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精讲多练原则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精讲多练"原则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摘要: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
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如何让汉语成为更好的语言交际工具,离不开“精讲多练”这一重要教学原则。
本文从如何选择“精讲多练”原则的理解和如何有效结合“讲”和“练”这两方面来谈“精讲多练”原则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运用。
关键词:精讲多练;教学原则;对外汉语课堂教学
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精讲多练”是国内外对外汉语教学界一致认同的教学观点,并非断加以讨论和实践。
早在60 年代,北京语言学院在强调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性原则时,就把该原则在课堂教学上的表现归纳为“精讲多练”4 个字。
通过量次课堂教学观摩和实践,咱们发此刻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会把整个课堂活动的重点(约60%到80%的课堂时刻)放在指导学生练习语言点的利用上,而不是局限于教师的讲解上。
杨惠元也指出,“教师要控制讲解和练习的时刻比例,课堂的时刻是个常量,讲多了,练的时刻就减少。
语言是学生练会的,不是教师讲会的,所以教师的讲要少,学生的练要多。
一般来讲,学生的练习时刻不能少于60%;在口语课上,学生的练习时刻不能少于70%”。
由此可见,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咱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正确地利用“精讲多练”原则。
在正确利用“精讲多练”原则前,咱们以为,第一要明确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在过去,关于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关系,有“水桶说”,即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本身要有一桶水,课堂上注重“以教师
为中心”。
此刻,关于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关系模式,更偏向于“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模式,即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创建一个支持性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唱主角。
而在对外汉语的课堂教学中,咱们提倡的是“学生为中心”的模式,因此,在运用“精讲多练”的原则时,咱们以为要牢记“精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去用,去练习。
“精讲”是为“多练”服务的。
那么,“精讲多练”的内涵是什么呢?咱们以为,“精讲多练”的内涵是教师尽可能的按照学生实际情形和教学内容设置以问题为核心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不断练习的兴趣,在那个进程中,让学生尽可能地开口说汉语,将汉语知识不断转换为汉语技术。
“精讲多练”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下面咱们将从“精讲多练”原则的理解和如何有效结合“讲”和“练”这两方面来谈“精讲多练”原则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运用。
1.“精讲多练”原则理解
“精讲多练”的内容
关于“精讲多练”到底应该“讲什么”和“练什么”,是咱们第一必需明确的。
总的来讲,应该知识角度和学生具体实际情形两方面综合考虑,语音、辞汇、语法、汉字的重难点和学生易混淆易错的语言点。
具体说来,能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汉语声调和易错的声韵母。
(2)汉字书写。
(3)课文中出现的新的重点辞汇、语法和句式。
(4)学生不易掌握的语言点,需要反复进行学习和操练,如:在的用法。
(5)汉语特有的句式,如“把”字句等。
(6)典型的常常利用的语言现象,这对学生运用汉语进行交际超级重要,如惯用语、能够类推的语法规则等。
(7)学生易混淆的语言点,如:近义词“才”和“就”的辨析。
因此,在教学中,咱们要关注“精讲多练”的内容,更好地服务于课堂。
“精讲多练”原则中“精”的理解
提到“精讲多练”,怎么理解“精”的含义,是咱们不可逃避的问题。
