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混凝土楼面裂缝的分析与预防处理

合集下载

4、混凝土现浇楼面裂缝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4、混凝土现浇楼面裂缝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混凝土现浇楼面裂缝的原因和防治措施一、前言地震过后,灾后重建的过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出现裂缝,已成为了一种质量通病,特别是现浇楼板出现裂缝的情况更为普遍,裂缝有的会破坏结构整体性,降低构件刚度,影响结构承载力,有的虽对承载能力无多大影响,但会引起钢筋锈蚀,降低耐久性,或发生渗漏,影响使用,尤其是在住宅建筑中,现浇梁、板或剪力墙出现的裂缝会给居民造成不安全感,而且裂缝不仅会影响抗渗效果,也易造成水分侵蚀钢筋,影响使用耐久性。

楼面结构出现裂缝原因复杂,有材料、温度变化等原因,也有设计、施工、使用等方面的问题;而楼面沿板内预埋管线出现的裂缝尚未引起工程人员足够重视。

分析裂缝的成因,利于有目的进行裂缝控制。

二、裂缝发生的形式及规律从住宅工程现浇楼板裂缝发生的部位分析,最常见、最普遍和数量最多的是房屋四周阳角处(含平面形状突变的凹口房屋阳角处)的房间在离开阳角1米左右,即在楼板的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以及角部放射筋未端或外侧发生45度左右的楼地面斜角裂缝;沿预埋管线表面发生的裂缝多垂直于房屋长边呈直线形状而且板面积越大,裂缝出现几率越大;南面房间楼面裂缝比北面房间楼面裂缝多。

三、裂缝的成因分析裂缝的形成有外荷载、结构计算模型差异、材料的收缩(主要为的混凝土收缩、温度变形)等原因造成。

从技术角度来分析,有设计、施工、材料等方面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1、从设计方面看⑴楼板刚度不足:部分楼板设计板厚不够,楼板跨高比偏大,其刚度较小对裂缝控制很不利。

此外设计按多跨连续板进行配筋计算,侧重于满足结构安全,较少考虑混凝土收缩特性和温度变形等多种因素。

⑵楼板配筋设计考虑不周:受力钢筋采用三级钢,且间距比较大;设计在支座处按常规配设负筋,在中部板面不配钢筋,当板面出现温度变形和混凝土收缩,因无构造钢筋约束,板面即出现裂缝。

⑶楼板内布线欠合理:由于公用专业施工图由各专业设计,实际施工中出现水电管交叉叠放,或由于设计考虑管内容线面积,部分预埋管径三D25;且设计管线位置在楼板跨中,即在单层双向配筋处,楼板有效截面受到很大程度(15%-40%)削弱,成为楼板最易开裂的部位;当楼板收缩应力大于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即出现沿管线表面呈直线状的裂缝。

混凝土结构裂缝及预防措施

混凝土结构裂缝及预防措施

混凝土结构裂缝及预防措施摘要: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设和使用过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这不仅对构筑物外观厂房较大影响,同时对构筑物的使用功能和耐久性产生影响,严重是对构筑物的安全性构成威胁,甚至于完全丧失其使用功能。

目前,裂缝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因此,探讨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原因和预防措施及其补救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提出七条比较常用的裂缝处理措施。

并结合实例分析了裂缝的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预防措施处理方法1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1.1裂缝类型分析(1)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类型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就其展开程度分为表面裂缝、贯穿性裂缝、破坏性裂缝;就其在结构表面形状分为网状裂缝、爆裂状裂缝、不规则短裂缝、纵向裂缝、横向裂缝、斜裂缝等;按其发展情况分为稳定裂缝和不稳定裂缝、能闭合裂缝和不能闭合的裂缝;按其尺寸大小分为微观裂缝和宏观裂缝两类,微观裂缝是混凝土内部固有的一种裂缝,它是不连贯的,一般存在混凝土结构内部,尺寸较小裂缝宽度通常情况下不超过0.5mm。

宏观裂缝是指尺寸较大的裂缝,裂缝宽度通常情况小大于0.5mm,可存在混凝土内部,也可存在于混凝土表面;按时间可分为施工期间形成的雷锋和使用期间产生的裂缝;按其影响因素可分为设计因素裂缝、材料因素裂缝、施工因素裂缝、使用因素裂缝、温度因素裂缝,不均匀变形因素裂缝、钢筋锈蚀裂缝等几大类。

(2)塑性裂缝塑性裂缝出现在结构表面,形状不规则且长短不一,这种裂缝太多出现在混凝土浇筑初期。

塑性裂缝又成龟裂,严格来说属性干缩裂缝,出现很普遍。

产生这种雷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当新拌混凝土的坍落度较大,而振动时间过长时,水泥浆浮在上层,骨料下沉时收到钢筋或其他物质的约束,出现不均匀沉降,从而是混凝土的表层产生裂缝‘浇筑后混凝土表面没有及时覆盖,受风吹日晒,表面水分蒸发过快,产生急剧收缩,而此时混凝土早起强度不能抵抗这种变形应力,因而开裂;使用收缩率较大的水泥,水泥用量过大,或使用过量的细砂和粉砂混凝土水灰比过大,也会导致这种裂缝出现。

混凝土楼板开裂原因及处理方法

混凝土楼板开裂原因及处理方法

混凝土楼板开裂原因及处理方法针对2#、3#楼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开裂、屋面保护层出现裂缝现象现根据有关资料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现浇混凝土楼板开裂原因和对策分析如下:一、住宅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类型1. 纵向裂缝:即沿建筑物纵向方向的裂缝,出现在板下皮居多,个别上下贯通。

2. 横向裂缝:即在跨中1/3范围内,沿建筑物横向方向的裂缝,出现在板下皮居多,个别上下贯通。

3. 角部裂缝:在房间的四角出现的斜裂缝,板上皮居多。

4. 不规则裂缝:分布及走向均无规则的裂缝。

5.楼板根部的横向裂缝:距支座在30cm内产生的裂缝,位于板上皮。

6. 顺着预埋电线管方向产生的裂缝。

二、楼板产生裂缝的原因1.设计方面1.1 设计结构时安全储备偏小,配筋不足或截面较小,使梁板成型后刚度差,整体挠度偏大,引起板四角裂缝。

1.2 设计板厚不够,又不做挠度验算,整体挠度偏大,引起板四角裂缝。

1.3 房屋较长时未设置伸缩缝,在薄弱环节产生收缩裂缝。

(美国混凝土学会的资料认为混凝土有干缩和温度变形两种,干缩变形每30.48m约收缩19mm.温度变化引起的变形为,37℃ 的温度变化每30.48m 收缩或延长19mm 左右。

