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暖对广宁县农作物种植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和对策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和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6b0e04a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a7.png)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和对策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所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
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农作物生产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温度升高、降雨不均等影响,从而导致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受到一定的影响。
首先是温度升高的影响。
随着气温升高,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会面临以下问题:一是物候期提前或延迟。
例如,在高温的夏季,一些作物的物候期会提前;而在低温的冬季,一些作物的物候期则会延迟。
二是生长发育不良。
高温会导致作物不耐热,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力,进而降低产量和品质。
三是灾害频发。
高温、干旱等极端气候条件下,作物易受自然灾害影响,如干旱、水涝、滑坡等,进而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
其次是降雨不均的影响。
气候变化会导致降雨量的不均匀,区域性干旱、洪涝等天气现象的频繁出现,进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
长期干旱条件会使得一些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极大的限制,严重时甚至无法正常生长;同时干旱情况下土壤中的养分也会流失,给作物的生长带来负面影响。
洪涝等极端环境下,作物也会面临严重的灾害风险。
另外,气候变化还会导致昆虫、病毒等害虫的增多,从而导致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更加复杂。
对策针对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适应性种植。
针对当地气候环境所特点,选择更适应气候的植株,可以防止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例如,选择适应高温、旱情的品种或物种可有效提高作物的生长发育。
二是节水技术。
合理和科学地利用水资源,提高灌溉的效率,可以减少干旱状态下作物的灾害风险。
此外,推广水源热泵等节能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三是病虫害防治。
为了减少气候变化对病虫害的负面影响,应加强不同防治措施的研究,制定更加有效的病虫害防治策略,保护作物免遭病虫害的侵害,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四是改善土地质量。
改善土地肥力,提供营养均衡的生长环境,可减少土地受干旱、气候变化等原因的影响,达到改善农作物生长条件的目的。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与产量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9d6686d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70.png)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与产量的影响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气候变化不仅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也对农业产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温度变化、降水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三个方面来探讨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首先,气候变化带来的温度变化对农作物生长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温逐渐升高。
这种温度变化对农作物的生长周期、生理过程和产量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一方面,温度升高导致农作物生长周期缩短,从而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例如,在一些温度升高的地区,小麦的生长周期缩短了几天甚至几周,导致产量大幅下降。
另一方面,温度升高还会影响农作物的生理过程,如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等。
高温对这些生理过程的影响会导致农作物的养分吸收、水分利用和光合产物转运等方面出现问题,从而影响农作物的产量。
其次,气候变化带来的降水变化也对农作物生长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降水分布和量也发生了变化。
降水不足或降水过多都会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首先,降水不足会导致土壤干旱,降低土壤中的水分含量,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一些作物对水分的需求较高,如水稻、玉米等,当降水不足时,其生长受到抑制,产量大幅下降。
其次,降水过多也会对农作物产生不利影响。
过多的降水会导致土壤水分过多,根系缺氧,从而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此外,降水过多还容易引发水浸灾害,导致农作物受灾甚至死亡。
最后,气候变化还会引发极端天气事件,对农作物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极端天气事件包括干旱、洪涝、冰雹、风暴等。
这些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逐渐增加。
这些天气事件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直接的破坏。
例如,干旱会导致土壤干燥,植物无法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从而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洪涝和冰雹会摧毁农作物的结构,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死亡。
风暴还会破坏农田和农作物的种植结构,使农作物无法正常生长。
综上所述,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与产量产生了重要影响。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分析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909f464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d6.png)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分析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增加,农业领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并分析可能采取的措施。
一、温度上升影响农作物生长气候变暖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许多作物对温度的敏感性很高,温度升高会导致其生长速度加快,花期提前,果实变小。
例如,高温会使水稻的产量下降,因为高温会导致其花粉不育、花粉流失等问题。
此外,其他一些作物如小麦、玉米等也会因高温而减产。
二、极端天气事件带来的影响气候变化增加了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如干旱、洪涝、暴风雨等。
这些灾害性天气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造成毁灭性影响。
干旱会使植物无法获得足够的水分,导致作物减产甚至死亡。
洪涝会导致农作物浸泡在水中,影响其生长、生理机能等,同样会造成严重的减产。
三、气候变化对病虫害的影响气候变化会改变病虫害的分布和活动规律,对农作物产量产生直接影响。
例如,温暖的冬季将增加病虫害滋生的机会,如蚜虫、螨虫等。
这些害虫会繁殖迅速并对农作物造成严重损害,导致产量大幅下降。
四、可采取的应对措施面对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带来的挑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其影响。
1. 科学施肥:科学施肥可以提高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增强其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合理选择肥料种类和使用量,为作物提供充足的营养。