“精”仅仅是指“少”的意思吗?答案固然是不是定。
咱们以为,“精”应该是指在准确的基础上做到简单明了,深切浅出而且针对性强。
在对外汉语教学,教授正确的知识点是十分重要的。
反之,咱们讲得少可是不准确,最终学生不睬解或是掌握不全面,那咱们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刻来查漏补缺来讲解,那么精讲也无从谈起。
造成讲解不准确主如果以下三个原因:第一、教师自身因素,大体功不扎实,对自己要讲解的语言点掌握不够透彻;第二、教材本身讲解有局限性;第三、汉语中有很多语言点研究不够透彻没有定论,
加大了讲解的难度。
基于以上三点,咱们以为在“精讲”中,咱们必需对自己要讲的内容掌握透彻,针对教材的局限,能够查阅不同的资料进行补充说明,尽可能避免将不肯定的语言点。
例如在学习“了”时,如:他吃了饭。
或他昨天去了我家。
有的老师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反复跟学生强调:“了表示动作已经发生。
”可是在“她后天要搬家了。
”例子中却无法向学生解释“了”是表示动作已经发生,反而加深了学生的困扰。
其实“了”的含义与“了”在句子中位置有专门大的关系。
当“了”
位于动词后面,是表示动作的完成。
如:
他买了三支笔。
他已经离开了上海。
她听懂了我的意思。
当“了”位于句末,是表示出现了转变,有了新的情形。
如:他要当老师了。
(此刻不是老师,以后是老师了。
)
小明不去图书馆了。
(小明原来的计划是去图书馆。
)
她此刻成婚了。
(她过去是未婚。
)
因此,在讲解“了”的用法,咱们不单单要注意它的含义,更要注意它所处的位置。
固然,若是咱们在讲解的时候,一股脑的全都灌
给学生,这是不可取的,这违背了“精讲”原则,咱们能够有步骤的教授,能够再教材只出现“V+了”形式时,只讲这种形式,其他句式能够以后再讲,可是,在讲句式时,必然要力求准确,不能像上面一样笼统将“了”的用法解释为“表示动作已经实现”,如此会造成学生理解错误或是过度类推造成偏误,反而在以后的教学时刻中需要花更多的时刻去纠正,没有达到精讲的目的。
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生接触的是一种全新的语言,肯定存在必然的畏难情绪。
因此在精讲中必然要做到简单明了,深切浅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讲解“递”那个新词时,若是照搬词典上的解释,不仅枯燥无味还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
而有经验的老师却通过动作的演示来形象生动的帮忙学生理解“递”的意思,并加深学生的印象。
有针对性也是“精讲”中要注意的。
咱们不仅是要求针对所教知识的特点,更重要的是要针对学生,使教是适应于学,做到有的放矢。
例如:低级阶段生词的讲解,不宜做过量的拓展,只要讲清楚主要的关键意思即可。
例如教“说”时,它有说话、解释和批评的意思。
那么在低级阶段,咱们主如果教“说话”这一含义。
只有做到准确明了、深切浅出和针对性强,咱们的讲才能真正“精”起来,在教学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精讲多练”中“多”的理解
对外汉语教学是为了培育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技术和语言交
际技术。
这些技术的培育必需靠大量的操练才能取得。
因此,“多练”是课堂教学的关键。
固然,“精讲多练”中的“多练”不是量多,而是质量并重的活练。
这主要体此刻练习的多样性和全面性上。
谈到“多样性”,咱们以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练习类型多样性:如:带读、问答、角色扮演、情景创设、替换法。
(2)互动多样化,如: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小组互动、同桌互动
(3)难度多样化,有的活动相对简单,有的活动相对较难,需要更多的尽力。
(4)讲解方式多样化,能够利用实物、图像、视频来讲解。
而“多”的全面性,具体能够体此刻强调课堂教学的全部参与,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上。
总之,多练不仅强调数量,更强调质量。
不仅强调时刻,更强调内容、形式、方式和层次。
讲中有练,讲练结合、以练为主。
总而言之,要设计和创造一种语言环境,精选有代表性的例句和表达式,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找到规律性的东西,起到触类旁通、触类旁通的作
用,慢慢引导学生把掌握的知识变成技术、技能。
2.“精讲多练”中“讲”与“练”巧妙结合
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咱们将遵循“精讲多练”原则进行教学的步骤总结如下:
第一,由课文引出语言点,讲解语言点的语言形式(包括语音、语法、语用上下文)。
有时教师会从核心词动身慢慢扩展到含语言点的短语,有时会先引出含语言点的句子,再对其中的重点辞汇或短语加以操练。
