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课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变人力资源优 势为人才优势等。
科学的真理不应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 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 论中去找。
——伽利略
不要只做收集资料的蚂蚁,也不要只做从 自身吐丝结网的蜘蛛,而要做既采集又加工 的蜜蜂
——培根
培根提倡归纳法和实验等
青春应该是:一头醒智的狮,一团智慧的火! 醒智的狮为理性的美而吼;智慧的火为理想的美 而燃。
结合明中后期(16世纪)历史背景,分析晚明科 技一度辉煌的原因
1) 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农耕经济的繁荣;
2)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引发了革新工艺 技术的需要,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3)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4)科学家对古代及明代科技的总结。
15世纪后中国科技由盛转衰的原因
1、明清统治者固守农耕经济的藩篱,从根本上 阻碍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2、政府“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的对外政 策 3、明清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主义,如八股取士, 文字狱等,使科学技术完全排斥在各级教育和 科举考试内容之外; 4、中国科学技术自身的缺陷—重人伦、轻自然 的文化传统:传统的自然观、哲学观如天人合 一、阴阳五行等也妨碍了科学理论的发展 5、教育的落后、人口的膨胀等。
阻碍中国近代科技出现最根本的原 因是什么?
日趋腐朽的封建制度
材料一:恩格斯指出,工业的巨大发展为力学上 的、化学、物理学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实验 手段和工具,“真正有系统的实验科学,这时候才第 一次成为可能。”恩格斯还以为,“社会上一旦有技 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 推向前进。”
所谓“李约瑟难题”
导言:16世纪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远远超过西 方,但是,“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文明中发展, 而未在中国文明中成长?
教材准确表述:中国古代在经验技术的发展水平上远 远超过西方,但为什么近代科学却首先在西方诞生, 而在中国反而远远落后在西方后面呢?
探究一
请概括出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什 么是近代科学?中国的古代科技能归为近代 科学吗?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对科技人才的需求为科技的传 播创造了条件。
而中国缺乏实践与发展所必要的经济、政治、文化 基础。
探究四
通过探讨李约瑟难题,我们从中得到了 什么启示?
1、要想发展科技,必须有与之相适应 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经济、政治、 文化的发展是科技发展的根本动力。
2、国家要发展经济,保持领先,就必 须要重视科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同年秋天,他妻子去世,而且给他留下了六个儿女,瓦 特非常沮丧。朋友劝他到俄国发展。但是此时的英国不会 让一个将会带来无限商机的发明家走出自己的视野,因为 ,它早已准备好了将聪明才智纳入实用轨道的各种机制。 这些机制,如同一张巨大而细密的网,将世界上最优秀的 人才和技术都搜罗到了英国。其中,专利保护就是重要的 一种措施。 专利给予发明者约15年左右的保护期,在此期 间,其发明受到保护,其他任何人不得仿冒。 晚年的瓦特 生活非常富庶。财富的来源就是被广泛转让的高效能蒸汽 机的发明专利。
——《落日的辉煌》,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3月版,第13页
实战训练
有的学者认为,专制集权的官僚体制、封闭禁锢的社会结构, 以及环境气候、语言与文字、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等方面的因素 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有的学者指出,没有成熟的自由市场,并漠视产权、没有专利 权观念,扼杀了创新发明的动机。
——《自然辩证法》
材料二:清雍正皇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之本 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 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率天下农民竭力耕 耘”,“使人力无遗而地力始尽”
——《清世宗实录》
材料三: 1773年3月,发明 “万能蒸汽机”的瓦特先生的合伙 人破产了,他失去了稳定的收入, 他只能靠变卖家产来还债。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在儒家思想的统治下,终清一朝,弥漫着轻视 和蔑视科技之风,把科技知识视为“形而下”,把发明创造 称为“奇技淫巧”。清初的戴梓发明火器“连珠铳”,一次 可填发28发子弹,又造出燔肠枪和威远将军炮,然而统治者 抱着“齐射乃满洲根本”,不仅不采用,反而听信谗言,将 他充军关外。
探究三 编制“16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西方与中国重
大科学技术成就比较”的表格,并回答:
1、西方文艺复兴之后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 2、结合明中后期历史背景,分析晚明科技一度 辉煌的原因 3、结合时代背景分析15世纪后中国科技由盛转 衰的原因
西方文艺复兴后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
1、资产阶级革命浪潮,不仅巩固和发展了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确立了资本主义文化,而且为科技发展提供 了政治保障。(政治) 2、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生产力的发展和新的社会需 要又推动了科技的创新;(经济) 3、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近代 自然科学各种学术的兴起清除了思想障碍;(思想) 4、文艺复兴期间科学实验方法的诞生.(方法) 5、其他:科学家们探求自然的不懈努力;受中国四大 发明、新航路的开辟、新大陆的发现影响等
论述题或评论题的答题三部曲:
1、是什么?---亮出观点或者围绕主题 2、为什么?---围绕观点或者主题,根据
材料+结合史实(至少2个,孤证不立), 史论结合 3、怎么样?---上升到理论高度总结,论 从史出
探究四
什么原因使西方能够把从中国传入的三大 发明“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 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而在三 大发明的故乡中国,却未能产生这种效应呢?
