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届高中化学第一轮复习配餐作业13氮及其化合物(2021年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高中化学第一轮复习配餐作业13 氮及其化合物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届高中化学第一轮复习配餐作业13 氮及其化合物)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届高中化学第一轮复习配餐作业13 氮及其化合物的全部内容。

配餐作业(十三) 氮及其化合物
1.下列叙述与氮元素的循环无关的是()
A.工业合成氨的过程是固氮的过程
B.自然界中,氨是动物体特别是蛋白质腐败后的产物
C.为防止粮食、罐头、水果等食品腐烂,常用氮气作保护气
D.电闪雷鸣的雨天,N2与O2会发生反应并最终转化为硝酸盐被植物吸收
解析C项中由于N2很不活泼,故作保护气,不参与化学反应,也就不参与氮的循环。

答案C
2.科学家预测,氨有望取代氢能,成为重要的新一代绿色能源。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液氨作为清洁能源的反应原理是4NH3+5O2错误!4NO+6H2O
B.液氨具有腐蚀性和毒性,在使用过程中要防止液氨泄漏
C.氨气比空气轻,标准状况下密度约为0.76 g·L-1
D.氨气与氢气相比,优点在于氨气不容易发生爆炸,使用时更安全
解析该反应中有污染性气体NO产生,故不符合清洁能源的要求,A项错误;B、D两项均
正确;氨气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ρ标=M
V
m
=错误!=0。

76 g·L-1,C项正确.
答案A
3.下列制备氨水的实验装置中最合理的是()
解析制备氨水不需要干燥氨气,A、C两项错误;不能防止倒吸,D项错误。

答案B
4.(2018·湖南六校联考)a mol FeS与b mol FeO投入V L c mol·L-1的HNO3溶液中充分反应,产生NO气体,所得澄清溶液可看做Fe(NO3)3、H2SO4的混合液,则反应中未被还原的HNO3可能为( )
A.(a+b)×63 g B.(a+b)×169 g
C.(Vc-9a+b
3
) mol D.(a+b) mol
解析
FeS+6HNO3===Fe(NO3)3+H2SO4+3NO↑+2H2O
a mol a mol 3a mol
3FeO+10HNO3===3Fe(NO3)3+NO↑+5H2O
b mol b mol 错误!mol
若HNO3恰好完全反应,反应中未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等于反应后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即3(a+b)mol,未被还原的HNO3的质量为(a+b)×189 g.若HNO3过量,作氧化剂的HNO3为错误!mol,则未被还原的HNO3为错误!mol。

综上所述,本题选C。

答案C
5.将充有n mL NO和m mL NO2气体的试管倒立于盛水的水槽中,然后通入n mL O2。

m〉n,则充分反应后,试管中气体在同温同压下的体积为( )
A。

错误! mL B.错误! mL
C。

错误! mL D.错误! mL
解析可认为首先发生反应4NO+3O2+2H2O===4HNO3,反应后剩余错误! mL O2,然后发生反
应4NO2+O2+H2O===4HNO3,n
4
mL O2消耗NO2n mL,则NO2过量,最后剩余NO的体积为过量NO2
的三分之一,即错误! mL。

