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绿色评价指标体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ANG Dan-dan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Logistics Research Center, Shanghai 200135, China)
摘 要: 在引入绿色理念的基础上, 定量分析港口对经济贡献的同时加入对资源消耗的占用和对环境的影响, 形成新的投 入产出港口评价体系, 对港口发展做出多维评价, 并在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港口的经济效益与环境影响协调分析, 为港口的可 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数据支持。
物流科技 2011 年第 7 期
誗理论研究誗 文章编号: 1002-3100 (2011) 07-0068-04
Logistics Sci-Tech No.7, 2011
港口绿色评价指标体系
Preliminary Study on Green Appraisal System of Port
王丹丹 (上海海事大学 物流研究中心, 上海 200135)

港口产业对资源的利用度 C3
港口占用耕地的比重 D7 (%)

单位岸线年吞度量 D8 (万吨/米)
展 港口环境影响 B2
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单位堆场年吞吐量 D9 (万吨/平方米) 万吨吞吐量废水排放量 D10 (万吨/万吨)
A
万吨吞吐量废气排放量 D11 (标立方米/万吨) 港口产业对环境污染程度 C4
万吨吞吐量费固排放量 D12 (万吨/万吨)
收稿日期: 2011-04-21 作者简介: 王丹丹(1986-), 女, 安徽亳州人, 上海海事大学物流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
68 Logistics Sci-Tech 2011.7
港口绿色评价指标体系
(3) 针对性原则 基于绿色理念的港城协调关系评价指标体系必须针对港口产业与城市互动关系的性质和特征, 兼顾二者互动关系的现状以 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保证所选指标的可行性及代表性。 (4) 综合性原则 由于受到实际操作性的制约, 指标体系的规模不宜太大, 因此所选指标应具有尽可能大的集成度, 尽可能全面系统地反映 出港口产业作用结果的特征, 因此设立指标体系时, 必须认真筛选, 避免重复, 充分考虑指标的量化及数据取得的难易程度和 可靠性, 尽量选取那些有代表性的综合性指标和主要指标。
总结以上关于港口绿色化的研究来看, 有的是解释了绿色港口的定义, 更多的关于如何打造绿色港口, 还没有对绿色港口 进行综合评估的研究, 但是只有对绿色港口进行综合评估才能从数量上分析港口绿色发展的程度, 从而能更好地为港口可持续 发展提供决策的依据。 2 指标体系的构建 2.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准则层 B
子准则层 C
指标层D
港口就业效益 C1
绿
港口经济效益 B1