国内有人认为40m 长的楼板因硬化凝固产生的纵向收缩量为8—20mm.)1.4基础设计处理不当,引起不均匀沉降,使上部结构产生附加应力,导致楼板裂缝。

1.5 楼板双向受力,按单向板配筋,引起裂缝。

2.商品混凝土原因2.1 水灰比大,水泥用量大。

2.2 高效缓凝剂用量过大,在未凝固前石子下沉,产生沉缩裂缝,常发生在梁板交接处。

2.3 砂石质量不好,级配不好,含泥量大,含粉量大。

3、施工原因3.1 养护不到位,强制性规范要求混凝土养护要苫盖并浇水,现在大多数不苫盖,浇水也不能保证经常性湿润。

3.2 施工速度过快,上荷早,特别是砖混住宅楼板,前一天浇筑完楼板,第二天即上砖、走车,造成早期混凝土受损。

3.3冬时期间受冻。

3.4 拆模过早或模板支撑系统刚度不够。

浅谈楼屋面裂缝的分析和防治措施

浅谈楼屋面裂缝的分析和防治措施

目录一、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原因的分析 (1)(一)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方面 (1)(二)施工质量方面 (1)(三)设计方面 (3)二、裂缝的预防措施 (3)(一)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方面 (3)(二)施工质量 (4)三、裂缝的处理方法 (5)结论 (6)致谢 (6)参考文献 (6)浅谈楼屋面裂缝的分析和防治措施摘要在近几年的住宅建设中钢筋混凝土现浇板为楼板施工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随着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在房屋建设中的大量推广与应用,“住宅楼现浇楼板裂缝问题”也成为了居民住宅质量投拆热点。

本文主要从施工方面、兼顾设计和材料原因方面分析楼面裂缝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关键词:楼屋面裂缝分析一、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原因的分析一般情况下,楼屋面裂缝表现为:表面龟裂,纵向、横向裂缝以及斜向裂缝。

究其原因,主要有施工、设计及混凝土原材料等三方面的原因,以下将逐一具体分析。

(一)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方面1、水泥凝结或膨胀不正常,如水泥安定性不稳定,水泥中含有生石灰或氧化镁,这些成分在和水化合后产生体积膨胀,产生裂缝。

2、如果骨料中含泥量过多,则随着混凝土的干燥,会产生不规则的网状裂缝。

3、水灰比、塌落度过大,或使用过量粉砂混凝上强度值对水灰比的变化十分敏感,基本上是水和水泥计量变动对强度影响的叠加。

因此,水、水泥、外渗混合材料外加剂溶液的计量偏差,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而采用含泥量大的粉砂配制的混凝土收缩大,抗拉强度低,容易因塑性收缩而产生裂缝,泵送砼为了满足泵送条件:坍落度大,流动性好,易产生局部粗骨料少、砂浆多的现象,此时,砼脱水干缩时,就会产生表面裂缝。

(二)施工质量方面1、混凝土施工过分振捣,模板、垫层过于干燥混凝土浇筑振捣后,粗骨料沉落挤出水分、空气,表面呈现泌水而形成竖向体积缩小沉落,造成表面砂浆层,它比下层混凝土有较大的干缩性能,待水分蒸发后,易形成凝缩裂缝。

而模板、垫层在浇筑混凝上之间洒水不够,过于干燥,则模板吸水量大,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产生裂缝。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1.混凝土配合比的问题: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水泥、砂子、骨料和水的比例关系。

如果配合比不合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都会下降,容易产生裂缝。

配合比过水,水胶比过大,混凝土可能出现收缩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2.施工质量问题:现浇混凝土楼板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浇筑、养护等工序,也容易产生裂缝。

例如浇筑时未采取防止分层、分散浇筑、分段浇筑等措施,会导致楼板的不均匀收缩,产生裂缝。

3.温度变化引起的热胀冷缩:混凝土在不同温度下会发生体积变化,即热胀冷缩现象。

当混凝土受热膨胀或受冷收缩时,如果没有给予足够的膨胀空间或受到约束,容易导致混凝土楼板产生裂缝。

4.荷载或变形问题:混凝土楼板在使用阶段,如果承受超过其承载能力的荷载或变形,也容易导致裂缝的产生。

例如,建筑物结构设计不合理,荷载分布不均匀等因素都可能引起混凝土楼板的裂缝。

5.基础问题:混凝土楼板的裂缝也可能与基础的稳定性有关。

如果基础工程质量不好,地基沉降不均匀,会导致楼板变形,从而产生裂缝。

6.工程变化问题: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或实际需要进行工程变化,如改变原有布置、调整墙体位置等,可能导致楼板的局部变形,引发裂缝的产生。

为避免混凝土楼板出现裂缝,需要在设计、施工和使用阶段采取相应的措施:1.在设计阶段合理选择混凝土配合比,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膨胀缝、收缩缝以及荷载断面的布置。

2.施工过程中,要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注意浇筑、养护和防止温度变化的影响,采取合适的措施来避免裂缝的产生。

3.使用阶段,要注意控制楼板荷载,避免过载,同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总之,通过合理的设计、高质量的施工和有效的使用与维护措施,可以减少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产生,确保楼板的安全使用。

现浇混凝土楼面裂缝产生的原因-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法

现浇混凝土楼面裂缝产生的原因-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法

现浇混凝土楼面裂缝产生的原因\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法摘要:建筑工程中混凝土产生的裂缝有很多,对工程质量具有不同程度的危害。

楼面结构出现裂缝原因非常复杂,有混凝土原材料拌合、温度变化及施工等方面问题。

混凝土楼面裂缝的存在和发展,会降低结构的承载力和耐久性。

本文从多方面分析了现浇混凝土楼面裂缝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混凝土楼面裂缝的措施及处理方法,以确保混凝土楼面质量,减少裂缝的发生。

关键词:现浇混凝土,楼面裂缝,防治措施,处理方法Abstract: the concrete in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roduced many cracks, and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with a different degree of harm. Floor structure crack reasons for this are complex, white of the raw materials, change of temperature and construction problems. Cracks in the concrete floor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will reduce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structure and durability. This paper analyzed from various cast-in-situ concrete floor cracks reasons and puts forward the prevention of cracks in the concrete floor measures and solutions, to ensure the concrete floor quality,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cracks.Keywords: cast-in-situ concrete, floor crack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the treatment method现浇混凝土楼面裂缝的成因复杂,甚至多种因素相互影响,如不能很好的控制和处理,会降低结构的承载力和耐久性。

