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PDF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年级月考一
生物试题2019.9
时间:90分钟满分:9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60分)
1、关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说法正确的是()
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B.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和系统
C.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各生物具有相同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D.蛋白质,核酸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的是()
①皮肤②胃黏膜③神经细胞④变形虫⑤细胞内蛋白质等化合物
⑥流感病毒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山羊⑧一池塘中的所有鱼类⑨一片森林
⑩一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A.⑤⑥③②①④⑦⑩⑨
B.③②①④⑦⑩⑨
C.③②①④⑦⑧⑩⑨
D.⑤②①④⑩⑨
3、地球上的生命千姿百态,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又各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下列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细胞层次的是( )
A.一个病毒B.一个受精卵C.一个洋葱D.一个蜂巢
4、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标本染色较深,观察时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
B.将位于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向视野中央,应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C.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需要先升高镜筒,以免镜头破坏玻片标本
D.转换高倍物镜之前,应先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5、如果把细胞搅碎,细胞将死亡;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如果把病毒搅碎,病毒将失去活性,这说明()A.细胞和病毒失活是因为破坏了它们的化学成分
B.细胞和病毒被搅碎都失活,可见两者的特点是一致的
C.像病毒这样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存在,说明生命现象不依赖于细胞结构
D.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结构基础之上
6、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观察物像丙时应选用甲中①④⑥组合
B.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的调节顺序为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装片→转动细准焦螺旋
C.若丙是由乙放大10 倍后的物像,则细胞的面积增大为原来的10 倍
D.若丙图观察到的细胞是位于乙图右上方的细胞,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7、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卵子、大肠杆菌和血红蛋白并不全是细胞
B.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C.将显微镜转换为高倍镜后,视野内细胞数目将减少,视野变暗
D.大肠杆菌属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
8、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环境中都能找到
B.大量元素在生物体中所占比例较大,所以大量元素比微量元素更重要
C.脱水蔬菜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D.无机盐在生物体中含量很少,但作用很大
9、细胞学说揭示了()
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B.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C.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D.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10、下列四组生物中,都属于真核生物的一组是()
A.病毒和柳树B.细菌和草履虫C.蓝藻和酵母菌D.青蛙和酵母菌
11、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但病毒必须寄生于活细胞之中才能表现生命活动.这个事实能说明()
A.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的一面B.病毒不属于生物
C.病毒具有独立代谢能力D.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2、对下列几种微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酵母菌②乳酸菌③硝化细菌
④蓝藻⑤烟草花叶病毒⑥噬菌体
A.从组成成分上看,所有生物都含有蛋白质和DNA
B.从结构上看,①为真核生物,②③④为原核生物
C.从分类上看,①②③可以分为一类,④⑤⑥可以分为一类
D.从生命系统的层次上看,①②③④⑤⑥都属于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13、从生物学的角度,下列几则广告语科学的是()
A.补铁口服液,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B.这种口服液含有丰富的钙、铁、锌、硒等微量元素
C.吃生鸡蛋更有利于人体消化,利于身体健康
D.这种营养品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20种必需氨基酸
14、下列有关细胞的组成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 )。
A.组成细胞的元素有C、H、O、N等20多种,其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
B.青蛙和玉米细胞内的化学元素在种类上大致相同,在含量上不同
C.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中占细胞干重最多的是氧
D.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对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15、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虽然很少,却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
这可通过下面的哪一实例得到证实()
A.缺Mg时叶片变黄
B.油菜缺B时只开花不结果
C.动物血液中钙盐的含量太低会抽搐
D.缺P会影响核酸的合成
16、在可溶性还原糖、油脂、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叙述错误的是()
A.甜菜中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是进行可溶性还原糖鉴定的理想材料
B.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
C.花生种子富含油脂且子叶肥厚,是用于油脂鉴定的好材料
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动物材料
17、下列关于有关物质鉴定的显色反应,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用斐林试剂处理葡萄糖显砖红色
B.用苏丹Ⅲ处理脂肪显橘黄色
C.用双缩脲处理蛋白质显紫色
D.用碘处理果糖呈蓝色
18、下列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导致实验失败的操作是( )
①脂肪鉴定时,花生子叶染色后,使用清水洗去浮色
②蛋白质鉴定时,把A、B液混合后再加入蛋白质样液中
③还原糖鉴定时,用60℃水浴加热
④淀粉鉴定时,直接把碘液滴加到淀粉样液中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
19.一种植物和一种哺乳动物细胞中某些化学元素的含量(占细胞干重的质量分数:%)如下表数据,下列
A.碳元素的含量能说明有机物是动植物体内干物质质的主要成分
B.由表可知,两种生物体内所含化学元素的种类和含量差异很大
C.测定该动物的某种小分子含C、H、0、N、S,此小分子不可能是氨基酸
D.N、S含量说明动物组织含蛋白质较多,H、O的含量说明植物体内含水多
