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省柳州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模拟卷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省柳州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模拟卷三)
一、选择题
1.下列对本文写法特点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从自己的进步、成长过程体现老师的辛勤培育,从侧面烘托老师的形象。
B.直接描写老师的外貌、动作,表达了自己对老师的思念之情。
C.运用形象化的比喻来说明抽象事物的本质。
D.凭借触觉去感受大自然,感受老师的关爱,接受老师的教导。
2.选择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
A.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B.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C.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D.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3.课文结尾的议论在文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
A.揭露了狼的本性,嘲讽了玩弄阴谋诡计,自取灭亡的恶狼,赞扬了机智勇敢的屠户。
B.赞扬了屠户敢于与恶狼相斗的勇敢精神。
C.指出恶狼狡诈的手段还不高明。
D.揭示了“狼再狡猾也斗不过好猎手”的道理。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国首架大型民用飞机C919第一次首飞成功,国人欢呼雀跃。
B.能否有效预防校园欺凌,关键在于相关部门主动关心未成年人。
C.《朗读者》栏目精心挑选经典美文,旨在达到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
D.读书不仅能够使人远离纷扰的环境,保持内心沉静,而且可以使人感受世界,体悟人生,获得启迪。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今年百色市虽然中考语文试卷结构调整较大,但是考查的知识点不变。
B.到市医院体检要不要预约?是不是去了就能体检?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C.网购是当前最时尚的一种购物方式,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一系列的交易活动。
D.今年7月,第十二届世界芒果大会将在百色举办,这是提升我市知名度难得的机遇。
二、名句名篇默写
6.古诗文默写
(1)客路青山外,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百草丰茂。
(3)__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中。
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
(4)____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
(5)_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6)我寄愁心与明月, ________________
(7)《天净沙·秋思》点明主旨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2)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解读出了诗人哪些情感?
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过五溪说明诗人旅途之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
D.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E. 诗歌想像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4)在本诗中,李白为什么要以明月入诗?
5)古人在诗词中描写情境用来营造气氛的鸟儿很多,为什么李白独选子规啼来入诗呢?
6)王昌龄被贬龙标是什么季节?为什么?
7)从诗中发出的情感信息,揣摩李白写此诗时的心理活动。
四、综合性学习
8.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
一个“打”字其语义和内涵非常丰富。
