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篇屋面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第一章屋面找平层施工工艺
一施工准备
1 材料要求
(1)所用材料的质量、技术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2)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
①水泥:等级不低于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
②砂:宜用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不含有机杂质,级配良好。
③石:最大粒径不应大于找平层厚度的2/3,含泥量不大于l%。
2 作业条件
(1)施工前,应对基层进行隐蔽检查验收,有屋面保温层的应先进行验收,并办理验收手续。
(2)各种穿过屋面的预埋管件、烟囱、女儿墙等出屋面构件及伸缩缝等根部,应按设计施工图及规范要求处理好。
(3)根据设计要求的标高、坡度,找好规矩并弹线(包括天沟、檐沟的坡度线)。
(4)基层表面清理干净,有缺陷部位应进行处理,并提前浇水湿润基层。
二操作工艺
1 工艺流程
→→→→
→→
2 基层清理:将结构层、保温屋上表面的松散杂物清扫干净,凸出基层表面的灰渣等粘结杂物要铲除,局部坑洼处用水泥砂浆修补,不得影响找平层的有效厚度。
3 墙、管根处理:大面积做找平层前,应先将凸出屋面的管、墙等构件及变形缝根部处理好,并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做好泛水。
4 抹水泥砂浆找平层或铺细石混凝土:
(1)洒水湿润:抹找平层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前,应提前洒水湿润基层表面,但不可洒水过量,以表面不见明水可使基层和找平层牢固结合为度。
(2)贴灰饼、冲筋:根据设计坡度要求,拉线找坡,按1~2m贴灰饼,按流水方向以间距1~2m冲筋,并按设计要求设置找平层分格缝,如设计无具体要求,分格缝宽度一般为20mm,最大间距为6m。
如基层为预制构件,分格缝应设置在预制构件拼缝处。
分格缝采用镶嵌分格木条留设,分格条作业前充分湿润。
(3)铺抹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按分格块装灰、铺平,用刮尺靠贴冲筋条刮平,找平后用木抹子搓揉、压实。
待砂浆表面稍干后,用铁抹子压实,细石混凝土应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密实,分三次成活。
头道压实,提浆压平,将砂浆内多余水分压出,使砂浆均匀密实;二道压实在砂浆表面人踩有脚印但不下陷时进行,将砂浆表面压实平整,并将表面坑洼、砂眼抹平;三道压实在用手指轻按有指印时进行,将二道压实的抹印压平并使砂浆密实,封闭表面毛细孔。
找平层水泥砂浆一般配合比为1:3,拌合稠度控制在70mm。
细石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低于C20。
(4)养护:找平层抹平、压实后12小时可浇水养护,一般养护期为7天,基层含水率达到上层防水层要求后铺设防水层。
三质量标准
1 主控项目
(1)找平层的材料质量及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找平层的厚度和技术要求应符合表7.1的规定。
找平层的厚度和技术要求表7.1
(3)屋面(含天沟、檐沟)找平层的排水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 一般项目
(1)基层与突出屋面结构(女儿墙、山墙、天窗壁、变形缝、烟囱等)的交接处基层和转角处,找平层均应做成圆弧形,圆弧半径应符合表7.2规定。
内部排水的水落口周围,找平层应做成略低的凹坑。
(2)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找平层应平整、压光,不得有酥松、起砂、起皮、空鼓、开裂现象,其要求见表7.1。
(3)找平层分格缝的位置和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4)找平层表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为5mm。
(5)找平层的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平屋面采用结构找坡不应小于3%,采用材料找坡宜为2%;天沟、檐沟纵向找坡不应小于l%,沟底水落差不得超过200mm。
四施工注意事项
1 找平层起砂:施工后养护不好,使水泥砂浆早期脱水;砂浆拌合加水过多,影响成品强度;抹压时机不对,过晚破坏了水泥硬化;过早踩踏破坏了表
面硬度。