然后,设计不同的上下文,利用问答法,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语言点,并在问答互动中总结语言规则。
在学生大体了解语言点后,教师会跳出课文,问一些与句型和重点辞汇有关的问题。
此类问题一般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兴趣紧密联系,如此就形成了成心义、有目的的交流,在那个交流的进程中,总结语言规律。
接下来,按照语言点的难易程度,进行大量的练习。
,帮忙学生了解语言点在不同上下文中的利用情形,而且体会语言点在不同表达中的正确度和合体度,营造真实的交际情景,引导学生用当课学的语言点说自己想说的句子,加深语言点的理解。
那么在教学进程中,如何做到讲与练的巧妙结合呢?咱们以为能够从以下方面来着手。
灵活安排“讲”与“练”的顺序
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老师一般是依照“先讲后练”顺序安排教学进程的。
可是咱们以为,能够按如实际的情形灵活安排,能够“边讲边练”、“以练带讲”,师生一路活动,彼此增进。
例如在近义词的辨析中,咱们就可以够采取边讲边练的形式。
如:
“又”与“再”。
第一,咱们能够设计包括“又”与“再”的例句:我前年又去了一趟广州。
他又开始打篮球了。
我想再去趟广州。
我明天再来你的办公室。
然后,通过对比,引导学生领会“又”和“再”在句中的含义,比较二者的意思:
我前年又去了一趟广州。
(“又”表示已经发生了的情形)
我明天再来你的办公室。
(“再”表示没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情形)
接下来,再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又”和“再”的用法:
时刻+又(表示已经发生的情形)
时刻+再(表示没有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事)
最后,通过设置情景进行大量的练习。
另外,咱们有时也能够选择“以练带讲”,例如,教学生描述长相的课文时,咱们能够先教生词,让学生熟悉这篇短文,可是不提示学生今天要学习的重点句式。
然后,能够叫两个学生到黑板前按照录音将课文描述的长相画出来,接下来,引导学生一路讲评黑板上所画的像,看与课文是不是相同,并通过提问引出“又……又……”这一重点句型,由练习带出句型,如此比一般的“先讲后练”更易调动学生踊跃性。
“精讲多练”要巧抓机会
在遵循精讲多练原则时,何时“讲”,何时“练”,如何做到讲练自如自然转换,也是值得咱们沉思的一个问题。
通过观摩和实践,咱们发觉教师要紧密关注学生的课堂反映,灵活调整讲练时刻。
在讲解新的语言知识时,咱们能够再给出具体句型结构后,提到学生易犯错误的地方,如“我念书在教室”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进行大量练习加以巩固。
要擅长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机会。
在课堂的开始和结束往往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在那个时候进行精讲,往往效果最好,在课堂开始,咱们能够进行提示性精讲,在结束时,能够进行归纳性精讲。
在学生参与完课堂活动后,例如:小组辩论、角色扮演后,学生处于兴奋状态,思维比较放松和活跃,现在,咱们能够进行精讲已加深学生对语言知识点的印象,缓和课堂气氛。
另外,在操练时,练习必然要适时和适度。
不然,容易冲击学生的踊跃性和使学生产生疲惫和厌倦心理。
综上所述,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精讲多练”教学原则的必要性,无论是听力课、口语课仍是综合课咱们都必需牢牢遵循“精讲多练”这一原则,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在准确明了、深切浅出和有针对性的“精讲”基础上进行灵活多样、生动有趣的练习,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在实际中灵活运用汉语进行交际。
参考文献
[1]徐子亮.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认知理论研究[J].华语教学出
版社
[2]崔永华.略论汉语速成教学的设计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
[3]崔永华、杨寄洲.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能[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4]盛双霞.谈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精讲多练.[J].中国大学教学
[5]刘珣.对外汉语教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6]王钟华.对外汉语教学低级阶段课程规范[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