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模板(减速器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单级斜齿轮圆柱齿轮减速器
学校:大连海洋大学
专业:轮机工程
学号:**********
姓名:张***
指导教师:***
10年,单班制工作,输送带允许误差为5%。
设计工作量:
1.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A4纸20页以上,约6000-8000字);
2.主传动系统减速器装配图(主要视图)1张(A2图纸);
3.零件图(轴或齿轮轴、齿轮)2张(A3图纸)。
专业科:赵斌教研室:郭新民指导教师:张锋开始日期20**年5月5日完成日期20**年6月30 日
设计计算及说明结果及结论
第一节设计任务
设计任务:设计一带式输送机用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已知输送拉力
F=1200N,带速V=1.7m/s,传动卷筒直径D=270mm。
由电动机驱动,工作
寿命八年(每年工作300天),两班制,带式输送机工作平稳,转向不变。
设计工作量:
1、减速器装配图1张(A0图纸)
2、零件图2张(输出轴及输出轴上的大齿轮A1图纸)(按1:1比例绘制)
3、设计说明书1份(25业)
第二节 、传动方案的拟定及说明
传动方案如第一节设计任务书(a )图所示,1为电动机,2为V 带,3为机箱,4为联轴器,5为带,6为卷筒。
由《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表2—1可知,V 带传动的传动比为2~4,斜齿轮的传动比为3~6,而且考虑到传动功率为 KW ,属于小功率,转速较低,总传动比小,所以选择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的单级圆柱斜齿轮传动方式。
第三节 、电动机的选择
1.传动系统参数计算 (1) 选择电动机类型.
选用三相异步电动机,它们的性能较好,价廉,易买到,同步转有3000,1500,1000,750r/m 四种,转速低者尺寸大;
为了估计动装置的总传动比范围,以便选择合适的传动机构和拟定传动方案,可先由已知条件计算起驱动卷筒的转速n w
经过分析,任务书上的传动方案为结构较为简单、制造成本也比较低的方案。
(2)选择电动机
1)卷筒轴的输出功率Pw
2)电动机的输出功率Pd
P =P /η
传动装置的总效率
η=滑联齿轮滚带
ηηηηη⋅⋅⋅⋅2
=0.96×0.98×0.98×0.99×0.96=0.86
故P
=P /η=2.125/0.86=2.4KW
单级圆柱斜齿轮传动
P
=2.4KW
12000.75 2.12510001000
FV Pw kw
⨯===w 601000601000 1.7
n 120.3/min
3.14270
v r D ⨯⨯⨯=
==⨯πw n 120.3/min r = 2.125Pw kw =
4)电动机的转速
为了便于选择电动机的转速,先推算电动机转速的可选择范围。
根据《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表2-1查得V 带传动的传动比i =2~4,单级圆柱斜齿轮传动比i =3~6,则电动机可选范围为
n =n w ×i ×i =721~2406r/min 故选择1500r/min 转速的电动机。
根据《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表20-1选定电动机Y100l-2-4 5)电动机的技术数据和外形、安装尺寸 由《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表20-1、表20-2可查出Y100l-2-4型电动机的主要技术数据和外形、安装尺寸 满载转速1430r/min
第四节 、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一)计算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传动比分配
(1) 总传动比
由选定的电动机满载转速n 和工作机主动轴转速n w ,可得传动装置 总传动比为i
=n /n w =1430/120=11.91
(2) 传动装置传动比分配i =i ×i
式中i
,i
分别为带传动和单级圆柱减速器的传动比。
为使V 带传动外廓尺寸不致过大,初步取i =2.3,则单级圆柱减速器传动
比为i
=i / i
=11.91/2.3=5.18。
(二)运动参数及动力参数的计算
(1) 各轴转速
n 0=n =1430r/min
n 1=n 0/ i 1=1430/2.3=622 r/min n 2=n 0/ (i ×i )=120 r/min (2) 各轴输入功率 P 0=P =2.4kW P 1=P 0×
带 =2.4×0.96=2.31 kW
P 2=P 1×η滚×η齿=2.3×0.98×0.98=2.21kW (3) 各轴输入转矩
0 轴 T 0=9550 P 0/ n 0=9550×2.4/1430=16.03 N·m Ⅰ 轴 T 1=9550 P 1/ n 1=9550×2.31/622=35.47 N·m Ⅱ轴 T 2=9550 P 2/ n 2=9550×2.21/120=175.88 N·m