2. 改善灌溉系统:改进灌溉系统,如滴灌、喷灌等,可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减少因干旱和洪涝导致的农作物损失。
3. 优质品种培育:选择适应气候变化的优质品种,培育耐高温、耐旱、耐病虫害的新品种,提高作物的适应性。
4. 农业保险:建立健全的农业保险制度,为农民提供经济保障,减轻气候灾害对农民的损失。
5. 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生产管理水平,合理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降低灾害风险。
综上所述,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有明显的负面影响,但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可以减轻这种影响。
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粮食产量下降和干旱问题
![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粮食产量下降和干旱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9085c7d2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e6.png)
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粮食产量下降和干旱问题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粮食产量下降与干旱问题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现象的不断加剧,农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其中,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粮食产量下降和干旱问题。
本文将就此展开深入探讨。
一、气候变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1. 气候变化导致生长季节变化气候变暖导致了农业生长季节的变化,如种植作物的播种期和收获期发生了偏移。
这种变化会影响到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水平。
例如,一些作物需要特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才能正常生长,而气候变暖可能导致这些条件无法满足,从而影响作物的产量。
2. 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气候变暖使得极端天气事件如干旱、洪涝、风暴等更加频繁和严重。
这些极端天气事件对于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了负面影响。
例如,干旱会导致土壤干燥,无法提供足够的水分供应,限制了作物生长和产量。
而洪涝则可能淹没农田,摧毁作物,进一步降低粮食产量。
3. 虫害和病害的蔓延气候变暖也使得一些农业害虫和病原体的数量和分布增加,从而对作物造成了威胁。
例如,某些农业害虫的繁殖速度会加快,导致害虫数量激增,危害农作物的生长。
同理,一些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也会被气候变暖所促进,使得农作物容易受到感染,产量下降。
二、气候变暖对干旱问题的影响1. 降水模式的改变气候变暖导致降水模式发生了改变,例如一些地区降水量减少或降雨分布不均。
这使得干旱问题逐渐显现。
干旱会导致土壤水分的减少,从而限制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影响粮食产量。
2. 水资源的短缺气候变暖加剧了地表水蒸发速度,使得地下水和水库水位下降,水资源变得更加稀缺。
在干旱问题已经存在的地区,这种资源短缺将会进一步加剧,对农业产生严重影响。
作物缺乏水分供应,导致产量减少,农民的生计受到严重威胁。
3. 生态系统的破坏气候变暖也对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例如湿地的退化和河流的干涸,使得农田无法获得充足的水源供应。
这样的生态系统变化进一步加剧了干旱问题,危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粮食产量。
气候变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气候变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及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1c2dd1a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80.png)
气候变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对各个领域都会产生影响,其中农业是相当重要的一个领域。
气候变化会影响作物生长、质量和种植面积等方面,给农业带来了诸多挑战。
为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的不利影响,农业生产者需要采取应对措施。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1.气候变暖导致农作物变异气候变暖会使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同时也会导致地球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会导致农作物的变异。
许多作物在气候变化下的生长环境中将产生不稳定的产量和品质,导致供应不稳定并影响农民的经济利益。
2.极端天气使种植面积缩小气候变化带来了更频繁的极端天气现象,如干旱、洪涝、灾害等,这会使得种植面积缩小并且农作物产量下降。
在干旱地区,农业生产者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增加水源,并且使用特殊的农业技术来增加产量。
在洪涝地区,农民需要大力发展中低处农田,利用水稻去吸收大量的污水和泥沙。
3.气候变化导致自然灾害增多气候变化导致了自然灾害的增多,例如干旱、风暴、地震等,这些自然灾害会对农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影响。
农民可以采取保险措施来降低这种风险,同时还可以加强生态保护和节能减排。
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1.发展高效种植方式农业生产者需要采用高效种植方式来增加作物产量,例如采取种植、种植保农、精准施肥、增加种植密度等措施。
这可以通过各种现代技术来实现,例如遥感技术,利用遥控飞机等现代高科技设备进行监测,来改进农业生产方式和提升农机设备的效率。
2.加强气候变化的风险管理为降低自然灾害的风险,农民需要对这些灾害进行预防。
农业生产者可以利用科技手段来进行农业保险、农业灾害预警、风险评估等措施,来减少损失。
农民也可以在自己的农田内改善土地管理,例如保留农田周围的林木,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
3.推行可持续农业可持续农业推行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适应性和韧性。
同时,可持续农业以保护环境为前提,以资源利用效率为基础,推动区域农业发展。
这包括利用有机肥料、农用基地灌溉、尽可能减少农业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等措施,同时加强农田环境保护和绿化建设。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研究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c3b7336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d9.png)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研究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农作物生产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本文将对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进行研究,探讨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一、温度变化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气候变暖导致温度波动增大,极端气温事件频繁发生,给农作物生产带来种种问题。
首先,高温和寒潮可能会导致作物的生长周期缩短,影响其产量和质量。
其次,温度变化会改变作物的生理特性,从而降低其耐受力,使其更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此外,高温还会影响作物的开花和授粉过程,进而导致减产。
二、降水变化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气候变化还引起全球范围内的降水模式变化,如干旱和洪涝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
干旱对农作物生长产生直接影响,因为水是作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因素。
干旱不仅降低了土壤湿度,使作物难以吸收养分和水分,还加剧了土壤侵蚀和盐碱化的问题。
而洪涝则会导致农田积水和泥沙淤积,对作物的生长和根系发育带来不利影响。
三、CO2浓度变化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持续上升。
