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课时创新演练检测题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2010·上海单科)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全面的
() A.体制改革B.拨乱反正
C.经济建设D.对外开放
解析:本题考查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意义,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打破了盛行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枷锁,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和“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为大规模拨乱反正创造了条件,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思想理论准备,B正确;A、D开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可以排除;C与题干无关。
答案:B
2.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开始形成,主要是因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②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③“三个有利于”的标准④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
①是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的;③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容,排除①③。
②④属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答案:C
3.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的庆典上,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声音响彻天空。
这句经典话语应该是在哪次会议上讲的()
A.中共八大B.中共十一大
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三大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史实再认再现的能力。
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答案:C
4.(2012·南昌模拟)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思想路线的肯定和发展。
这里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C.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D.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解析: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在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三大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是对十二大提出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作了进一步地丰富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只有B项属于中共十三大对十一届三中全会思想路线的肯定和发展。
答案:B
5.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探索是
() A.发展外向型经济
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C.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在1992年。
A、C两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开放中进行的探索;B项在洋务运动时期就开始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D项是在1992年中国
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的,从此我国开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胆探索。
答案:D
6.党的代表大会是党的一项根本性的组织制度,是党的各级组织包括中央组织、地方各级组织和部分基层组织讨论、决定党的重大问题和选举党的领导机关的会议。
下列图片是三次党代会的会场,请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在①会议中,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
B.在②会议中,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在③会议中,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D.在②③两次会议中,分别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党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十四大上提出的;初级阶段理论是在十三大上提出的。
答案:D
7.下图是某单位制作的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图版。
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空白处应当填写的相应内容分别是()
A.①先进文化②先进生产力③最广大人民群众
B.①最广大群众②先进文化③先进生产力
C.①先进生产力②先进文化③最广大人民
D.①先进生产力②先进文化③经济发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三个代表”思想内容的掌握。
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正确答案。
答案:C
8.(2012·南京高二检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①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②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③对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或建设有重大指导作用④它们之间依次具有继承与发展的关系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这三个重要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们或对中国革命有指导意义,或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指导意义。
答案:A
二、非选择题(18分)
9.史料研习、归类整理、论证说明是基本的历史学科能力,试运用这些方法完成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这一研究课题。
(1)史料研习
麦克纳马拉(世界银行前行长)这样评价邓小平:“邓小平知识渊博,富有远见,他清楚他想让中国走向何方。
他拥有一种情感,我认为这种情感十分重要。
他认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依赖于中国人民和中国自己的领导人。
他说外援是好的,我们需要,但他不管是否有外援都决心达到自己的目标。
他的这种依赖自身、自己国家、自己的资源、自己的人民的意愿是至关重要的,是你们成功的根本。
”
你认为麦克纳马拉的评价反映了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什么特点?(4分)
(2)归类整理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请你帮助整理关于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的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6分)
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②
形成了完整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1987年10月③
设理论,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确立1992年初南巡讲话④
(3)论证说明
1980年8月,邓小平同志会见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时,对毛泽
东做了如下评价:“尽管毛主席过去有段时间也犯了错误,……拿他的
功和过来说,错误毕竟是第二位的。
他为中国人民做的事情是不能抹杀
的。
”
运用史料论证自己的观点是历史学科的基本能力。
上面两则史料你认为最能说明邓小平理论的什么特点?请说明你的依据。
(8分)
解析:本题以历史探究的形式考查学生基本的历史研究能力。
第(1)问要从整体上理解材料的含义,不能断章取义;第(2)问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依据教材回答即可;第(3)问,要依据图及图中文字对毛泽东的评价,论证实事求是的特点。
答案:(1)中国的发展主要依靠本国人民的努力,吸收外资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2)①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②重新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思想、政治和组织路线,实现了历史性转折,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初步形成;③中共十三大;④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发展生产力,是邓小平理论的深化与发展。
(3)特点: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特点。
依据:《双猫图》反映了邓小平坚持以实践效果来评价历史的特点,是实事求是的表现;对毛泽东的评价客观公正,既不回避错误
又不抹杀功绩,也同样反映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