答案A
6.(2018·南通调研)下列装置适用于实验室制氨气并验证氨气的某化学性质,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氨气
B.用装置乙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
C.用装置丙验证氨气具有还原性
D.用装置丁吸收尾气
解析用装置甲制取氨气需要加热,A项错误;氨气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B项错误;氨气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N2、水和铜,可以验证氨气具有还原性,C项正确;用装置丁吸收尾气容易引起倒吸,D项错误.
答案C
7.科学家从化肥厂生产的(NH4)2SO4中检出化学式为N4H4(SO4)2的物质,该物质的晶体中含有SO错误!和N4H错误!两种离子,当N4H错误!遇到碱性溶液时,会生成N4分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4N、N4与N2互为同位素
B.N4H4(SO4)2的电离方程式为N4H4(SO4)2N4H4+4+2SO错误!
C.N4H4(SO4)2不能与草木灰、K3PO4等化肥混合施用
D.N4H4(SO4)2中只含共价键,不含离子键
解析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之间互为同位素,N4与N2为单质,A项错误;N4H4(SO4)2晶体中含有SO错误!和N4H错误!两种离子,N4H4(SO4)2为离子化合物,电离方程式为N4H4(SO4)2===N4H错误!+2SO错误!,B项错误;草木灰的主要成分K2CO3、K3PO4都为强碱弱酸盐,其水溶液显碱性,当N4H错误!遇到碱性溶液时,会生成N4分子,故不能混合施用,C项正确;N4H4(SO4)2中含有离子键,D项错误。

答案C
【拓展延伸】
肼(N2H4)是强还原剂,在碱性溶液中能将银、镍等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单质,并用作喷气式发动机燃料、火箭燃料等。

呈碱性,碱性比氨弱.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仍不溶解
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红变蓝,该气体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C.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错误!===3Cu2++2NO↑+4H2O
D.HNO3→NO→NO2,以上各步变化均能通过一步实现
解析加入Cu(NO3)2后,Cu和H+、NO-,3发生反应:3Cu+8H++2NO错误!===3Cu2++2NO↑+4H2O,A项不正确;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为NH3,NH3溶于水后使溶液显碱性,B 项正确;Cu与稀硝酸反应时,还原产物为NO,NO可与O2反应生成NO2,C、D两项正确.
答案A
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用氯化铵和熟石灰制氨:
NH错误!+OH-错误!NH3↑+H2O
B.NaOH溶液与NH4Cl溶液混合加热:
NH错误!+OH-错误!NH3·H2O
C.氨水中加盐酸:NH3·H2O+H+===NH错误!+H2O
D.氨水中通入少量CO2:
CO2+NH3·H2O===NH错误!+HCO错误!+H2O
解析A项不能写离子方程式,B项应生成NH3,D项应生成(NH4)2CO3.
答案C
10.(2018·江西五市八校联考)将17.9 g由Al、Fe、Cu组成的合金溶于足量的NaOH溶液中,产生气体3.36 L(标准状况);另取等质量的合金溶于过量的稀硝酸中,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得到沉淀的质量为25.4 g;若HNO3的还原产物仅为NO,则生成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
A.2。

24 L B.4。

48 L
C.6.72 L D.8.96 L
解析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生成的氢气为3.36 L,即0.15 mol,所以含有铝0.1 mol,而0.1 mol铝变为+3价,转移0.3 mol 电子.Fe被氧化为+3价,Cu被氧化为+2价。

假设Fe、Cu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y,质量和:2.7+56x+64y=17。

9;沉淀量:107x+98y=25.4;解得x=0。

1 mol,y=0.15 mol,Al、Fe、Cu的物质的量分别是0.1 mol、0.1 mol、0.15 mol,所以转移电子总数为0。

9 mol;氮原子从硝酸中的+5价还原为+2价,共转移0。

9 mol电子,则生成NO为0。

3 mol,则V(NO)=6。

72 L.
答案C
11.(2018·滨州期末)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控制和治理NO x、SO2、CO2是解决光化学烟雾、减少酸雨和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对构建生
态文明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SCR和NSR技术可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在空气过量条件下的NO x排放。

①SCR(选择催化还原NO x)工作原理:
尿素水溶液热分解为NH3和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CR催化反应器中NH3还原N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SR(NO x储存还原)工作原理:
在储存过程中,NO发生的总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双碱法除去SO2的工作原理:NaOH溶液错误!Na2SO3溶液
过程①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aO在水中存在如下转化:CaO(s)+H2O(l)===Ca(OH)2(s)Ca2+(aq)+2OH-(aq),从平衡移动的角度,简述过程②NaOH再生的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①根据原子守恒可知尿素水溶液热分解为NH3和CO2的化学方程式为CO(NH2)2+H2O错误!CO2+2NH3;SCR催化反应器中NH3还原NO2生成氮气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8NH3+6NO2错误!7N2+12H2O.②根据示意图可知在储存过程中N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硝酸钡,因此发生的总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BaO+4NO+3O2错误!2Ba(NO3)2。

