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公开课是否可取?不可取:
1、“大餐”不能代表生活的本来面目。
如果把一节课比喻成一顿饭的话,那么公开课是大餐、盛宴,而平时的课堂则是家常便饭。
相信任何一个家庭也不可能整日去吃什么大餐,平日用的只能是家常便饭。
从这个角度说,公开课的意义不大,我们教学真正该搞好的是日常教学,而不是公开课。
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成绩的进步,不是靠那几节公开课就行的,而是要靠平日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堂课。
2、课堂任务的完成不需要“第三方”。
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学习意志品质的锻炼,学习习惯的养成。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交流、共同提高的平台。
是不需要“第三者”参与的,公开课中的第三者的参与,其实是有碍课堂教学的。
从这个角度说,公开课也不可取。
3、公开课“劳民伤财”。
一节公开课,牵扯师生甚至家长大量的精力,有的课还要耗费物质。
准备一节公开课,少则一个星期,多则一个月甚至数月。
学生要为公开课准备“知识”,准备发言,有的还要准备文艺节目;老师则要精心备课,看教材,查资料,安排一切上课事宜等,可能还要应付相关领导的检查,有的学校的公开课更是离了谱,事先预演数次,完全失去了课堂的本来意义。
要知道,如果平日的每一堂都要牵扯这么多的精力,都要这么“折腾”,那我们老师也就全卧床了,这教学也根本无法搞下去了。
事实上是即使我们准备每一堂的时间仅在一到几个小时,我们已经苦不堪言了。
这样看来,公开课没有实用价值。
4、搞公开课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让听课者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领略优秀教师的风采,学习借鉴,取长补短,以求进步。
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开课有其积极的方面。
但从“多元智能”理论出发,人与人的智能类型不尽相同,每一名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确定自己的教学风格与特色,“向某某学习”的提法是不科学的。
所以说,公开课有其存在的价值,但不能迷信公开课。
可取:
5、公开课是平日课堂的一个高度的集中和概括,是平日课堂的一个缩影,是平日课堂的一个取粗取精后的再现。
正如戏剧,每一出戏剧都是现实生活的缩影,是对生活的高度概括。
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比如话剧《茶馆》通过几幕剧就演绎出半个多世纪的世事变化。
通过戏剧,我们往往能更快速更高效地了解社会生活,这要比你直接去亲历生
活要快得多。
听公开课正如看戏剧,听一节公开课学到的东西往往要大于听一节平时课学到的东西,提高了听课的效率。
6、尽管公开课“劳民伤财,可公开课却又是对师生的一个很好的锻炼,是教师、学生提高进步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它无论是对教师的教学技能,对课堂的驾驭,协调组织,还是对学生的表达、分析等能力的提高,抑或对师生心理素质的锻炼,促进师生融洽关系等,都大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