1500r/min 转速的电动机。
第五节、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1.V带传动的设计
⑴ 确定计算功率 工作情况系数查《机械设计基础》表11-9
=1.0 (单班制、每天工作
8小
时)
P
K P A c ⋅==1.0×2.4=2.4KW
⑵ 选择带型号
根据P c =2.4,n =1430r/min ,查图初步选用 普通A 型带. ⑶ 选取带轮基准直径
查《机械设计基础》表11-12选取小带轮基准直径=90mm ,则大带
轮基准直径
1430÷622×90(1-0.02)=202.9mm 式中ξ
为带的滑动率,通常取(1%~2%),查表后取=200mm
⑷ 验算带速v
901430601000
⨯⨯⨯π=6.74m/s
在5~20m/s 范围内,V带充分发挥。
(5)V 带基准长度Ld 和中心距a
a 0 =1.5(90+200)=435mm 取a 0 =435,符合0.7( +
)< a 0<2(
+
)
由式(13-2)带长
2
122100
4)
()(2
2a d d d d a L d d d d -+
++≈'π
=1332.3mm
按表13-2定相近的基准长度L d =1400mm ,再由式(13-16)计算实际中心距
2
0L L a a d -+
≈=435+(1400-1332)/2=469mm
(6)验算包角1α,由式(13-1)得
︒⨯--
︒≈3.571801
21a
d d d d α=165.5︒>︒120,合适 (7)求确定v 带根数z
因
=90mm ,n =1430r/min ,带速v=6.74m/s ,得实际传动比
)
1(1221
ε-==
d d d d n n i =2.28 Po=1.07kw
查表得单根v 带功率增量0P ∆=0.17KW ,包角修正系数αK =0.96,带长修正系数L K =0.96,则由公式得
P c =2.4KW 普通A 型带
=90mm
=200mm
V=6.74m/s
L d =1400mm
a=469mm
故选2根带。
(8)确定带的初拉力F0(单根带)
查表13-1得q=0.10kg/m ,故可由式(13-17)得单根V 带的初拉力 =146.157N 作用在轴上的压力
=2×5×146.157×sin ︒164/2=1447N
(9)带轮的结构设计
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GB-10412-89得带轮缘宽度B=80mm
2、齿轮传动的设计 (1)选择材料与热处理
根据工作要求,采用齿面硬度<=350HBS ,查《机械设计基础》表11-1得 小齿轮选用40Cr,调质,硬度为250HBS 大齿轮选用ZG35SiMn,调质,硬度为220HBS
由《机械设计基础》图11-7C 得=680 MPa ,=510MPa ,
由《机械设计基础》表11-4得S H =1.1,所以
[
]==680/1.1MPa =618MPa [
]==510/1.1MPa =539MPa
由《机械设计基础》图11-10C 得
=240 Mpa ,=160Mpa 。
由《机械设计基础》表11-4得S F =1.4,所以
[
]=240/1.4MPa =171MPa [
]=160/1.4MPa =114.3MPa
(2)按齿面接触强度计算
设齿轮按8级精度制造。
取载荷系数K=1.2(表11-3),齿换系数a ϕ=0.4。
小齿轮上的扭距 T 1=9550 P 1/ n 1=9550×6.38/626=35.47 N·m 按式(11-5)计算中心距
[]31
2
305)1(u KT u a a
H ϕσ⎪⎪⎭⎫ ⎝⎛±≥=32
7.54.010000
9.772.1463305)
17.5(⨯⨯⨯⎪
⎭
⎫ ⎝⎛±=109mm
2sin 21
0αzF F Q =00 1.53()c L
P Z P P K K α=
=+∆
取a=110mm
齿数 取z =36,z =5.18×36=186.5,则取z =186,实际传动比i =5.16
mn=2a·cos β /(Z1+Z2)=2×190×cos ︒15/(36+205)=1.25mm 按表4-1,取mn=1.5,去定螺旋角β
β = arccos [mn · (Z1+Z2) / 2a]= ︒9519.17 齿宽b=a ϕa=0.4×190=76mm ,取b2=76mm ,b1=84mm (3)验算弯曲强度
当量齿数:Zv1=Z1/cos3 β=41.8 ,Zv2=Z2/cos3 β=238.1 查图11-9得YF1=2.44 , YF2=2.13,所以
[]Mpa
Mpa m bz Y KT F n F F 1714.705.13676cos 44.210733.92.16.1cos 6.112
42111=≤=⨯⨯⨯⨯⨯⨯⨯==σββσ
σF2= σF1 ·YF2/ YF1 = 61.5Mpa< [σF2] =114.3Mpa (4)求圆周速度V
V=πd1n1/(60×1000)=1.86m/S 对照表11-2可知选8级精度是合宜的。
(5)齿轮结构参数 分度圆直径
mm Z m d d mm Z m d d n n 23.323cos 76.56cos 2221
11=='===
'=ββ
齿顶圆直径
mm
h d d mm h d d a a a 73.3242,26.58222211=+==+=
齿根圆直径
()()mm
c h
