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开展临床中药学服务的紧迫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开展临床中药学服务的紧迫性
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服务在我国从无到有,并由大城市医院发展到全国不少县级以上医院。
各级各类医院在不同水平上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临床药学实践,充分显示了临床药学在避免不合理用药和防止滥用药物所造成的危害、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提高药物治疗水平和医疗质量等方面的良好效应。
随着祖国医药工业的发展,品种越来越多的中成药被投入市场,医院药房中成药的品种也急剧增加。
中成药因疗效确切,携带、服用方便,相对于西药不良反应小,在临床被广泛使用。
由于中成药不良反应小,医生在使用时有非常大的随意性,中成药滥用现象较西药更为严重,这不仅浪费了有限的中药资源,而且影响了中药的疗效和疾病的治疗。
1 中成药处方医生
在镇江市三所三级医院任意抽取1周(五个工作日)的中成药处方分析,结果见表1。
表1显示在这3所医院的中成药处方80%以上都是西医开具的,表明大部分中成药都是西医在使用。
中医用药以辨证为基础,辨证较西医辨病有优越性。
有学者研究,如用双黄连口服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研究显示辨证组6天治愈率为94%~96%,而辨病组治愈率只有58%~64%;药物副作用所致的胃肠道反应率,辨证组为4%~6%,而辩病组为20%~36%[1]。
此外,辨证有误则药不对证。
如羚羊解毒片有疏风、清热解毒功效,治疗外感风热效果好,外感风寒者用则会加重病情;而正柴胡冲剂治疗风寒感冒效果好,若用于风热感冒则病情加重。
因此非中医专业的医生,在临床用药中缺乏中医理论知识而使用中药,往往疗效不佳,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医生满足病人意愿而开具中药,其后果堪忧。
2 中西药的配伍
在临床的治疗用药中,中西药经常配伍应用。
中西药配伍不是机械地相加,而是有理论、有原则根据地结合,合理选择和联合应用中西药可收到满意的效果;
而配伍不当,可使药效降低或消失,不良反应增加[2]。
含大量有机酸的中成药如六味地黄丸、大山楂丸、保和丸等,若与红霉素类、四环素类、磺胺嘧啶、利福平等合用,有机酸可酸化尿液,使上述西药分解或排泄增加,降低其治疗效果或加重其对肾毒性。
含石决明、石膏、滑石粉、海螵蛸、白矾、绿矾等中药的中成药含有多价金属离子,如黄连上清丸、清热解毒口服液、牛黄解毒片、胃康宁等若与四环素类、氯霉素类、黄连素、异烟肼等西药联用,因多价金属离子能与这些西药结构个中的某功能团发生反应,生成难溶物质,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和利用,降低其疗效等。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许多医生在联合应用中西药时非常随意,没有考虑到中西药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影响用药效果或产生不良反应。
因此,中医开西药或西医开中药时,必须注意联合用药的合理性、安全性、有效性。
在不了解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情况下,不宜滥用。
3 中药的不良反应
长期以来中药被认为不良反应较小或没有不良反应,从而受到广大患者和医生的欢迎。
但随着中药制剂不断开发,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以及医院不良反应报告制度的普遍实施,有关中药不良反应的报告也随之增多。
临床也常有中药严重不良反应报告,如马兜铃酸的肾损害、鱼腥草注射液的过敏反应、龙胆泻肝丸的肾损害等。
理论上讲,任何中药都可能发生不良反应,中药导致不良反应的物质基础是:单味中药有多种活性物质;中药以复方为主,成分更复杂,多活性成分、多靶点作用是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物质基础和根本原因[3]。
所以应对中药不良反应予以足够重视。
4 给药剂量
4.1 剂量不足:由于西药不良反应较大,西医工作中在用药剂量上形成了谨慎的习惯。
中药的成分很复杂,大部分中药的有效成分不明确,常以粉末或粗提取物制成各种制剂,所以给药剂量较大。
我们日常调配工作中,常发现部分西医在开具中成药时给药剂量不足。
如消炎利胆片说明书上用量为1日3次每次6片,而有的医生的成人处方用量为1日3次每次2或3片;三七胶囊使用说明书上用量为1日2次每次6~8粒,而有的医生的成人处用量方为1日2次每次3或4粒等等。
显然给药剂量不足,势必影响中成药的治疗效果。
4.2 给药剂量标准不明确:部分西药的用量是根据病人的体重计算出来的,而有些中药的给药剂量标准则不明确,使用说明书中关于用药剂量的内容简单,医生不易把握。
如正柴胡冲剂说明书上用法用量为口服1日3次每次10 g,小儿
酌减或遵医嘱。
儿科医生使用时,在剂量把握上比较困难,完全凭临床经验,可能造成用量的不准确,从而影响中成药的治疗效果;也可能出现同一病人相同病情不同医生诊治而用药剂量不一致,影响病人对用药的依从性。
有许多中成药都存在同样情况,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5 小结
以上介绍了中药在临床使用过程普遍存在的问题,不符合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和合理性的用药原则。
目前医院临床中药学服务开展几乎为零。
随着中药在临床广泛使用,利用中医传统理论和现代研究成果,采用临床药学的研究方法,开展临床中药学服务指导临床合理使用中药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 胡晋红.中药不良反应及其发生因素[HB].中国医院药学前沿峰会,2004,5:77.
[2] 卢秀琼,钟勇祥.浅谈中成药与西药不合理联用[J].海峡药学,2000,12(2):90.
[3] 方芸,谈恒山,张海霞.中药不良反应的现状与分析对策[J].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2005,13 (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