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景区古建筑消防安全提示注意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物和古建筑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绚烂文化的积淀和可贵的文化遗产,因为文物古建筑自己的特色及管理上存在的一些盲点,使其存在着大批的火灾隐患,极易诱生气灾事故,造成难以填补的火灾损失。

针对古建筑火灾的多种成因,一定坚持“防消联合,预防为主”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做好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工作,做到组织落实,制度严实,举措适当,施救有效。

1.增强教育培训
重视对工作人员和相关文物古建筑活动参加者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主要内容包含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预防火灾的方法、发现火情的办理及灭火技术等,进而提升大家对做好文物古建筑消防工作的认识,有效增强预防火灾的自觉性和有效性。

2.成立制度、明确责任
依据单位的特色,成立和完美防火灭火的方案和各项消防管理制度;
主动配合消防机构增强消防安全管理,逐级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和岗位防火责任制,保证逐项举措落到实处。

3.增强设备建设,装备灭火器械
地处偏僻的文物古建筑,应修筑消防蓄水池,装备水缸、水桶、沙土以备灭火。

有条件的文物古建筑单位应在主要建筑内安装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等系统。

在田野、山区的文物古建筑还应装备常用灭火器械和就地取材地设置合适自己特色的消防设备。

4.增强电气工程安装、施工的管理
一定严格审批手续,并由实践经验丰富,技术力量雄厚的电气工程部门承担。

安装工程结束后,须经供电部门和消防监察部门共同检查查收,合格后方可通电使用。

5.增强生活用火的管理
在炊事用火、照明用火、取暖用火时,使用时四周应用不燃资料隔断,可燃物、易燃物远置,而且一定有专人看守,不得私自离岗。

使用完成后实时除去火种,防微杜渐。

6.重视宗教活动明火管理
可将在殿内烧香、点蜡和燃点油灯改为在殿堂以外的安全地带设置焚香炉亭,做到专人看守,人离火熄。

每日清理蜡烛残枝、香头,并实时进行安全办理。

也可使用安全靠谱的代替性物件来代替易引生气灾的点火蜡烛。

7.实时进行保护检查和养护
在每年雷雨季节到来以前,关于防雷设备进行一次仔细的检查,防备导体锈蚀或损害、折断。

有破坏的要实时进行改换。

8.设置消防标记
文物古建筑单位的要点部位和旅行热门,应建立显然的防火标记、消防指示牌,禁止将易燃、易爆和导火物件带入古建筑和文物单位,以最大限度减少引生气灾的可能性,保证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