楼板裂缝整改方案(五篇)

楼板裂缝整改方案(五篇)

楼板裂缝整改方案兰州林隐天下三期项目,23#楼三层顶板裂纹经年前整改后,由甲方再次组织参建方有关负责人到现场进行检查,为了防止业主在装饰装修时带来施工质量、安全隐患,经各方负责人提出多个处理方案,最终确认要求对该部位进行加载检验。

一、板底处理措施操作程序:弹天棚阴角水平线—模板接缝处理—洒水湿润—找阴角和板缝—整体找平普通水泥腻子—刮白水泥腻子—修补打磨—腻子成活1、基层处理。

现浇混凝土模板,板缝高差,局部有螺杆洞,常见气孔,蜂窝,麻面,阴角不通顺等现象,因此要求凸面处剔磨平正,凹面要填平补齐,对于板缝基层,必须由专人磨光机磨平,将表面浮砂粒、疙瘩、尘土、水渍等杂物清理干净即可。

2、基层修补:在混凝土顶板清理干净后,对蜂窝、阴角等较大缺陷部位普通水泥加点石膏腻子用钢片刮板填平压实,横抹竖起刮一遍(表面光滑的顶面可以不刮)水泥石膏腻子配合比(重量比)为水泥:石膏:大白粉:107胶=1:0.2:0.5:107胶水。

3、整体找平。

基层修补达到一定强度,再用普通水泥腻子用钢片刮板往返刮第一遍找平,第二遍等第一遍有强度后再用大型钢片刮找平,厚度不易太厚,如太厚就容易开裂收缩。

4、刮白水泥腻子:刮腻子要用钢片刮板往返刮,注意上下左右接槎,两道刮板之间要干净,不允许留浮腻子,刮腻子时要防止沾上或混进砂粒等杂物。

白水泥腻子配合比(重量比):白水泥:石膏粉:大白粉:107胶水=0.3:0.1:1:107胶水。

5、修补打磨。

头道腻子刮过之后,在先修补后的部位应进行复查,如有问题,在塌陷部位用腻子进行复补找平,待腻子干后,用砂纸磨光、磨平、扫净。

6、白水泥腻子成活。

刮白水泥腻子两遍进行,待头道腻子干燥后再刮第二遍,一般要求至少两遍成活,要求表面不但平整,线条清楚,还要求纹理质感均匀一致,否则易发生颜色深浅不一致现象,影响光感效果。

二、裂缝状态1、裂缝分布23#楼四层梁板结构在底模拆除后,发现在该层楼面板产生了大量细微的不规则裂缝,裂缝为不规则的散状裂缝,局部裂缝有贯穿现象。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裂缝的施工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裂缝的施工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塑.苎凰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裂缝的施工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侯春霞(佳木斯电机厂建筑工程公司,黑龙江佳木斯154000)脯要】本文对,钢筋混凝土现浇饭裂缝的施工原因分析,提出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裂缝的施工控制措施,即加强重点部位和i电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供键词】现浇钢筋漫凝圭;楼面裂缝;防治措施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板、屋面板的裂缝,是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通病之一,住宅工程楼板的裂缝发生后,会给用户带来使用上的极大不便。

为了有效避免楼面板、屋面板的开裂,应从施工环节全面分析其产生原因,提出防;台措施。

1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的施工原因分析1)混凝土施工过分振捣,模板、垫层过于干燥混凝土浇筑振捣后,粗骨料沉落挤出水分、空气,表面呈现泌水而形成竖向体移缩小沉落造成表面砂浆层,它比下层混凝土有较大的干缩性能,待水分蒸发后易形成凝缩裂缝。

而模板、垫层在浇筑混凝土之前洒水不够,过于干燥,则模板吸水量大,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产生裂缝。

2)混凝土浇捣后过分抹干压光会使混凝土的细骨料过多地浮到表面,形成含水量很大的水泥浆层,水泥浆中的氢氧化钙与空气中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钙,引起表面体积碳水化收缩,导致混疑土板表面龟裂。

3)施工工艺不当引起。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工艺不当,致使支座处负E F陷,保护层过大,固定支座变成塑性铰支座,使板上部沿梁支座处产生裂缝:楼板的弹性变形及支座处的负弯矩施工中在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宦,过早拆模,或者在混疑土未达到终凝时间就上荷载,造成混凝土楼板的弹性变形,致使砼早期强度低或无强度时,承受弯压拉应力,导致楼板产生内伤或断裂:大梁两侧的楼板不均匀沉降也会使支座产生负穹矩造成横向裂缝。

4)后浇带施工不慎而造成的板面裂缝。

为了解决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和温度应力,规范要求采用施工后浇带法,有些施工后浇带不完全按设计要求施工,例如施工未留企口缝:板的后浇带不支模板,造成斜坡搓:疏松混凝土未彻底凿除等都可能造成板面的裂缝。

现浇板裂缝处理方案

现浇板裂缝处理方案

现浇板裂缝处理方案现浇板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种板材,由于其施工方式的特殊性,往往容易出现裂缝问题。

裂缝不仅影响美观,更可能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对于现浇板裂缝的处理方案,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

首先,我们需要对现浇板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

裂缝的形成可能与混凝土的收缩、温度变化、施工质量等多种因素有关。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需要尽量避免这些因素的影响,但一旦出现裂缝,我们也需要有相应的处理方案。

其次,对于已经出现的裂缝,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处理方案:1. 补缝处理,对于宽度较小的裂缝,可以采用混凝土补缝剂进行修补。

首先,清理裂缝处的杂物和灰尘,然后涂抹补缝剂,使其充分渗入裂缝中,待干燥后即可修复裂缝。

2. 注浆处理,对于较宽或深的裂缝,可以采用注浆的方式进行处理。

选择适当的注浆材料,通过专用设备将其注入裂缝中,填充裂缝内部空隙,增加混凝土的整体强度。

3. 粘贴处理,对于较为严重的裂缝,可以采用玻璃纤维布或碳纤维布等材料进行粘贴处理,增加混凝土的抗拉性能,防止裂缝扩展。

最后,对于现浇板裂缝的预防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施工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来减少裂缝的发生:1. 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合理控制水灰比,减少混凝土的收缩性能。

2. 在浇筑混凝土时,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如覆盖湿布、喷水养护等,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变化,减少裂缝的产生。

3. 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确保模板的合理支撑和固定,避免因模板变形而引起的裂缝问题。