施工中注意严格按照配合比投料搅拌,控制加水量,掌握抹压时间,成品不能过早上人。
2 空鼓、开裂:基层表面清理不干净,施工前未充分湿润,造成空鼓;砂子过细、级配不好、找平层厚薄不均、养护不够,造成找平层开裂。
因此,应重视基层清理,认真操作结合层工序,注意压实;使用符合要求的砂料,基层平整度应严格控制,保证找平层的厚度基本一致;加强成品养护,防止表面开裂。
3 倒泛水:抹找平层前应检查基层坡度泛水是否符合要求,铺抹找平层应掌握坡向及厚度。
4 成品保护
(1)在施工完毕的找平层上推小车运输时,应在行车道铺板保护,以防止破坏找平层表面。
(2)找平层施工完毕,未达到一定强度时不得上人踩踏。
(3)雨水口、出水口施工过程中,应采取临时措施封口,防止杂物进入堵塞。
第二章刚性防水屋面
第1 节水泥砂浆刚性防水层施工工艺
一施工准备
1 材料要求
(1)所用材料的质量、技术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2)1:2水泥砂浆、水泥浆:
①水泥:等级不低于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特种水泥。
②砂:宜用中砂,最大粒径不大于3mm,不含有机杂质,级配良好,含泥量不大于2%,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不大于l%。
③外加剂:无机类、有机类小分子防水剂,塑化膨胀剂,聚合物类防水剂。
2 作业条件
(1)施工前,应对基层进行隐蔽检查验收,并办理验收手续。
(2)各种穿过结构的预埋管件、墙等根部,应按设计施工图及规范要求处
理好。
(3)基层表面清理干净,有缺陷部位应进行处理,并提前浇水湿润基层。
二操作工艺
1 工艺流程
→→→→→
→
2 基层清理:将基层表面的松散杂物清扫干净,凸出基层表面的灰渣等粘结杂物要铲除,局部坑洼处用水泥砂浆修补,不得影响防水层的有效厚度。
3 墙、管根处理:大面积做面层前,应先将突出基层的管、墙等构件根部处理好,并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做好泛水。
4 防水层抹面:
(1)洒水湿润:抹面前,应提前洒水湿润基层表面,但不可洒水过量,以表面不见明水可使基层和面层牢固结合为度。
(2)五道防水层抹面:
①第一层素灰层:厚2mm。
先抹一道lmm厚素灰,用铁抹子往返用力刮抹,使素灰填实基层表面空隙。
随即在已刮素灰层表面再抹一层1mm厚的素灰层,抹完后,用湿毛刷在素灰层表面按顺序涂刷一遍。
②第二层水泥砂浆层:厚约4~5mm。
在素灰层初凝时抹水泥砂浆层,要注意防止素灰层过硬或过软。
抹完后,表面向同一方向扫出横纹。
③第三层素灰层:厚2mm,按第一层的操作方法抹第二层素灰层。
④第四层水泥砂浆层:厚4~5mm,在第三层凝结前,按照第二层方法进行抹压后不扫条纹,而是在砂浆初凝前分次抹压3~4遍,然后再压光。
⑤第五层素灰层:厚约2mm。
按第一层素灰层操作方法抹素灰层,抹后在凝固前水分蒸发过程中分次用铁抹子压实,以2~3遍为宜,最后压光。
(3)掺外加剂防水砂浆抹面:砂浆充分搅拌后,按水泥砂浆层抹面操作方法施工,抹后在凝固前水分蒸发过程中分次用铁抹子压实,以2~3遍为宜,最后压光。
5 养护:浇水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宜覆盖养护。
三质量标准
1 主控项目
(1)水泥砂浆防水层的原材料及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水泥砂浆防水层各层之间必须结合牢固,无空鼓现象。
2 一般项目
(1)水泥砂浆防水层表面应密实、平整,不得有裂纹、起砂、麻面等缺陷;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形。
(2)水泥砂浆防水层施工缝留槎位置应正确,接槎应按层次顺序操作,层层搭接紧密。
(3)水泥砂浆防水层的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小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值的85%。
四施工注意事项
1 水泥砂浆防水层配合比要求见表7.3,掺外加剂的水泥砂浆配合比应符合所掺材料的规定。
2 防水层基层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基层的混凝土和砌筑砂浆的强度应不低于设计值的80%;
(2)基层表面应坚实、平整、粗糙、洁净,并充分湿润无积水;
(3)基层表面的孔洞、缝隙应用与防水层相同的砂浆填塞抹平。
3 防水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分层铺抹,铺抹时应压实、抹平和表面压光;
(2)各层应紧密结合,每层宜连续施工,必须留设施工缝时应采用阶梯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