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呼吸骤停的急救与护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道通畅气道通畅人工通气人工通气循环支持循环支持胸部按压胸部按压药物和液体药物和液体ee心电监测心电监测ff电击除颤电击除颤判断死因和患者的可救治性判断死因和患者的可救治性hh人的精神形为人的精神形为ii加强医疗加强医疗?心肺脑复苏三期分三步11院外心脏骤停ohca生存链手机时代充分利用社会媒体呼叫施救者手机等现代化电子设备能够在院外急救中发挥重要作12院内心脏骤停ihca生存链院内急救应以团队形式实施心肺复苏
行持续不间断胸外按压),持续胸外按压过程中每 6 秒予以 1 次通气或为合理的。
;.
26
2017AHA更新内容(成人)
• 五:胸外按压-通气比例 • 对于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建议训练有素的施救者作救助时,胸部按压与通气比例为 30:2
;.
27
2017AHA更新内容(儿童)
• 1.对于心脏骤停的婴儿和儿童,应提供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联合的CPR • 2.如果旁观者不愿意或者不能提供人工呼吸,建议救援人员为婴儿和儿童实施胸外按压
无自主呼吸或濒死喘息等
•
面色苍白或紫绀
•
瞳孔散大
;.
3
心脏机械活动突然停止表现
心脏机械 活动停止
心音 消失
动脉搏动 消失
;.
4
心脏骤停
无氧缺血时脑细胞损伤的进程
脑循环中断 10秒---脑氧储备耗尽; 20-30秒---脑电活动消失; 4分钟---脑内葡萄糖耗尽糖无氧代谢停止; 5分钟---脑内ATP枯竭,能量代谢完全停止; 4-6分钟---脑神经元发生不可逆的病理改变; 6分钟---脑组织均匀性溶解。
工呼吸。 日本的一项研究表明,旁观者持续胸外按压与 30 次胸外按压:2 次人工呼吸的 CPR 模式相比,前者患者存活率较
高。
;.
24
2017AHA更新内容(成人)
• 三:急救医疗服务 CPR • 建议在放置高级气道(声门上气道或气管导管)之前,急救医疗服务(EMS)提供者实施30:2的CPR • 在建立高级气道支持之前,EMS 救护人员在持续胸外按压过程中每分钟予以 10 次(每 6 秒 1 次)人工呼吸或为合理的。 • 针对有目击的可除颤院外心脏骤停成年患者,实施最低限度中断(备注:人工呼吸时不中断胸外按压)的胸外按压替代采用
;.
22
2017AHA更新内容(成人)
• 一. 调度员协助的 CPR • 针对疑似院外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在需要调度员指导施救的情况下,调度员应指导呼救者进行单纯胸外按压的
心肺复苏。
;.
23
2017AHA更新内容(成人)
• 二:旁观者 CPR • 对于院外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未经过培训的旁观者应在调度员指导下或自行进行单纯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 • 对于院外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推荐经过单纯胸外按压心肺复苏培训的旁观者进行单纯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 • 对于院外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推荐经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培训的旁观者对其同时进行胸外按压和人
•心肺脑复苏三期分三步
G 判断死因和患者的可救;治. 性 H 人的精神形为 I 加强医疗
11
院外心脏骤停(OHCA)生存链 手机时代,充分利用社会媒体呼叫施救者,手机等现代化电子设备能够在院外急救中发挥重要作用
;.
12
院内心脏骤停(IHCA)生存链 院内急救应以团队形式实施心肺复苏:早期预警系统、快速反应小组(RRT)和紧急医疗团队系统(MET)。
三期
后期复苏
即持续生命支持 (prolonged life support, PLS ) 主要为脑复苏以及治疗心脏 骤停的原发疾患和并发症。
;.
10
•心肺脑复苏九个步骤: (Airway control)
(Breathing support)
•(Circulation support)
(Drug and fluids)
包括BLS、ACLS、PLS。
;.
