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莫比乌斯带》(教案) 数学六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好玩的《神奇的莫比乌斯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制作简单的莫比乌斯带,了解莫比乌斯带的特征。
能力目标:动手操作,验证交流,经历探索和认识莫比乌斯带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情感目标:在数学活动中经历猜想和探索的过程,感受莫比乌斯带魔术般的神奇变化,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制作莫比乌斯带。
难点:探究发现莫比乌斯带的神奇之处。
教法与学法:
教法分析:针对本节课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我采用了情景创设法、引导探究法、动手操作法等方法。
学法分析: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课我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猜想、验证中,发现并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学会学习数学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准备有:长方形纸条、普通纸环、剪刀、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有:双色长方形纸条、剪刀、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魔术引入,激发兴趣
出示一张纸条,在不同的地方夹回形针,通过魔术,让两个回形针手拉手,成为好朋友。
二、初步认识,感受神奇
1.制作普通纸圈,做好铺垫
(1)长方形纸条有几条边几个面?
(2)你打算怎么做才能把这张长方形纸条变成2条边2个面呢?
(3)学生独立操作,改变长方形纸条形状,首尾相连做成一个普通纸圈。
(4)怎样证明这个纸圈有2条边2个面呢?
2.初做莫比乌斯带,感受神奇
(1)你还能把这张纸条变成1条边1个面吗?
(2)我让学生跟着我一起做了一个纸圈,然后让学生验证:做出的这个纸圈真的只有1条边1个面吗?
(3)学生动手验证,验证后说说你是怎么验证的?
(4)向学生介绍并揭示课题,这样神奇的纸圈是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发现的,人们就用他的名字来命名—莫比乌斯圈或莫比乌斯带。
3.从现实情境中验证神奇
(1)出示课本中的情景图:蚂蚁能吃到面包屑吗?
(2)比较普通纸圈和莫比乌斯圈的不同。
再次体验神奇。
三、实践操作,再探体验 12
1处剪开
⑴学生用蓝色纸条做一个莫比乌斯圈。
⑵猜想。
现在老师用剪刀从中间的线剪开,大胆猜想一下会有什么结果?
⑶验证。
要知道究竟怎么样我们就要动手剪一剪求证一下,求证时要小心点。
请同学们动手剪一剪,剪时先对折,从中间剪出一个口子,再把剪刀伸进去沿着线剪,剪完后到底是怎样的?剪完后是几个圈?不是我们所猜想的,一般的纸圈沿中间剪开就会一分为二,而莫比乌斯带得到了一个更大的纸带,这个莫比乌斯带真奇怪了,太不可思议了!太神奇了吧!
⑷剪完后,这个更大的纸带是“莫比乌斯带”吗?它真的是莫比乌斯带吗?学生操作验证。
231处剪开
⑴学生用黄色纸条做一个莫比乌斯圈。
⑵猜想。
沿着三分之一得宽度一直剪下去,猜想一下会有什么结果?
⑶验证。
⑷剪完后,它是“莫比乌斯带”吗?学生操作验证。
四、应用生活,体验价值
在这一环节播放微视频,向学生介绍生活中的莫比乌斯带,并向学生接受了与之相似的克莱因瓶和拓扑几何学。
五、回顾反思 ,总结收获
1这一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小结。
六、作业。
板书设计: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 1条边1个面
猜测 验证
2张纸条 一个大圈 21 2个圈 31 3张纸条 一个大圈 3个圈 一个小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