尽管CO2是作物生长所需的重要元素之一,但高浓度的CO2对农作物生产也会带来不利影响。
一方面,CO2浓度上升会降低作物的营养价值,使其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下降,影响食品的营养质量。
另一方面,高CO2浓度会改变作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使其生长速率提高,但却抑制了根系发育,影响作物的抗逆能力。
四、气候变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不仅对农民和农业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全球粮食安全带来了威胁。
为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必须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包括采取适应性措施,如引入耐旱、耐盐碱和抗病虫害的新品种,改进农业管理技术和提高灌溉效率。
此外,减缓气候变化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增加碳汇,来降低全球气候变暖的程度。
综上所述,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有着深远的影响。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解决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带来威胁的关键。
气候变暖与农业生产气候变化对农作物和畜牧业的影响
![气候变暖与农业生产气候变化对农作物和畜牧业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f5ac3340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81.png)
气候变暖与农业生产气候变化对农作物和畜牧业的影响气候变暖与农业生产气候变化对农作物和畜牧业的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农业生产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变革。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和畜牧业的影响不容忽视,其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正在农业领域引发许多讨论。
首先,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生产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降雨模式的改变、干旱和洪涝频发等极端气候事件不仅会对作物生长造成直接影响,还会导致作物疾病和虫害的爆发。
例如,气候变暖导致的干旱可能导致水稻和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减产,而洪涝则可能导致种植区域的土壤水分过多,从而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其次,气候变化也对养殖业造成了不利影响。
饲料供应的不稳定和温度增加对畜禽的生长和生产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气温升高会导致畜禽体内的代谢速度加快,从而引起消化系统问题。
此外,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疾病传播增加,养殖业也面临着疾病防控的巨大挑战。
然而,不仅仅是负面影响,气候变化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机遇和挑战。
比如,温带作物的种植范围可能会扩大,有利于农业的多样性发展。
同时,农业生产也可以通过科技创新来适应气候变化的挑战。
例如,利用精准农业技术可以更好地调节农田水分和肥料供应,提高作物的抗旱和抗病能力。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各国政府和农业界都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
首先,加强国际合作,分享气候变化和农业生产的数据和经验,以制定更科学和精准的农业政策和措施。
其次,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可持续农业模式,例如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第三,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发展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技术和品种,提高农作物和畜禽的抗逆能力。
总之,气候变化对农作物和畜牧业的影响不可忽视。
它不仅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不确定性和挑战,同时也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些机遇。
通过国际合作和科技创新,我们有望找到应对气候变化的解决方案,确保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栽培种植结构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栽培种植结构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06a45266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32.png)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栽培种植结构的影响引言: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随着地球不断升温,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发生,包括干旱、洪涝和暴风雪等,这些气候变化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导致农作物的栽培种植结构发生变化。
本文将探讨气候变化对农作物栽培种植结构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一、气候变化对农作物栽培种植结构的直接影响1. 干旱条件下的农作物影响气候变化导致全球干旱地区的增加,干旱条件下农作物的生长受限。
许多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较高,如玉米、棉花和小麦等。
在干旱条件下,农民不得不转而选择耐旱性较强的农作物进行栽培。
2. 高温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气候变暖使得气温升高,极端炎热天气增多。
高温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都有重大的影响。
高温会导致农作物花期提前、开花时间缩短,从而减少结实率和减轻产量。
例如,在高温条件下,水稻的产量会显著降低。
3. 频繁的极端天气事件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如破坏性的飓风、洪水和暴风雪等。
这些天气事件对农作物造成巨大的损失,摧毁农田和农作物,使得农民不得不调整农作物的栽培种植结构。
二、气候变化对农作物栽培种植结构的间接影响1. 经济因素的影响随着气候变化引起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农民不得不面对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他们在选择栽培种植结构时会倾向于选择经济风险较低的农作物。
较耐旱、耐热和抗灾害的农作物将有更大的机会得到栽培。
2. 政府政策的引导许多国家政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并制定政策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可能会鼓励农民改变栽培种植结构,例如提供奖励和补贴,使农民更倾向于选择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作物。
三、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1. 科学技术的应用通过科学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善农作物的抗旱、抗热和抗灾害能力。
例如,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基因改良培育出更具适应性的农作物品种,提高其适应极端气候的能力。
2. 提高灌溉系统的效率由于水资源在干旱地区非常有限,农民需要更加有效地利用水资源进行灌溉。
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种植的影响
![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种植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398ff4c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98.png)
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种植的影响气候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
它对人类的生活方式,包括农业和食品生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种植的影响,并讨论可能的解决方案。