9
心肺脑复苏分期
一期 现场心肺复苏 即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 BLS)。 支持基础生命活动,其措施 是立即畅通气道,建立有效 的人工循环。目的是紧急氧 合。
二期
进一步心肺复苏
即高级生命支持(advanced cardiac life support, ACLS ) 维持生命活动,通常在基础 生命支持的基础上使用药物 或电技术(如除颤或起搏) ,恢复自主心律和呼吸。
;.
16
药物治疗
• 首先要建立静脉通道建立静脉通道的途径有: • (1)外周静脉途径:技术简单并发症少,不中断心肺复苏。 • (2)中心静脉输液:药物很快达到作用部位 • (3)气管内给药:给药次数有限现不提倡使用 • (4)心内给药:需中断心肺复苏并有严重的并发症如冠状动脉穿孔、心包填塞、气胸等一般不主张应用。
7
成人呼吸、心跳骤停常见原因
冠心病 心肌病变 主动脉疾病
心源性占80%
心源性和非心源性 ;.
溺水、触电、中毒 窒 息、气管异物 药物中毒或过敏 麻醉或手术意外 颅脑外伤、脑疝等
8
心肺脑复苏
指对心脏骤停病人采取机械、生理和药理学方法使其恢复自主循环和自主呼吸、并尽早加强脑保护措施的紧急医疗救 治措施。
;.
28
谢谢
;.
29
•(Electrocardiography) (Defibrillation treatment)
•(Gauging) (Human mentation) (Intensive care)
心肺脑复苏一期分三步: A 气道通畅 B 人工通气 C 循环支持(胸部按压)
•心肺脑复苏二期分三步:
D 药物和液体 E 心电监测 F 电击除颤
综合救治干预的 EMS 系统是合理的。 • 复苏预后团队开展的一项针对非创伤性、非窒息性心脏骤停患者的群随机交叉试验表明,持续胸外按压、每分钟 10 次通气
和 30 次胸外按压:2 次通气的 CPR 模式相比,患者生存率和神经功能恢复无明显差异。
;.
25
2017AHA更新内容(成人)
• 四:心脏骤停后 CPR • 心脏骤停后 CPR 期间,当建立高级气道支持(气管导管或声门上气道装置)之后,救护人员应在正压通气下进
;.
20
药物应用
(1)不要过早,过多的使用碳酸氢钠。“宁酸勿碱” (2)每次给药后静脉注射0.9%的生理盐水20ml,抬高注射肢体20°~30°数秒,以加快药液到达中心循环,并不
间断心脏按压
;.
21
急救护理
• 1.快速识别,及早启动急救链 • 2.实施高质量的心肺复苏 • 3.动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开放静脉通路,遵医嘱用药。 • 4.保持气道通畅,及时清理口鼻腔分泌物,予以吸痰,妥善固定气管导管,防止折叠、扭曲、滑脱 • 5.遵医嘱予以保护脑组织、消除脑水肿等治疗。
儿童能量初始选择2~4J/kg,后续≥4J/kg,但不超过10• 心脏骤停患者80%~90%为室颤,如采用双相波或单相波电击一次无效 后应继续胸外按压和人工通气,5个周期的CPR后(2分钟)再次分析心 率,必要时再行除颤(一分钟内可连续除颤三次)。如果室颤波细小, 可先静脉注射0.1%肾上腺素0.5~1ml,使细颤变为粗颤后,再行除颤, 可提高除颤成功率。
;.
13
专业人员BLS整体流程
没有反应,没有呼吸, 没有脉搏(判断不超过10秒)
启动EMS,取AED
胸外按压 人工通气 (30:2)
AED到达
分析心律
电击一次后 继续5个周期CPR
继续 5个周期CPR
自主循环恢复;,. 复苏成功
14
除颤
• 心肺复苏后符合除颤指证的应立即除颤,除颤是基础生命支持后最重要的部分,成功除颤提倡越早越好。 • 适应症:室颤和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 • 选择模式:非同步模式 • 电极位置:右锁骨中线下缘 左腋前线第五肋间(心尖部) • 能量选择:双相波成人首选200J,单相波成人首选360J
;.
