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语文园地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园地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习正确使用字典,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
2.借助拼音正确朗读古诗《赠汪伦》,并背诵,反复朗读诗句,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
3.通过和大人一起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体验亲子阅读的愉悦。
【教学重点】
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积累古诗,知道要帮助大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难点】
养成在学习中勤查字典的习惯。
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体验亲子阅读的愉悦。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用字词句,认真读词语和描红。
2.认识汉语拼音字母表,学会写全包围的字。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语文园地三”的有关内容。
(板书:语文园地三)二、日积月累
1.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朗读古诗,争取读正确,读出节奏。
2.通过教师范读,伙伴互读等方式进行正音,引导学生读准“赠、汪、乘、行、声、情”等后鼻音的字。
【设计意图:积累古诗,先要读准音,再理解古诗的大意,最后学会背诵积累。
】
3.听一听: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板书:《赠汪伦》李白)
4.读一读:
注释:①汪伦:李白的朋友。
②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
走边唱。
③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
《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
深千
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④不及:不如。
诗意: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5.背一背。
(1)在熟读的基础上,尝试背诵。
(2)你还背过哪些李白的古诗?
婷婷:我背过李白的《望天门山》,我背给大家听一听。
(板书:《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三、和大人一起读
1.读通短文(见教材P41—42)(板书:《胖乎乎的小手》)
(1)对照拼音,把生字读准确;再把故事读通顺,读流利。
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也可以和同学或大人交流,还可以运用刚刚学会的音序査字
法,査字典解决。
(2)师生可以合作读一读,演一演。
2.思考问题
(1)兰兰那么多画,爸爸为什么只贴这一张呢?
因为爸爸觉得这一张画上的胖乎乎的小手为他做过很多事情。
(2)兰兰胖乎乎的小手为家人做过哪些事情?
帮爸爸:拿过拖鞋;帮妈妈洗过手绢;帮奶奶挠过痒痒。
(3)联系生活,想一想自己的小手帮家人、同学、老师等做过些什么,进行适当的表达。
(帮妈妈扫地、擦桌子,整理房间;帮奶奶穿针引线;帮爷爷浇花……)
【设计意图:读读演演儿歌,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兰兰主动帮助家人做事情,做个懂事的好孩子。
】
4.读出感情
当兰兰看到爸爸贴的画时,要读出惊奇,因为她不明白爸爸为什么只贴这一张画;爸爸、妈妈、奶奶的话要读出高兴,因为有这么懂事的兰兰。
(板书:懂事)
四、课堂小结
时间过的真快啊,又到下课时间了。
我们这节课学会了认识了很多词语,积累了很多的儿歌、童谣,学会了看图讲故事。
今后的学习我们要注意积累更多的好词佳句、好故事。
课外作业新设计
1.课下搜集关于李白写的古诗。
2.用课下练习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3.在家里帮家人做一件事。
答案:
1.我知道的李白写的诗,还有《古朗月行》《静夜思》等。
【教学反思】
优点:
1.本次交际学习了用音序查字典的方法。
根据口诀及查字典的步骤,学生很容易就学会了查字典。
2.本课积累了一些李白写的诗歌,学生做到了读通、读出韵味,读出节奏。
不足之处:
查字典应该在实践中讲解方法,边查边说才好,否则只是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