第课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
近代以来随着中西文明交流的深入与扩大,欧洲人 眼中的中国形象在不断地变化之中。
鸦片战争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中国曾被西方视为不开化 的国家,更不用说会被承认存在可以强国富民的科学文明。20 世纪之初,在引进西方科学的大潮之中,中国古老的科技传 统被当时的主流科学家们所遗忘。20世纪20、30年代以来,特 别是最近的50余年中,包括李约瑟在内的海内外中国科技史专 家揭示了中国科学技术的悠久传统和辉煌成就,不仅改变了 西方人过去的片面认识,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恢复当代中 国人作为东方古老文明传承者的自信;更重要的是,中国古 老的科技文明今日已作为昭示人类文明多样性的一个样板得 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因此,“李约瑟难题”的意义和李约 瑟的贡献无论如何也不应低估。
1792年,英国特使马戛尔尼送给乾隆80大寿的礼物中, 又地球仪、西瓜大炮、铜炮、各种自来火枪、西洋船模型、 望远镜等9种,清廷只是将其作为“贡品”“玩好”收藏,予 以玩赏或鄙夷,根本未曾想到这里的科技含义及其军事价值。 马戛尔尼曾经邀请清军将领福康安检阅英国使团卫队演习新 式武器操练,福康安竟然拒绝说:“看亦可,不看亦可。这 火器操作,谅来没有什么稀奇。”
此外,传统科技相较于近代科学缺乏 科学精神和科学的应用。
探究三 编制“16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西方与中国重
大科学技术成就比较”的表格,并回答:
16世纪至19世纪西方与中国重大科学技术成就比较表
年代 16世纪
17世纪
18-19 世纪
西方
时代 特征
哥白尼日心说
文艺复兴
伽利略自由落体定 宗教改革

运动
伽利略天文望远镜 资产阶级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 革命 哈维血液循环系统 笛卡尔解析几何
有的学者认为,近代科技与近代工业化相互鼓荡,明清科技滞 后是农耕经济与工业文明较量的必然结果,这才是破解“李约瑟 难题”的症结所在。
运用中国古代、近代史的史实,对上述观点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观点中的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 行论证;也可以对观点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 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 确。)
经验性、描述性、实用性、技术化倾 向明显、缺乏理论性、逻辑推理性
这种“传统科技”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科学
对于“李约瑟难题”。1953年爱因斯坦在致斯威泽的 信中,曾经给出过一个答案:
“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的: 希腊哲学家(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发明了形式逻辑 体系,以及(在文艺复兴时期)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 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我看来,人们不必对中国圣 贤没能做出这些进步感到惊讶。这些发现竟然被做出 来了才是令人惊讶的。”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 启蒙运动
妮纺纱机
工业革命
瓦特改良蒸汽机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
中国
李时珍 《本草纲目》
时代 特征
资本主义生 产关系萌芽
宋应星 《天工开物》
徐光启 《农政全书》
西学东渐 李自成起义 清兵入关
文字狱 闭关锁国
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一般要从三个方 面进行分析:
一是政治状况 二是经济基础 三是思想条件以及文化积淀、文化交流
—— 《爱因斯坦文集》
爱因斯坦认为,古代中国学者不懂得形式逻辑体系 和实验验证,因此没能发展出近代科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究二
结合第6、第15课所学内容, 举例说明古代科技成就与近现代 科研成果的区别。
内容上:传统科技是感性和经验成果为主, 较少对事理和规律的探究,表现为较强的 实用性;而近代科学是建立在对事理和规 律的探究之上,表现为较抽象的理论性。 方法上:近代自然科学与传统科技的差别 就在于是否建立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
——哥白尼
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