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
一
烃类燃烧规律总结:
1.烃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规律
1等物质的量的烃CxHy完全燃烧时,其耗氧量的大小取决于x+的值,其值越大,耗氧量越大。
2等质量的烃完全燃烧时,其耗氧量的大小取决于该烃分子中氢的质量分数或氢原子数与碳原子数的比值,其值越大,耗氧量越大。
3实验式相同的烃,不论它们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时所消耗的氧气以及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量均为定值。
满足该条件的烃有C2H2和C6H6、烯烃与环烷烃等。
说明:在计算烃的衍生物的耗氧量时可将其改写成CxHy·CO2m·H2On,耗氧量仅由CxHy 决定。
2.质量相同的烃CxHy越大,生成的CO2越多; 若两种烃的相等,则生成的CO2和H2O 的质量均相等。
3.碳的质量分数ωc相同的有机物最简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只要总质量一定,以任意比混合,完全燃烧后产生的CO2的量总是一个定值。
4.不同的有机物完全燃烧时,若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相同,则它们分子中C原子、H原子个数比也相同.
5.含碳量高低与燃烧现象的关系含碳量越高,燃烧现象越明显,表现在火焰越明亮.黑烟越浓,如C2H292.3%、C6H692·3%、C7H8 91.3%燃烧时火焰明亮,伴随大量浓烟;而含碳量越低,燃烧现象越不明显,往往火焰不明亮,无黑烟,如CH475%就是如此;对于C2H4及其他单烯烃均为 85.7%.燃烧时火焰较明亮,并有少量黑烟。
6.气态烃CxHy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 。
二
1 用感应线圈点火
1 在“氢气爆鸣”实验中,可用感应线圈来点燃氢气和空气混合气体,发生爆炸,这样既保证实验安全,又可以使实验效果明显。
如图1 ,在一块15cm×20cm 的木板中央钻3
个孔,在中间一个孔中插上通入氢气的导管,两侧的孔中插上电极,两电极分别连
在感应线圈的两极上,再在电极和导管上倒扣一只瓶口涂有凡士林的塑料瓶,在实验操作时,先通一会儿氢气,再打开感应线圈上的开关,就能听见一声巨响,同时,塑料瓶被高
高地弹起,效果非常明显。
2 在铝热反应中,教材中铝热剂的引燃是点燃镁条并在氯酸钾助燃的条件下进行的,
这样操作较繁琐,且有时还不易成功,若用感应线圈来做该实验,就能既省事,成功率又高。
如图2 ,在铝热剂的表面上固定两极铁丝作电极,电极与感应线圈的两极扣连,电极间距离约1cm。
实验时,接通感应线圈上的开关,两电极放电引燃铝热剂。
这样做,既不
需要氯酸钾,实验操作简单,且成功率大大提高了。
2 用感应线圈放电,模拟雷电效果
在《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六章氮和磷中,讲氮气的性质时,指出“氮气在放电
条件下,能跟氧气能直接化合生成无色的一氧化氮,N2 + O2=2NO ,一氧化氮在常温下很
容易跟空气中的氧气化合生成二氧化氮,2NO + O2 =2NO2 ,二氧化氮易溶于水,生成硝
酸和一氧化氮3NO2 + H2O=2HNO3+ NO。
”
用感应线圈可以模拟以上实验过程:如图3 ,在集气瓶中插入2 根连在感应线圈上
的铁丝做电极,在两极之间悬挂一条0. 5cm ×3cm 浸湿的蓝色石蕊试纸,接通感应线圈,大约1 min 后,就能看到蓝色石蕊试纸慢慢变成红色。
其原理是在感应线圈电火花作用下,集气瓶中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作用生成NO ,NO 进一步与O2作用生成NO2 ,NO2与蓝色
石蕊试纸中的水作用生成HNO3
,从而使蓝色石蕊试纸显蓝色。
3 实验说明
1 感应线圈可以用J 1206 型或轻型感应线圈。
2 实验操作中切勿用手接触感应线圈的电极和接线柱,以防触电。
三
1.求化合价的原则:
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2.化合价规律:
1.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2.在化合物中,氢常显+1价,氧显-2价。
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
在非金属氧化物中,氧显-2价,非金属元素显正价,因而非金属元素可以有正价和负价。
3.在不同的条件下,某元素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化合价
4.原子团也表现化合价,其化合价数值由构成原子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算出。
3.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
一价氢氯钾钠银,
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五价磷,
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
氢一氧二为标准,
铜汞二价最常见,
单质价数都为零。
负一氢氧硝酸根
负二硫酸碳酸根负
三记住磷酸根
正一价的是铵根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