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24《英法政治体制的异同》示范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英法政治体制的异同示范教案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比较英法两国政体的异同
2.分析英法两国政体相异的原因
◇能力目标
1.通过比较英法两国政治体制的异同,培养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2. 通过了解英法两国政体的发展过程,提高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树立发展的观点、全面的观点。

过程与方法:
1.简述法国总统、内阁、议会的产生及其职权,比较法国民主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2.学生通过分析史实得出结论,可以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概括能力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是学生明白,尽管世界各国的政体不同,但在当代国际社会中都发挥这在自己的作用。

因此,既要使分析它们的阶级本质,又要实事求是地肯定它们存在的客观性,帮助学生懂得尊重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关注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培养世界眼光
教学重难点:
英法两国政治体制的异同
教学方法
情景导析合作探究
教学设想:
简述法国总统、内阁、议会的产生及其职权,比较法国民主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各国的政治体制具有各自的特点,应该尊重各个国家和人民的选择。

别国也应该尊重我们国家的选择。

新课教学:
【导入】
教师:出示法国总统和英国首相的图片?请问同学们认识这两个人吗?他们各代表什么国家?你能说出他们为什么称呼不同吗?
学生:依据教师的引导,分析,回答
教师:同学们还知道,英国与法国有那些不同?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二者到底有那些不同(引入新课)【学习新课】
学生;依据以前内容完成表格
【英法政体的不同】
教师:出示分析提纲,学生自主学习
1、议会
2、国家元首
3、政党制度
4、政府首脑
学生:自主阅读,合作分析不同 教师:引导分析不同
英国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
法国议会只是立法机关,其地位和作用都不能和英国议会相提并论
英国至尊议会:下院
法国国民议

英国女王一般只承担“礼仪性职责”,是“虚位君主”
法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国家行政权力的中心,有实权
英国是两党制,由议会多数党组阁
法国是多党制,往往是几个党派联合形成议会多数派,组成多党联合政府
英国首相由议会中多数党领袖担任,位于国家权力中心
法国总理由总统任命,权力较之英国首相要小得多
学生:结合老师的提问,自主回答对比不同 【探究验证】
学生:自主完成表格 【课堂演练】
选择:下列属于英、法两国政体差异的是:
①英国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 法国议会只是立法机关
②英国国王是“虚位君主”,法国总统拥有实权
③英国是两党制,法国是多党制
④英、法都是资产阶级国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A
相关链接:
英国议会对政府的监督权要强于法国。

法国议会虽然有对政府的弹劾和倒阁权,但受到种种限制,实行起来非常困难。

1959~1979年二十年间,法国国民议会先后提出38次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只有一次获得通过。

相关链接:
一谈到两党制,许多人就想到了美国的共和党和民主党。

实际上,两党制的发源地是英国。

英国最早出现的两大党是托利党和辉格党,其来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70年代。

经过三百多年的演变,保守党和工党已成为英国两党制的主角。

所以英国既是现代西方议会制度的发源地,也是政党和政党制度的发源地;既是“议会之母”,也是“政党之母”。

相关链接:
英法国家权力重心不同。

英国的权力重心在首相,法国的权力重心在总统。

从内阁稳定的角度看,英国首相可以以党的领袖名义要求全体阁员服从自己的领导,以维护执政党地位,因而政府比较稳定。

在法国,当政府内部发生意见分歧时,总理有时无法掌控局面,导致政府危机。

总理受到议会和总统权力的种种制约,地位显然不能与英国首相相比。

【问题探究】
教师:英法两国同时资产阶级国家,为什么政体会出现不同?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探究总结】
政体相异的缘由——资产阶级革命不同的阶级力量对比、历史背景和政治传统
1、阶级力量对比:
(1)、英国:①革命方式——革命加改良
②原因——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结成联盟,迫使封建贵族在革命后走妥协的道路。

(2)、法国:①革命方式——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②原因——封建势力特别强大,王权高度集中,只能采取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2、历史背景与政治传统:
(1)、英国——保守、妥协(2)、法国——激进、不妥协
政体相异的缘由——资产阶级革命不同的阶级力量对比、历史背景和政治传统
1、阶级力量对比:
(1)、英国:
①革命方式——革命加改良
②原因——资产阶级力量没有占绝对优势
相关链接:
法国大革命前,资产阶级思想家已经掀起了一场启蒙运动。