首先,气候变暖导致了温度的上升。
这使得一些传统农作物的种植变得困难。
例如,在温度过高的条件下,许多作物的生长周期会缩短,导致产量减少。
同时,一些作物需要一定的低温来实现适当的生长,而温度升高可能无法提供这样的条件。
除了温度上升,气候变暖还导致了降水模式的改变。
一些地区可能会经历更多的降水,而其他地区则会遭受干旱。
这种不稳定的降水模式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了负面影响。
干旱导致土壤干燥,作物难以获得足够的水分和营养,最终造成产量下降。
相反,过多的降水可能会引起洪涝和土壤侵蚀问题,同样影响作物的种植和产量。
此外,气候变暖也导致了更频繁和强烈的极端天气事件,如飓风和暴风雨。
这些自然灾害不仅破坏了农作物本身,还对耕地和种植设施造成严重破坏。
它们可能毁灭性地影响着农民的收成,使他们面临经济困境和生计问题。
面对这些挑战,解决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种植的影响至关重要。
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是推动农业创新。
通过研发更耐旱、耐热、抗病虫害的新品种,可以帮助农民适应新的气候条件。
基因改良技术也可以用于改善作物的适应性,从而提高产量和质量。
另外,改变农业的管理方式也是一种应对气候变暖的解决方案。
例如,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减少对稀缺水资源的依赖。
合理的土壤管理措施可以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和肥力,减少水分蒸发和土壤侵蚀的风险。
农民还可以利用温室和遮阳网等设施,控制温度和降水,提供更稳定的生长环境。
此外,政府和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暖。
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能源消耗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可以减缓气候变暖的速度。
国际组织应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帮助发展中国家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并提高农民的抗灾能力。
总之,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种植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种植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种植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3e9df6bb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8c.png)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种植的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气候变化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其中,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种植的影响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影响因素、农作物适应能力和应对策略等方面来论述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种植的影响。
首先,谈到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种植的影响,不得不提的是气温变化。
全球气温上升不仅会导致大面积的干旱和高温现象,还会引发极端天气。
例如,气温升高会使得植物呼吸速率加快,导致水分蒸发加剧,从而增加对土壤水分的需求。
这对于作物的生长发育将产生不利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也会受到严重威胁。
其次,降水变化是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种植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降水分布和模式也发生了改变。
部分地区面临干旱和降水不均等问题,这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造成了巨大压力。
雨季的变化使得农作物生长周期困难以预测,导致农民在种植农作物时面临更高的风险。
除了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外,气候变化还带来了更多的气象灾害,例如飓风、洪水和干旱等灾害。
这些灾害将对农作物种植造成直接影响。
比如,强风和洪水会破坏农田,农作物会被毁坏或冲走,导致农民的损失。
而干旱则会导致灌溉水资源短缺,进一步加剧作物的生长问题。
然而,尽管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种植带来了许多挑战,但农作物也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研究表明,一些作物品种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的潜力。
例如,改良的高温耐受性品种以及耐干旱品种已经被推广种植,为农民提供了更多应对气候变化的选择。
对于农业和农民而言,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非常关键。
首先,农民可以改变传统的种植方式,采用更科学合理的水肥利用方式。
提高灌溉系统效率,减少灌溉水源的浪费,将有助于降低农业的耗水量,提高作物的适应能力。
此外,农民还可以改变耕作模式,采取合理的轮作和间套种植,以降低作物间竞争,并增加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另外,政府和科学研究机构也应加强对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种植的研究和监测。
通过建立气象监测站和农业数据中心等机构,及时收集和分享气候信息和农业数据,为农民提供更准确的种植指导,帮助农民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616cb159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77.png)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气候变化是指地球气候系统发生的长期变化,主要包括全球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增加、降水分布不均等。
这些变化对农业生产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导致农作物生长受挫、种植环境恶化、农产品品质下降等问题。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农业界已经提出了多种应对策略。
本文将探讨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1.1 温度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全球气温持续上升导致了农作物生长季节的变化,如播种期和收获期的调整。
高温条件会加速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导致农作物的成熟期提前,从而降低产量和品质。
同时,高温还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等生理过程,限制其生长发育。
1.2 降水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气候变化引起了降水分布的不均,使得一些地区面临干旱和洪涝的威胁。
干旱会导致农作物缺水、减产,而洪涝则会造成农作物水涝、霉病等问题。
这些极端降水事件的发生,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重大影响。
二、气候变化对农业种植环境的影响2.1 土壤质量下降气候变化使得土壤的质量受到损害,主要表现为土壤含水量的减少、土壤酸碱度的改变以及土壤中的养分流失等。
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2.2 病虫害问题加剧气候变化影响到了农作物的生物学环境,使得病虫害问题更加普遍和严重。
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为虫害和病害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导致农作物受到更多的病虫害侵害。
三、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策略3.1 调整农作物品种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选择抗旱、耐寒、抗病虫灾害等特点的农作物品种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基因改良和遗传育种,培育出适应气候变化的新品种,提高农作物的抗逆能力和适应性。
3.2 合理管理水资源面对降水不均和干旱的问题,农民和农业管理者需要合理管理水资源,确保农作物的灌溉和生长水分需求。
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水土保持措施等,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3.3 加强土壤保护和改良通过合理施肥、轮作休耕和有机农业等措施,改善土壤质量,增加土壤的保水和养分含量。
