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 最后的姿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最后的姿势
.....
课型:
....
...新授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
《最后的姿势》记叙了汶川地震来临的瞬间,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自己.................................
的身体守护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展现了他恪尽职守,一心为学生的无私大爱。
...................................
全文共
...............................12..自然段,按时间顺序分为四个部分:震前谭老师想平常一样早早
赶到学校上班,地震来临时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位学生,地震后救援人员、获...................................
救学生和老师的感受,最后对谭千秋老师的深情赞颂。
........................
课文用重要的环境和场景描写以及第三段的侧面描写,渲染了人物,推进了.................................
情节的发展,升华了人物的精神品质,起到侧面烘托
...................................人物形象的作用课文通过谭
老师在大灾之时的动作、语言的细节描写正面刻画了人物形象...........................
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2 .学会本课
......2.个二类字联系课文语境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9.个生字,认识
3 .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
................................
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
............
4.能够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
物形象的方法
......
教学重难点:
......
1.、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
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
.............
2.、能够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
................................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
人物形象的方法
.......
第一课时
....
课时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
.......................9.个生字,认识
......2.个二类字,联系课文语境理解重点词语的意
思.
2.、.通过品读第一段语言文字,感受谭千秋对家人的爱和工作的负责。
.............................
3.、初步感受
.............
.....“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
一、
....
..预习导学
(一)资料链接。
........
老师的话:阅读下面的资料,相信对你学习本课会有帮助。
..........................
资料一:汶川地震
........
2008
....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
........
..........8.级强震猝然袭来,
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
这是新中国成
...................................立以来破坏性最
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
共遇难
....17923
......人,失踪
.....
....374643.................69227
.....人,受伤
人。
..
资料二:谭千秋
.......
谭千秋,男,湖南省祁东县人,四川绵竹东汽中学教师。
从教
...............................26..年来,谭
千秋校友不仅教学成绩卓越,被评为特级教师,而且,在担任中学教导主任以来,....................................
他致力于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创新,为提高教学质量作出了积极贡献,被同事们誉...................................
为“最疼爱学生的人。
”
.............................2008
....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波及绵竹。
在地震中,一栋教学楼顷刻坍塌。
正在上课的谭千秋在危急时刻用双臂将四名学...................................
生掩护在身下成功获救,而自己却献出了年仅
.........................51..岁的生命。
(二)预习要求:
........
.....................顺序来写的。
表示这一顺序的词语有
..课文是按。
.
课堂助学
....
(.一.).、谈话导入,交流资料
..........
1.、谈话:
...............
...2.点.28..分,每个中国人都难以忘却。
一场....2008
....年.5.月.12..日下午
突如其来的灾难侵袭了巴蜀大地。
这是一场相当.....................于.400
...........
...多颗原子弹能量的汶川地
震,我国严重受灾地区达
.................................10..万平方公里。
数以万计的同胞顷刻间面临着生与死
的抉择。
同学们,经过课前预习,请用一句话表达你对汶川地震的感受。
................................
2.、今天,我们一起认识灾难中的一位老师,他的名字叫
......
..谭千秋。
谭老........................——
师的事迹被写进了课文,改编成了电影。
(板书课题,齐读)读了课题你有什么...................................
疑问?
...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
1.、谁来读一读文中描写“最后姿势”的句子,正音。
你打算用什么样的语................................
调来读这个描写?齐读。
...........
2.、纠正预习导学中的错误。
............
(三)、自读课文,理清脉络,初步感受表现手法。
.......................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时间顺序)找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按时...............................
间顺序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
第一段(
..5.月.12..日,谭老师和平常一样,早早地赶到学校上班。
.........................1.):
第二段(
...............................2.-.7.):写了谭老师在地震来临时,用自己的身体保护四个学生的
感人经过。
.....
第三段(
..........................8.-.10..):地震后,救援人员,获救学生和老师的感受。
第四段(
..............
....11..-.12..):人们对谭老师的深情赞颂。
2.、.请按作者描写的顺序
..........
.........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3.、作者是如何塑造谭千秋老师这个光辉的形象的呢?分别用到了:正面描................................
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环境烘托等写作方法。
请在文中
..............................找一找。
第二段:正面描写
........
........第三段:侧面描写
第二段:环境烘托
..........
........第.6.节最后一句:细节描写
(四)、精读课文第一段
...........
1.、让我们先从
.............................5.月.12..日的早晨开始回忆,默读第一小节,思考,你读出了
一个怎样的谭老师?抓住关键字词谈一谈。
...................
(从关键字词“平常”
......).
..............,对工作尽责..........“早早”感受谭老师对家人关爱
2.、齐读第一段。
.......
3.、平平常常的一天,谁会料想到会发生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呢?在地震发生................................
的时刻,谭老师又是怎样说,怎么做的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
板书设计:
..... 5.、最后的姿势
......
张开双臂
....
....护住学生
三、当堂训练
......
1..写出课文主要内容(不得超过
..............50..个字)
...
.....................
5.月.1.2.日,和平常一样,谭千秋老师六点多就起床了。
他给小女儿洗漱穿.............................