综上所述,对于现浇板裂缝的处理方案,我们需要综合考虑裂缝的原因和处理方法,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预防工作,以减少裂缝的发生。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现浇板的质量和稳定性,为建筑工程的安全使用提供保障。

现浇板裂缝处理方案

现浇板裂缝处理方案

现浇板裂缝处理方案1.现浇楼面产生裂缝、表面龟裂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a.混凝土水灰比或塌落度过大,粗骨料沉落挤出水分、空气,造成表面砂浆层,它比下层混凝土有较大的干缩性能,待水分蒸发后,易形成凝缩裂缝。

b.而浇筑混凝土时洒水不够,过于干燥,模板吸水量大,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产生裂缝。

c.楼面板内铺设的暗装水管、电线套管铺设不当,保护层厚度不足,造成板面沿管线长度方向产生裂缝。

d.混凝土的收缩产生温度裂缝。

混凝土引起收缩的原因,在硬化初期主要是由于水泥的水化作用。

如果混凝土处在一个温差变化较大的环境下,将会使其收缩更为加剧。

e.目前在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中,某些楼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不足24h的养护时间,就进行钢筋绑扎、材料吊运等施工活动,过早承受荷载导致裂缝。

大开间的混凝土总收缩值较小开间要大,且更容易在强度不足的情况下受材料吊卸冲击振动荷载的作用而引起不规则的受力裂缝。

2.裂缝的预防措施我方分别针对以上产生裂缝的原因,对现浇板的裂缝问题将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避免或减少裂缝的出现。

a.商混站方面,由商混站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及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确定配合比,我方将提醒其充分考虑商混站运输过程中塌落度损失对实际操作的影响,并将现场将查看商混站提供批次商混的开盘鉴定,从源头上提高混凝土品质,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

b.在混凝土浇捣前,先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避免过多吸收水分,浇捣过程中尽量做到既振捣充分又避免过度。

c.规范楼板内预埋电管高度,杜绝三层甚至以上电管集中叠加,使其有充分的保护层,减少表面开裂。

d.混凝土楼板浇筑完毕后,加强对楼面混凝土的养护,楼板浇筑后,对板面及时用薄膜覆盖保温,可以避免表面脱水并大量减少混凝土初期伸缩裂缝发生,认真养护,减小强风和烈日曝晒的影响。

e.严格施工操作程序,不盲目赶工。

杜绝由于过早荷载作用原因引起的混凝土现浇板的裂缝。

对计划中的临时大开间面积材料吊卸堆放区域部位的模板支撑架在搭设前,就预先考虑采用加密立杆增加模板支撑架刚度的加强措施,以增强刚度、减少变形来加强该区域的抗冲击振动荷载,并在该区域的新筑混凝土表面上铺设旧木模加以保护和扩散应力,进一步减小裂缝的发生。

楼板开裂原因及处理方案(汇总)

楼板开裂原因及处理方案(汇总)

钢筋混凝土结构破坏倒塌的工程质量事故,绝大多数是从裂缝的扩展开始的;其实,只要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普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又一般都是带裂缝受力工作的,假如借助仪器,甚至还可以发现裂缝是时刻发生变化的,随着裂缝的发展变化,结构构件的耐久性和适用性会不同程度的降低,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结构构件的破坏;所以研究裂缝的形态、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和裂缝对结构功能的影响并加以控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

一、混凝土裂缝种类:外荷载引起的裂缝:外荷载作用下产生的结构裂缝一般具有很强的规律性,通过计算分析就可以读出正确的结论。

如:矩形楼板板面裂缝成环状,沿框架梁分布,板底裂缝成十字或米字集中于跨中;转角阳台或挑檐板裂缝位于板面起始于墙板交界以角点为中心成米字形向外延伸。

受力裂缝,其裂缝与荷载有关,预示结构承载力可能不足或存在严重问题。

温度收缩裂缝:温度收缩裂缝是一种建筑最常见的裂缝,主要是由于结构的温度变形及材料的收缩变形受阻及应力超标所致。

现浇板收缩裂缝主要集中在房屋的中部和房屋四周阳角处,裂缝成枣核状止于梁边。

房屋四周阳角处的房间在离开阳角1米左右,即在楼板的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以及角部放射筋未端或外侧发生45度左右的楼地面斜角裂缝。

其原因主要是砼的收缩特性和温差双重作用所引起的,并且愈靠近屋面处的楼层裂缝往往愈大。

从设计角度看,现行设计规范侧重于按强度考虑,未充分按温差和混凝土收缩特性等多种因素作综合考虑,配筋量因而达不到要求。

而房屋的四周阳角由于受到纵、横二个方向剪力墙或刚度相对较大的楼面梁约束,限制了楼面板砼的自由变形,因此在温差和砼收缩变化时,板面在配筋薄弱处(即在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和放射筋的未端结束处)首先开裂,产生45度左右的斜角裂缝。

虽然楼地面斜角裂缝对结构安全使用没有影响,但在有水的情况下会发生渗漏,影响正常使用。

地基不均匀沉降产生的裂缝:由于地基沉降不均匀使上部结构产生附加应力,导致楼板裂缝。

不均匀沉降产生的裂缝多属贯穿性裂缝,其走向与沉降情况有关。

现浇混凝土楼面板裂缝的成因与防治

现浇混凝土楼面板裂缝的成因与防治
8 间距 ≤10 , 0。 3 . 材料 吊卸区域 的楼 面裂缝 防治。
允许 随意对商品砼加水 ; 严格控 制掺和料的用量 , 对于粉煤灰
掺量不得超 过水泥用量 的1 %,矿粉掺量不 超过水泥用量 的 5
2 %; 0 有条件时 , 在砼中加入纤维等抗裂材料 。另一方面 , 工程
承包商在订购商品砼 时 , 应根据工程 的不同部位和性质提 出对 商 品砼的质量要求 , 不能片面压价 , 追求低价格 、 低成本 而忽视 了商品砼质量 , 导致楼面收缩裂缝增多。同时现场应逐 车控制
曼 H E
现浇混凝土楼 面板裂缝 的成 因与防治
李进 军 ( 新疆德 坤建材 有 限责任 公司 新疆乌鲁 木齐
现浇钢筋混凝士楼 面板的裂缝 , 目前较难克 服的质量通 是 病之一 , 往往会引起投诉 、 纠纷以及索赔要求等 。 现结合我公 司 多年来大量施工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 , 以施 工为主 、 顾设计 兼 和材料等方面 , 阐述楼面裂缝 的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 。 首先 。 从建 筑 工 程 现 浇 楼 板 裂 缝 发 生 的 部 位 分 析 , 普 遍 最
大量踩踏 , 上层钢筋 网的钢筋小 、 马凳设置 间距过大 , 甚至不设 ( 仅依靠楼面梁上部钢筋搁置和分离式配筋的拐脚支撑) 根据 。
施工实践 , 建议楼 面双层双 向钢筋 ( 包括分离 式配置的负弯矩 筋) 必须设 置钢 筋小马凳 , 其横 向间跨不应 大于7 0 0 毫米 , 即每
平方米 不得少于两只 ; 特别是对于 巾8 一类细小钢筋 , 小马凳 的 间距应控制在6 0 0毫米 以内( 即每平方米不得少于三只) 。
1 点加 强 楼 面钢 筋 网的有 效保 护 措 施 。 . 重
盾。 一般 主体结构 的楼层施工速度平 均为5 一7 天 天左右一层 , 最怏时甚至不足5 天一层 。因此 , 当楼层砼 浇筑完毕后不足2 4