港口经济收入效益 C2



港口直接提供就业比例 D1 (%) 港口间接提供就业比例 D2 (%) 港口绿色 GDP 贡献率 D3 (%) 万吨吞吐量经济贡献率 D4 (%) 万吨吞吐量用水量 D5 (万吨/万吨) 万吨吞吐量能耗量 D6 (万吨标煤/万吨)
1993 年 在 联 合 国 贸 易 开 发 会 议 (UNCTAD) 上 提 出 了 港 口 可 持 续 发 展 战 略 的 提 出 , 推 动 了 港 口 可 持 续 发 展 研 究 的 全 面 展 开; Brooke 首 次 提出 应 用 绿色 理 念 建立 环 境 影响 评 估 程序 并 对 港 口 建 设 过 程 中 产 生 的 环 境 影 响 因 子 进 行 总 体 分 析 [1]; Georgison 等人 提 出了 应 通 过制 度 改 革 实 施 加 拿 大 最 大 港 口 的 可 持 续 发 展 管 理 模 式 [2]; Tamura 等 人 指 出 了 21 世 纪 的 港 口 发 展 战 略 应 强 调 土地 保 护和 环 境 友好 的 重 要性[3]; Goulielmos 指 出 了港 口 运 营时 导 致 的交 通 运 输和 环 境 之间 的 冲 突并 提 出 相关 解 决 对策[4]; 郭 保 春 , 李 玉 如 对 纽 约 新 泽 西 港 的 绿 色 建 设 进 行 了 分 析[5]; 卢 勇 、 胡 昊 对 澳 大 利 亚 悉 尼 港 从 七 个 方 面 建 设 绿 色 港 口 进 行 了 分 析 [6]; 陈岩在 《论第五代港口》 提出了第五代港口的定义, 指出第五代港口在前四代港口功能的基础上, 注重港口的效率、 绿色和低 碳[7]; 凌强 以 上 海港 为 例 对绿 色 港 口评 价 指 标体 系 进 行了 初 步 研究 , 研 究 中只 对 环 境方 面 的 指标 进 行 了分 析 研 究 , 却 没 有 涉 及 到 港 口的 经 济 效益[8]。
港界噪声达标率 D13 (%)
3 评价模型的选择
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对指标权重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首先, 是把评价目标分解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 有序的子目
标; 然后, 根据实际经验和标杆对比逐级确定每一层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 并赋予定量数值。 其基本原理是: 对于每一层评
Logistics Sci-Tech 2011.7 69
港口绿色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和本文研究的目标, 以及对以上指标进行分类处理, 最后建立了包括目标层、 准则层和指标层的 3 层指标体系共 10 个评价指标, 共同构成了递阶层次结构 (见表 1)。
表 1 港口绿色评价指标体系
目标层 A
(1) 经济效益与环境影响相结合的原则 港口的绿色评价不能只片面的考虑港口的经济效益或者环境影响, 以往对港口的评价只关注港口的经济效益, 这是一种不 可持续的评价观点; 也有绿色港口的评价只包含了港口的环境影响, 这也忽略了港口的主要作用是经济发展, 因此把经济效益 和环境影响综合起来才能促进港口协调、 可持续发展。 (2) 精益原则 在精益思想里, 浪费即是污染, 这种思想在评价港口里也是完全适用, 港口的大规模开发而又没能充分利用同样也是一种 污染。
(2) 港口环境影响指标 港口环境影响指标反映港口产业因占用城市资源和排放污染物而对城市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程度。 第一类: 反映港口产业对城市资源占用程度的指标, 由港区占用耕地的比重、 单位岸线年吞吐量、 万吨吞吐量用水量和万 吨吞吐量能耗量 4 个指标组成。 — ——港区占耕地面积比重。 反映港口生产对城市土地资源的占用程度, 间接反映了港口产 业 发 展与 城 市 建设 争 用 土地 的 状 况。 — ——单位岸线年吞吐量。 指港口货物吞吐量与生产用码头长度之比, 反映港口对岸线资源的利用情况。 — ——单位堆场年吞吐量。 指港口货物吞吐量与生产用堆场面积之比, 反映港口对港口堆场资源的利用情况。 — ——万吨吞吐量用水量。 指港口产业总用水量与货物吞吐量之比, 其中港口产业总用水量 包 括 港区 用 水 量和 临 港 工业 用 水 量。 该指标可用于评价港口产业的水资源利用率, 反映港口产业的宏观用水效率情况。 — ——万吨吞吐量能耗量。 指港口产业总能耗量与货物吞吐量之比, 其中港口产业总能耗量 包 括 港区 能 耗 量和 临 港 工业 能 耗 量。 该指标反映了港口产业的能源利用效率, 直接体现了港口产业的能源利用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 第二类: 反映港口产业排放环境污染物情况的指标, 由单位货物吞吐量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来表示, 包括万吨吞吐量废水 排放量、 万吨吞吐量废气排放量和万吨吞吐量废固排放量、 港界噪声达标率 4 个指标。 — ——万吨吞吐量废水排放量。 指港口产业废水排放总量与货物吞吐量之比, 其中港口产业 废 水 排放 总 量 包括 港 区 废水 排 放 量、 到港船舶废水排放量和临港工业废水排放量。 — ——万吨吞吐量废气排放量。 指港口产业废气排放总量与货物吞吐量之比, 其中港口产业 废 气 排放 总 量 包括 港 区 废气 排 放 量、 到港船舶废气排放量和集卡车废气排放量和临港工业废气排放量。 — ——万吨吞吐量废固排放量。 指港口产业固体废弃物排放总量与货物吞吐量之比, 其中港 口 产 业固 体 废 弃物 排 放 总量 包 括 港区废固排放量、 到港船舶废固排放量和临港工业废固排放量。 — ——港界噪声达标率。 港界的噪声主要是船舶 (包括汽笛) 和装卸机械、 运输机械产生的噪声。 2.3 评价体系的结构框架
“港为城用, 城以港兴” 充分体现了港口对城市的重要性, 但是港口的快速发展也给城市带来了许多的负面影响, 资源占 用、 环境污染等,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 有学者在第四代港口的基础上提出了第五代港口的概念。 第五代港口在前面四代港口 功能的基础上侧重于港口的生态功能和港口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代港口注重港口的效率和绿色效益, 因此根据时代的发展需 要, 提出并建立港口的绿色评级指标体系是指引港口向绿色化发展的重要一步。 1 研究基础
(5) 可比性原则 指标体系应符合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可比原则, 尽量采用可比性较强的相对量指标和具有共性特征的可比指标。 同时, 还应 明确各指标的含义、 统计口径和范围, 确保数据的可比性。 (6) 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设计原则 港口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其指标体系不但要有能反映现状的静态指标, 而且要有反映其发展趋势的动态指标, 做到 动静结合, 更好地反映港口经济发展与环境影响协调发展的整个过程。 2.2 指标的选择 港口产业评价指标包括港口经济效益和港口环境影响两类指标, 分别反映港口产业发展的正面和负面影响程度。 (1) 港口经济效益指标 港口经济效益指标反映港口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性。 通过这类指标既能体现港口企业生产经营水平的具体成果, 又能体 现港口产业对经济效益所做贡献的程度。 第一类: 反映港口对就业的带动效益指标— ——港口就业效益。 港口提供就业比例, 政 府 部门 以 及 港口 产 业 所带 来 的 直接 和 间接就业数与城市总就业数之比。 第二类: 反映港口产业对经济贡献的指标— ——港口经济贡献率。 港口经济贡献率是评价港 口 在 城市 经 济 增长 中 作 用大 小 的 最具代表性的指标, 包括港口产业直接和间接地对城市整个社会所创造的经济贡献值。 — ——港口绿色 GDP 贡 献率 , 港 口 绿色 GDP 把 港 口经 济 活 动对 自 然 资源 的 消 耗和 环 境 质量 退 化 纳入 核 算 范围 , 也 就 是将 港 口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质量退化的影响量化, 并将其从港口对 城市 的 经 济贡 献 中 扣除 。 港 口 绿色 GDP 贡 献 率=港 口 拉 动 绿色 GDP/城市 GDP[9]。 — ——万吨吞吐量的经济贡献率是衡量港口生产效率最主要的指标。 因为吞度量和经济贡 献 率 正比 例 关 系在 逐 渐 钝化 , 仅 仅 是港口吞吐量已经不能有效衡量港口生产的效率。
关键词: 港口; 绿色; 评价; 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 U691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With introduction of green idea, add resources consump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influence to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port economical contribution, hence forming new puts-outs appraisal system of port, mak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for the port development and coordination analysis between economical benefits and environment pollution on the basis of appraisal, so as to provide a guide for por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port; green;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