气候变暖导致农作物的生长季节和产量发生变化这对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影响
![气候变暖导致农作物的生长季节和产量发生变化这对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12b85879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e7.png)
气候变暖导致农作物的生长季节和产量发生变化这对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影响随着气候变暖的现象日益显著,农作物的生长季节和产量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这种变化对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生长季节、产量和农业适应措施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一、生长季节的变化气候变暖导致冬季到来的时间延后,春季的到来也提前。
这种气候变化使得农作物的生长季节发生了变化。
以谷物作物为例,传统上,春季是谷物的播种季节,而夏季是谷物的生长期、秋季是谷物的收获季节。
然而,由于气候变暖,春季到来的时间提前,导致谷物的播种季节也提前,相应地,生长期和收获季节也发生了变化。
此外,气候变暖还会引起降雨模式的改变。
在某些地区,降雨量可能会减少,导致农作物的生长季节缩短。
而在其他地区,降雨量可能会增加,导致农作物的生长季节延长。
这样的变化给农业生产带来了诸多挑战。
二、产量的变化农作物的产量受到生长季节变化的直接影响。
一方面,生长季节的提前或延长可能会导致农作物的生长周期缩短或延长,使得农作物产量变动。
另一方面,气候变化也可能导致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的变化,进一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
例如,在某些地区,气候变暖会导致旱情的加剧,这将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
另外,极端天气事件,如干旱、洪涝和风暴等的频率和强度可能会增加,这将会对农作物产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例如,暴雨可能导致农作物被淹没,风暴可能摧毁农作物,这些天气灾害都会使得农作物的产量下降。
三、农业适应措施面对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巨大影响,必须采取相应的适应措施。
以下为几种常见的农业适应措施:1. 育种培育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作物品种:通过育种培育适应气候变暖的耐旱、耐高温和抗病虫害的农作物品种,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抵御气候变化的能力。
2. 改进农业管理措施:改进农业灌溉技术,合理利用水资源;采用覆盖耕作和轮作等农业管理方式,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合理调整种植结构等,可以降低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的影响。
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与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86ccb7b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9e.png)
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与应对措施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日益明显,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农业生产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一、气候变暖导致的极端天气事件增多气候变暖导致了更多的极端天气事件,如暴雨、旱灾、洪水等。
这些极端天气事件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例如暴雨会导致农作物受灾、土地被水淹等。
而长时间的旱灾则会导致农作物死亡、土地退化等问题。
洪水的侵袭也会使得土地被冲刷,土壤养分流失,影响到生产的植物成长等等。
二、气候变暖引发的生物多样性流失气候变暖还会加速生物多样性的流失,这对农业生产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例如,当环境温度升高时,一些虫害和病害便会大量繁殖,从而对农作物产生巨大的风险。
同时,极端天气事件会使得生态系统破坏、物种灭绝,从而导致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降低。
三、气候变暖导致农业生产的不稳定由于气候变暖导致农业生产环境的变化,农作物的种植、生长和收获时间都会发生变化。
这就使得农业生产产量更不稳定,农民们也难以做出合适的农业规划。
以上是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呢?四、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为了应对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我们需要注重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我们可以通过推广有机农业、改善农业生产方式等措施,减少化肥、农药等的使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同时也需要确保土地利用、森林保护、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可持续和综合应用,保障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五、推广节能减排技术由于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我们需要推广节能减排技术,降低工业和交通对环境的污染。
这样可以缓解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环境带来的影响,维护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六、发展抗气候变暖的品种为了应对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威胁,我们还应该着重加强品种改良。
发展抗气候变暖的品种可以提高作物的抗旱、抗病虫害等能力,从而更好的适应气候变化。
以上,是针对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的一些简要探讨。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适应措施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适应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394348e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18.png)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适应措施随着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的加剧,农业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并提出一些适应措施来应对这种挑战。
一、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首先,气候变暖导致的高温和干旱条件给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带来了巨大挑战。
高温和干旱导致土壤水分流失和植物的蒸腾加剧,使得作物的生长受限,产量下降。
例如,在非洲一些地区,干旱使得粮食作物产量锐减,导致食品短缺和饥荒。
其次,极端天气事件如暴雨、洪涝和飓风等对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暴雨和洪涝会冲刷土壤中的养分,破坏农田的结构,导致作物损失。
而飓风则不仅会摧毁农作物,还会使得农民失去种植和收获的能力。
二、气候变化对农民生计的影响气候变化不仅对农作物产量造成了直接的影响,也影响了农民的生计和经济状况。
农民因作物减产而面临收入的压力。
大规模的作物歉收导致农民无法获得足够的收入,使得他们的生计陷入困境。
此外,气候变化还加剧了农村地区的贫困问题,使得贫困农民更加难以摆脱困境。
三、适应措施之科技创新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的挑战,科技创新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适应措施。
科技创新可以通过改进农作物的品种,提高作物对高温和干旱的抗性。
例如,基因工程的技术可以使作物具备更好的耐旱能力,抵抗干旱的影响。
另外,精确农业技术也为农民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通过利用先进的传感技术和数据分析,精确农业可以帮助农民实现精确施肥、精确灌溉等,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产量和农民的收入。
此外,通过使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和设备,农民可以更高效地种植和收获作物,减少劳动力成本。