如:①编织;②买;③捆;④表示身体上的某些动作。
请给下面句子中的“打”选择合适的义项。
(1)妈妈正在给我打.一件漂亮的毛衣。
(______)
(2)麦收了,爸爸让我把那边麦垄里割好的麦子打.起来。
(______)
(3)“小二,打.二两酒,来三两牛肉。
”燕青一进店门,便大声说。
(______)
(4)他冲我打.了个手势,让我到他那边去。
(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
9.阅读《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10分)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
1)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4分)
①与朋友交而不信.乎②可以
..为师矣
③其不善者
..而改之④思而不学则殆.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3分)
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认为学习和思考是什么关系?你赞同孔子的观点吗?请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的认识。
(3分)
10.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论语(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子曰:“默而识①之,学而不厌②,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③,敏以求之者也。
”(《述而》)
子曰:“学如不及④,犹恐失之。
”(《泰伯》)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有鄙夫⑤问于我,空空如也。
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子罕》)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⑥,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子张》)
(注)①识:记住。
②厌:满足。
③好古:爱好古代文化。
④及:赶上,追上。
⑤鄙夫:鄙陋浅薄的人。
⑥亡:指自己没有的知识、技能、才能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人不知而不愠.____
(2)不逾矩.____
(3)我叩其两端
..而竭焉____
(4)勿施.于人____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同“悦”,愉快)
B.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站立)
C.人不堪.其忧(能忍受)
D.其.“恕”乎(大概,也许)
3)翻译下列句子。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历来就被奉为虚心好学的格言,但在今天看来是否太虚伪了?是否对自己的能力太不自信了?请联系实际谈谈。
六、现代文阅读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鄱阳湖的鸟
①日出喷薄,水染耀金,万只竞游的白天鹅在鄱阳湖七彩斑斓的镜面上成了美丽的剪影,宛如水上一朵朵袅娜的白莲。
它们时而挺脖昂首,神气如同将军;时而曲颈低头,娴雅胜似仙子;时而交颈私语,传递爱的信息;时而互鸣对话,同步旋转水上芭蕾。
草地上的天鹅像白雪公主那么美丽,双腿一蹬,跃出一个优美的弧度,身躯展现天鹅完美的曲线。
此起彼伏的叫唤声,犹如抖动的丝绸飘逸着轻柔的交响曲,极富艺术感染力。
②仙鹤是芭蕾舞艺术之神。
绰绰身姿,婷婷仙骨,纤纤细腿,在水上表演贴水飞翔舞,时而衔水信步,时而展翼齐霞。
当我醉心于它们共舞时,数百只灰鹤一字排开,群起而飞,在没有指挥的前提下,能做到动作整齐划一,排成V形。
还有数百只白鹤高鸣而飞,发出的声音如清耳悦心的笙箫,遏于云霞。
③大雁好像是经过特种训练,也许它们具备了天才的禀赋,先是小队形排成人字,再排成一字,再排成W字,再排成V字形,非常和谐统一。
还有那成千上万只大雁突然从对岸的草丛中钻出来,领头雁会带领它们一面飞一面仰颈高鸣。
霎时,天上、水中全是密匝匝一片。
④原来人间的舞蹈大都
..来源于鸟类的动作模仿。
人与鸟如此互通灵性。
人与鸟融于鄱阳湖空灵妙境的舞台,共同找到了舞的魂魄。
跳《天鹅湖》的世界顶级舞蹈演员雅娜库洛娃,为了跳好《天鹅湖》,每天坚持模仿天鹅的每一个动作;杨丽萍每天坚持在树林里观察孔雀的每一个微妙的动作,一练就是10年;甄嬛跳《惊鸿舞》是模仿秋雁苦练多年,赵飞燕能跳出《飞燕舞》也是与燕子一起苦练10年。
