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
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练习
班级:学号:姓名:
本试卷满分共150分。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34分)
一、基础知识:(6小题,共21分)
1.下列划横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榆钱(yú)绽开(zàn)停滞(zhì)纠纷(jiū)
B、搓捻(niǎn) 屏息(bǐng) 绰号(cuō) 开拓(tuò)
C、威慑(shè) 遗憾(yí) 截然(jié) 抚弄(fǔ)
D、狡猾(jiǎo) 纯真(cún) 磕(kē) 魏巍(wèi)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模模糊糊疲惫不堪恍然大悟B.迷迷湖湖浑为一谈小心翼翼
C.不求甚解花团锦簇蛛丝马迹D.一字不漏得意洋洋鸦雀无声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
的丰功伟绩。
A、他为人民立下了不可磨灭
....
的感觉。
B、春光明媚的时节,登上山顶眺望远方,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
....
,让工作了一天的人们有了休闲之处。
C、城市的夜晚到处是红灯绿酒
....
,默默承受一切痛苦,不停去庙里烧香拜佛,希望改变命运。
D、母亲只好绝处逢生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B、张明不仅知道这件事,而且全班同学都知道了。
C、在贝多芬的许多作品中,休止符往往是超越自己,越升到一个新层次的弹跳点。
D、政府执法部门的各种罚没款必须依法上缴,不能截留自用,其经费来源只能来自国家财政拨款。
5.下列对第二单元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的老师》作者是魏巍,代表作是《谁是最可爱的人》,短篇小说《东方》B.《再塑生命的人》作者是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
C.词语往往附带有或褒或贬的感情色彩。
D.《我的早年生活》作者是担任过两届英国首相的丘吉尔。
6、综合性学习:(6分)
在《漫游语文世界》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同学搜集到了下面的语言材料。
请你运用在活动中得来的知识与能力,首先指出它存在的问题,然后再作修改。
学校食堂因教师打饭窗口常常被学生挤占,贴出了这样一条告示:本窗口先打老师,再打学生。
(1)告示中的“本窗口先打老师,再打学生”有什么错误?(4分)
(2)这条告示应该修改为:(2分)
二、古诗文积累(2小题,共15分)
7.古今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
(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的话:,。
(3)、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4)、《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写出了禅院幽静,使山鸟怡然自得、人心俗念消除的句子是:,。
(5)、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每词1分,共5分)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三十而立.。
()(3)人不知而不愠.。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共54分)
三、文言文、诗歌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9-11题(14分)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4分)
(1)吾日三省.吾身()(2)可以.为师矣()
(3)饭.疏食饮水()(4)于.我如浮云()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6分)
11.请找出体现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句子。
(4分)
12.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4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1)首句中有哪些意象,请写出来。
(2分)
(2)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四、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文,完成13-17题(共15分)
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
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
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当屋,旁边燃着蚊香,我睡熟了。
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辰,我忽然爬起来,(甲)地往外就走。
母亲喊住我:
“你要去干什么?”
“找蔡老师……”我(乙)地回答。
“不是放暑假了么?”
哦,我才醒了。
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
母亲把我拉回来,劝说了一会,我才睡熟了。
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
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可惜我没上完初小,就转到县立五小上学去了,从此,我就和蔡老师分别了。
13.选文中(甲)处应填_____________;(乙)处应填_____________。
(2分)
A.糊里糊涂B.迷迷糊糊
C.模模糊糊D.稀里糊涂
14.一般说,孩子多是期盼假期到来的。
为什么作者这时觉得暑假“漫长”?(3分)15.画直线句“看看那块席子”不能删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16.对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的人称代词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选文都用第三人称“她”,这里改用第二人称“你”,读起来很别扭。
B.选文是回忆往事,用第三人称,这里是和蔡老师在一起,改用第二人称。
C.由于抒情的需要,变换人称,改用第二人称,可以直接抒发对蔡老师的思念、崇敬之情,显得更加亲切。
D.散文中可以叙事、议论、抒情,也可以第二人称与第三人称变换使用,这样更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17.选文中“我才醒了”的“才”和“我才睡熟了”的“才”各说明了什么?这两个“才”字饱含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二) 阅读下文,完成18-23题(21分)
《躺在母亲身边》(王晓明)
①母亲病了,躺在床上,我就坐在母亲的床边玩电脑。
②母亲大多数的时候是悄无声息地躺在床上的,但是有时候也会试探着想跟我说话。
说她又觉得哪个地方不太舒服了,说她又做了一个可怕的梦了,说她年轻时有多么健康,一个人能干多少活了。
这时我总是很不耐烦。
③有一次,母亲突然探过身来凑近电脑说:“你一直在电脑上干什么?不累吗?”④“聊天。
”我不耐烦地说。
⑤“聊天?跟谁聊啊?”母亲又问。
⑥“一个外地的,不认识。
”
⑦“不认识?”母亲好像很是不解,“那说什么呀?”⑧“反正也无聊,随便说什么都行。
”我说。
⑨“哦。
”母亲若有所思地看了一会儿,又像很累似的长叹一口气,重新躺回到床上。
⑩我又聊了一会儿,无意中转头看看母亲,她正睁着眼看着天花板出神。
我心里突然一动。
我名义上是在这里陪伴母亲,可除了能为她做点饭倒杯水外,还做了什么?