(2)过程①是氢氧化钠溶液吸收SO2转化为亚硫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OH-+SO2===SO错误!+H2O;由于溶液中的SO错误!与Ca2+结合生成CaSO
沉淀,使平衡正向移动,因此有NaOH生成。

3
答案(1)CO(NH2)2+H2O错误!CO2+2NH38NH3+6NO2错误!7N2+12H2O
2BaO+4NO+3O2错误!2Ba(NO3)2
(2)2OH-+SO2===SO错误!+H2O SO错误!与Ca2+生成CaSO3沉淀,平衡正向移动,有NaOH 生成
12.氨气在工农业生产中有重要应用。

(1)①氮气用于工业合成氨,写出氮气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H3的稳定性比PH3________(填“强”或“弱”)。

(2)如图所示,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迅速盖上盖,观察现象。

表面皿
①浓盐酸液滴附近会出现白烟,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浓硫酸液滴上方没有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浓硫酸的液滴中有白色固体,该固体可能是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一种即可)。

③FeSO4液滴中先出现灰绿色沉淀,过一段时间后变成红褐色,发生的反应包括Fe2++2NH3·H2O===Fe(OH)2↓+2NH错误!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空气吹脱法是目前消除NH3对水体污染的重要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向水体中加入适量NaOH可使NH3的脱除率增大,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微生物作用下,蛋白质在水中分解产生的氨能够被氧气氧化生成亚硝酸(H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反应中有0.3 mol电子发生转移时,生成亚硝酸的质量为________ g(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据方程式:
2NH3+3O2错误!2HNO2+2H2O
2×47 g转移12 mol e-
m(HNO
) 0。

3 mol
2
2×47 g∶12=m(HNO2)∶0。

3
m(HNO
)=2。

35 g。

2
答案(1)①∶N⋮⋮N∶②强
(2)①NH3+HCl===NH4Cl
②NH4HSO4或(NH4)2SO4
③4Fe(OH)2+O2+2H2O===4Fe(OH)3
(3)氨在水中存在平衡:NH3+H2O NH3·H2O NH错误!+OH-,加入NaOH后OH-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故有利于氨的脱除
(4)2NH3+3O2错误!2HNO2+2H2O 2。

35
13.如图是在实验室进行氨气快速制备与性质探究实验的组合装置,部分固定装置未画出。

(1)在组装好装置后,若要检验A~E装置的气密性,其操作是首先__________________,打开弹簧夹1,在E中装入水,然后微热A,观察到E中有气泡冒出,移开酒精灯,E中导管有水柱形成,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点燃C处酒精灯,关闭弹簧夹2,打开弹簧夹1,从分液漏斗放出浓氨水至浸没烧瓶中固体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稍等片刻,装置C中黑色固体逐渐变红,装置E中溶液里出现大量气泡,同时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现象);从E中逸出液面的气体可以直接排入空气,请写出在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C中固体全部变红色后,关闭弹簧夹1,慢慢移开酒精灯,待冷却后,称量C中固体质量,若反应前固体质量为16 g,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2。

4 g,通过计算确定该固体产物的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5)在关闭弹簧夹1后,打开弹簧夹2,残余气体进入F中,很快发现装置F中产生白烟,同时发现G中溶液迅速倒吸流入F中,写出产生白烟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迅速产生倒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A是制备NH3的装置,B是干燥NH3的装置,C是NH3与CuO的反应装置,E是处理氨气尾气的装置,F是NH3与Cl2的反应装置,G是处理Cl2尾气的装置.(2)干燥NH3需使用碱性干燥剂。