现浇混凝土楼面裂缝处理措施分析

现浇混凝土楼面裂缝处理措施分析

现浇混凝土楼面裂缝处理措施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对裂缝的成因和控制措施等内容进行了阐述和探讨,提出了裂缝的弥补处理措施,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楼面裂缝控制措施1前言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面板的裂缝,是目前较难克服的质量通病之一,特别是住宅工程楼板的裂缝发生后,往往会引起投诉、纠纷以及索赔要求等。

现结合我公司l0多年来施工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以及裂缝的防治处理,重点介绍以施工为主、兼顾设计和材料原因分析楼面裂缝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2 楼面裂缝的的产生原因分析2.1设计原因设计结构中的断面突变而产生的应力集中所产生的构件裂缝,设计中对构件施加预应力不当,造成构件的裂缝(偏心、应力过大等),设计中构造钢筋配置过少或过粗等引起构件裂缝(如墙板、楼板),设计中未充分考虑混凝土构件的收缩变形,采用的混凝土等级过高,造成用灰量过大,对收缩不利等因素。

2.2原材料原因在工程建设中,也有一部分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出现的裂缝,是由于用来制作现浇板的原材料质量不合格所造成的,如水泥凝结式膨胀不正常,则产生既短又不规则的裂缝,这种裂缝多产生在混凝土硬化的早期,如果骨料含量过多,则随着混凝土的干燥,会产生不规则的网状裂缝,有时单一骨料反应也会引起裂缝。

2.3混凝土收缩原因混凝土引起收缩的原因,在硬化初期主要是由于水泥水化作用,形成一种新的水泥结晶体,这种结晶体化合物较原材料体积小,因而引起混凝土体积的收缩,即所谓的凝缩,后期主要是混凝土内自由水分蒸发而引起的干缩,而且,如果混凝土处在一个温差变化较大的环境中,吏将会使其收缩加剧。

2.4 施工原因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工艺不当,致使支座处负筋下陷,保护层过大,使板上部沿梁支座处产生裂缝;或者在混凝土未达到终凝时间时就上荷载,造成混凝土楼板的弹性变形。

混凝土浇捣后过分抹平压光会使混凝士的细骨料过多地浮到表面,形成含水量很大的水泥浆层。

水泥浆中的氧化钙与空气中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钙,引起表面体积碳水化收缩,导致混凝土板表面龟裂。

现浇混凝土楼板设计方面的裂缝防治措施

现浇混凝土楼板设计方面的裂缝防治措施

现浇混凝土楼板设计方面的裂缝防治措施
(1)现浇板结构设计中除考虑强度要求外,还应进行挠度及裂缝验算,还应考虑施工不匀称性及混凝土本身的收缩因素,适当增加板厚,增加板的刚度。

(2)宜采纳较小直径密度分布的方式进行布筋,为防止温度及收缩引起的应力影响,应适当提高配筋率,这样可提高混凝土体的极限拉伸应变及混凝土反抗干缩变形的力量,防止因混凝土自身收缩消失大量的应力集中点,使局部消失塑性变形产生裂缝。

另外混凝土标号设计强度不宜太高。

(3)应在楼板上每隔20m左右处设置一后浇带,并在楼板中间墙体支座处设一条伸缩缝,使其释放内应力。

(4)楼板因四周嵌固于墙体内,应在四角部位按要求配置双向钢筋,伸出长度为应小于1/3L(L为短向边长),且不小于1.2m长为宜。

(5)在抗震非设防地区,也应适当增设混凝土构造柱,提高房屋整体性。

- 1 -。

现浇混凝土楼板开裂成因及预防措施

现浇混凝土楼板开裂成因及预防措施

现浇混凝土楼板开裂成因及预防措施摘要:现浇楼板在建筑施工中的广泛使用,无疑为工程增加了安全系数,增强了抗震性能,增强了使用者的安全感。

混凝土开裂问题一直是影响混凝土楼板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也严重地影响着施工的质量。

楼板开裂主要有:表层开裂、纵向开裂、横向开裂和斜向开裂。

尽管目前已有的理论结论是:现浇普通混凝土楼板开裂这种现象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采取严格的技术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和预防开裂。

关键词:楼板;开裂;预防措施在建筑材料的迅速发展和施工工艺的进步下,现浇混凝土板代替了传统的预制板,由于其良好的性能,使得楼层的不均匀沉降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但由于混凝土本身的特性和施工质量等诸多因素,使得楼板容易产生开裂,不仅会对结构的承载力、耐久性、使用寿命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还会给使用者带来很多的不安。

所以在设计施工中要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楼板开裂。

一、现浇混凝土楼板开裂形式①楼板底部中间沿辐射状分布,或板面无规则地短裂。

②楼板四个角与墙壁或横梁的接合部,走向与板的对角线方向的开裂。

③靠近管道的地方,在管道的方向上。

④浇筑过程中预留的施工缝接处理不当,接头部位易产生裂开裂。

如果不按设计要求设置变形缝,很可能会因为长度太大而导致收缩变形产生开裂。

⑤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不重视上部扣筋的防护,导致扣筋发生踩踏而产生开裂。

二、现浇混凝土楼板开裂成因分析(一)设计层面在设计层面上,因为伸缩缝的设置不当,使得伸缩缝间隔不满足自由伸缩比的设置要求,从而使开裂现象增加。

此外,由于在转角处的应力集中,容易产生裂缝。

配筋间距过大,容易导致楼板的抗拉承载力不均匀,尤其是在承受承载力的钢筋没有贯通长度时,板沿负弯矩产生了裂纹。

在转角处,由于楼板两侧受力较大,且呈双向收缩,若不合理设置双向钢筋,极其容易形成斜开裂的现象。

另外在设计时,一般都会对承重支座进行假定计算,但在施工过程中,这种假定计算就与实际操作部分不相符,因为在进行楼板与梁的整体浇筑的时候,其支座上存在剪力和弯矩,而且当楼板跨度比较大的时候,板顶支座极容易出现开裂的现象。