她们都是通过细腻观察鸟的习性和动作去探讨领悟,执着地追求,苦练本领,创作出优美的舞蹈,达到艺术的最高境界的,可见“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人生的舞台亦如都阳湖给予万灵展示才能的舞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心中的志向有多远,就能“天高任鸟”飞多远。
⑤天人合一,人与鸟共同沐浴在大自然中成为一家,陶醉在鄱阳湖天然的优美旋律中。
当灵性的鸟轻柔地抚慰着我们的心灵时,我们就不会那么追名逐利,贪图虚名。
我们的思想就不会在物欲横流中陷于浮
躁。
对自然的护卫,就是对大自然的爱,就是对宇宙的大爱。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1)文章以“鄱阳湖的鸟”为题有什么妙处?
2)第④段重点介绍了人间的舞蹈大都来源于鸟类的动作模仿,加点的“大都”一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3)品味文中画线句子的妙处。
4)阅读本文,说说你的阅读体会。
12.家乡雨
安谅
我不习惯带伞,嫌烦,嫌多余,所以小时候上学,淋雨就成为常规的节目,时时上演。
衣衫湿透,犹如落汤鸡一般,时常引发感冒,大人叱责,同学嘲笑,自己依然我行我素。
工作之后,也不带伞。
因为我早上基本不听天气预报,对天气变化似乎相当迟钝。
对雨季来与不来,也并不在乎,你要来就来吧,我以不变应万变,这雨砸在头上也不会砸出窟窿来,也就更加淡然视之。
何况在雨中尽情地嬉戏,也是充满乐趣的。
还写过几首南方雨季的诗,把故乡的雨说得温柔缠绵,把淋雨也作为一大享受。
后来也开始躲闪雨水了。
还是青春期时就发现前额的头发日渐稀少,就怀疑自己太不把头发乃至自己当一回事了,这雨也许是掉发的一大缘由。
何况,报刊连篇累牍地介绍,这工业城市的雨,并不澄澈洁净,有的还含有某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最极端的例子,就是酸雨了。
这雨倾盆而下,断不会有人在雨中漫步,胜似闲庭信步了。
南方的雨,上海的雨,也真够绵密的。
梅雨季节,身子老是有湿漉漉的感觉,雨伞也遮挡不住细雨纷扬。
有一阵子是骑自行车上班的,那雨披裹在身上,像被包粽子似的,那雨帽还禁不住风的挑拨,时不时地掀开以示罢工了,感觉很是不爽。
但还是想抵挡这雨的侵扰,头发凌乱了,衣服湿透了,脸上也是水迹斑斑,这模样还是有损自己形象的。
后来有车了,避开了不少风雨。
当然,很多时候,还是有点厌烦这突如其来,频频造访的雨。
模糊了视线,泥泞了道路,冷不丁打湿了衣履,还裹挟了一阵凉意。
雨,终是太多了,也迷蒙了天空,曾有过的诗意,也逐渐淡去。
到了大西北,到了南疆,并且工作生活了几年之后,领略了这里的干燥缺雨,忽然就生发了另一种感受。
一年四季,几乎见不到一场豪雨。
上海一天的雨水就几乎是南疆一年的降雨量了!也见识过雨滴。
那是在公路上疾驰。
还没听到什么动静,就听当地司机说,看,下雨了!在他的指点下,才发现车窗挡风玻璃上散落着几滴雨珠,混浊黏稠。
紧接着,又看见几滴弱弱地飘打在窗玻璃上,怯怯的,像一只只懦弱的小昆虫。
后来也看见过雨势稍微强盛些的,密密匝匝地从天而降,但很是短暂,飘落的雨,沉没在虚土里,若有若无,显得孱弱而又委顿。
2011年4月29日,我在喀什的泽普县城,忽然尘沙漫卷,当空旋舞,渐渐地天地昏黄起来,那画面的底色像是泛黄的老照片,街上人车稀落,只能裹着面纱戴着口罩出行。
不出几分钟,身上落满粉尘。
临近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沙尘肆虐从来都是平常事。
令人稀奇的是,一场阵雨紧随而来,大地响起了啪嗒啪嗒的声响,清脆悦耳,像是谁在弹奏一支什么玄秘的乐曲。
那雨滴,比鹌鹑蛋大,打在地上,也像一颗颗鹌鹑蛋迸裂,混浊的液体花瓣一样绽放。
这雨水在我眼里就像是英雄捐躯,用生命裹挟了尘土,使这天空复原了清纯。
那天南疆的日志,沙尘暴昏黄了纸页。
像一只巨大的茧,密封了整个世界。
雨,那轻灵的雨,在深夜也突然来临。
以她透明的身躯,舍生取义。
裹挟着猖狂的尘土,坠落,毫不犹豫。
翌日,一个阳光的日子。
破茧而出,仿佛凤凰涅槃。
我想追寻这一场雨,但她已幻化成一种传奇。
这是一场壮观绚丽的雨,但实属罕见,雨本身就是稀罕客,豪雨也更难得。
即便有一种磅礴气势,人置身其间,也是不堪忍受的。
于是我十分想念家乡的雨了。
南方的家乡的雨,春天,多半是淅淅沥沥的。
飘洒在身上,有春天回归、大地回暖的感觉,舔一舔,也
有些微甜润。
而夏天,雨经常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晶亮清澈,对炎热一阵鞭打,酷暑多少退却了几分。
那种凉爽清冽是难以忘怀的。
一夜,故乡的雨淋湿了我的梦,也添加了我的相思。
星夜和星辰都被雨水洗白洗亮了。
但白天我能有一种期冀吗?是的,想在喀什,淋一场家乡的骤雨,这一次我不会撒腿就跑。
让暴雨从头浇下,浇出我欲望的轮廓,瞬间释放一个游子的鲜亮。
南方的雨季里,有来自天朝的诏书,要让戈壁变成一片雨巷。
那飘渺中,还会走出一株株的丁香。
就让我自告奋勇,作一回喀什的舞者。
在雨中湿漉漉地飞
后来终于有机会回家乡,一出机场就被湿润紧紧相拥了。
深秋的雨,也在与树叶相嬉戏着飘落,抚摸着我的脸庞,扑打在我的衣裳。