四、适应措施之农业多样化农业多样化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
由于不同作物对气候的适应能力不同,农业多样化可以使农民降低风险,减轻对某一作物的依赖。
通过种植多种作物,农民可以在气候不利的情况下仍然保持收入。
此外,农业多样化还有助于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减少土地退化和资源的枯竭。
农作物种植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农作物种植与气候变化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d5ef4d48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2e.png)
农作物种植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人类的农业活动与气候变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农作物的种植是农业生产的核心环节,而气候变化则影响着种植条件和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本文将探讨农作物种植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并就此展开讨论。
一.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首先,气候因素,如温度、降雨、光照等,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
例如,气温的升高会导致农作物的生长周期缩短,而降雨量的增加或减少都会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气候变化还会引发极端天气事件,如干旱、洪涝、冰雹等,进而对农作物产量和质量造成损失。
二. 农作物种植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农作物的种植和农业生产方式也对气候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首先,大规模的农作物种植会导致土地的破坏和水源的消耗。
这些影响进一步加剧了气候变化。
此外,农作物的种植需要大量的化肥和农药,其生产和使用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增加温室效应,进一步加剧了气候变化。
三. 减缓气候变化的农作物种植模式为了减少农作物种植对气候变化的影响,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调整农业生产方式。
首先,推广可持续农业和有机农业模式,降低对土地的破坏和水资源的消耗。
其次,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并推广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此外,利用农作物种植来增加碳汇,如种植树木和绿色植被,有助于减缓气候变化。
四. 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作物种植措施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农作物种植需要采取一些适应性措施来提高抗御气候变化的能力。
例如,引进耐旱、耐寒、耐热等适应性强的品种;调整种植结构,选择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作物;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田的抗洪抗旱能力等等。
同时,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体系,及时掌握气候变化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农作物种植措施。
总结起来,农作物种植与气候变化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而农作物的种植和农业生产方式也对气候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研究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1a1f71e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3b.png)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研究第一章:引言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大挑战,它对农作物生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的具体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可行应对措施。
第二章: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主要影响1. 温度升高:气候变暖导致温度升高,使得农作物的生长周期缩短并加速,从而影响作物产量和质量。
2. 降水变化:气候变化引起降水的不稳定,使得干旱和洪涝等极端天气事件增加,对农作物产量造成巨大的破坏性。
3. CO2浓度上升: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作物光合作用和生理特性产生直接影响,导致作物的品质和味道发生变化。
4. 极端天气事件:气候变化引发了频繁的极端天气事件,如干旱、洪涝、暴风雪等,对农作物生长和保护造成重大影响。
第三章: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作物生产措施1. 抗逆培育:通过遗传改良和良种选育的方法,培育耐高温、耐干旱、耐病虫害等抗逆性强的新品种,提高农作物的适应性和抗灾能力。
2. 水资源管理:合理配置和管理水资源,采取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渗灌等,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虚耗,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3. 土壤改良:实施有机肥料的应用,保护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提高农作物的根系发育和养分吸收能力。
4. 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开展气候变化与农作物适应性相关的研究,探索出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生产技术与模式。
5. 气候信息服务:建立气象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提供有关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的信息,帮助农民制定合理的农业生产方案。
第四章:案例分析与评估1.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作物生产的现状和影响进行详细分析。
2. 综合考虑已采取的措施和实施效果,评估其对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作物生产的有效性。
3. 分析其他国家或地区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成功经验,并评估其在中国农作物生产中的可行性。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随着气候变化不断加剧,农作物生产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与方法,才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
农业管理中的气候变化对种植技术的影响
![农业管理中的气候变化对种植技术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58067fc5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1a.png)
农业管理中的气候变化对种植技术的影响
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对各行各业都产生着深远影响,农业作为一个重要的产业也不例外。
气候变化对种植技术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需要农业管理者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
首先,气候变化对农业种植技术带来了生长周期的变化。
气候变暖导致了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发生了变化,一些作物的生长期缩短,而有些作物的生长期延长。
这对种植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及时调整种植方案,选择合适的品种和种植时间,以适应气候的变化。
其次,气候变化对农业灌溉水资源的利用也产生了影响。
气候变暖导致降水分布不均,一些地区出现了干旱和水资源短缺的情况。
这就需要农业管理者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灌溉管理,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证作物正常生长。
此外,气候变化对农业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也有影响。
气候变暖导致了一些病虫害的迁移和扩散,原本不会出现的病虫害可能会对作物造成威胁。