浅析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裂缝的防治措施

浅析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裂缝的防治措施
及 角部 放射 筋末 端 或外侧 发 生 4 5度 左右 的楼地 面 斜 角 裂缝 . 此通 病在 现浇 楼板 的任 何 一种 类 型 的建 筑 中都 普遍存 在 。 其 原 因主要是 混凝 土 的收缩特 性
或 刚度相 对较 大 的楼 面梁 约 束 , 限制 了楼 面板 混 凝
土 的 自由变形, 因此 在温 差和混 凝 土收缩 变化 时 . 板 面在 配筋 薄弱 处 ( 即在 分 离式 配筋 的负弯 矩筋 和 放 射筋 的末 端 结 束处 ) 首先 开 裂, 产生 4 5度左 右 的 斜 角裂缝 。虽 然楼 地面斜 角 裂缝对 结构安 全使 用没 有
上, 涂 刷 时要 均匀 到位 , 涂刷 顺 序 的把 握也 很重 要 , 要先涂 阴 阳角等 转角 处 , 然 后再 大面积 涂刷 。
2 . 3防 水 卷 材 施 工
置 井 点 降水 , 底 板 四周 使 用 明 沟进 行 排 水 , 利 用 盲
沟 把水 排 到明沟 , 再 进入 集水 井 。地 下 室底 板垫 层
和温差 双重 作用 所 引起 的 , 并 且 愈靠 近屋 面 处 的楼
盖 的沙 层流 向坑 中 , 破坏 地基 的持力 层 。此时 , 可以 利 用水 泥搅 拌桩 来 为基坑 创 造一 个 围护 结构 . 这 种 方 法可 以起 到挡水 和挡 土 的双 重作 用 。 基 坑周 围布
丁橡 胶 防水 涂 料 ,将 搅 拌 均匀 的涂 料 涂 刷 在基 层
施工 中, 要 保 持 基层 的干 燥 。 确 保 基 层 的 含 水
率在 9 %一 1 2 %之 间 , 为此 , 可 以在 基层 上铺 上一 块 1
3结 论
地 下室 防水 工程 关 系到 建筑 物 的安 全 和寿命 , 因此在 施工 中必 须 紧抓 每一 个施 工要 点 , 以每一 个 要 点 的完 美 施 工 来 确保 地 下 室 防水 工 程 的优 秀 质

现浇混凝土楼面裂缝预防及处理方法

现浇混凝土楼面裂缝预防及处理方法

现浇混凝土楼面裂缝预防及处理方法摘要:在建筑施工中,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经常会出现大小不一,深浅不同的裂缝。

而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板的裂缝,也确实是比较常见的、难克服的质量通病之一,特别是住宅工程楼面出现裂缝,这种情况往往会引起业主不满,进而发生投诉、纠纷以及索赔的事情,不仅给后期维修带来麻烦,还会使公司遭受经济损失。

关键词:现浇楼板裂缝预防处理中图分类号:tv53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在这我主要分析一下施工中造成楼面裂缝的原因和预防措施,以及处理方法:施工中的原因和措施:1、施工过程中过分振捣混凝土。

这样就使粗骨料沉落,水、空气被挤出,混凝土表面因泌水而形成竖向体积缩小沉落,从而在表面形成砂浆层,它比下层混凝土有较大的干缩性能,等水分蒸发后,容易形成塑性收缩裂缝。

针对这种情况,要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在浇筑混凝土前要对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并对拿振捣棒的技术工人进行重点培训。

2、施工过程中各工种交叉作业,楼面钢筋位置、保护层的厚度难以得到保证,使钢筋混凝土楼板上部抗拉能力大幅降低,从而导致该部混凝土楼板出现裂缝。

在实际施工中,只要是砼垫块的数量及放置的位置符合规范要求,楼面下层的钢筋网在砼垫块及模板的依托下保护层比较容易控制。

而楼面上层钢筋网的有效保护,就是施工中的一大难题了。

因为:楼板的上层钢筋的型号一般比较小,施工中受到人员踩踏后特别容易弯曲、变形、下坠;而各工种交叉作业的人员又比较多,行走十分频繁,上层钢筋网的钢筋小马凳设置间距不能过大,如果有必要可适当增加马凳的数量和长度。

同时还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控制:⑴尽可能合理地安排好各工种交叉作业时间,在板底钢筋绑扎完成后,电工线管的预埋敷设应当及时,而且要做到不留或少留尾巴活,以减少板面钢筋绑扎后钢筋上的作业人员。

⑵在楼梯、通道等频繁和必须的通道处应搭设铺设跳板或其他临时通道,以供施工人员通行,以避免对楼梯等关键部位钢筋的踩踏,造成裂缝的出现。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分析与预防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分析与预防
33 混凝土浇捣后过分磨平压 光 .
有时为了抢工期 ,施工人员往往在 楼板 混凝 土强度尚未 达到规 范要 求的 1 P . M a时 ,即开始在上面施工作业 ,这时 2
楼板受到动荷载 的作用 ,必然在混凝土 内部产生裂缝。
38 重物冲击 .
在使用塔 吊向新浇筑的楼板上 吊运钢筋 、电焊机 、料箱 ( 斗)等重量 较大的物体 时 ,经常 由于指挥 控制不 当以及下 部 未垫 方木等原 因,物体下落速度较快 ,导致重物直接冲击 楼板 ,产生楼板裂缝 。
32 混凝土施工中过分振捣 。 _ 模板过于干燥
混凝 土浇筑振捣后 , 粗骨科沉落挤出水分 、空气 ,表面 呈现渗水而形成表面砂 浆层 ,比下层 混凝 土有 较大 的干缩性 能 ,待水分蒸发后 ,易形成凝缩 裂缝 。而模板在浇筑混 凝土 之前洒水不够 ,过于干燥 ,则模板 吸水量 大 ,引起混凝土 的 塑性收缩 , 产生裂缝 。
形 ,从 而导致楼板混凝土裂缝 。 ()模 板支撑 刚度 不足 、支撑的地基 下沉 、过旱拆模 , 2 导致混 凝土强度未达到拆模要 求或 因模板支撑系统不牢 ,楼 面荷载影响造成楼板 超值挠 曲,造成板中通长裂缝 。
36 施 工 荷载 过 于集 中 .
()楼板下表面不规 则微裂缝 。 3


