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学科第一次练考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年级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学科第一次练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 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国家严令禁止医疗机构对未出生婴儿进行性别鉴定,这是对中国古代传统的重男轻女观念的打击。

从历史角度看,这种重男轻女观念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B.科举制
C.近代新式教育的推广D.郡县制
2.有学者把先秦到秦汉的历史列为“方国——王国——帝国”(“方国”就是活动在一定区域,以血缘为纽带的、牢固的部落集团)。

这一变化反映了
A.周边王朝已完全臣服于秦汉王朝
B.古代中国疆域实现了最大化
C.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形成
D.封建的君主专制制度的完善
3.下图描绘的是我国古代官员上朝礼仪的变化,从坐而站到跪。

这一变化反映了古
代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集权不断削弱B.皇权的不断强化
C.地方权力不断加强D.相权的不断加强
4.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是古代中国社会内部的一对主要矛盾。

为解决这一矛盾,历朝采取的措施有
①秦代设郡县②唐代“三省”的设置③元代推行行省制④清朝军机处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5.“自经此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弟子,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与上述内容有关的选官制度是()
A.世卿世禄制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6.下图是同学们探究课上做出的(明朝中央机构设置简表),由此可以看出
A.宰相制度已被废除B.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C.三省六部制的初建D.皇帝决策失误大大较少
7.论及某中央机构的特点,有学者把它归纳为简、速、密。

简,就是机构简单,有官无吏;速,就是办事效率高;密,即保密性强。

这一机构是()
A.唐代尚书省B.宋代枢密院
C.明代内阁D.清代军机处
8.古代雅典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议会制等运作方式。

这是由于其实行
A. 君主专制
B. 元首制度
C. 民主政治
D. 贵族统治
9.论及雅典城邦制度,有学者认为,雅典“无法扩张自己……如果它扩张,其公民就无法集合参加公民大会,但如果不扩张,当强大的君主政体联合起来,它就会成为受害者。

”这说明雅典城邦制度存在明显缺陷。

下列项中能够反映这一认识的是( )
A.城邦制度仅适用于小国寡民
B.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
C.公民权建立在对奴隶专政的基础之上
D.“五百人会议”享有很大的权力
10
从表中信息可知,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
A.法律至上B.少数人的民主
C.轮番而治D.间接民主
11.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民主政治,被认为是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典范。

雅典民主的表现包括
A.成年男性公民都有机会担任公职
B.本地自由民皆可参加公民大会
C.五百人议事会可行使司法审判权
D.国家的公职人员均由推荐产生
12.从罗马建城到罗马共和国初期,贵族垄断了立法权并随意曲解法律。

为改变这一状况而颁布的第一部成文法是A.陶片放逐法B.万民法
C.《十二铜表法》D.自然法
13.梅因指出:“在古代世界中,一个社会的本地公民常常自以为是由于血统而结合在一起的,他们反对外来人主张平等权利,认为这是对他们生来固有权利的一种篡夺。

”与古罗马人的这种意识密切相关的是( )
A.习惯法的推行B.公民法的推行
C.万民法的推行D.陶片放逐法的推行14.罗马法被近代社会广泛借鉴采用,其中的私法精神和内容尤为被重视,它包括所有权、债权、婚姻家庭与继承等方面的规范。

这表明罗马法契合近代社会的主要是( ) A.罗马共和精神与近代吻合
B.自然法的人人平等原则
C.对个人权利的规范与尊重
D.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
15.据财经2017年5月3日报道: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向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提请解散议会,并获女王正式同意,随即首相正式宣布解散议会。

按照英国法律,议会解散后,下院所有席位自动空缺,但包括首相在内的所有内阁大臣仍保留现职位直至新内阁组建完成。

由此可见,英国
A.君主是实,立宪为虚
B.首相有权解散上议院
C.内阁和首相共同进退
D.女王有制约首相实权
16.白之浩将英国政治制度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尊严的部分”,一是“效率的部分”。

“尊严的部分”具有激发和保留人们崇敬之心的功能,它使政治制度获得了权威和动力,而“效率的部分”是对这种权威的现代运用。

“尊严的部分”、“效率的部分”分别指的是
A.君主制和议会制B.君主制和共和制C.立宪制和共和制D.总统制和议会制17.美国制宪之父麦迪逊曾说:“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
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

