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运用精益管理对审计项目管理价值流进行改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运用精益管理对审计项目管理价值流进行改善
作者:史颖
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7年第12期
文/史颖
当前,时值企业转型发展、品牌升级改造的关键时期,企业通过大力推进精益管理,努力实现人的精益化、队伍的精益化、观念的精益化。

本文论述了审计人员如何利用精益管理思想对审计项目管理价值流进行改善,对人员、成本、时间进行有效管理,从而提高审计效率,实现持续改善,形成自我改善的内生动力和潜在而持久的软实力。

精益管理源于精益制造,精益目标是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同时把浪费降到最低;消除浪费、优化流程、降低成本是精益管理突出的特点。

用精益管理方法对审计项目管理价值流进行改善时,可以采用科学、规范的方法,对现有审计项目的审计过程进行界定、测量、分析、改进、控制,消除过程中的缺陷和浪费环节,最终实现提高客户满意度,提升审计人员专业能力,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资源利用率等多重目标。

一、精益审计基本理论
(一)审计产品与审计顾客
一是审计顾客。

识别审计顾客是精益审计实现的前提及努力的方向。

根据受托理论,企业内部审计的顾客即是企业的决策层,同时考虑被审计部门、审计人员等利益相关者需求。

二是审计产品。

审计提供产品是审计报告及其披露的审计发现、原因分析、审计意见或建议。

精益审计需要围绕审计产品产生的全部流程包括审前准备、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审计整改阶段。

对于审计工作来说,通过明确审计顾客和审计产品,有利于审计部门和人员建立顾客需要导向和产品质量管理意识和能力,找准定位、瞄准目标,促进精益审计改善有的放矢。

(二)精益审计概念
精益审计就是运用精益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围绕顾客需求,全面优化审计价值流,持续提升审计服务效能。

核心理念是“围绕顾客需求、促进审计增值”,指导思想概括为一谈二看三查四推五促,即基于顾客满意谈价值、围绕价值实现看流程、围绕效率提升查浪费、围绕顾客需求推精益、围绕持续改善促完美。

二、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审计项目管理现状调查
基于现状对审计项目管理流程进行梳理,绘制审前准备阶段、审计实施阶段和审计报告阶段价值流现状图。

其一,审前准备阶段价值流现状图。

其二,审计实施阶段价值流现状图。

其三,审计报告阶段价值流现状图。

(二)浪费分析
运用精益思维和精益工具,进行审计项目管理过程浪费分析,为改善指明方向。

第一,基于审计效果分析——顾客愿意付费、改变产品性质。

一是目前审计的主要内容是内部控制合规性审计,围绕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绩效审计开展得较少,审计价值发挥与顾客期望还存在着差距;二是审计人员对于精益管理等管理工具掌握不够,同时,审计涉及业务面广,对被审计业务相关运营管理系统的知识掌握欠缺,造成对审计问题的分析挖掘不够、提炼不足,审计建议过于笼统,指导性、系统性不强;三是审计整改推进不足,存在整改报告提交拖延、措施不到位、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影响审计效果。

第二,基于审计效率——第一次将事情做对。

一是没有统一规范审前调研标准和要求,审计人员实施审前调研一般需要2周左右,周期较长,存在等待浪费;二是因业务内容、管理流程等不同,审计人员编制方案参考借鉴资料少、编制工作量大,存在返工浪费;三是收集资料等待时间较长,业务资料不齐全、不完整,对资料需求理解不一致,需要经常沟通、催促,存在等待浪费;四是被审计部门对审计底稿、审计报告(初稿)签署意见时间较长,但内容均集中在对审计发现的问题、结论以及建议的沟通交流方面,存在重复等待浪费。

三、改善措施及目标
(一)改善措施
措施一:绩效审计方面。

组织学习绩效审计工具、方法,培养审计人员绩效审计理念、提升绩效审计能力,通过增加绩效审计内容,探索和尝试绩效审计。

措施二:审计建议方面。

一是组织学习精益管理的工具、方法,运用精益理念、思维指导审计工作;二是管理审计实施前,有针对性组织专项业务运营管理知识的学习。

提升审计建议的系统性和针对性。

措施三:审计整改方面。

建立审计整改工作标准,强化整改责任,加强跟踪与督导,提升整改效率、效果。

措施四:审前调研方面。

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规范审前调研内容、渠道及要求,指导审前调研,压缩审前调研周期。

措施五:审计方案方面。

组织开展审计方案开发,汇总业务审计共性内容,完善采购管理、合同管理、资产管理审计方案,减轻编制、审核工作量,提升编写质量和效率。

措施六:收集资料方面。

统一资料清单规范格式,审计进点时,沟通并明确审计内容以及
对应的资料内容、形式(纸质或系统)、时限,定期跟踪并反馈提供情况。

措施七:审计沟通方面。

将审计报告(初稿)编制、审核环节提前,撤销审计报告(初稿)意见征求环节,其内容与审计底稿签署意见合并,一次性沟通交流修改审计结果(审计底稿、
审计结果反馈报告)。

(二)改善目标
其一,审前准备阶段价值流未来图。

其二,审计实施阶段价值流未来图。

其三,审计报告阶段价值流未来图。

经过推演、测算,4项改善措施预计可减少审前准备、资料收集、意见征求等待浪费17天,审计项目周期预计从108天缩减至91天左右。

四、结语
总之,在行业全面深入推行精益管理的背景下,每一位审计人员都应树立精益思维,学精益、用精益、促精益,将审计工作中隐形化的事物显性化,显性化的事物系统化,系统化的事
物标准化或常态化。

积极开展精益审计,实现审计增值。

(作者单位:上海烟草集团北京卷烟厂)
(责任编辑:陈喜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