因此,农业管理者需要注意观察气候变化对病虫害的影响,采取预防和控制的措施,保证作物的健康生长。
另外,气候变化对农业种植技术的改进也提供了机会。
随着气候变暖,一些新的种植技术也在不断涌现,例如节水灌溉技术、耐旱品种培育等。
农业管理者可以借助气候变化的机遇,积极改进种植技术,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综上所述,气候变化对农业管理中的种植技术产生了深远影响,需要农业管理者及时调整种植方案,合理利用灌溉水资源,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同时也要抓住机遇,不断改进种植技术,适应气候的变化。
只有这样,农业才能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保持健康的发展。
农业种植技术管理中的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农业种植技术管理中的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31bc414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dd.png)
农业种植技术管理中的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对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影响。
农业种植技术管理中的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将就此展开讨论。
一、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周期的影响气候变化导致的气温变化、降水量变化等因素直接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周期。
在一些地区,降水量明显减少,而在另一些地区,降水量急剧增加。
这种极端的气候现象使得农作物的生长受到了严重影响。
例如,高温干旱会导致农作物生长受阻,减少产量;而连续的暴雨则容易引发水稻等作物的水分过剩,导致根系腐烂,影响产量。
二、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气候变化不仅仅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周期,也影响了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气候变暖使得某些害虫的繁殖速度明显增加,对农作物造成了威胁。
同时,气候变化也改变了一些病菌的分布范围和生长环境,使得原本不易发生的病害在新的环境下得以传播,给农作物生长增添了不确定性。
三、气候变化对农作物品质的影响气候变化还会影响到农作物的品质。
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气候对其养分吸收、品质形成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降水不足或过多、温度过高或过低等都会影响到农作物的养分吸收和转运,从而影响到作物的口感、口感和颜色等品质指标。
四、气候变化对种植技术管理的挑战气候变化给农业种植技术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情况时,传统的农业种植技术管理可能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因此,农业生产者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采用更加科学的种植技术管理措施,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种种挑战。
五、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为了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农业部门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是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发布气候信息,提前应对突发气候事件。
其次,推广应用耐旱、抗病虫等适应气候变化的新品种,提高农作物的适应能力。
此外,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业从业人员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和适应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气候变暖对广宁县农作物种植的影响
![气候变暖对广宁县农作物种植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c44f7f1df78a6529647d53cf.png)
气候变暖对广宁县农作物种植的影响摘要全球气候变暖使广宁县喜温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越冬作物种植区向北扩展。
该文选取广宁站1951—2000年50年的气温资料,分析广宁县气候变暖现状及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为农业生产顺应气候变化提供有力的依据。
关键词气候变暖;农作物;影响;对策;广东广宁气候是人类生存、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的基本条件之一,作为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变化态势对自然生态系统及社会经济部门均会产生重大影响。
近20年来,温室气体浓度过高,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改变、气象灾害频繁,尤其是重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对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负面影响逐渐显露,制约社会、经济、生态发展[1-6]。
近年来,有关专家对广东省气候变化进行了很多研究[7-8],对广东气候变化做出了有益贡献,但气候变暖对广宁地区产生的影响却很少人研究。
该文深入研究了广宁县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旨在提高人们认识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利弊,尽早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应变能力[9],为广宁未来农业发展提供决策性依据。
1 广宁县气候变化特点1.1 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选用广宁站1951—2000年逐日气温资料,对50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
可以看出,1951—2000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总体是上升,气候趋于变暖。
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为冷期,上升幅度不明显,并有弱下降的趋势,最高23.8 ℃,最低22.4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后期是上升期,最大24.5 ℃。
1.2 气温距平分析选用1961—1990年气温资料(30年气温平均值是23.1 ℃)作为气候统计的数据,分析50年气温距平,结果如图2所示。
可以看出,气温距平值变化上升趋势比较明显,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初期、70年代中后期,气候偏暖,为稳定期。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基本是负距平,为低温期,最小是1976年的-6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划设计 。
3 . 3 依法 治林 . 强化 资源 管理
一
现代 农业 科技
2 0 1 4 年第 1 4 期
调拨苗木 、 统一组织实施 、 统一检查验收的“ 五统一 ” 和
分户栽植 、 分 户经 营 管 理 、 分 户 明确 林 木 权 属 的 “ 三分 开”
3 . 4 采取 多种 有效 措施 。 综 合 防治病 虫 害
区, 由于 热量 条 件 不足 , 只 能 种植 单 季 稻 。 未 来气 候 变 暖 尤 其 是冬 季 变暖 , 将 不 利于 砂糖 桔 的花 芽 分化 , 适 宜 种植 砂 糖
桔 的地 区在逐 渐 缩小 。 2 . 3 干旱频 发 。 农 业灌溉 成本 提 高
执 行气 候 适应 政 策 , 才 能真 正 实现 农业 对气 候 的适 应 , 实现
已有 的研 究表 明 , 大 多数 害 虫对高 温 具 有较 强 的耐 性 , 夏 季 高温 对其 影 响不 大 。 同时, 害 虫 的发 育速 度 因为气 候 变 暖而加快 , 导 致繁 殖 系数 增 加 , 病 虫 害发 生流 行 的 几 率 增 高『 l 3 1 。 病 虫害发 生 的几 率提高 , 必然 导致 农药施 用 量增 加 , 不 仅 提 高 了农 业生 产成 本 , 而 且 造成农 药 残 留污 染 , 对 生态 环 境产 生严 重破 坏 。
虫 害预 警 系统 。 及 时预 测预 报 病 虫害 发 生情 况 , 确保林 网 安全 。 三 是 加 大执 法 力 度 , 对 各 类 乱 砍滥 伐 和 毁 林 案件 , 坚
持 依 法严惩 。 3 . 4 加强 组织 领导 , 统 一规 划 , 对农 田林 网实行 集约 经营
【 2 ] 魏德胜 , 李庆会. 张 掖 绿 洲 农 田防 护 林 可 持 续 经 营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研 究 【 J 】 . 防护林科技 , 2 0 0 2 ( 2 ) : 5 - 8 .