⑾母亲是生我的时候落下了病根,多年来一直 A (倍受、备受)疾病的折磨,近年又添上了许多老年病。
也许因为母亲常年生病,她自己不在乎了,我们也习以为常了,有时周末回家,也很少想着要主动帮她干点什么,总是她一个人里里外外地干这干那。
⑿母亲这次犯病,就是累病的。
她病了,不但得不到我们的同情,反而谁见了她都会抱怨,都觉得她把自己累病了,害得我们也跟着受累。
每当我们抱怨的时候,母亲总是一声不吭,仿佛她真的做错了什么一样。
⒀我关掉电脑,给母亲倒上一杯水。
还没等我说什么,母亲却说:“看电脑累眼睛吧?快躺下闭着眼歇一歇。
”
⒁我答应着,拉了一床被子就躺在母亲身边。
我说:“妈,你给我说说你以前的事,我看看能不能写篇文章。
”⒂母亲 B (惊喜、欢喜)得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我静静地躺着,耐心地等着她说。
⒃突然觉得,原来躺在母亲身边,就是这样的感觉——暖暖的。
⒄我却已经遗忘多年了。
18、根据文意,选择括号中恰当的词语填到A、B两处(2分) A:B:
19、请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短语运用的妙处。
(3分)。
突然觉得,原来躺在母亲身边,就是这样的感搅——暖暖的
...
20、阅读第②段画线的句子,说说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4分)
21、试分析第⑾、[12]两段在文中的作用。
(4分)
22、结尾“我却已经遗忘多年了”这句话该如何理解?(4分)
23、从小我们听着“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的故事入睡;伴着《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声、《游子吟》的吟诵声长大。
母亲,一个人世间最亲切的名字。
她们用甘甜的乳
汁滋养着子女成长,她们将生命热血全部奉献给她的孩子。
如果,“中国母亲”这个伟大的群体能获得央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特别奖,请你为她们写一段颁奖词。
(4分) “中国母亲”颁奖词:
第三部分:写作(共60分)
五、按要求作文:
在生活中,我们收获过甜蜜的成功,尝试过喜悦的登顶,产生过泪如泉涌的感动;当然,我们也会遭受苦涩的挫败,忍受锥心的疼痛,经历让人煎熬的牵挂……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让我们的人生道路风光无限,也为我们的人生增添了很多宝贵的财富,请以
“也是一种收获”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完成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
2、叙事完整,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3、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写出真情实感
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练习答案:
1、C
2、B
3、D 4. C 5、A
6、(1)(4分)语义上的错误:“打”是多义词,有捶打、殴打的意思,也有买卖饭菜的意思。
多义词容易造成误解。
语法上的错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打饭菜给老师、学生。
“打”这个动词带上了两个宾语,一个是直接宾语“饭菜”,一个是间接宾语“饭菜”,一个是间接宾语“老师”“学生”,这条告示省略了直接宾语、容易造成误解。
(2)(2分)本窗口先给老师打饭,再给学生饭菜。
7、(10分)(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5)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8、(5分)(1)说:通悦,愉快(2)立:站立,独立做事情(3)愠:生气
(4)乐:以……乐趣(5)斯:这,指河水
9、(4分)(1)省:自我检查、反省(2)凭借(3)名作动,吃饭(4)对,对于
10、(6分)替人家谋虑是否真诚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
11、(4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2、(1)杨花,子规(2分,如果答“杨花纷纷,子规悲鸣”等只可得1分)(2)抒发了诗人对远行的友人的关心,思念和同情。
(答到一点得1分,答到两点或两点以上可得2
(一)13、(2分)B C 点拨:甲处的“迷迷糊糊”是自己睡觉睡迷糊了,而乙处的“模模糊糊”是指话说得不清楚。
14.(3分)因为作者非常爱戴、敬佩老师,对老师恋恋不舍。
点拨:因为作者爱戴老师,假期又要同老师分别,所以才会觉得假期漫长。
15.(3分)“那块席子”是参照物,自己离开了那块席子,说明“梦中寻师”是真的,如果去掉,就不符合实际了。
16.(3分)C 点拨:用第二人称“你”,如同直接同老师对话,可以抒发真挚的感情。
17.(4分)“我才醒了”说明作者当时在睡梦中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走,是不清醒的,直到他的母亲指出,现在已经放了暑假,他才从睡梦中真正地醒了。
“我才睡熟了”是说母亲把作者“拉”回来,又“劝说”了一会,怀着无可奈何的心情,他只好睡下来,是在这种不得已的情况下,“才”睡熟了。
两个“才”字饱含着作者热爱蔡老师到了近乎着迷的程度的深厚感情。
(二)18、(2分)A.备受 B.惊喜
19、(3分)“暖暖的”形象地写出了“我”躺在母亲身边的惬意之感。
通过触觉之感含蓄隽永地表达出“我”多年后重新体验到亲情时的幸福感受。
20、(4分)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母亲生病时因身体不适需要人来照顾,以及多日卧床而倍感孤寂无聊,渴望与“我”说会儿话、解解闷的心理。
21、(4分)这两个自然段补充交代了母亲生病的原因及母亲生病时仍常年一个人忙里忙外、默默承受疾病折磨,最后积劳成疾却又遭受家人抱怨的事实。
这样写使母亲的形象更加鲜明,文章内容更加充实,中心也更为突出。
22、(4分)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常常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忘记了对身边亲人的关爱。
文章的结尾发出对人间真情的呼唤,升华了文章的主旨,读后发人深思。
(紧扣文章主题,意对即可。
)
23(4分)语言高度概括,简洁凝练,1分;文笔优美,饱含深情,1分;中心明确,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