17
药物应用
盐酸肾上腺素1mg: 用法:1mg/次,静脉注射,3~5分钟可重复使用。 多巴胺20mg:
用法:20mg/次,静脉注射,10ug/分/kg 阿托品0.5mg: 用法:心室停搏 1mg/次,静脉注射,3~5分钟后重复
心动过缓 0.5~1.0mg/次,静脉注射
;.
18
药物应用
利多卡因100mg: 用法:1.0~1.5mg/kg,静脉注射,3~5分钟可重复使用。总量<3mg/kg 起效后1~4mg/分钟维持。 胺碘酮150mg: 用法:首次注射3~5mg/kg,室颤抢救时可给予300mg用葡萄糖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大约十分钟),如无效可重复给药总量
不得超过500mg,达疗效后静脉点滴维持(0.5~2mg/min) 碳酸氢钠250ml: 用法:5%碳酸氢钠40~60ml,静脉注射,每隔10分钟可重复使用;随后根据血气分析应用碳酸氢钠。
;.
19
药物应用
阿片类药物相关的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下旁观者给予纳洛酮对于已知或疑似阿片类药物成瘾的患者,如果无反应且无正常 呼吸,但有脉搏,在提供标准BLS(成人基本生命支持)救治的同时,给予患者肌肉注射或鼻内给予纳洛酮
;.
5
心脏骤停
争分夺秒
大量实践证明: • 4分钟内进行复苏者,可能一半人被救活。 • 4--6分钟内进行复苏者,10%被救活。 • 超过6分钟存活率仅4%。 • 超过10分钟存活率几乎为0。
黄金4分钟
;.
6
心脏骤停类型及心电图反应 1.心室颤动(室颤) 2.心电-机械分离 3.心脏(室)停顿
;.
心跳呼吸骤停的急救与护理
2019-01 急诊科
;.
1
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和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 氧,导致生命终止。引起心脏骤停的常见原因是心室纤维颤动和室速
;.
2
心脏骤停临床表现
•
心脏机械活动突然停止
•
神智突然丧失
•
患者对刺激无反应
•
行持续不间断胸外按压),持续胸外按压过程中每 6 秒予以 1 次通气或为合理的。
;.
26
2017AHA更新内容(成人)
• 五:胸外按压-通气比例 • 对于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建议训练有素的施救者作救助时,胸部按压与通气比例为 30:2
;.
27
2017AHA更新内容(儿童)
• 1.对于心脏骤停的婴儿和儿童,应提供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联合的CPR • 2.如果旁观者不愿意或者不能提供人工呼吸,建议救援人员为婴儿和儿童实施胸外按压
无自主呼吸或濒死喘息等
•
面色苍白或紫绀
•
瞳孔散大
;.
3
心脏机械活动突然停止表现
心脏机械 活动停止
心音 消失
动脉搏动 消失
;.
4
心脏骤停
无氧缺血时脑细胞损伤的进程
脑循环中断 10秒---脑氧储备耗尽; 20-30秒---脑电活动消失; 4分钟---脑内葡萄糖耗尽糖无氧代谢停止; 5分钟---脑内ATP枯竭,能量代谢完全停止; 4-6分钟---脑神经元发生不可逆的病理改变; 6分钟---脑组织均匀性溶解。
工呼吸。 日本的一项研究表明,旁观者持续胸外按压与 30 次胸外按压:2 次人工呼吸的 CPR 模式相比,前者患者存活率较
高。
;.
24
2017AHA更新内容(成人)
• 三:急救医疗服务 CPR • 建议在放置高级气道(声门上气道或气管导管)之前,急救医疗服务(EMS)提供者实施30:2的CPR • 在建立高级气道支持之前,EMS 救护人员在持续胸外按压过程中每分钟予以 10 次(每 6 秒 1 次)人工呼吸或为合理的。 • 针对有目击的可除颤院外心脏骤停成年患者,实施最低限度中断(备注:人工呼吸时不中断胸外按压)的胸外按压替代采用
;.