”就美国1787年宪法看,材料体现的原则是
A. 中央集权与分权制衡
B. 联邦制与民主共和
C. 邦联制与分权制衡
D. 邦联制与民主共和
18.19世纪70年代,欧美主要国家都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该代议制的主要特征是
A.实行责任内阁B.抽签和轮流坐庄
C.民众有普选权D.选举和议会立法
19.既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又要在这样一个大国里确保共和制,这是美国政治领袖面临的新问题。

为此他们讨论制定了
A. 查士丁尼法典
B. 1787年宪法
C. 《十二铜表法》
D. 1875年宪法
20.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的是()
A.皇帝B.宰相
C.总统D.帝国议会议员21.都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行政首脑的是()A.《权利法案》与《1787年宪法》
B.《权利法案》与德意志宪法
C.《1787年宪法》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D.德意志宪法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22.近代史上,共和政体自初创到最终确立历时近一个世纪
之久的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美国D.日本
23.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所不同,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

从文明史观来看,鸦片战争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是正当贸易要求受到阻碍后的合法商业战争
C、是一场赤裸裸的罪恶贸易及侵略战争
D、是东西方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有利于中国向现代化迈进
24.1901年,某报纸刊登了一篇评论,抨击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与该评论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25.“金陵定鼎,平成永固之基。

京曰天京,一一悉准乎天命;国为天国,在在悉简乎帝心。

”材料涉及的历史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动B.八国联军占领北京
C.中国同盟会成立D.南京临时政府成立26.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共关系的演变可以概括为“合作—对立—合作”。

能够体现此变化的一组史事件是
A.国民革命—北伐战争一遵义会议
B.黄埔军校一西安事变一南昌起义
C.北伐战争—八七会议—太原会战
D.五四运动—秋收起义—西安事变
27.“因为有了白色政权间的长期的分裂和战争,便给了一种条件,使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区域,能够在四周白色政权包围的中间发生和坚持下来。

”毛泽东的这句话
A.说明了国共合作面临的困境
B.解释了国民政府迁都重庆的原因
C.阐述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得以存在的条件
D.强调了抗日根据地得以存在的原因
28.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

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

”之所以得出这一结论,是因为这场革命
A.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B.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C.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D.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
29.1937 年8 月13 日,日军大举进攻华东地区,中国守军在此与日军激战长达三个月之久。

这场战役是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D.武汉会战
30.陈毅同志曾写诗赞道:“天安门上望,城下人如海。

举头红五星,共庆山河改。

”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武昌起义B.重庆谈判
C.解放南京D.开国大典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31、(12 分)中国政治文明发展经历了专制到民主、人治到法治的逐步演进历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

上不闻过而日骄,下慑伏谩欺以取容。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材料二
材料三:民国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因为它结束了长达二千余年的王朝(美)R.R.帕尔默等《现代世界史》时代。

中国不再隶属于任何“天子”或任何王朝,而归属于全体民众。

革命的胜利不仅实现了两个半世纪以来民族主义革命传统的梦想,而且还超越了狭隘的种族诉求,将政权从满清那里解放出来,将它扩大到所有中国人:汉人、满人、蒙古人、回人和西藏人。

从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1月1日共和国成立,其间仅共
有83天。

这样迅速的胜利在世界上其他任何伟大的革命中是罕有其匹的。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推行的政治制度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最重要意义。

(2分)
(2)据材料二指出唐朝实行怎样的中央政治制度?在此制度下掌握行政权和审议权的机构分别是什么?与图6 相比,图7 的中央机构发生了什么变化?(4 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从政治变革的角度说明“民国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政治文明发展趋势的认识。

(2 分)
32、(12分)在近代西方代议制度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英美两国各具特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英国政府组织结构图图2美国联邦政府权
力结构图
(l)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分)
(2)材料二体现了1787年宪法的哪些基本原则?该宪法对美国有何意义?(6分)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近代西方代议制度所起的积极作用。

(4分)
33.(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材料一展示的是哪两个不平等条约签订时的情景?
这两个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有何影响?(6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次革命运动中的成果?结合材料二中提供的历史信息,回答这次运动有何作用和局限?(5分)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次革命运动取得的成果?结合材料三中提供的历史信息说明,这次运动有何历史意义?(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