板 的上层钢筋一 般较细 ,受到施 工人员踩踏后 即弯 曲 、 变形 、下沉 ;钢筋里楼层模板的高度较大 ,无法受到模板的 依托保护 ;备工种交叉作业 ,造成施工人员众多 、行 走十分 频繁 ,无处落脚后难免被大量踩踏 ;上层钢筋网的钢筋负筋
渗能力 ,影响建筑物的外观 、使用寿命。住宅工程 的楼板 发 生裂缝 后 ,往往会 引起投 诉 、纠 纷 、以及 索赔要 求等 。因 此 ,对裂缝的出现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为了杜 绝或少现浇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浇混凝土楼面裂缝的分析与预防处理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地产及建筑业的发展,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不断涌现,各种大型场馆也相继投入建设。

且在建筑中普遍采用了现浇混凝土楼面,而现浇板的裂缝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较难以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楼面结构出现裂缝原因复杂,有材料、温度变化等原因,也有设计、施工、使用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对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一些裂缝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并针对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些预防处理措施,达到防患于未然。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预防处理引言: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有变形引起的裂缝:如温度变化、收缩、膨胀、不均匀沉陷等原因引起的裂缝;有外载作用引起的裂缝;有养护环境不当和化学作用引起的裂缝等等。

混凝土是一种由砂石骨料、水泥、水及其他外加材料混合而形成的非均质脆性材料,由于混凝土施工和本身变形、约束等一系列问题,硬化成型的混凝土中存在着众多的微孔隙、气穴和微裂缝,而裂缝发展到一定程度通常会使内部的钢筋等材料产生腐蚀,降低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及抗渗能力,特别是混凝土楼面裂纹,严重者将会影响建筑物的观感及使用寿命。

裂缝的问题比较棘手,我曾经和设计及施工的技术人员进行了多次探讨,查找有关资料,通过学习探讨对钢筋混凝土现浇板产生裂缝的问题有了一点初步认识。

混凝土楼面施工由模板工程、钢筋工程和混凝土工程所组成,在施工中三者紧密配合才能保证工程质量,当然设计质量也是重要的。

若一方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混凝土楼面的工程质量,使混凝土楼面产生裂纹。

1、现浇混凝土楼面裂缝产生的原因1.1、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裂缝最常见、发生最多的是房屋四周阳角1米附近,即在楼板的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以及角部放射筋未端或外侧发生45度左右的楼地面斜角裂缝,其原因主要是温差和混凝土的收缩特性双重作用所引起的,从设计角度看,现行设计规范侧重于按强度考虑,未充分考虑温差和混凝土收缩特性等因素,板角处配筋量不足。

而房屋的四周阳角由于受到纵、横二个方向剪力墙或刚度相对较大的楼面梁约束,不能自由伸缩,当混凝土的收缩引起现浇板的约束应力超过一定限度时,势必引起现浇板配筋薄弱处开裂,而且裂缝部位多发生在应力比较集中的板角处。

1.2、混凝土质量和性能不达标,坍落度过大、使用低性能外掺剂,导致裂缝。

目前普遍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进行浇筑,其坍落度大,流动性好,但也易产生局部粗骨料少、砂浆多的现象,加之商品混凝土厂商为降低价格和成本使用低档原材料忽视了混凝土的品质,导致性能下降。

混凝土强度值对水灰比的变化十分敏感,基本上是水和水泥计量变动对强度影响的叠加。

因此,水、水泥、外掺混合材料、外加剂溶液的计量偏差,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而采用含泥量大的粉砂配制的混凝土收缩大,抗拉强度低,脱水干缩时容易因塑性收缩而产生裂缝。

1.3、支模的方法不妥产生裂纹。

模板工程中的立柱,一般工地不重视,有个别工地支柱下面的泥土未夯实、未设置足够底面积的垫木,有时模板支撑系统的刚度不够,在混凝土浇筑中使支柱下陷,产生楼面裂纹。

过早拆模的现象,拆模后未做临时支撑就承受过大的施工荷载等,使混凝土板面发生弯曲或板面受到振动而变形,楼面个别部位也会发生裂缝。

1.4、施工中过分振捣,模板、垫层过于干燥导致楼板裂缝。

混凝土浇筑振捣后,粗骨料沉落挤出水分、空气,表面呈现泌水而形成竖向体积缩小沉落,造成表面砂浆层,它比下层混凝土有较大的干缩性能,待水分蒸发后,易形成凝缩裂缝。

而模板、垫层在浇筑混凝土之间洒水不够,过于干燥,模板吸水量过大,会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产生裂缝。

1.5、过早施工、加荷导致裂缝。

为了抢工期,赶进度,不注意混凝土楼面的养护,在刚浇筑好的楼面上就任意踩踏,搬运材料,集中堆放钢筋、模板等。

由于混凝土尚处在初凝阶段,过早的任意踩踏或加荷会引起不规则的受力裂缝。

这些裂缝一旦形成,就难于闭合,极易形成永久性裂缝。

1.6、的混凝土养护不当导致楼板裂缝。

养护不当也是造成裂缝的主要原因。

过早养护会影响混凝土的胶结能力。

过迟养护,混凝土表面游离水分蒸发过快, 混凝土缺乏必要的养护水, 水泥水化作用不能顺利进行,由此而产生的体积收缩,此时混凝土早期强度低,不能抵抗这种应力而产生开裂。

另外过度的抹平压光会使混凝土的细骨料过多地浮到表面,形成含水量很大的水泥浆层,水泥浆中的氢氧化钙与空气中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钙,引起表面体积碳水化收缩,导致混凝土楼面产生龟裂。

1.7、负筋下沉导致楼板裂缝。

不重视保护板面上层负筋的正确位置,施工人员野蛮操作,任意踩踏钢筋,致使负筋下陷,浇筑前及浇筑中也不及时进行整修,这样就减少了混凝土板截面的有效受力高度,使负弯矩钢筋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板的承载能力达不到设计的要求,从而导致混凝土楼面裂缝。

1.8、预埋线管处导致混凝土楼面裂缝。

预埋线管,特别是预埋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引起应力集中,容易导致裂缝发生的薄弱部位。