22
2017AHA更新内容(成人)
• 一. 调度员协助的 CPR • 针对疑似院外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在需要调度员指导施救的情况下,调度员应指导呼救者进行单纯胸外按压的
心肺复苏。
;.
23
2017AHA更新内容(成人)
• 二:旁观者 CPR • 对于院外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未经过培训的旁观者应在调度员指导下或自行进行单纯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 • 对于院外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推荐经过单纯胸外按压心肺复苏培训的旁观者进行单纯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 • 对于院外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推荐经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培训的旁观者对其同时进行胸外按压和人
•心肺脑复苏三期分三步
G 判断死因和患者的可救;治. 性 H 人的精神形为 I 加强医疗
11
院外心脏骤停(OHCA)生存链 手机时代,充分利用社会媒体呼叫施救者,手机等现代化电子设备能够在院外急救中发挥重要作用
;.
12
院内心脏骤停(IHCA)生存链 院内急救应以团队形式实施心肺复苏:早期预警系统、快速反应小组(RRT)和紧急医疗团队系统(MET)。
三期
后期复苏
即持续生命支持 (prolonged life support, PLS ) 主要为脑复苏以及治疗心脏 骤停的原发疾患和并发症。
;.
10
•心肺脑复苏九个步骤: (Airway control)
(Breathing support)
•(Circulation support)
(Drug and fluids)
包括BLS、ACLS、PLS。
;.
9
心肺脑复苏分期
一期 现场心肺复苏 即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 BLS)。 支持基础生命活动,其措施 是立即畅通气道,建立有效 的人工循环。目的是紧急氧 合。
二期
进一步心肺复苏
即高级生命支持(advanced cardiac life support, ACLS ) 维持生命活动,通常在基础 生命支持的基础上使用药物 或电技术(如除颤或起搏) ,恢复自主心律和呼吸。
;.
16
药物治疗
• 首先要建立静脉通道建立静脉通道的途径有: • (1)外周静脉途径:技术简单并发症少,不中断心肺复苏。 • (2)中心静脉输液:药物很快达到作用部位 • (3)气管内给药:给药次数有限现不提倡使用 • (4)心内给药:需中断心肺复苏并有严重的并发症如冠状动脉穿孔、心包填塞、气胸等一般不主张应用。
7
成人呼吸、心跳骤停常见原因
冠心病 心肌病变 主动脉疾病
心源性占80%
心源性和非心源性 ;.
溺水、触电、中毒 窒 息、气管异物 药物中毒或过敏 麻醉或手术意外 颅脑外伤、脑疝等
8
心肺脑复苏
指对心脏骤停病人采取机械、生理和药理学方法使其恢复自主循环和自主呼吸、并尽早加强脑保护措施的紧急医疗救 治措施。
;.
28
谢谢
;.
29
•(Electrocardiography) (Defibrillation treatment)
•(Gauging) (Human mentation) (Intensive care)
心肺脑复苏一期分三步: A 气道通畅 B 人工通气 C 循环支持(胸部按压)
•心肺脑复苏二期分三步:
D 药物和液体 E 心电监测 F 电击除颤
综合救治干预的 EMS 系统是合理的。 • 复苏预后团队开展的一项针对非创伤性、非窒息性心脏骤停患者的群随机交叉试验表明,持续胸外按压、每分钟 10 次通气
和 30 次胸外按压:2 次通气的 CPR 模式相比,患者生存率和神经功能恢复无明显差异。
;.
25
2017AHA更新内容(成人)
• 四:心脏骤停后 CPR • 心脏骤停后 CPR 期间,当建立高级气道支持(气管导管或声门上气道装置)之后,救护人员应在正压通气下进
;.