制度 。 把 高 标 准 林 网建 设 纳 入 各 级 政 府 的工 作 内容 , 并 作 为 领 导任 期 内政 绩考 核 的~ 项 重要 指 标 。 坚持 实 行 领 导 办
农 田防 护林 建设 是 一项 长期 的 、 艰 巨 的任 务 , 必须 一 手
抓 造林 , 一手 抓 管护 , 做到建设一片, 巩固一片 , 见效一片 ,
绿化点制度 , 因地 制 宜 , 从 实 际 出发 , 高起点 、 高 质 量 地 带 头 办 好 农 田林 网建 设 示 范 点 , 以 点带 面 , 推 动 全 县 农 田防
护 林 建设 。
4 参 考 文 献
[ 1 1黄泽 】 云. 宁夏银川 平原农 田防 护林 可持续发 展对策 [ J J . 防护 林科技 ,
2 . 4 气温 上 升 . 农作 物病 虫 害加重
必 须加 强 对 农 民 的 宣传 教 育 , 使 农 民 充分 认 识 到 必 须 调整 农 业 生产 以适 应 气候 变化 , 提 高其 对气 候 变化 的意 识 . 使 农 民切 实 掌 握 各 种农 业 适 应 技术 。 只有 农 民积 极 主 动 地
种 植调 整 力度 , 优化 作物 布 局 , 逐 步 向生 态农 业 、 精 细农 业 、 高 产 高 效 农 业方 向发 展 。 同时 , 必 须 发展 节 水 农 业 , 扩 大 灌 溉面积 , 实施 科 学 灌 溉 , 提 高 农 业 用 水效 率 , 降低 农 业 生 产 成本 , 提 高 土地 利 用 率 , 恢复 生 态 环 境 , 提 高 农 业 生 态 系统 的适 应能 力 。
气 温 上升 , 地 表 蒸发 量增 加 , 土 壤 变干 , 干旱 发 生 增加 。 水 稻 是广 宁县 主要 农业作 物 , 近 1 年 干旱 造成 严 重灾 害有 3 次, 占2 5 %。 据 估算 , 水分减 少 1 %, 灌溉 面 积将 减 少> 1 %, 粮
首先 , 要加 强 田间 管理 ; 其次 , 要 引进抗 虫 、 抗病 、 耐旱 、 耐涝 、 耐高 温 、 耐 阴 雨等 综合 抗性 好 的 品种 ; 再次 , 要 研制 高 效低 残 留农 药 , 加强 病虫 害 的防 治 。
3 . 5 加 强宣 传教 育 。 增 强农 民气候 适应 意识
食产 量也 会相 应减 少【 l 】 1 。 整个 水循 环 过程 因为 气候 变暖 而受
到影响, 蒸 发 量 加大 , 降 水 量及 降 水 分 布格 局 也 会 改变 , 加 剧 了水 资源 的供 需矛 盾 和稳 定性 , 使农 业 灌溉 成本 提 高 , 进 行 土壤改 良和 水土 保持 的 费用 增大㈣。
农 田林 网 建 设 实 行 统 一 规 划 设 计 、 统一技术指导 、 统
( 上接 第 2 l 8页 )
[ 3 ] 边彪. 张掖灌 区农 田防护林研究进展及 可持续经营对策叫. 河西学院 学报 , 2 0 0 4( 2 ) : 4 5 — 4 9 . 【 4 】 赵 洪林 , 房晓 霞 , 田赞 , 等. 双 辽市农 田防护 林建设现 状与发 展对策 【 J ] . 现代农业科技 , 2 0 1 1 ( 7 ) : 2 6 2, 2 6 7 .
2 0 0 8 ( 5 ) : 7 5 — 7 6 , 1 0 0 .
尽 快实现 建 设 目标 。 一是 强化 护林 组织 林组 织 , 重点地 段 要配 备 专职 护林 员 , 把 农 田 林 网的 管护 作 为 一项 长 期 任 务 来抓 。 二 是 加 强林 木资 源 保 护, 按照“ 预 防 为主 、 综合 治 理 ” 的 病 虫害 防 治方 针 , 建 立 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