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第三产业的衡水地区经济增长动力机制构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第三产业的衡水地区经济增长动力机制构建
作者:李娜潘建玲
来源:《商情》2014年第09期
【摘要】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动力机制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基本保障。
本文在分析了衡水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第三产业的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增长动力机制,以期为衡水地区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参考。
【关键词】第三产业,衡水地区,动力机制
一、衡水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衡水地处冀东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衡水地区充分开发内部资源和整介利用外部条件,地区经济增长迅速,2007年的地区GDP为536.09亿元,GDP指数103.6,2012年的GDP为1011.5亿元,GDP指数110.4。
各项经济指标均保持一定增速。
其中,从产业增加值和增速可知各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第二产业贡献率最大约为60%,第三产业贡献率约为30%,第一产业贡献率约为10%。
根据衡水经济增长数据可知,衡水地区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第二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过低。
2010年,在GDP增速为13.6%的情况下,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9.6%、50.8%、29.6%。
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远远低于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甚至比中低收入国家印度低很多。
根据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知,第二产业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
而第二产业的快速增长依托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模式,这种产业模式在经济起飞阶段能获得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但是存在规模报酬递减效应,因此,从经济的长期发展来讲,是不可持续的。
为保证衡水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历史文化优势,应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等第三产业,构建以第三产业为发展动力的经济增长机制。
二、衡水地区发展第三产业的优势条件
1.区位优势有助于发展物流业。
衡水地处环渤海、环京津开放地带和京九经济增长带上,既是沿海开放区的腹地,又是内陆对外开放的前沿,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衡水北依首都北京和重要商埠天津,南接邢台、邯郸钢铁煤炭基地,西临省会石家庄,东靠山东德州、济南。
在周围400公里区域内,分布着北
京、天津两大直辖市,石家庄、济南、太原、郑州四个省会城市以及几十个大中城市,是一个发展工业加工、辐射内销和出口外销的最佳区域。
2.旅游资源有助于发展旅游业。
衡水地区最大的旅游资源是衡水湖生态旅游资源。
衡水湖属于内陆淡水湖泊,由草甸、沼泽、滩涂、水域、林地等多种生境组成天然湿地生态系统,景观独特,在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衡水湖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十分丰富,自然景观包括水域景观、芦苇荡景观、观鸟景观、河滩湿地景观、荷花景观等;人文景观包括冀州古城、竹林寺遗址等。
随着衡水湖国际马拉松等国际性赛事的举办,衡水市旅游形象和知名度不断提升、旅游产品体系不断升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综合作用,极大带动了衡水市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的增长。
3.历史文化优势有助于发展文化产业。
衡水地区历史文明悠久,文化资源丰富,既有候店毛笔、宫廷金鱼和内画鼻烟壶等传统文化产业,又有衡水老白干的酒文化产业,更有武强年画、乐器制造等新兴特色产业。
文化产业使衡水的文化魅力提升,同时增强了衡水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了衡水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衡水地区经济增长动力机制构建
区域经济发展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诸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区域内外各种力量相互交织的产物。
我国研究学者总结出农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和服务业主导型三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针对衡水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结合第三产业的发展优势,衡水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可以概括为社会经济、第三产业和依托第三产业的其它产业三个子系统,而社会经济系统又可分为劳动力、资源、GDP、投资四个子系统,并以此构筑了动力机制模型(图1)。
由模型可知这三个子系统的因果关系如下:
1.社会经济与第三产业:(1)第三产业子系统对社会经济子系统有GDP的直接贡献;(2)社会经济子系统的投资结构影响第三产业子系统的资金投入。
2.第三产业与依托第三产业的其它产业:(1)依托第三产业的其它产业子系统促进第三产业子系统生产能力的增加;(2)第三产业子系统的服务供给能力满足依托第三产业的其它产业发展的服务需求。
3.依托第三产业的其它产业与社会经济:(1)依托第三产业的其它产业子系统对社会经济子系统有GDP的直接贡献;(2)社会经济子系统的投资结构影响依托第三产业的其它产业子系统的资金投入。
综上所述,第三产业除自身对社会经济的贡献外,还可通过依托第三产业的其它产业对社会经济有间接贡献。
以衡水地区为例,旅游产业的发展除了旅游企业对GDP有直接拉动效应外,还带动了酒店、纪念品、文化产业、其它服务业等众多产业的发展。
为了衡水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转变现有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机制,构建基于第三产业的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确保衡水经济能够向生态可持续的方向健康发展。
基金项目:2013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303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