他们的主要思想是:主张民主,反对封建的君主专制;呼唤自由,反对封建的人身依附;要求平等,反对封建的等级制度;崇尚科学,反对封建的蒙昧主义。

这些思想深入人心,极大地鼓舞了当时深受压迫的人们反抗封建专制政权的斗志。

【课堂演练】
英法两国在资产阶级革命后,分别建立了不同的资 本主义国家政体。

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从政治文化传统方面说是由于( )
A .英国封建势力特别强大,迫使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结成联盟;法国封建势力弱小,资产阶级
革命彻底
B .英国政治文化传统比较保守;法国在大革命前就 形成了比较激进的革命政治文化
C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更加彻底
D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比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彻底 答案:B
【英法政体的相同点】
教师:请同学们表述一下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学生:表述 教师:板书:
返回
国体
政体
决定
反映
内容
形式
相对独立性
教师:问题;既然两国的阶级本质相同,我相信两国政体上也有许多相同的地方,请同学们马上寻找一下
学生:寻找相同点 【探究总结】
异中有同,殊途同归
1、从政体与国体的关系看——国体决定政体
从政体与国体的关系来看,英法两国的政体都属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形式。

两国的政权都是资产阶级政权,执政的根本目标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

法国虽然是共和政体,议会、总统都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从表面上看,似乎比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更加民主,、但其资产阶级政权的本质与英国并无根本不同。

2、从执政党的性质和作用看——统治阶级的阶级性质决定国家的性质
从执政党的性质和作用来看,英法两国执政党的阶级性质相同。

执政党的阶级性质体现了国家政权的性质。

英法两国右翼政党始终是资产阶级的代表;号称代表中下层人民利益的左翼政党,如法国的社会党和英国的工党,也已经公开充当资本主义制度的捍卫者,与右翼政党没有本质区别。

专家点评: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法国共产党曾一度参加联合政府。

对此,法国资产阶级深感恐惧,忧心如焚,使用种种手段把法共排挤出政权。

历史证明,资产阶级是不能容忍无产阶级力量进入政权的。

3、从国家权力的运行方式看——议会权力萎缩、行政权力加强
从国家权力的运行方式看,英法两国权力机关的变化趋势相近,都出现了议会权力萎缩、行政权力加强的趋势。

英国议会在19世纪达到高峰后,地位逐步下降。

法国议会在第四共和国达到鼎盛时期,第五共和国宪法对其权力作出了种种限制。

4、英法政体的弊端及其根本原因:
经过长期的演变和发展,就维护资产阶级利益而言,英法两国的政体,都渐趋成熟。

但它们都同样面临着诸多困扰、存在着各种弊端,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而这些问题是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矛盾所导致的,是无法通过调节政体从根本上加以解决的。

(三)异中有同、殊途同归
1、从政体与国体的关系看
——政权性质相同,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形式
2、从执政党的性质和作用看
——英法两国执政党的阶级性质相同
3、从国家权力的运行方式看
——英法两国权力机关的变化趋势相近
4、从国家政体的演变和发展来看
——两国政体渐趋成熟;
同时面临诸多困扰、存在各种弊端
【课堂演练】
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法国实行民主共和制。

下列有关英国国王和法国总统相同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①都是国家元首,对内对外都代表国家
②都由选举产生,并有任期限制
③都代表一定党派利益
④前者没有实权,后者是国家行政权力中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教学总结】
小结: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有:
5个不同:即英法政体的不同点
4个相同:即
(1)、从政体与国体的关系看——国体决定政体
(2)、从执政党的性质和作用看——统治阶级的阶级性质决定国家的性质
(3)、从国家权力的运行方式看——议会权力萎缩、行政权力加强
(4)、英法政体的弊端及其根本原因:
3个缘由:即政体相异的缘由——资产阶级革命不同的阶级力量对比、历史背景和政治传统
2个不同的权力中心:英国的权力重心在首相,法国的权力重心在总统。

1种国体:虽然英法的政体不同,但是他们的国体相同,都是资本主义国家
作业安排:比较英法两国政体的异同
教学反思: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起主导作用。

我认为整节课还是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师生关系融洽,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引导学生发言,参与学生讨论。

学生主动积极,结论基本上能由学生得出。

一节课更重要的是考查学生学得怎样,得到什么。

学生不论是在各门学科的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都需要创新精神。

【课堂作业】
见课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