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快乐教学的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快乐教学的运用
作者:张燕
来源:《新课程学习·下》2011年第07期
摘要:快乐教学是愉快教育在教学领域的体现。
快乐教学的提出,对于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创设愉快情境,帮助学生形成学习需要,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课堂教学;快乐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新一轮课程改革也要求我们“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所以我们应该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认真钻研教学理论上动些脑筋。
有句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六七岁的孩子,刚走进学校开始学习文化知识,还沉浸在童话故事的世界里,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常把书上的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编成一个个故事或者游戏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去听、去想、去演、去讲,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注意在课堂上提供丰富、充足、典型、较为完整的感性材料,放手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全方位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兴趣盎然地学习数学。
一、创设情境,营造浓郁的课堂学习气氛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思维的具体性,越是具体形象的东西,越能唤起他们的无意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因此,直观性原则的运用,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
为此,我在教学中注意按照教材的特点,在挖掘教材本身的“快乐因素”上下工夫。
如我在教学“100以内数的比较大小”时,编了一段这样的小故事:今天是小松鼠的生日,小牛和小山羊约好,一起到森林里给小松鼠庆祝生日。
去森林要坐公共汽车,他们一大早就到车站,买好车票。
小牛的座位号是23,小山羊的座位号是25。
过了一会儿,小猴司机开着中巴车来了。
小猴司机想考一考小牛和小山羊,给他们说,谁的座位号数大谁就先上车。
小牛和小山羊都还没有学过比较两位数的大小,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怎么办。
他们想回去问问小狗,可时间又来不及了。
小朋友,你们能帮帮小牛和小山羊吗?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积极性很高,谁都想帮助小牛和小山羊。
教师及时加以引导,学生很快地学会了两位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情境策略,是把若干新知渗透到奇妙有趣的情节、场景或故事之中,以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为需求,激发学生在环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自信,认识“做中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整合创新的规则、技巧。
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
和理解数学。
这无疑告诉我们在课堂中要经常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投其所好,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数学。
二、把游戏引进课堂,使课堂里动静结合、活泼有趣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都是刚刚入学的儿童,天真烂漫,爱说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
于是我在教学中想方设法把游戏引进课堂,根据教材内容,不断调节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组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兴奋与抑制的不断变换之中,使课堂里动静结合,既有节奏,又有乐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例如,教学“数的组成与分解”时,我设计了“找朋友”的游戏:参加游戏的小朋友头戴数字卡,伴随着“找呀找呀,找到一个好朋友”的旋律,相互找朋友,头饰上的数能组成需要分解的数,就是一对好朋友。
(如:2和7组成9、3和6组成9中,“2”和“7”是一组好朋友、“3”和“6”是一组好朋友。
)学生在感性直观、轻松自如的游戏中,感知了抽象的数学的理念,其乐融融,教师何乐而不为呢?
三、手脑并用的操作学习
俗话说:“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
”七八岁的孩子很好动,如果把他們好动的特点迁移到学习上,让他们在学习时常常摸一摸、摆一摆,就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知识。
我在教学中,常常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小棍、圆片、三角形、小动物或摆算式等等。
例如,在教学“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时先让学生摆一摆,第一行摆圆圈(4个),第二行摆要求摆的△比○多2个,在摆的时候,要想一想先摆几个△,再摆几个△,一共摆几个△,让学生把自己摆得结果到展示台上展示。
老师再在黑板上摆出以下图形:
○○○○
△△△△△△
通过观察、操作等多种形式,使学生由具体到抽象,逐步理解了数量关系、图和数的配合,可以一眼看出摆出来的6个△,是由于○同样多的4个△和比○多2个合起来的。
四、选择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创设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对自己身边的事情最容易产生兴趣,如果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还能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就不但能激趣,而且能增强儿童学习数学的信心。
如在教学“购物”这一单元时,设计一次“我当小管家”的数学实践活动,分别让学生饰演购物者和收银员的角色在具体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发生身边的数学问题,体验学习本领后得以运用所带来的喜悦,能更好地获得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一年级的课本就像是一本卡通故事书,每一课内容、每一道练习题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把它表达出来,并把知识融入生活当中,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
让学生用快乐的心情去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让他们学得乐、学得好!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六村堡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