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九年级下册历史《第2课俄国的改革》课件公开课(7)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 ——列宁
局限性: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俄国的改革使其跻身强国之列,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1、改革是社会进步的 推动力
;
2、改革要顺应
时代潮流
;
3、改革离不开
杰出的领导者
;
随堂检测
1.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顾部分保守贵族廷臣的反对,
宣布废除农奴制度,是因为“若不弃小利,则大利难保”。材
落后的农 奴制国家
1.根本原因: 农奴制 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目的: 富国强兵
3. 特点: 学习西方
3.改革内容 政治 加强 中央集权 ;按 功劳 和 才能 提拔人才;
军事 经济
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 新式 常备军; 鼓励兴办 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文化教育 推行 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B.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1)经济:农奴制 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根本原因
市 场
资 金
劳 动 力
次数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86次
0 1858
农奴暴动
1176次
90次
1859
126次
1860
1861 年代
这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2)政治上: 农奴暴动频繁,阶级矛盾尖锐。
(3)克里米亚战争的失利
做一做
下列关于彼得一世改革作用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 A.打击了农奴制度 B.促进了经济发展 C.加强了军事力量 D.巩固了贵族、地主和商人的国家
二、农奴制改革
1.改革的背景
国 内 经济 形 势
国别
人均
铁(万吨)
(卢布) 1850年 1860年
俄国
71
22.8 29.8
英国
323
228.5 388.8
13世纪上半叶: 16世纪:
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征服
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称“沙皇”,脱离蒙 古统治,使俄国成为一个独立国家。
1613年: 1917年:
罗曼诺夫王朝,彼得一世在位期间达到鼎盛, 进入帝国时期
十月革命爆发,俄罗斯帝国灭亡
一、彼得一世改革
因其对俄国的卓越贡献被参政院封为 “全俄罗斯大帝”和“祖国之父” 。
5造、成内“有继容害续的:拖、延灾只①难会农性引的奴起后更获果大得。的”人灾祸身,自对由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议上
②高价赎买份地
**1860~1890年,生铁的产量由2,050万普特增至5,660万普特;钢产量 由1,250万普特增至5,2000万普特;煤的产量由1,800万普特增至36,700 万普特。
彼
得
大
帝
在克里姆林宫普京办公室唯
一的画像是彼得大帝,他说:
“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
大帝。”
改革背景(原因)
西欧 国家
通过海外贸易和掠夺积累了大量财富,占有广阔市 场的英国,正在孕育工业革命;法国在路易十四的 强权领导下,已发展为17世纪中叶的欧陆首强。
资本主义迅 速发展
俄国
而当时俄国的经济完全依赖于农业,全国只有几十个手工 工场,商业几乎全部把持在外国人手中。教育由东正教会 垄断,普通民众知识贫乏。即使在首都莫斯科,一百个人 中间识字的也不超过三个。
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 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提供劳动力
②高价赎买份地
提供资金
6、影响:
积极: 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使俄国走上了资
本主义的道路) (改变社会性质)
7、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1877~1878年欧俄部分的9150万俄亩的私有土地中,有7300 万俄亩属于封建地主,占了80%。部分劳动力仍被束缚在封建经济 活动中,依靠封建地租进行生产。农民在改革中得到的土地,按 1861年的土地市价计算仅值5亿多卢布,但到1905年为止,农民共 付出20亿卢布赎金。农民虽付出了高昂的赎金,但得到的土地比 改革前少了,质量也更差了。
直接原因
克里米亚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几个 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资本主义工业文明 > 封建农奴制度
二、农奴制改革:
2、时间: 1861 年 3、改革者: 亚历山大二世 ;
诸位会深信,凡能 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 我们都一一地做到了。
4、目的: 巩固统治,维护地主利益 ;
**1866年俄国的工厂不到3千,1903年已近9千个。
**1861年后的30年间,俄国粮食产量增加了三分之二。到19世纪80年代 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分。
从材料看出,俄国经济发展状况如何?结合所学,分析上述状况 出现的原因。
状况: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原因:农奴制改革的推动
5、内容:
法国
150
40.6 89.8
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俄国的资本主义落后于英法
铁路 (公里)
1600 14603 9160
国内政治形势
“大家好,我叫尤里,现在是1861年的俄国。我是安德 烈公爵家的农奴,整个俄国90%以上的人口都是像我这样的 农奴。我们穷苦,一年到头也无法给自己买点商品。公爵老 爷挣到钱之后又购买了大量的土地和农奴。我们夜以继日工 作却依旧贫困潦倒,想要另谋生路又无法自由选择。家里已 经断粮了,而公爵依然把我们当奴隶一样对待。
社会习俗 提倡人们学习 西方 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5.意义 ①实力大增,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②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初步发展,开启了近代化进程
6.性质:农奴主推行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改革
说一说
图片反映的是彼得一世 哪方面的改革措施?这幅漫 画说明了什么?
社会习俗的改革
说明他能身体力行,有改革 到底的决心和魄力
温故知新
从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已有哪些国家建立并巩固了资产阶级政 权?
他们各自采用了何种方式实现了政体的过渡?
