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逆袭故事八百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壕逆袭故事八百字
本以为能在家乡洛阳安定下来,谁知叛军竟死灰复燃,新占领邺城。朝艇大军被逼退守河阳,洛阳已是朝夕不保。看来,我只有返回华
州再做打算。出洛阳,过新安,一路风餐露宿。
这天傍晚,到了石壕村。走了一天,我的脚已经有些酸疼。石壕村
不大,几间茅屋散落在村子里。远远的有几个小孩在玩耍,待我走近,
他们却全都一哄而散,不见人影。看来,贿一家家的问了。
第一家的门关着,我走上前敲了敲门,没人应声。侧耳细听,明明
有人说话啊。再敲,仍然没人来开门。第二家、第三...都是如此,我不
禁有些担心,再这样下去,只怕今晚上要露宿了。前面有户人家门扉半掩,我心中大喜,敲门,照例没人回应,推开门走进去,见庭院里杂草丛生,有的比人还高,屋里空荡荡的,应该是很久没住人了。
出得门来,抱着渺茫的希望一家家地敲,回答我的只有越来越深
的暮色。脚步越来越沉,肚子也越来越饿。就在我打算折回那间空屋,
饿着肚子熬到天明的时候,眼前的院子里隐约传出一个老汉低声说话的声音。我情急之下大喊:”教,教,我路经宝地,艳已晚,望借宿一宿。”又有一个人走近的脚步声,两个人好像在低声商量着什么。过了许久,门迟疑地开了,一个五十开外的白须老汉伸出脑袋,狐疑地上下打量我。又过了许久,他终于开了口:"这位官人,您是个读书人吧,....借
宿可以,只是老汉我没什么招待。”我大喜过望,赶紧作了个揖:”教,您太客气了,能够不用露宿,杜某已经感激不尽。”老丈把我让进屋内。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妇正在灶前烧火,开始和老汉说话的大概就是她了
。屋里除了一个灶台,就是一张大炕,炕上安着一张陈旧的桌子,子陈迹斑斑,一己经残损。过了一会儿,老汉满脸歉疚地给我端来一碗面汤:“官人,对不住,老汉家中只有这个。”我边喝面汤边与他攀谈起来。
他断断续续地告诉我,他有三个儿子。自打三年前那姓安的披了黄袍,正就把大儿子喊去了守邺城,过两个月,二儿子也走了。眼看郭将军就要灭了那姓安的,那姓安的不知打哪学了妖术,竟又得势了。就在三个月前,三儿子也被抓去充军,丢下媳妇和刚满月的孩子。上个月,二儿
子捎话来,他哥哥和弟弟已经给喂了炮灰。他和老伴好歹劝了半天,媳妇才看在还在吃奶的孩子的份上,没有回娘家。我问他:”怎么村里的天还没黑就都关了,怎么敲都不开呢?”丈叹了口气:“官人,你有所不知。那姓安的手下都是些杀人不眨眼的魔鬼,村里那些年轻的小伙都
快被他们杀光了。正老爷三天两头带着官差来抓人,以前大家白天都
躲到山上,让里正老爷他们走了个空。时间长了,正老爷他们知道了,
妖就不大来,都趁着晚上来呢。你一敲门]他们以为是官差来了,哪还
敢开啊。待会儿要是有人敲门,你可千万别出去。
正说着,外面猛地传来一阵急促的吆喝:“开门,门!”教一骨碌溜下炕,就往后院跑。在老妇的示意下,我赶紧闪到旁边的屋里。老妪大
概手不听使唤,门]栓响了半天才拉开。我极力想透过窗缝看看外面的情形,可是只看到了几个模糊的黑影。
只听一个嘶哑的声音说:”你这老婆子,怎么这么久杆门哪?”
“官差老爷,我人老了,有点聋,刚开始没听见。”
“你家还有什么人在哪?”
“....没有了。”
“放老实点,要说实话,不然,哼一”另一个声音恶狠狠的说。
“是,是。爷,我三个儿子都守邺城去了,眼下家里除了我老婆子,只贿刚满月的孙子和他娘,没了。”
“那你老头呢?叫他出来,我们还要到别家去。耽误了公事,你担待得起么?”一个声音不紧不慢的。
“哦,.....正老爷。爷,头子今天下午去翻地,到现在还回。我这也正着急呢。”
“准是你把他藏起来了,快叫他出来,不然,我们可要搜了。”第一个声音吆喝着。
“不然,你把你儿媳妇交出来也行,让她现在就跟我们走。”第二个声音没有商量的余地。
“大家乡里乡亲的,别伤了和气。老婆子,你把老头子叫出来不就得了。几位官差老爷也是给皇上办事。他们要生气起来,我可不敢担保不会出什么事一”
“几位官差老爷,正老爷,你们可不能啊,求你们了!我两个儿子已经被天杀的姓安的打死了,二儿子还不知道回不回得来。要是我媳妇走了,我孙子就没奶吃,我们家不要断香火了吗?”老妇的声音颤抖着。
“什么香怀香火的,我管不着,我只知道交差。你要再不把你老头交出来,我可真要搜了。
“老爷,爷,各位老爷,开恩哪,我们家就这点血脉一要不,你们把
我带走吧,我现在就跟几位老爷走,只求几位老爷放过我媳妇和孙子。我虽然老了,还能干得动,现在动身的话,还来得及给军爷们做早餐”
许久,没有人声。我翻来覆去的睡不着,隐隐约约听到对面房里有女人低声啜泣,不知什么时候,沉沉睡去。
一觉醒来,太阳已经升得老高。灶台前不见老妪的身影,老丈的眼睛红红的。喝完老丈端来的面汤,我心情沉重地踏上前往潼关的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