当预理线管的直径较小,并且房屋的开间宽度也较小,同时线管的敷设走向又不重于(即垂直于)混凝土的收缩和受拉方向时,一般不会发生楼面裂缝。

反之,当预埋线管的直径较大,开间宽度也较大,并且线管的敷设走向又重合于(即垂直于)混凝土的收缩和受拉力向时,就很容易发生楼面裂缝。

2、防止混凝土楼面裂缝发生的控制措施2.1、从设计角度看,房屋四周阳角1米附近,即在楼板的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钢筋以及角部放射钢筋未端或外侧发生45度左右的楼地面斜角裂缝,其原因主要是混凝土的收缩特性和温差双重作用所引起的,并且越靠近屋面处的楼层裂缝往往越大。

现行设计规范侧重于按强度考虑,未充分按温差和混凝土收缩特性等多种因素作综合考虑,配筋量因而达不到要求。

而房屋的四周阳角由于受到纵、横二个方向剪力墙或刚度相对较大的楼面梁约束,限制了楼面板混凝土的自由变形,因此在温差和混凝土收缩变化时,板面在配筋薄弱处(即在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钢筋和放射钢筋的未端结束处)首先开裂,产生45度左右的斜角裂缝。

虽然楼地面斜角裂缝对结构安全使用没有太大影响,但在有雨季有水源等特殊情况下会发生渗漏缺陷,容易引起住户投诉,是裂缝防治的重点。

2.2、对水泥、水、骨料、外加剂材料选用不当形成的裂缝,必须用对进场原材料按照国家标准进行严格检查和验收的办法加以预防,凡不合格的次品材料一律不得使用;对已发生这类因材料选用不当而产生的混凝土缺陷或裂缝,必须作长期详细的观察(因有的问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发现),认真查明其原因和质量问题的严重程度,研究制定其处理和加固方案。

这是因为一旦因材料选用不当而发生的质量问题,往往带有普遍性的缘故。

2.3、目前普遍采用的泵送商品混凝土进行浇筑,受剧烈的市场竞争,导致有的商品混凝土厂商以采用大粉煤灰掺量,低价位、低性能的混凝土外掺剂,以及细度模数低、含泥量较高的中细砂作为降低价格和成本的主要竞争手段。

因此要选用信誉度较高及口碑较好的商品混凝土厂家,这样能控制好原材料的质量,选用高效优质混凝土外掺剂,改善和减小混凝土的收缩值。

另一方面在订购商品混凝土时,应根据工程的不同部位和性质提出对混凝土品质的明确要求,不能片面压价和追求低价格、低成本而忽视了混凝土的品质,导致混凝土性能下降和收缩裂缝增多。

同时现场应逐车严格控制好商品混凝土的坍落度检查(坍落宜为80~180mm),以保证混凝土熟料的半成品质量。

2.4、支模的方法不妥产生裂纹,防治措施一是对松软土、填土地基在上部结构施工前应进行必要的夯实和加固。

二是保证模板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且支撑牢固,并使地基受力均匀。

三是防止混凝土浇灌过程中地基被水浸泡。

四是模板拆除的时间不能太早,且要注意拆模的先后次序。

五是在冻土上搭设模板时要注意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

2.5、严格控制过早施工、加荷,做好楼面混凝土的保护及养护2.5.1、主体结构的施工速度不能强求过快,楼层混凝土浇筑完后的必要养护必须获得保证(一般不宜≦24小时)。

主体结构阶段的楼层施工速度宜控制在6~7d一层为宜,确保楼面混凝土获得必要的养护时间。

2.5.2、科学合理的安排楼层施工作业计划,在楼层混凝土浇筑完毕的24小时以前,应仅限于做测量、定位、弹线等准备工作,最多只允许暗柱钢筋焊接工作,不允许吊卸大宗材料,避免冲击振动。

24小时以后,可先分批安排吊运少量及小批量的暗柱和剪力墙钢筋进行绑扎活动,但要做到轻卸、轻放,以减小对混凝土楼面冲击振动力。

3天以后方可开始吊卸钢材等大宗材料以及从事楼层墙板和楼面的模板正常支模施工。

2.5.3、在模板安装时,吊运(或传递)上来的材料应做到尽量分散就位,不得过多地集中堆放,以减少楼面荷重和振动。

2.6、在楼面较大开间面积材料吊卸堆放区域的部位(一般约≧40㎡),模板支撑架在搭设前,应预先考虑采用加密立杆(立杆的纵、横向间距均不宜大于800㎜)和搁栅增加模板支撑架刚度的加强措施,以增强刚度,减少变形来加强该区域的抗冲击振动荷载,并应在该区域的新筑混凝土表面上铺设旧木模加以保护和扩散应力,进一步防止裂缝的发生。

2.7、重点加强楼面上层钢筋及负筋的有效保护措施。

钢筋在楼面混凝土板中的抗拉受力,起着抵抗外荷载所产生的弯矩和防止混凝土收缩和温差裂缝发生的双重作用,而这一双重作用均需钢筋处在上下合理的保护层前提下才能确保有效。

在实际施工中,楼面下层的钢筋网在受到混凝土垫块及模板的依托下保护层比较容易正确控制。

与此相反,楼面上层钢筋网及负筋的有效保护,一直是施工中的比较容易忽略问题,其原因为:板的上层钢筋一般较细较软,受到人员踩踏后就立即弯曲、变形、下坠,钢筋离楼层模板的高度较大,无法受到模板的依托保护,各工种交叉作业,造成施工人员众多、行走十分频繁,无处落脚后难免被大量踩踏。

上层钢筋的钢筋小撑马设置间距过大,甚至不设。

根据大量的施工实践,建议楼面双层双向钢筋(包括负弯矩短筋)必须设置钢筋小撑马,其纵横向间距不应大于700mm(即每平方米不得少于2只),特别是对于Φ8一类细小钢筋,小撑马的间距应控制在600mm以内(即每平方米不得少于3只),才能取得较良好的效果。

2.8、预埋线管处的裂缝防治:预埋线管,特别是多根线管的集散处是楼面混凝土受到较多削弱,从而引起应力集中,容易导致裂缝发生的薄弱部位,当预理线管的直径较小,并且房屋的开间宽度也较小,同时线管的敷设走向又不重于(即垂直于)混凝土的收缩和受拉方向时,一般不会发生楼面裂缝。

反之,当预埋线管的直径较大,开间宽度也较大,并且线管的敷设走向又重合于(即垂直于)混凝土的收缩和受拉力向时,就很容易发生楼面裂缝。

因此对于较粗的管线或多根线管的集散处,根据多年的经验,建议增设垂直于线管的短钢筋网进行加强,增设的抗裂短钢筋宜采用Φ6-Φ8,间距≦200mm,两端的锚固长度应不小于300mm。

线管在敷设时应尽量避免立体交叉穿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