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高产栽培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铃薯高产栽培措施
一、选用良种目前云南省主要栽培的品种为脱毒米拉、马尔科、克新一号、
紫花白、大西洋等高产品种,春季早熟栽培可选用费乌瑞它、克新四号、早大白、蒙薯九号等早熟品种。

二、合理轮作、深耕施肥马铃薯不宜与茄科作物连作。

最好与非茄科作物实
行3~5年的轮作。

马铃薯属深耕作物,要求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的壤土或砂壤土,并深耕22~25厘米。

底肥采用集中施肥效果较好,即每亩开沟条施或穴施优质农
家肥料1500~2000公斤。

三、种薯选择及处理在播种前15~20天选择具有原品种特征、薯块完整、
薯皮光滑、无病虫害、色泽鲜艳的薯块,剔除烂薯,淘汰尖头、有裂痕、薯皮老化、芽眼突出、皮色暗淡的薯块。

将选好的种薯摊放在温暖向阳的室内,温度保持在15℃左右,每隔3~5天翻动一次,一般10天左右即可萌芽,再严格精选一次,待芽变紫即可切块播种。

切种在播种前2~3天进行,切块大小以30~50克为宜,每个切块至少要带1~2个芽眼。

切薯时准备2~3把切刀,置于0.1%的高锰酸钾溶
液中浸泡消毒,每隔一段时间换一把,轮换使用,遇病、烂薯应将其剔除,同时更换切刀,以防止病菌传递感染。

为充分发挥顶芽优势,防止切刀传染病菌、病毒,有条件的农户可采用健康的
整薯播种,一般可比切块播种增产15%~20%,整薯重量以50克为宜。

四、播种
(一)播种时间马铃薯块茎膨大适温是20℃左右,所以在温度条件允许的
条件下尽量早播,使马铃薯在高温来临时已完成生长。

但旱区确定适宜播种期应考虑块茎膨大期与雨季相吻合。

春播马铃薯播种期为3月中下旬至5月上中旬。

(二)种植密度行距55~65厘米,株距25~30厘米,每亩3000株左右,
沟内施入底肥,覆土3厘米后摆发芽种块,芽苗朝上,播后覆土并用耙子搂平使床面平、细、净。

(三)播种深度播种深度要根据土质和土壤墒情来确定,在干旱和土质疏松
的地块可以播深些,一般10~15厘米;在潮湿和土壤粘重的地块,应播浅些,以5~8厘米为宜,覆膜马铃薯播种深度以10~12厘米为好。

五、田间管理
(一)中耕除草、培土在整个生育期进行2~3次中耕。

第一次苗齐后及时
中耕锄草;第二次在苗高10厘米左右进行中耕;第三次在现薯期结合培土进行中耕。

中耕锄草时拔除田间感病植株。

(二)浇水、追肥现蕾至开花是马铃薯需水高峰期,此时要保证水分供给,
不仅可降低土壤温度,利于块茎膨大,同时还可防止次生块茎的生成。

马铃薯追肥一般两次,苗期以清粪水或每亩用7~10公斤尿素兑水泼浇;第二次为蕾期,每亩用15~20公斤尿素、硫酸钾10~15公斤,追肥结合灌水效果较好。

(三)病害防治
1.马铃薯的病害主要有病毒病、晚疫病、环腐病及黑痉病等,当田间发现晚疫病、环腐病及黑茎病病株,应立即拔除带出大田处理,并喷施1000倍瑞毒霉锰锌液,每隔7~10天一次,连喷2~3次;病毒病应使用脱毒种苗。

2.虫害主要是地下害虫,每亩可用30%呋喃丹颗粒剂1.5~2公斤随播种施入
播种沟进行防治。

六、适时收获当大田70%的植株茎叶枯黄时,说明马铃薯已成熟,应即时收获。

采收应选晴天进行,收获的马铃薯晾晒数小时,待表土脱落,表皮干燥即可收藏。

七、马铃薯的加工马铃薯除鲜食外,还可以加工成马铃薯果酱、马铃薯饴糖、马铃薯鲜醋、马铃薯条(片)、马铃薯泥等,但我国目前95%以上的马铃薯是作为
蔬菜鲜食,马铃薯加工也限于加工成粗制淀粉,制作粉丝、粉皮、粉条、酒精等,
不仅数量少,而且加工深度不够,经济效益不高。

今后有待深度开发研究,进一步提高马铃薯的经济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