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宿州家乡的端午节风俗作文扎彩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宿州家乡的端午节风俗作文扎彩绳
全文共6篇示例,供读者参考
篇1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小明,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家乡安徽省宿州市独特的端午节风俗——扎彩绳。
每年农历五月的时候,我就迫不及待地想到端午节快要到了。
因为
这是一个非常热闹好玩的传统节日!不仅有吃粽子、喝雄黄酒、赶集的
习俗,最让我期待的就是扎彩绳了。
扎彩绳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哦!首先,我们要准备足够多的彩色丝线。
红色、黄色、绿色、蓝色、紫色,应有尽有。
这些丝线就像是我们
的颜料,它们将编织出最绚丽多彩的作品。
接下来就是扎绳的过程了,这需要非常高超的手艺。
我爷爷无疑是
村里扎绳高手,他总是一边哼着小曲,一边熟练地将五彩丝线层层编织在一起。
一会儿像盘蛇般曲曲折折,一会儿又变成一个个漂亮的花朵图案。
他的手就像在跳舞一样灵活有力。
等到绳子编织好后,爷爷会把它们系在房檐下、树枝上或是门楣上,然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想把它们全部占为己有了!因为扎绳是一件非常讲
究的民间手艺,每一种编法和图案都有不同的寓意。
比如盘长结,代表了一年到头、循环往复;云肩孔雀纹,象征着"百鸟朝凤";回字纹就是希望"无往而不复"......还有许多富有诗意的花样,每每看到都让我觉得有趣极了。
等到夜深人静时,爷爷就会用煤油灯照着,给我们一一解释每一种扎法和图案代表什么意义。
"这个是祈福平安的吉祥结、那个是祝你考运亨通的文王纹......"爷爷满怀欣慰地向我们讲解着祖传的扎绳智慧。
扎彩绳不仅仅是一种手艺,更是对勤劳、智慧、美好祝愿的传承。
端午时节里张灯结彩,处处都洋溢着浓浓的喜庆与吉祥氛围。
回想起来,我对扎彩绳的那份向往之情,仿佛就像期盼着夏日的瓜果渐渐成熟一般。
虽然现在我已经长大,但每逢端午佳节来临,心中总有一股对家乡的眷恋之情油然而生。
爷爷辛苦编织的绚丽绳结,就像一根根永不磨灭的根脉,牢牢地系着我对家园的眷恋。
也许有一天,当我自己成家立业后,我也会像爷爷一样,将这份珍贵的手艺传承给下一代,用心用情去编织吉祥的彩绳,祝福亲朋好友幸福安康。
就这样,安徽宿州的扎彩绳,不仅成为了家乡独特的端午习俗,更成为了我们永恒的童年记忆。
以上就是我对家乡端午节扎彩绳习俗的一些介绍和感受,希望你们能从中感受到宿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企盼,也祝愿大家端午节快乐、阖家幸福!
篇2
我的家乡宿州地处安徽北部,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
每年农
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都会有非常热闹的庆祝活动。
我最喜欢的就是扎
彩绳的习俗了!
