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1)学业分层测评:01+(三) 雨巷 断章 错误+Word版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业分层测评(三) 雨巷断章错误
[语言运用层]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两项是()
A第二展厅的文物如同一部浓缩的史书,举重若轻
....地展示了先民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战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
B这部翻译小说虽然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却多侧面、多视角地展现出那
个时代光怪陆离
....的社会生活画卷。
C有专家指出,石油是不可忽视的战略资源,我们必须厝火积薪
....,未雨绸缪,进一步健全中国的石油安全体系。
D那些航空领域的拓荒者,很多已经离开人世,但他们筚路蓝缕
....的感人形象一直深深印在人们的记忆中。
E我国绘画史上有一个时期把王石谷等四人奉为圭臬
....,凡是学画,都以他们为宗,有的甚至照摹照搬。
【解析】A举重若轻:形容做繁难的事或处理棘手的问题轻松而不费力。
不符文意,应改为“简明扼要”。
B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
C厝火积薪:比喻潜伏着很大的危险。
这里误用为“事先做准备”了。
D筚路蓝缕:形容创业艰苦。
使用正确。
E奉为圭臬: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
【答案】AC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总不能成天幻想远方,只是向往,只是想往,而抛弃现实。
B.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是比较熟悉的,重大的历史事件都能说得一清二楚。
C.为保持北京的古都风貌,在北京市旧城区改造中,新的建筑应以故宫和皇城为中心向外分七个层次逐步提高。
D.初涉文坛,她的第一部处女作就是这样一部意味深长的巨著,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
【解析】B项,由于介词“对于”位置放错导致全句搭配不当,应将“对于”放在句首。
C项,用词“提高”不当导致表意不明。
D项,成分赘余,“第一部”与“处女作”词义重复。
【答案】 A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近年来出现了所谓国学热。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重要的不是意见之争,而是学理或技术性争论。
①就像自然生态需要多样性,不能随便说哪个物种是“坏的”,更不能随便认为哪种文学不应该存在
②关于国学到底“好不好”这样的问题几乎没有意义
③但居然演变成一种“轻浮”的文化争论,这就让人失望了
④何况国学存在数千年,自有其伟大力量和深刻道理
⑤过于随便地进行批判,没有任何建设性
⑥国人对国学有兴趣,本是理所当然的事
A.⑥④②③①⑤B.②①④⑤③⑥
C.②①⑤③④⑥D.⑥③⑤①④②
【解析】第一步,确定首句。
比较⑥②两句,其中第⑥句中的“有兴趣”跟“国学热”在内容上紧密相联,故选⑥。
排除B、C两项。
第二步,根据句子间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序。
第⑥句中的“本是”与第③句中的“但”构成转折关系;第③句中的“‘轻浮’的文化争论”与第⑤句中的“随便地进行批判”在内容上紧密相联;而第①句是用打比方的方法对第⑤句进行解说;第①句与第④句构成递进关系。
排除A项。
【答案】 D
4.以“希望”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可以添减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戴望舒的诗情总是笼罩着一层不可排解的伤感。
在黑暗和残酷的现实面前,诗人不得不从昔日的旧梦中寻找希望,而虚幻无力的希望不可能给诗人以精神的拯救。
希望
【解析】此题实际考查的是叙述角度的转换。
“以‘希望’开头”,就暗含在叙述时以“希望”为主语。
另外还应灵活运用代词“他”“这”及关联词语,使语句在叙述转换时变得简明流畅。
【答案】希望是虚幻无力的,因为它是诗人在黑暗和残酷的现实面前从昔日的旧梦中寻找到的,因而它也就不可能给诗人以精神的拯救,这就使得戴望舒的诗情总是笼罩着一层不可排解的伤感。
5.请运用“假如……那么……”的句式再续写两个句子。
在书中,假如你和戴望舒一同走进雨巷,你将会感受到丁香姑娘的迷茫和惆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假如你和郑愁予一同走过江南,你将会想起思妇的孤独与落寞假如你和毛泽东一起独立寒秋,你将会收获到有志青年的博大情怀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答题。
中央电视台有一则公益广告,一个孩子无奈地看着窗外,窗外飘着一个风筝,紧接着画面上打出了三句话:楼下有人放风筝……;我一点也不喜欢tán钢琴;星期天,我好想去公园玩,可爸爸给我报了英语班。
请结合所提供的材料,设计一句广告宣传语。
要求:能鲜明表达广告主旨,不超过12个字。
并说明理由。
广告宣传语:
理由:
【解析】解答此题要审读材料,概括主旨。
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来展示自己的构思。
润色语言使之简明,有亲和力、感召力。
【答案】广告宣传语:关注孩子,不要关住孩子。
理由:不要一味注重孩子的成绩,一味强调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多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多关注孩子真正的需求。
