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年语文课外辅导练习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溪八中2012年秋季初三年语文课外辅导练习卷(12)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号数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
一、古诗文默写(20分)
(1)《使至塞上》中采用对比手法,点明时间,表现诗人失意情绪和飘零之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通过丰富想象,运用拟人手法表达诗人对朋友深切关切思念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中最能表现诗人李白抱负远大、执著自信、勇往直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望岳》中作者从近处望岳,运用拟人手法,以明暗对比再现泰山神奇秀丽高峻雄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5) 《春望》中运用拟人手法用美景反衬忧伤之情: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著阅读(16分)
《骆驼祥子》写于抗战前期,以20年代的北京为背景,通过对人力车夫祥子一生三起三落最终沉沦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下层人民的悲苦命运。

读完这部名著后请完成以下两个问题。

(1)被孙侦探敲诈的当晚, 祥子来到曹宅隔壁的王家, 找到车夫老程. 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 祥子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老程做个见证,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分) (2)请问小说的题目“骆驼祥子”主要包含哪些含义?(1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

(34分)《醉翁亭记》节选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2分)
(1)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其.: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意.: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开.: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6分)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3.选出下边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4分)
A.选文开头先概括描述滁州地理特征,后依次写了西南诸峰、琅琊山、酿泉、醉翁亭。

B.文章写“醉翁亭的命名”主要为了介绍醉翁亭的由来和写作本文的原因。

C.选文第二段描写了山间的朝暮变化和四季不同的景色。

D.文中用了不少对句,如“野芳发而幽香”对“佳木秀而繁阴”,这种句式工整优美,节奏感强。

4.《醉翁亭记》除写了山水之乐外,还写到了“太守之乐”,请你从内容和它所体现的积极意义上谈谈对“太守之乐”的理解。

(12分)
四、现代文阅读。

(30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①有一句著名的格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这句格言本身,也是真理。

②人们总是很尊敬发现真理的人,认为只有天才才能发现真理。

其实,要发现真理,说难也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

真理常常就在你身边,能不能发现它,就看你有没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有没有一个善于思考的脑子,有没有坚持探求真理的勇气。

③综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
........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追根求源,终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④就拿洗澡来说吧,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

然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系主任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旋涡,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方向旋转,而美国处于北半球,便使洗澡水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北半球的台风之所以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其道理与洗澡水的旋涡是一样的。

他还断言:如果在南半球,洗澡水的旋涡将朝顺时针方向旋转;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旋涡。

他的这种见解,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兴趣,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谢皮罗的结论是完全正确。

⑤无独有偶。

在六十多年前,一位名叫密卡尔逊的生物学家,发现美国东海岸和欧洲西海岸同纬度的地区都有一种蚯蚓,而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

这是为什么?这个疑问,引起了当时正在研究大陆和海洋起源问题的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的注意。

魏格纳认为,那小小的蚯蚓,活动能力有限,无法跨越大洋,它的这种分布情况,正好说明欧洲大陆和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裂开形成了两大洲。

他把蚯蚓的地理分布作为例证之一,写进了他的名著《大陆和海洋的起源》一书。

⑥最有趣的是一位奥地利医生。

他看到儿子睡觉时,眼珠子突然转动起来。

他感到奇怪,连忙叫醒儿子,儿子说他刚才做了个梦。

这位医生想,眼珠子的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呢?于是他以儿子、妻子和邻居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写成论文,指出:当人的眼珠子转动时,表示睡者正在做梦。

如今,人们研究梦的生理学,便用眼珠子转动次数和转动的时间,测量人做梦的次数、梦的长短。

⑦洗澡水的旋涡、蚯蚓的分布、做梦,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

然而,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⑧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岂止三个?它说明科学并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那么,当你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必能发现真理。

1.解释词语。

(4分)
(1)追根求源:
(2)见微知著: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分)
3.议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有:A,例证法;B,引证法;C,对比论证法;D,比喻论证法。

本文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2分)
4.写出与“打破沙锅问到底”意思相反的一个成语:。

(2分)
5.本文谈到的发现真理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6分)
(1)
(2)
(3) 6.根据第三段的内容回答问题。

(1) 文中加“•”的字和“发现者”、“创立者”的位置能否互换?为什么? (3分) (2) 文中加“”的语句是什么意思?(2分)
(3) 文中画“”的语句在含意上与第八段中的一个词语相照应,这个词是: (2分)
7.这篇议论文的论述结构是: (2分) 8.读过这篇文章,你受到了哪些启发?联系你的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

(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