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8课 百家争鸣 (共24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诸子百家
“万世师表,仁政礼治” “无为之道,祸福相倚 ” “与时俱进,依法治国” “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看故事,猜学派
新学期刚刚开始,才升入初中的学生比较调皮。特别 是某班的同学,上课说话,下课打闹,口出脏话,乱扔纸屑, 顶撞老师,简直是无法无天。班主任召集班干部开会商量对 策。
有重要意义。 意义:
师 德 建 设 与 教师专 业成长 的研究 过程,培 养广大 教师强 烈的职 业光荣 感、历 史使命 感 和 社 会 责 任感。 使我校 教师志 存高远 ,爱岗敬 业,忠于 职守,乐 于奉 献,自觉 履行教 书 育 人 的 神 圣职责 ,成为热 爱学习 、终身 学习和 锐意创 新的楷 模。并 以高尚 的情操
三、百家争鸣
代表人物及主张
哪一个学派的主 张对战国时期的封建 统治者最有用?
墨子 孟子 荀子 庄子 韩非子
“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仁政”;“民贵君轻”;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
“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护社会秩序。 治国要顺其自然
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百家争鸣——关于战争
1.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
纪律委员说:“再这样下去不行了,必须采取措施, 我建议实行重罚,违纪一次罚款十元,教室外罚站一天,再 罚值日一周。”
班长说:“我主张以批评教育为主,我们可以制定班 规,让每个人去遵守,谁违犯了,我们可以批评他,规劝他, 帮助他,让他慢慢地改正过来。”
卫生委员说:“我们也不用罚,也不用管,随他去吧, 慢慢地也许就会变好了。”
英
国
爱 丁
澳
堡
大
大 学 孔
利 亚
子
学
院
韩
北
国
欧
孔子学院是在海外设立的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 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全球首家孔子学院2004年在韩国首尔正 式设立,截至2015年12月6日,中国已在1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 了500所孔子学院和1000个孔子课堂,学员总数达190万人。
孔子和儒家学说
以德治国,反对苛政 创私学,有教无类
《论语》弟子整理其言行而成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有一天,孔子家的马棚失火了。孔子从朝廷下班回家,他看见 马棚烧没了,就问家人:“马棚失火伤着人了吗?”他却不问马怎 么样了。
孔子路过泰山的一侧,有一个在坟墓前哭的妇人看上去十分忧伤。孔子立起 身来靠在横木上,派遣子路去问讯那个妇人。子路问道说:“你哭得那么伤心, 好像有很伤心的事。”那个妇人说:“没错,之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我的丈 夫以前被老虎吃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吃了。”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 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苛刻的暴政。”孔子说:“学生们记住, 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
案例分析
月考结束某同学考得不理想,很不开心。请你运用本节 课内容如何对他进行劝说?
老子
一切事物都有 对立面,对立 的双方能够相 互转化。
孔子
温故而知新, 学习和思考结 合,学习上要 有老老实实的 态度等。
三、百家争鸣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第8课 百家争鸣
何谓“诸子百家”?
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非常 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 其说,史称“诸子百家”,即各 种思想学派。
《孟子》
荀子 老子 庄子
战国
春秋 末年
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
《荀子》
人应顺应自然;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 方可以相互转化;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道德经》
战国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庄子》
墨子 战国 “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墨子》
韩非 战国 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韩非子》
实事求是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要善于复习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要虚心向别人 学习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思结合,善于思考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 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 耻且格
以德治国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孔子和儒家学说的影响: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对后世的思想文化
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正统 思想。儒家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马棚失火”和“苛政猛于虎”两则小故事 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孔子和儒家学说
仁、爱人、以德治国
教育家
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 教学对象: “有教无类”
学习方法: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怠
学习态度: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探究:《论语》中体现的孔子思想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仁者爱人
知之为知之,实践( D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9.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频繁的争霸战争 B.学术繁荣
C.社会大变革
D.新兴地主阶级产生
C
学习目标
1.说出老子、孔子的生平、思想主张; 2.能简述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3.记住“诸子百家”代表人物其及思想主 张;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
私人订制个人档案
老子
春秋后期
李耳
楚国
道家学派
《道德经》书影
(1)顺应自然 (2)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 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 (3)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晚期
5.“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出自(B )
A《道德经》 B《孙子兵法》 C《韩非子》 D《论语》
6.提出“民贵君轻”观点的思想家是( B )
A.老子
B.孟子
C.孔子
D.荀子
7.下列内容不正确的是( D )
A.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 B.孙武的著作是《孙子兵法》 C.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D.孔子提出了“仁政”治国的学说
(1)纪律委员和班长分别代表哪两个学派的观点?并说出 他们各自的主张?
纪律委员:法家
以法治国
班长:儒家 以德治国;仁政;
(2)卫生委员体现了哪一学派的观点,创始人是谁?
道家
老子
百家争鸣
孔子
春秋 末年
核 对心苛思政想;“创仁办”;私政学治,上主主张张“有以教德无治类国”,反《论语》
孟子
战国
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 的思想;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中考链接
1.春秋时期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思想家是( B )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墨子
2.根据孔子言论整理成的书是( C )
A.《春秋》 B.《尚书》 C.《论语》 D.《诗经》
3.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家是( D)
A.老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4.孔子生活在( A )
A.春秋晚期 B.战国初期 C.春秋早期 D.战国
墨子(墨家)
2.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
孟子(儒家)
百家争鸣——关于治理国家
1.实行“仁政”,民贵君轻的思想;
2.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庄子(道家) 3.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
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韩非(法家)
4.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 墨子(墨家)
百家争鸣有什么影响?
1.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 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2.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引 导 学 生 全 面发展 。 价值:
通 过 本 课 题 的研究 ,有利于 提高我 校教师 思想政 治素 质 ,使 教 师 牢 固树立 正确的 世界观 、人生 观和价 值观,自 觉抵制 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
思 想 文 化 的 影响;牢 固确立 在国共 产党领 导下走 国特色 社会主 义道
孟子
墨子
韩非子 庄子
“无为而治”
约公元前571年~公 元前471年
《道德经》 (道家的经典)
难—— 易 长—— 短 高—— 矮 强—— 弱 前—— 后 生—— 死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 对立面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孔子问礼图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私人订制个人档案
孔子
名丘 字仲尼
春秋后期 鲁国
儒家学派
核心思想“仁” “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8课 百家争鸣
——寻找治国方略
老子 孔子
最 新 师 德 建 设课题 开题报 告精选 背景:
加 强 和 改 进 师德建 设与教 师专业 成长是 全面贯 彻党的 教育方 针的根 本保证 ,是进一 步 加 强 和 改 进青少 年学生 思想道 德建设 和思想 政治教 育的迫 切要求 。在市 场经济 条 件 和 开 放 环境下 ,在课程 改革形 势下,师 德建设 工作面 临许多 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的 挑 战 ,教 师 队 伍的师 德水平 和全面 素质亟 待进一 步提高 ,师德建 设与教师专业成长工 作 亟 待 进 一 步加强 和改进 ,师德建 设的制 度环境 亟待进 一步改 善,因而加强和改进师 德 建 设 ,提 高 教师的 思想政 治素质 和职业 道德水 平,对于 促进教 师专业 成长,提 高学 校 办 学 质 量 ,促进青 少年的 健康成 长,对落 实科学 发展观 ,构建 社会主 义和谐 社会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