(3)C中CuO与NH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红色的Cu、N2和H2O;E中发生反应:2NH3+BaCl2+SO2+H2O===BaSO3↓+2NH4Cl。

(4)若产物全部是Cu,则由差量法知减小的全部是O元素的质量,即n(CuO)=n(O)=2。

4 g÷16 g·mol-1=0.15 mol,所以反应的CuO的质量为0.15 mol×80 g·mol-1=12 g〈16 g,所以CuO未完全转化成Cu,高温情况下CuO分解生成Cu2O和O2,剩余固体中可能含有Cu2O。

(5)Cl2可将NH3氧化为N2,同时生成的HCl会和NH3反应生成NH4Cl,产生白烟现象,F瓶内压强变小,从而出现倒吸现象。

答案(1)关闭弹簧夹2和分液漏斗活塞
(2)碱石灰(或生石灰)
(3)白色沉淀2NH3+3CuO错误!3Cu+N2+3H2O
(4)Cu2O、Cu
(5)3Cl2+8NH3===N2+6NH4Cl 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因氨气与Cl2反应生成固体,导致瓶内压强减小,引起溶液倒吸
14.当硝酸与金属或非金属反应时,反应物或反应条件不同,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也不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Zn与某浓度的硝酸反应时无气体产生,那么硝酸的还原产物为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某混酸由200 mL 3 mol·L-1的稀硝酸和200 mL 2.5 mol·L-1的稀硫酸均匀混合而成(忽略溶液的体积变化)。

将其分成两等份,分别与铜和铁反应,还原产物只有NO,则最多能溶解__________mol Cu和__________g Fe。

(3)200 mL 16 mol·L-1的浓硝酸与3。

2 g Cu反应,反应过程中还原产物只有NO2,则反应结束后,产生气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_(标准状况下),溶液中c(H+)∶c(NO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忽略HNO3的挥发)。

(4)用试管将(3)反应产生的NO2收集满并倒立在足量的水中,待试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试管中剩余气体的体积约为原气体体积的____________。

试管中的液体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假设试管中的液体不对外扩散,此反应条件下1 mol 气体的体积为25.0 L)。

如果NO2中混有N2O4气体,试管中的液体的物质的量浓度将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解析(1)硝酸被还原,N元素化合价降低,若无气体产生,则还原产物为NH4NO3(或NH 错误!).
(2)设最多溶解x mol Cu,一份溶液中n(NO错误!)=0.3 mol,n(H+)=0.8 mol,
据3Cu+8H++2NO-,3===3Cu2++2NO↑+4H2O
3 8 2
x 0。

8 0.3
可知x=0。

3(NO错误!过量)
因在反应中Fe和Cu的化合价变化均为2价,则最多溶解Fe的物质的量也是0.3 mol,质量为56 g·mol-1×0。

3 mol=16.8 g。

(3)据电子守恒V(NO2)=错误!×2×22。

4 L/mol=2.24 L。

根据方程式:Cu+4H++2NO错误!===Cu2++2NO2↑+2H2O,可知:
c(H+)∶c(NO错误!)=n(H+)∶n(NO错误!)=(3.2-0。

2)∶(3.2-0。

1)=30∶31。

(4)根据方程式3NO2+H2O===2HNO3+NO可知试管中剩余气体的体积约为原气体体积的1
3。


试管的体积为 1 L,则试管中溶液(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根据c=错误!可得c=错误!=0.04 mol·L-1.
若NO2中混有N2O4,则根据3N2O4+2H2O===4HNO3+2NO可知所得溶液的体积减小,HNO3的物质的量增加,则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将增大。

答案(1)NH4NO3(或NH错误!)
(2)0.3 16。

8
(3)2。

24 L 30 31
(4)1/3 0.04 mol·L-1增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