戴好,带着她出去散步,然后早早地赶到学校上班。
.......................
3...积累
..
描写地震场面的成........
语:
..
人物优秀品质的成........
语:
..
表示时间短的词
..
.......语:
(.二.).完成习字册。
......
第二课时
....
课时学习目标
......:.
1..阅读课文,体会出谭千秋老师的人格魅力,通过学生自己的感悟有感情地.................................
朗读课文。
.....
2..体会“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最后的姿势”句子的含义,体会人生的价.................................
值。
..
学习过程:
.....
一、
.....
..温故导学:
1...请选择正确的读音
........
洗漱(
..ó.u.).地震(
...zh..è.n zh
...è.ng..).
.....y.ō.u y
...sh..ù. s.ù)
..深凹(à
....o .ā.o.).生死攸关(
2...请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
..........
忽然
.........地震
..
......整栋楼房都摇晃起来
..课桌摇晃起来
从标点中,我感受到
.........。
.
3...但是,那短暂的几秒钟,哪里容得了所有的学生都跑出去。
..........................
把这句话改成换一种说法
...........
哪一句更好,为什么?
..........
二、课堂助学:
.......
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回到
................
....年.5.月.12..日那天,去认识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2008
老师,去感受这位老师那定格在生命最后的姿势。
......................
任务一:初步感受人物
..........
1.“最后的姿势”是个怎样的姿势?从课文中提炼出一句话:
..........................。
.
2.、句中的他是谁?他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
任务二:正面感受人物
..........
1.、现在我们就快快走进故事,去感受谭老师是怎样用自己的生面诠释“爱与责..................................
任”的
...!.
(课件)天空阴沉沉的。
................这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环境描写
..................暗示作用)
2.、出示自学要求:
........
读课文第
...........
....4.—.7.小节,完成以下学习要求
(.1.).画出描写地震来临房屋变化的句子。
可以用“首先……然后……最后”
...............................
这样的句式说。
这是什么描写
.......).
....... (.环境及场景描写.............? .应该怎样读好。
(.2.).画出描写谭千秋老师的语音和动作的句子,在书上写写自己的感受。
..............................
3.、汇报交流:在这样生死攸关的时刻,谭老师是怎么想的?谭老师是怎么说的,...................................
又是怎样做的?
.......
A .谭老师的
................
....语言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急促)
你从他的语言中看出了一个怎样的谭老师?镇定、临危不惧)
...........................
B .请同学们画出谭老师动作描写句子中的动词“拉、撑、护”
..........................
你从他的动作中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谭老师?(大公无私、恪尽职守)
...............................
同学们,此时此刻,这三个字在你的眼中,还仅仅是简简单单的三个动作?
.................................
它们更是……(谭老师对学生的爱,把保护学生的安全为自己的首要的责任,..................................
谭老师舍己为人的品质)
...........
任务三:侧面感受人物
..........
5.月.13..日.22..点.12..分,当人们从废墟中搬走压在谭老师身上的最后一块
.......................
水泥板时,救援人员被震撼了,学生被震撼了
.................................,老师被震撼了……请同学们
轻声朗读课文
.............
......8.—.10..自然段,完成以下学习要求:
(.1.).读着这些句子,哪些词深深地触动了你?
..................
(.2.).这三个人物的话语在文中是
....作用。
...............描写,起
汇报交流
....
请你选择一个人物的话,把你的感情放进去,说说哪个词深深地触动了
...............................
你,通过这个词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谭老师?
....................
任务四:学习第四段,深情赞颂潭老师的爱与责任......................
1...朗读第
..
..—.赞颂
.................—.痛苦
...11..小节,体会文本表达的情绪线索:亲切
2...遇难前,谭老师还在绘声绘色的讲课,内容是什么?人生价值是什么?谭老师
..................................
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了吗?你觉
........?...............得谭老师是英雄吗
英雄的谭老师用自己的生命讲完了他的人生的最后一课,用鲜血书写了伟大.................................
的师爱。
他张开双臂,护住学生身躯的那一个动作化为永恒!请同学们说说你对...................................
这句话的理解。
.......
3...“英雄不死,精神千秋!”这句话妙在哪里?并说说你的理解。
............................
4..倘若请你把题目中的“最后”换成文中另外的词语,你会换成什么?...............................
(爱的姿势
...../.).
...../.千秋的姿势
..... /.英雄的姿势
...../.责任的姿势
.....师德的姿势
板书设计:
.....
最后的姿势
....护住学生
....
..张开双臂
.....——
谭千秋
...
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
三、当堂训练
......
1..做批注:
................ 1.、先圈画出描写动作的词
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瞬间,还有四位同学
.............................. 2.、从这一系列连贯自然的动
作中,你感受到什么?
..........
冲不出去了!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
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段话。
..............
2...“张
...................................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巩固练习
......
1..填空
...
(.1.)文末,人们赞颂谭老师:“
.............”.
(.2.)读了课文,我想这样说:“在大家心中,他是一个
.......................、.
的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