一放暑假,爷爷就会领着我和弟弟去集市上采购制作彩绳所需的材料。
那可真让我们兴奋坏了,因为挑选彩绳材料很有意思。
我们会先买
几捆亮丽的彩线,红的、黄的、蓝的、绿的、各种颜色都有。
然后再买
一些小饰品,比如五彩缤纷的小塑料圆球、亮晶晶的镜片、漂亮的贝壳,还有可爱的小动物挂件。
爷爷说,这些装饰品不但好看,还有避邪祈福的寓意呢。
采购完毕后,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动手制作了。
爷爷先把彩线编
成粗粗的绳子,然后我和弟弟就可以把各种小配件一个个穿在绳子上啦。
一会儿是闪闪发亮的小球,一会儿是五颜六色的塑料片,还穿着可爱的小熊猫挂件。
我最喜欢把漂亮的贝壳饰品穿上去,因为它们晶莹剔透,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特别漂亮。
过程中,爷爷还教我们一些扎彩绳的小技巧,比如怎么把线编得更结实、饰品怎么穿插更平均好看等等。
爷爷非常有经验,给我们指点很有用。
弟弟年纪小,手工活做得不太利索,扎出来的绳子经常歪歪扭扭。
但爷爷总是很耐心地指导他,夸奖他扎得很棒。
弟弟被鼓励后,就做得更认真了。
经过一番忙活,终于扎好了五彩缤纷、饰品满满的漂亮彩绳。
做好时,我们都高兴极了,相视而笑,对自己的手工制品非常满意。
爸爸过来看
后,也连连称赞,说我们的手艺比往年又进步了。
听到夸奖,我和弟弟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端午节那天一大早,我们就把扎好的彩绳高高地挂在了家门口。
听说这样可以避邪驱虎呢!彩绳随风飘扬,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非常好看。
爷爷说,彩绳上的各种配件都蕴含着吉祥安康的寓意,祈福家人平安顺遂。
看着这么漂亮的手工制品,我和弟弟觉得一年辛苦都值了。
下午,一家人就在院子里闹热闹地包粽子吃了。
弥漫着艾叶的香气,妈妈亲手包的粽子又大又香,我们吃得超级馋。
晚上,我们一起到广场上观看起舞龙舞狮的热闹场景。
街道两旁树上都悬挂了绚丽的彩灯,好不热闹!今年的端午节我玩得可开心了,扎彩绳也制作得非常漂亮,是一个充满快乐和吉祥的节日!
篇3
亲爱的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讲我家乡宿州的端午节风俗——扎彩绳。
你们知道端午节是几月几日吗?对啦,就是农历五月初五。
在这一天,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的习俗,比如吃粽子、赛龙舟等等。
我家乡宿州也有自己独特的传统习俗哦,那就是扎彩绳!
端午节前一两个星期,小镇上到处都能看到五颜六色的彩线,挂满了街道、树枝和院落。
爷爷奶奶会从家里找出各种颜色的线团,有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紫色......妈妈说这些颜色都代表着不同的寓意,比如
红色代表吉祥如意,黄色代表金银财富。
线团有粗有细,颜色亮丽又漂亮。
接下来就是扎彩绳的环节了!爷爷奶奶会把各种颜色的线分给我们小孩子,教我们编织成五彩缤纷的绳子。
编法有很多种,有的像辫子,有的像麻花,还有的像小鱼和小鸟的造型。
爸爸妈妈也会加入进来,一家人其乐融融地编织着。
编织的过程中,大家会边聊天边工作,说说最近的趣事,讲讲以前的故事。
爷爷爷爷常常会给我们讲解扎彩绳的历史渊源。
原来这种习俗可以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哦!当时百姓们会在农忙之余,编织彩线为装饰品,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后来这种习俗就一直流传下来,渐渐成为了宿州人过端午节的重要方式之一。
彩绳编织好后,我们就会将它们系在房檐下、门楣上或者树枝上,家家户户到处都能看到这些五彩缤纷的装饰品,好不热闹啊!妈妈说,这不仅能装扮环境,更重要的是它们充满了人们的美好祝福。
大家期盼着来年生活更加红火,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除了扎彩绳,端午节期间还有很多其他有趣的活动哦!像包粽子、舂糯米、赛龙舟等等,简直热热闹闹非常好玩。
小朋友们,你们家乡的端午节都有哪些有趣的习俗和传统活动呢?欢迎和我分享哦!
