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叫做功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1 怎样才叫“做功”
教材分析:
本节是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第一节的内容,在机械运动的基础上,讲述了机械功以及做功的必要条件和功的计算。

这些知识是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又与现实生活联系十分密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机械功的概念,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理解功的计算公式W=FS,知道功的单位。

能用功的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过程与方法】:
3、经历观察和解释生活、生产中的有关实例的过程,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物理现象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通过观察生产、生活中的做功实例,认识到物理知识与自然现象、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物理规律的品格。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识别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做功,在什么情况下未做功。

会用公式对功进行简单的计算。

【难点】:能识别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做功,在什么情况下未做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举例生活只做工的例子。

生举例。

2.直接提出:物理学中的“做功”是与生活中的“做工”是不同的。

读多媒体图片“用力推汽车,车没动”从力的效果分析,这个力没有效果,我们说他没做功。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怎样才叫做功
学生阅读“活动1”部分的内容后进行讨论:
(1)这两幅图中有什么共同点?(都用了力,且物体移动了一段距离)
(2)物体为什么会移动距离?(物体受到了力)。

(3)移动的距离和力之间有什么关系?(移动的距离是沿力的方向移动的)
【板书】:在物理学中规定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沿着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做功。

师生一起完成:做功包括两个要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

实例分析
课本图13-1的两幅图,是否做功。

让学生阅读“活动二”部分的内容,回答力对物体做功了吗?
a.小鸟将虫子从地里叼起来。

b.人将油桶推到仓库中。

c.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

【明确】研究力做功的问题,一定要明确谁施力,谁在做功;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是否沿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

生活中的例子分析。

学生举例:
通过实例分析“劳而无功”,“不劳无功”的情况。

{举例包括:用手推车没有推动,虽然累的满头大汗,却没有做功,这就是“劳而无功”。

踢出去的足球,离开脚后虽然又运动了一段距离,但在这段距离上没有做功,这就是“不劳无功”。

}
先让学生举出这三种情况的例子,根据学生举例情况教师再加以补充。

2、怎样测算功。

多媒体图片比较:三次做的功一样多吗?做功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读图比较,力越大,距离越长,功越大。


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等于力对物体做的功。

计算公式:W=FS,功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J)。

运用公式计算时,物理量一律用国际单位,1J=1N﹒m。

【思考1】手托两个鸡蛋升高1米,手对鸡蛋大约做多少功?
【思考2】将掉在地上的物理课本拾到课桌上大约做多少功?
【例题教学】让学生阅读“活动3”部分的内容后,讲解例题。

例题:某人用F=100N的力把木箱从斜面底端沿斜面推到2米高处。

斜面长4米,这个人做了多少功?
已知:F=100N,S=4m。

求:W=?
解:W=FS
=100N﹒4 m
=400J。

答:这个人做了400焦耳的功。

3、机械功原理
学生阅读“机械功原理”部分的内容。

【思考】机械功原理的内容是什么?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见课件中的课堂练习)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1.机械功的含义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沿着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
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做功。

2.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

二者缺一不可。

3、功的测算
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等于力对物体做的功。

计算公式:W=FS
功的单位:焦耳(J)。

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