虽有一种萧瑟之意,但我仍感觉心旷神怡,温馨氤氲。
我迎了上去。
没有打伞,自然也不用雨披。
1)结合选文,说说“我”对家乡的雨的态度是怎样变化的。
2)结合选文说说家乡雨与南疆的雨有什么不同。
3)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的语句。
那天南疆的日志,沙尘暴昏黄了纸页。
像一只巨大的茧,密封了整个世界。
4)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谈谈选文末段的作用。
七、作文
13.当女娲将小人儿造出来后,面对这远古洪荒的场景,此时此刻这些小人儿除了欢呼雀跃外,还有着怎样的言行举止?他们会对女娲母亲说些什么?请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写一个100字左右的片段。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6.行舟绿水前树木丛生日月之行星汉灿烂潮平两岸阔海日生残夜随君直到夜郎西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三、诗歌鉴赏
7.1)杨花和子规鸟。
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
2)诗人听说友人将左迁龙标时的惆怅和恋恋不舍之情。
3)BC
4)明月除了有普天同照、能够把心儿带给朋友外,更能表现友谊的纯洁,表明王昌龄人格的高洁。
5)子归鸟叫声凄凉,有不如归去之意,古人用来作为悲情之鸟,李白用子规啼表示对朋友悲惨命运的忧虑,对朋友的挽留不舍之情。
6)暮春;从杨花落尽子规啼可以看出,杨花落尽是暮春的景象,子规啼是暮春的气象。
7)忧虑和愤懑。
表现了真挚、纯洁的友谊。
四、综合性学习
8.(1)①(2)③(3)②(4)④
五、文言文阅读
9.1)①真诚、诚实②可以凭借③好的方面、优点④疑惑
..
2)博学而志向坚定,好问而多想当前的事情。
3)孔子认为学习和思考要结合起来。
我赞同孔子的观点。
“学”是基础,不付出学习的行为就不会有知识的积累,但是如果只是一味的死学,没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终究会一无所获。
反之亦然。
10.1)(1)生气,恼怒(2)法度(3)正反两个方面(4)施加
2)B
3)(1)学习了然后按时去温习它,不是很愉快吗?
(2)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
4)示例:不虚伪,也不是对自己的能力不自信。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足之处,而身边随处都有值得学习的人或物。
在学习中,只有拥有谦虚的态度,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才能更加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
六、现代文阅读
11.1)以“鄱阳湖的鸟”为题,点明文章的写作内容,同时又是文章行文的线索。
2)不能去掉。
因为“大都”表绝大多数,但并不包括全部,也就是说,人间的舞蹈大多数是源于鸟类的动作模仿,但也有例外。
如果去掉,就无一例外,与事实不符,这体现了文章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3)运用比喻,把在鄱阳湖上竞游的白天鹅比作水上一朵朵袅娜的白莲,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鄱阳湖上白天鹅栖息的景象,意境优美,惹人想象,富有表现力。
4)提示: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12.1)起初漠然置之,后因掉发开始躲闪;梅雨季节,又对绵密频繁的雨产生了厌烦;到了新疆工作生活后又开始想念家乡雨,最后回到家乡与雨紧紧相抱。
2)家乡雨:绵密、多、晶莹清澈。
新疆的雨:一年四季几乎见不到一场豪雨,若有若无,混浊黏稠。
3)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南疆的沙尘暴比作巨大的茧,生动形象地写出沙尘暴天气的恶劣,同时“昏黄”和“密封”两个词语也表现了“沙尘暴”的严重,突出了雨的可贵。
4)内容上:写自己回到家乡,拥抱家乡的雨,表现出对家乡的思念与亲近之感。
结构上:首尾照应,都描写“我”没有有打伞在雨中感受的情景,使文章结构更严谨。
七、作文
13.(示例)孩子:您是谁?
女娲;我是创造你的神。
孩子:那我该怎么称呼您?
女娲:你可以叫我妈妈。
孩子:妈妈,我是谁?
女娲:你是我创造的生命,是我的骄傲,也是我亲爱的孩子。
孩子:那我也是神吗?
女娲:不是,你以后就叫作人吧。
孩子:好啊,我是人,那只有我一个人存在吗?
女娲:不会,我还会创造出很多生命,都是你的弟弟、妹妹,你要爱护他们。
孩子:我知道了,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