篇4
标题:安徽宿州家乡的端午节风俗——扎彩绳
大家好啊,我是小明,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家乡安徽省宿州市的一个有趣的端午节风俗——扎彩绳。
端午节可是很重要的传统节日啊,在我家乡这一带,人们过端午节的时候,都会扎一些五颜六色的彩绳,把它们系在门窗上或者挂在树上,看上去非常漂亮。
这些彩绳不但装饰漂亮,而且还有一些特别的寓意哦。
扎彩绳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你们都知道屈原吗?他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爱国的大臣。
可是当时的君王却不重视他,他很伤心,最后投江自尽了。
人们就在每年的端午节这一天扎彩绳,纪念这位可怜的诗人。
彩绳上有很多小小的绳结,这些绳结不仅好看,而且意味着平安吉祥哦。
我妈妈告诉我,每一个绳结都代表着一种祝福,比如健康、平安、吉祥等等。
所以扎得越多,就会得到越多的祝福。
彩绳的颜色也是有讲究的。
红色代表着吉利,绿色代表生机勃勃,黄色代表充满希望。
我最喜欢蓝色了,因为它象征着晴朗的天空。
所以我家的彩绳上总是有各种漂亮的颜色搭配在一起。
扎彩绳的过程还蛮有趣的。
首先,我们要准备各种颜色的细绳,然后把它们并排在一起编织成彩绳。
编的时候需要注意,要让每一种颜色都平均分布,这样彩绳才会漂亮。
接下来就是系绳结啦,我们一个一个地打上漂亮的小绳结,每打一个都会给它赋予一种祝福的寓意。
彩绳越长,绳结就越多,意味着得到的祝福也就越多。
扎好彩绳以后,我们就会把它们系在门窗上或者挂在树枝上。
第二天一早,彩绳在晨曦中闪闪发光,真是漂亮极了!我最喜欢在室外看这些五颜六色的彩绳在微风中轻轻摆动,感觉整个世界都被装点得生机勃勃的。
除了扎彩绳,端午节我们还要吃粽子哦。
粽子可是很有寓意的食物,它们像小小的三角锥一样,代表着团结和力量;粽叶散发出的香味让人垂涎欲滴;里面的糯米馅儿又香又甜,吃在嘴里超级香甜可口。
妈妈做的粽子最好吃了,每年端午节她都会提前几天开始准备材料,然后亲手小心翼翼地将粽子包扎好。
粽香弥漫在整个家里,真让人期待得口水直流呢!
端午节那天,我们一家人会坐在树荫下欣赏彩绳,一边吃着香喷喷的粽子,一边听爸爸讲述屈原的故事和端午节的来历。
爸爸说,扎彩绳和吃粽子都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让我们永远铭记他那坚定爱国的精神。
扎彩绳就是我家乡端午节里一个独特而有趣的传统习俗。
五颜六色的彩绳不仅装饰美观,更蕴含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福。
每年的端午节,我们都会像这样欢聚一堂,扎彩绳、吃粽子,共同缅怀先贤,祈求新一年的平安吉祥。
希望这份美好的民俗能够代代相传,永远流传下去!
篇5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啊!我是小明,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家乡安徽宿州的一个特别有趣的传统节日习俗——扎彩绳。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是我们俗称的"端午节"。
这一天,家家户户
都会买些青翠的芦苇叶、艳丽的彩线,然后亲手扎制一些形态各异、色
彩缤纷的小彩绳。
扎完后,我们就会把这些漂亮的小彩绳悬挂在门窗上、院子里,甚至屋檐下。
啊,那一片片红红绿绿、五颜六色的彩绳就像一个个小小的装饰品,把我们的家装点得美丽极了!
扎彩绳的习俗源于很久很久以前。
从前,每年的端午时节,都会有很多毒蛇爬进村里,给大家的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威胁。
于是,聪明能干的宿州先人们就发明了用芦苇叶和彩线编织小彩绳的办法,把这些彩绳挂
在门窗及屋檐下,相信这样可以驱走毒蛇,保佑家人平安。
就这样,扎彩绳的习俗从此便在宿州地区流传了下来。
我最喜欢扎彩绳了!每年的端午节前一周左右,妈妈就会带着我去菜市场买一大把翠绿的芦苇叶和五颜六色的彩线回来。
回到家里,我就跟
着妈妈、奶奶学习如何编织彩绳。
一开始,我的小手笨手笨脚的,扎出来的彩绳总是歪歪扭扭,一点也不漂亮。
但是妈妈和奶奶很有耐心,一次次地教我,过了一段时间,我也终于学会了编织技巧。
我扎的彩绳越来越漂亮,有的像一条小蛇儿,有的像一朵小花儿,还有的就好像一串彩色的珍珠项链一样。
每次看着自己亲手扎制的漂亮彩绳,我就感到无比的自豪和
开心。
扎好彩绳后,我们一家人就会一起把它们挂在门窗上、院子里。
妈
妈总说,这些彩绳不仅能防范蛇患,还能给家里增添一份喜庆的节日气氛。
每次看到那红红绿绿的小彩绳随风飘扬,我就仿佛看到了一个个灵巧的
小精灵在向我招手,感到分外高兴。
除了扎彩绳,端午节期间,宿州还有很多其他有意思的习俗和活动,比如吃粽子、划龙舟等等。
但对我来说,扎彩绳才是最有趣、最富有童趣的一个环节。
每年的端午节,我都盼望着能早日到来,与家人一起度过这个传统佳节,亲手扎制属于自己的精美彩绳。
这不仅是一种民俗传承,更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家的温馨。
扎彩绳这一宿州本土的传统习俗,承载着我们当地人民的智慧,也孕育了亲情与温馨。
相信它一定会世世代代地传承下去,永远焕发出勃勃生机!