[阅读提升层]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8题。
烦忧
戴望舒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7.诗人借“秋”和“海”两个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答案】烘托自己的“相思”和“清愁”像隔海相望般“辽远”,像身处肃杀的秋天一样“寂寞”。
清秋是一个怀人的季节,大海寄寓着无尽的相思,读来已是使人伤怀,加上“寂寞”,加上“辽远”,便把诗人落寞无奈与欲罢不能的相思之情展示得更为深刻细致,一种“断肠人在天涯”的感觉便油然而生。
8.本诗最大的艺术特色是什么?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案】诗人巧妙地运用回文修辞格来表达他心中的烦忧,这是本诗在艺术表现上的一大特色。
这样写仿佛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犹豫不决,他被生活中的烦忧压得喘不过气来,只好任由心中的烦忧恣意疯长。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2题。
一片槐树叶
纪弦
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
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
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
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
忘了是在江南,江北,
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
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
多年来,竟没有些微的损坏。
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
细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啊。
故国哟,要到何年何月何日
才能让我回到你的怀抱里
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
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
……
9.第一节明明可以用一个简单的陈述句表达,为什么诗人却使用了极其繁复的修饰语?各个修饰语各有什么含义?
【答案】意在说明诗人当时睹物生情而又极为复杂矛盾的感情。
“全世界”指范围,“最珍奇,最可宝贵”指程度;“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指它背后的故事;“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指它的形状、颜色。
这样的一片槐树叶使诗人睹物生情,伤感之情溢于言表。
10.槐树叶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槐树叶是诗人作为诗集的书签用的。
在文中“一册古老的诗集”里有了文化的象征,也许指古老的文化,虽然忘却了它具体的来历,但它肯定是故乡的槐树叶,诗人因此而略感欣喜,因为它使诗人的思乡之情有了寄托,也一下子拉开了诗人浓浓的乡愁乡思之门。
11.“一片槐树叶”为何是“最使人流泪的一片”?
【答案】它捡自故土,寄托了诗人强烈的乡思和沉重的乡愁。
12.你认为诗中“古老的诗集”有什么深刻含义?请写出你的理解。
【答案】有一定的文化象征意义,也许指古老的中国文化,也许指诗人对故土的眷恋之情和诗人对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不懈追求。
情感语录
1.爱情合适就好,不要委屈将就,只要随意,彼此之间不要太大压力
2.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身边,在此之前,你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顾自己
3.女人的眼泪是最无用的液体,但你让女人流泪说明你很无用
4.总有一天,你会遇上那个人,陪你看日出,直到你的人生落幕
5.最美的感动是我以为人去楼空的时候你依然在
6.我莫名其妙的地笑了,原来只因为想到了你
7.会离开的都是废品,能抢走的都是垃圾
8.其实你不知道,如果可以,我愿意把整颗心都刻满你的名字
9.女人谁不愿意青春永驻,但我愿意用来换一个疼我的你
10.我们和好吧,我想和你拌嘴吵架,想闹小脾气,想为了你哭鼻子,我想你了
11.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
其实你若真爱一个人,内心酸涩,反而会说不出话来
12.生命中有一些人与我们擦肩了,却来不及遇见;遇见了,却来不及相识;相识了,却来不及熟悉,却还要是再见
13.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
子不一定能遇见
14.世上总有一颗心在期待、呼唤着另一颗心
15.离开之后,我想你不要忘记一件事:不要忘记想念我。
想念我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也在想念你
16.有一种缘分叫钟情,有一种感觉叫曾经拥有,有一种结局叫命中注定,有一种心痛叫绵绵无期
17.冷战也好,委屈也罢,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你一句软话,一个微笑或者一个拥抱,我都能笑着原谅
18.不要等到秋天,才说春风曾经吹过;不要等到分别,才说彼此曾经爱过
19.从没想过,自己可以爱的这么卑微,卑微的只因为你的一句话就欣喜不已
20.当我为你掉眼泪时,你有没有心疼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