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该院收治的66 例腹泻患儿,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将所有患儿均分为两组,将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的33 例患儿设为分析组,将采取常规护理的33 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腹泻次数、住院时间、住院费用。
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患儿,分析组患儿护理3d 后的腹泻次数更少,住院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少,组间比较P < 0.05。
结论:在腹泻患儿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利于缓解其病情,促进其早日康复,并减轻经济压力。
关键词:小儿;腹泻;临床护理
呕吐、腹泻等属于小儿腹泻较为常见的症状表现,在病情程度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导致患者出现电解质代谢功能紊乱、脱水等异常现象,使患儿的生长发育出现障碍、机体营养不良的严重异常情况。
通过对该类患儿采取有效的措施实施护理干预,可以对患儿病情的尽早康复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使疾病的治疗时间缩短,使治疗依从性与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
在对患儿实施治疗的同时还需高度重视护理服务的作用,给予其细致、系统的护理干预,该院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腹泻患儿的护理中,现就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报道。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将该院收治的66例腹泻患儿,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将所有患儿分为分析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3例。
分析组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2-10岁,平均(3.9±1.9)岁。
对照组中男21例,女12例;年龄2-11岁,平均(4.0±2.1)岁。
采取SPSS19.0软件对分析组与对照组患儿资料的差异进行评估,计算出P >0.05,证实本实验可行。
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遵医嘱给予患儿皮肤护理、补液护理、心理
护理[2]。
分析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具体措施如下:①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
由护士长、责任护士、主治医师共同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由护士长任组长。
在患儿入院后需认真评估其病情,为其制定科学、可行的护理干预计划。
②入院
指导。
责任护士需向患儿及其家长介绍住院环境、医院规章制度,告知各项检查
的方法和目的,以缓解患儿负面情绪,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③病情监测。
护理
人员需加强对患儿大便、呕吐物、体温、精神状态、脱水情况、水电解质失衡情况、心率、呼吸频率的监测,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如遇异常及时告知医师进行对
症处理。
④饮食护理。
在治疗期间可为患儿提供稀粥、面条等易消化的食物,遵
循少量多餐的饮食原则,在腹泻好转后可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
⑤补液护理。
腹
泻患儿常因脱水而引起死亡,因此需重视为患儿补液,宜遵循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见惊补钙、见尿补钾、因人而异的补液原则,需及时为重度脱水的患儿建立
静脉通道,并根据其临床表现、生命体征适时调整治疗方案,改善脱水症状,维
持水电解质平衡。
轻中度脱水及无呕吐症状的患儿可通过口服ORS补液盐改善脱
水症状,口服ORS盐需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
⑥健康教育。
需对患儿及其家长讲
解相关疾病知识,帮助患儿改正不良生活习惯,嘱咐其坚持运动,以提升机体抵
抗力。
⑦出院指导。
在患儿出院时需嘱咐其合理饮食,不得挑食、暴饮暴食,注
意饮食卫生,以防引起消化系统感染,教育患儿养成勤洗手、勤剪指甲的好习惯。
嘱咐患儿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增减衣服,以免过热、受凉。
不得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
3、评价标准:①比较分析组与对照组患儿护理前后腹泻次数。
②比较分析
组与对照组患儿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
4、统计学方法:在本次实验结束后,采取标准差(x-±s )表示计量资料,采取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将分析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各项实验数据输入到SPSS19.0软件中,并确保数据真实、客观,开展t值和χ2检验,计算出P值,
在P <0.05组间差异显著。
二、结果
1、分析组与对照组患儿护理前后腹泻次数对比:分析组与对照组患儿在护
理前的腹泻次数相比P >0.05,在护理后,分析组患儿腹泻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见表。
组别例数护理前护理3d
后
分析组33 6.35±1.28 1.24±0.
20
对照组33 6.33±1.27 3.04±0.
35
t-0.06425.651
P-0.9490.000
2、分析组与对照组患儿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对比:相比于对照组患儿,分析组患儿住院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少,统计学分析显示P<0.05。
三、讨论
护理是临床上治疗小儿腹泻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护理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与治疗效果关系密切,通过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高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度,使患儿家属能够详细了解患儿的疾病情况,打消家属疑虑,提高患儿及其家属的配合度,对患儿的疾病康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同时,在临床护理路径中,护理人员进一步加强与患儿及其家属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能够使患儿对护理人员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增强,并且提高护理满意度[1].此外,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实现护
理工作的制度化和具体化,使不必要的护理程序减少,简化繁琐的护理程序,在为
患儿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规范化
的护理方式,具有明显的流程化和标准化特点。
尤其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来说,
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避免患儿因自制力不足、免疫力低下带来的护理操作效果
不良问题[2]。
本次研究中我院对收治的腹泻患儿从入院指导、病情监测、饮食
护理、健康教育、补液护理、出院指导等方面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取得了满意的
护理效果,患儿腹泻症状明显改善,护理3 d后腹泻次数明显减少,住院时间大
幅缩短,经济压力明显减轻,且以上指标相比于采用常规护理的患儿存在明显差异,组间对比P <0.05,可知,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具有积极的应用
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胡晓兰.过敏原在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病中的检测分析[J]. 右江民族医
学院学报, 2018, 37(3):8.
[2] 张荆武. 循证护理在小儿腹泻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 2016, 5(33):25.
[3] 王雪明. 综合性护理对于小儿腹泻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J]. 今日健康, 2017, 14(12)17.
[4] 房清文,李春艳.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效
果[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6, 2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