这就是我想和大家分享的关于扎彩绳的小故事了。
希望大家跟我一样,都能体会到这一民俗习惯所蕴含的趣味与温馨,好好珍惜和发扬光大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谢谢大家!
篇6
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安徽宿州的小明。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讲我家乡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端午节习俗,叫做"扎彩绳"。
相信大家一定都吃过粽子,但是你们知道扎彩绳是什么吗?
扎彩绳可是我最喜欢的端午节活动了!每到五月初五那天,我们家门口、院子里都会挂满五颜六色的彩绳呢。
彩绳上还会系上各种漂亮的
小挂件,像小风车、小铃铛、小鱼儿之类的。
阳光照在彩绳上,闪闪发亮,简直就像是个小型游乐场一样有趣!
早在端午节前一两个星期,我妈妈就开始准备扎彩绳的材料了。
她会买一些亮丽的丝线、棉线,还有五颜六色的小玩意儿。
有时候,她还会把去年留下的彩绳拆开,重新利用上面的小挂件。
我最喜欢帮她分类、捆扎这些彩绳用品了,心里美滋滋的。
扎彩绳的过程可有意思了!妈妈会先用红线扎出一个大大的"十"字形骨架,然后在上面缠绕其它颜色的线,组成五颜六色的编织图案。
接着就该系小挂件了。
我最拿手的就是把各种小玩意儿一个个挂上去。
我妈妈说,挂的时候要按一定的顺序,这样彩绳就更漂亮了。
扎好的彩绳有的长有的短,我妈妈会把它们挂在大门上、窗棂上、树枝上,到处都是。
有时候,我们还会拿一些特别长的彩绳,从房前屋后一直绷到后院去呢!整个家里到处都是五颜六色的彩带婆娑,眼睛都看花了。
爸爸告诉我,扎彩绳这个习俗源于很久很久以前。
古时候,人们每到这个时节就会在家里挂上各种五颜六色的线香、花卉之类的东西,以祈求新的一年平安顺利、五谷丰登。
渐渐地,这个习俗就演变成了今天的扎彩绳了。
不过,无论形式怎么变,寄托的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福。
我最喜欢扎彩绳的时候了,因为那时全家人都会聚在一起,有说有笑地剪线绑绳。
爸爸妈妈也会把从前的一些往事给我们讲讲,氛围真是热
热闹闹的。
彩绳扎好后,挂在家里更是喜气洋洋,到处都充满了节日的气息。
端午节那天一大早,我们全家就会一起出去逛庙会。
回家的路上,我会数着沿途挂着的漂亮彩绳,心里盘算着明年要不要也扎一些。
就这样,扎彩绳这个习俗就代代相传下来了。
扎彩绳不仅充满了喜庆的气氛,而且蕴含的文化内涵也十分丰富。
妈妈说,彩绳上用的红线代表吉祥如意;黄线代表谦逊;蓝线代表坦荡磊落......每一种颜色都有它自己的寓意。
再说那些小挂件,也都不是随便挂的,都象征着一些好兆头,比如小风车寓意祈求风调雨顺,小鱼儿就是希望年年有余等等。
所以扎彩绳充满了人们祈福、祝福的良好祝愿。
扎彩绳不仅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民俗活动,更是承载了悠久的文化内涵。
虽然我们已经步入现代社会,但这些传统习俗却仍然历久弥新,流传不衰。
我希望将来长大后,也能像爸爸妈妈一样,将这份美好的传统代代相传下去。
这就是我想和大家分享的关于扎彩绳的故事。
通过这篇作文,你们是不是也对这个有趣的传统习俗有了更多的了解呢?希望以后你们也能亲自体验一下扎彩绳的乐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