20
药物应用
(1)不要过早,过多的使用碳酸氢钠。“宁酸勿碱” (2)每次给药后静脉注射0.9%的生理盐水20ml,抬高注射肢体20°~30°数秒,以加快药液到达中心循环,并不
间断心脏按压
;.
21
急救护理
• 1.快速识别,及早启动急救链 • 2.实施高质量的心肺复苏 • 3.动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开放静脉通路,遵医嘱用药。 • 4.保持气道通畅,及时清理口鼻腔分泌物,予以吸痰,妥善固定气管导管,防止折叠、扭曲、滑脱 • 5.遵医嘱予以保护脑组织、消除脑水肿等治疗。
儿童能量初始选择2~4J/kg,后续≥4J/kg,但不超过10• 心脏骤停患者80%~90%为室颤,如采用双相波或单相波电击一次无效 后应继续胸外按压和人工通气,5个周期的CPR后(2分钟)再次分析心 率,必要时再行除颤(一分钟内可连续除颤三次)。如果室颤波细小, 可先静脉注射0.1%肾上腺素0.5~1ml,使细颤变为粗颤后,再行除颤, 可提高除颤成功率。
;.
13
专业人员BLS整体流程
没有反应,没有呼吸, 没有脉搏(判断不超过10秒)
启动EMS,取AED
胸外按压 人工通气 (30:2)
AED到达
分析心律
电击一次后 继续5个周期CPR
继续 5个周期CPR
自主循环恢复;,. 复苏成功
14
除颤
• 心肺复苏后符合除颤指证的应立即除颤,除颤是基础生命支持后最重要的部分,成功除颤提倡越早越好。 • 适应症:室颤和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 • 选择模式:非同步模式 • 电极位置:右锁骨中线下缘 左腋前线第五肋间(心尖部) • 能量选择:双相波成人首选200J,单相波成人首选360J
;.
17
药物应用
盐酸肾上腺素1mg: 用法:1mg/次,静脉注射,3~5分钟可重复使用。 多巴胺20mg:
用法:20mg/次,静脉注射,10ug/分/kg 阿托品0.5mg: 用法:心室停搏 1mg/次,静脉注射,3~5分钟后重复
心动过缓 0.5~1.0mg/次,静脉注射
;.
18
药物应用
利多卡因100mg: 用法:1.0~1.5mg/kg,静脉注射,3~5分钟可重复使用。总量<3mg/kg 起效后1~4mg/分钟维持。 胺碘酮150mg: 用法:首次注射3~5mg/kg,室颤抢救时可给予300mg用葡萄糖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大约十分钟),如无效可重复给药总量
不得超过500mg,达疗效后静脉点滴维持(0.5~2mg/min) 碳酸氢钠250ml: 用法:5%碳酸氢钠40~60ml,静脉注射,每隔10分钟可重复使用;随后根据血气分析应用碳酸氢钠。
;.
19
药物应用
阿片类药物相关的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下旁观者给予纳洛酮对于已知或疑似阿片类药物成瘾的患者,如果无反应且无正常 呼吸,但有脉搏,在提供标准BLS(成人基本生命支持)救治的同时,给予患者肌肉注射或鼻内给予纳洛酮
;.
5
心脏骤停
争分夺秒
大量实践证明: • 4分钟内进行复苏者,可能一半人被救活。 • 4--6分钟内进行复苏者,10%被救活。 • 超过6分钟存活率仅4%。 • 超过10分钟存活率几乎为0。
黄金4分钟
;.
6
心脏骤停类型及心电图反应 1.心室颤动(室颤) 2.心电-机械分离 3.心脏(室)停顿
;.
心跳呼吸骤停的急救与护理
2019-01 急诊科
;.
1
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和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 氧,导致生命终止。引起心脏骤停的常见原因是心室纤维颤动和室速
;.
2
心脏骤停临床表现
•
心脏机械活动突然停止
•
神智突然丧失
•
患者对刺激无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