搜集 材料,尤致力于边防和西北地 理的研究。顾炎武学问广博, 对经史子集都有深入的研究。 晚年拒绝清政府的征辟,专志 经学的研究。著有《日知录》、 《天下郡国利病书》等著作。
一、明清之际思想活跃之表现
读思想家语录,归纳他们的思想主张
顾炎武语录 他努力践行了自己的什么主张?
材料一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 反对君主专制,主张“众治” 矣,众治之而刑措矣。 材料二 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 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 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鼓励人民关心国家大事 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材料三 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载之空言,不如见诸行事。’ …愚不揣有见于此, 批判脱离实际的学风,主张经世致用 故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第 5 课明之际的进步思想李贽顾炎武
黄宗羲
王夫之
课标要求: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主 张,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一、明清之际思想活跃之表现
从四位思想家说起……
李 贽 温陵居士
(1527-1602) 明后期
黄宗羲 梨洲先生
(1610-1695) 明末清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