d d mm c h d d m m n
a f n a f 355.321,
885.54*
*
2
2**
11=+-==+-=
中心距a=190mm
大齿轮齿宽b2=76mm 小齿轮齿宽b1=84mm
通过对减速器结构的分析,可知小齿轮左旋,大齿轮右旋比较合适。
第六节、轴的设计计算
1、 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
1轴的材料选择,45钢,调质处理,由表14-2查得C=110,p 1
=6.38KW ,n 1
=626 r/min 初步确定
1轴的最小直径
d
1
≥ 3
1
1
n
p
C = 23.8㎜
由于轴端开键槽,会削弱轴的强度,故需增大轴径5%~7%取
d
1
dim =25mm
2轴的材料也选45钢,调质处理,由表14-2查得C=110,p
2
=6.13KW ,
n 2
=111 r/min 初步确定
2轴的最小直径
3
2
2
2n
p d C ⨯===41.9mm,
由于轴端开键槽,会削弱轴的强度,故需增大轴径5%~7%,取
d
2
dim =45㎜
2.由齿轮的旋向分析2轴受力情况
(1)由以上计算分析可知道,大齿轮右旋,径向力、圆周力、轴向力大小如下:
326010
23.3234
.527223
2
2
2=⨯⨯=
=
-d
T F t N N tg tg n
t r F
F
12479519
.17cos 203260cos 2
2
=⨯== β
α N
tg tg F F t a 105632609519.1722=⨯==
β
(2)2轴受力情况如(3-1)图所示
(3)求垂直面的支承反力
570143
2/23.32310562/14312472222-=⨯-⨯=•-•
=
L L
d F F F
a r v
N
N F F F
v r v
181711=-=
(4)求水平面的支承反力
N
F
F F
t H H
16302/32602
2
21===
=
(5)绘制垂直面的弯距图(3-2)
2
2L
F M
v av
•
==1817×0.142/2=129.9Nm 2
1'
L
F M
v av
•==-570×0.143/2=-40.8
(6)绘制水平面的弯距图(3-2)
m N L
F
M
H
aH
•=⨯==
5.1162/143.016302
1 (7)求合成弯距
(8)危险截面的当量弯距
由图(3-4)可见,截面a-a 最危险,其转距
T
2
=527.4Nm
当量弯距 如认为轴的扭切应力是脉动循环变力,取折合系数=0.6,代入上式
(9)校核直径
轴的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由表14-1查得b σ=650 MPa ,由表14-3查得[]b 1-σ=60MPa
m N M M M aH aV a
⋅=+'='4.1232
2m
N M M M aH aV a •=+=+=5.1745.1169.129222
22
2)
(T M M a e α+=m
N T M M a ae •=⨯+=+=4.361)4.5276.0(5.174)(2222
α
考虑到键槽对轴的削弱,将d 值加大4%,故
d=1.04×39.2=40.76㎜
故轴符合强度要求
第七节、滚动轴承的选择及计算
1、轴承的安装方案
轴1和轴2的轴承均采用正装(面对面) ,其原因在于正装轴承(面对面)适合于传动零件位于两支承之间,轴承反装(背靠背)适合于传动零件处于外伸端,而且支承跨距不大,故采用两端固定式。
轴承类型选为角接触球轴承。
入下图所示:
正装(面对面) 反装(背靠背) 2、 轴承的校核
(1)轴承的预期寿命取为Lh=14400h ,由前面的计算知道,
F
r 2
=1247N ,
F
a 2
=1056N
2轴的工作转速n2=111r/min ,初选轴承7211AC ,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表15-6得到基本额定动载荷Cr =38.8KN ,基本额定静载荷Cor=31.8KN
[]mm
M d b e 2.39)601.0/(104.361)1.0/(3331=⨯⨯=≥-σ
N F F F H V r 8.17261630)570(222
22
22=+-=+=
由表16-13查得轴承的内部轴向力为:
N
F N F F F r r 2.11748.172668.068.01660244168.068.022'
11'=⨯=⨯==⨯=⨯=
因为F2′+Fa2 > F1′ 所以Fa1== F2′+ Fa2=2230.2N Fa1= F1′=1174.2N
(2)计算轴承的当量动载荷 由表16=13查得e=0.68而
查表16-12得,X1=0.41,Y1=0.87,X2=1,Y2=0,所以 P1=X1Fr1+Y1Fa1=0.41×2441+0.87×2230.2=2941.1N P2=X2Fr2+Y2Fa2=1726.8N (3)轴承寿命的校核
因为轴的结构要求两端选择同样尺寸的轴承,进P1较大,故以它来校核轴承的寿命
h h P Cr n L h 14400)(60101
16>==ε
N
F F F H V r 244116301817222
1211=+=+=
e
e F F F F r a r a ===
>==68.08
.17262
.117491.02441
2
.22302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