20、小麦种子萌发时产生淀粉酶,将淀粉水解为麦芽
糖、葡萄糖等。
小麦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 ℃左右(即30℃下产生的淀粉酶最多)。
取适量小麦种子在20 ℃和30 ℃培养箱中培养4天后,做如下处
理:
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加热至50 ℃左
右,摇匀后观察试管中的颜色。
结果是( )
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
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C.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
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21、区别氨基酸种类的依据是()
A.肽键位置的不同B.所含氨基的多少不同
C.所含羧基的数目不同D.R基团的不同
22、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千差万别,其原因不可能是( )
A.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不同
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不同
C.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
D.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23、下列叙述中能对蛋白质的功能进行高度概括的是()
A.参与细胞内物质的运输、信息的传递及免疫等生理活动
B.是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结构物质
C.调节细胞和生物体新陈代谢的重要物质
D.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24、下图表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甲中一定含有S、P等元素B.多肽中乙的数目等于丙的数目
C.①过程进行时会产生一定量的水D.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是细胞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25.以下关于蛋白质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多肽
B.多肽通常为链状,也称肽链
C.多肽通过盘曲折叠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D.一个蛋白质分子只能含有一条肽链
26、下列物质中,若将其中能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一条肽链,则此肽链中所含的羧基、氨基和肽键的数目依次是( )
A.3、3、2 B.4、3、3 C.3、2、4 D.2、2、2
27、已知甘氨酸和另一氨基酸缩合形成的二肽的分子式为C7H12N2O5,甘氨酸的分子式为C2H5NO2,则另一氨基酸为()
28、免疫球蛋白IgG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其中-S-S-表示连接两条相邻肽链的二硫键。
若该IgG由m 个氨基酸构成,则该IgG有肽键数( )
A.m个B.(m+1)个C.(m+2)个D.(m-4)个
29、已知20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128,人的胰岛素是一种含有51个氨基酸,由二条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6528 B.5628 C.5646 D.6000
30、某28肽被水解成2个5肽、2个3肽、3个4肽,则这些短肽的氨基总个数的最小值及肽键总个数依次是( )
A.8、18 B.7、16 C.7、21 D.8、21
二、非选择题(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共30分)
1、下图所示五种不同生物的细胞,据图回答相关问题:(共7分)
(1)丙和乙的主要区别在于,乙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因是。
(2)甲和丁的主要区别在于,这说明细胞具有性。
(3)戊与丁都属于生物,二者区别是。
图中除戊之外具有细胞壁的细胞是。
2、根据“生物组织中可溶性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淀粉”实验,回答下列问题:(共6分)
(1)在做还原糖鉴定的实验中,选择甘蔗为实验材料,实验过程和方法规范,但没有得到理想的实验结果,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鉴定花生子叶中脂肪的实验中,在下观察到能将脂肪染成红色颗粒的染液是.
(3)在做蛋白质鉴定实验时,在2 mL蛋白质溶液中加入2 mL双缩脲试剂A液后,又加入2 mL双缩脲试剂B液,振荡均匀,溶液颜色呈蓝色,最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2013年4月20日8时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后,党中央、国务院在第一时间把许多急需的药品和食品运送到地震灾区。
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水、无机盐、维生素、糖类、脂质和蛋白质,这些营养物质在人体细胞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共7分)
(l)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和有机物分别是__________和。
(2)人每天都要补充一定数量的蛋白质,尤其是救出的婴幼儿。
如果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影响体内的_________合成,导致免疫力下降。
(3)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饮水是提供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天然无污染的泉水中含有Cu、K、Ca、Zn、P、Mg、Fe等人体必需元素,其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___________,属于大量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市场上出售的少数劣质奶粉中掺有植物淀粉,请问如何鉴定奶粉是否含淀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肉毒梭菌(厌氧性梭状芽孢杆菌)是致死性最高的病原体之一,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肉毒梭菌的致病性在于其产生的神经麻痹毒素,即肉毒类毒素。
它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肽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1 mg可毒死20亿只小鼠。
煮沸1 min或75 ℃下加热5~10 min,就能使其完全丧失活性。
可能引起肉毒梭菌中毒的食品有腊肠、火腿、鱼及鱼制品、罐头食品、臭豆腐、豆瓣酱、面酱、豆豉等。
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共10分)
请据此回答:
(1)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其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通式是。
(2)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上图可知,该片段由______种单体组成,有________个肽键,在形成该片段相对分子质量减少________。
(4)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______个氨基和________个羧基。
(5)若一分子肉毒类毒素相对分子质量为b,组成它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则一分子肉毒类毒素含有的氨基酸数为________________。
(2分)
高一月考一生物答案2019.9
1—5 DBBCD 6—10 DBBBD 11-15 DBACB 16—20 ADAAD 21—25 DADCD 26—30 CDDCC
1、(1)丙无细胞结构细胞中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
(2)甲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多样(或差异)
(3)真核戊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等结构甲、乙
2.(1)甘蔗主要含蔗糖,是非还原糖(2分)
(2)显微镜苏丹Ⅳ染液
(3)B液加入过量,生成大量氢氧化铜(2分)
3、⑴水蛋白质⑵抗体(3)Cu Zn Fe K、Ca、P、Mg
(4)滴加碘液,观察是否变蓝;若变蓝,则说明含有淀粉。
(2分)
4、(1)蛋白质
(2)高温使蛋白质空间结构破坏
(3)5 4 72
(4)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