英国
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
资 产
美国
阶
级
俄国
资产阶级改革
政
权
日本
俄国的改革
俄国历史沿革 彼得一世改革 亚历山大二世农奴制改革
俄国的历史沿革
9世纪晚期:
东斯拉夫人建立基辅罗斯(第一个国家)
D 料表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解放农奴为自由人
B.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C.摆脱国家民族危机
D.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
2.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一般法令》 规定:脱离了农奴依附身
份的农民享有与其他自由的农村居民同等的权利,如依法经
D 营工厂、参加选举、受教育等。此规定表明俄国( )
A.实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
局限性: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俄国的改革使其跻身强国之列,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1、改革是社会进步的 推动力
;
2、改革要顺应
时代潮流
;
3、改革离不开
杰出的领导者
;
随堂检测
1.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顾部分保守贵族廷臣的反对,
宣布废除农奴制度,是因为“若不弃小利,则大利难保”。材
落后的农 奴制国家
1.根本原因: 农奴制 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目的: 富国强兵
3. 特点: 学习西方
3.改革内容 政治 加强 中央集权 ;按 功劳 和 才能 提拔人才;
军事 经济
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 新式 常备军; 鼓励兴办 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文化教育 推行 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B.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1)经济:农奴制 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根本原因
市 场
资 金
劳 动 力
次数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86次
0 1858
农奴暴动
1176次
90次
1859
126次
1860
1861 年代
这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2)政治上: 农奴暴动频繁,阶级矛盾尖锐。
(3)克里米亚战争的失利
做一做
下列关于彼得一世改革作用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 A.打击了农奴制度 B.促进了经济发展 C.加强了军事力量 D.巩固了贵族、地主和商人的国家
二、农奴制改革
1.改革的背景
国 内 经济 形 势
国别
人均
铁(万吨)
(卢布) 1850年 1860年
俄国
71
22.8 29.8
英国
323
228.5 388.8
13世纪上半叶: 16世纪:
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征服
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称“沙皇”,脱离蒙 古统治,使俄国成为一个独立国家。
1613年: 1917年:
罗曼诺夫王朝,彼得一世在位期间达到鼎盛, 进入帝国时期
十月革命爆发,俄罗斯帝国灭亡
一、彼得一世改革
因其对俄国的卓越贡献被参政院封为 “全俄罗斯大帝”和“祖国之父” 。
5造、成内“有继容害续的:拖、延灾只①难会农性引的奴起后更获果大得。的”人灾祸身,自对由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议上
②高价赎买份地
**1860~1890年,生铁的产量由2,050万普特增至5,660万普特;钢产量 由1,250万普特增至5,2000万普特;煤的产量由1,800万普特增至36,700 万普特。
彼
得
大
帝
在克里姆林宫普京办公室唯
一的画像是彼得大帝,他说:
“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
大帝。”
改革背景(原因)
西欧 国家
通过海外贸易和掠夺积累了大量财富,占有广阔市 场的英国,正在孕育工业革命;法国在路易十四的 强权领导下,已发展为17世纪中叶的欧陆首强。
资本主义迅 速发展
俄国
而当时俄国的经济完全依赖于农业,全国只有几十个手工 工场,商业几乎全部把持在外国人手中。教育由东正教会 垄断,普通民众知识贫乏。即使在首都莫斯科,一百个人 中间识字的也不超过三个。
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 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提供劳动力
②高价赎买份地
提供资金
6、影响:
积极: 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使俄国走上了资
本主义的道路) (改变社会性质)
7、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1877~1878年欧俄部分的9150万俄亩的私有土地中,有7300 万俄亩属于封建地主,占了80%。部分劳动力仍被束缚在封建经济 活动中,依靠封建地租进行生产。农民在改革中得到的土地,按 1861年的土地市价计算仅值5亿多卢布,但到1905年为止,农民共 付出20亿卢布赎金。农民虽付出了高昂的赎金,但得到的土地比 改革前少了,质量也更差了。
直接原因
克里米亚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几个 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资本主义工业文明 > 封建农奴制度
二、农奴制改革:
2、时间: 1861 年 3、改革者: 亚历山大二世 ;
诸位会深信,凡能 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 我们都一一地做到了。
4、目的: 巩固统治,维护地主利益 ;
**1866年俄国的工厂不到3千,1903年已近9千个。
**1861年后的30年间,俄国粮食产量增加了三分之二。到19世纪80年代 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分。
从材料看出,俄国经济发展状况如何?结合所学,分析上述状况 出现的原因。
状况: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原因:农奴制改革的推动
5、内容:
法国
150
40.6 89.8
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俄国的资本主义落后于英法
铁路 (公里)
1600 14603 9160
国内政治形势
“大家好,我叫尤里,现在是1861年的俄国。我是安德 烈公爵家的农奴,整个俄国90%以上的人口都是像我这样的 农奴。我们穷苦,一年到头也无法给自己买点商品。公爵老 爷挣到钱之后又购买了大量的土地和农奴。我们夜以继日工 作却依旧贫困潦倒,想要另谋生路又无法自由选择。家里已 经断粮了,而公爵依然把我们当奴隶一样对待。
社会习俗 提倡人们学习 西方 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5.意义 ①实力大增,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②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初步发展,开启了近代化进程
6.性质:农奴主推行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改革
说一说
图片反映的是彼得一世 哪方面的改革措施?这幅漫 画说明了什么?
社会习俗的改革
说明他能身体力行,有改革 到底的决心和魄力
温故知新
从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已有哪些国家建立并巩固了资产阶级政 权?
他们各自采用了何种方式实现了政体的过渡?
英国
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
资 产
美国
阶
级
俄国
资产阶级改革
政
权
日本
俄国的改革
俄国历史沿革 彼得一世改革 亚历山大二世农奴制改革
俄国的历史沿革
9世纪晚期:
东斯拉夫人建立基辅罗斯(第一个国家)
D 料表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解放农奴为自由人
B.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C.摆脱国家民族危机
D.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
2.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一般法令》 规定:脱离了农奴依附身
份的农民享有与其他自由的农村居民同等的权利,如依法经
D 营工厂、参加选举、受教育等。此规定表明俄国( )
A.实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