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说课稿-钱佳莺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紧扣事物赏春景落实朗读悟诗情
——《村居》说课稿
一立足单元,说文本
《村居》选自统编版第一单元中的第一课,本单元围绕“春天”这个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
作为第一单元的第一篇古诗,体现了春天的美景和孩子们的快乐生活,尽显春天的美好。
《村居》是清代高鼎所作的所作的一首七绝句。
前两句写景色,再现了江南二月明媚的“春景图”;后两句写人,刻画了儿童房学归来放风筝的“乐春图”,景人合一,相映成趣。
轻快明丽的景,饶有乐趣的事,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二关注学生,谈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充满活力,喜欢大自然,对于大自然的景色可以抒发自己的感想。
学生对春天的小草、黄莺、杨柳再熟悉不过了,更喜欢放风筝。
《村居》从景到人都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发表想法。
三有理有据,定目标
1.认识“莺、拂、堤、柳、醉”5个生字,会写“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村居》,并能背诵。
3.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景色。
四立足目标,探方法
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达到本节课所
设定的教学目标,我设立了以下教法与学法。
1.教法:主要采用视频引入法、音乐共鸣法、动作教学法、探索发现
法、小组讨论法。
2.学法:主要采用学生以画助记、动静结合、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
学习方法。
五赏析诗句,寻过程
(1)激情引入
首先视频引入,让学生带着问题看视频。
从视频中你看到了哪些春天的
景色?用一两句话说一说。
【设计意图】用一两句话说说动画的内容,无形中训练了一年级学生的
口头作文。
(2)探索新知
1.学生自由读古诗
这一环节,我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特设置了由易到难的两个问题。
①必做题:从这首诗里你看到了哪些春天的景象?(面向全班学生)
②选做题:试着说说这首诗讲了什么内容?(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
2.识生字
让学生自己当老师,自由发言,你是如何记住这些字的?学生教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当老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在他们扮
演老师角色的过程中,自信心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3.解说古诗《村居》的诗意
通过图片提示,理解诗意。
【设计意图】有了图片的直观效果,学生理解诗句更容易。
4. 动作教学背古诗
播放我所代课的班级学生做动作诵读《村居》的情景,平时不爱表现
不爱说话的学生这时候也都跟着动了起来,朗诵了起来。
学生学习古诗的积
极性空前高涨。
【设计意图】给古诗配上动作,使得课堂的教学变得灵活直观,新鲜
有趣。
符合低年级学生好动的心理。
(3)巩固新知:学生掌握了古诗的字、词、意后,逐步引导学生熟读
及背诵,加深对诗文及意境的理解。
1.以画助记:图片提示背古诗。
2.以乐助诵:给古诗配上音乐简谱,不仅丰富了学生的音乐知识,学
生在音乐的感染下也对古诗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古诗有了这么优美
的旋律,学生怎能不热爱诵读古诗呢?
3.强化训练:在训练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
的需要。
(4)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这
一环节需做到生生互动,师生交流,教师小结。
最后,让我们以《村居》为题,把美丽的春天画下来吧!
六、回顾课堂,寻春景
本节课始终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探索,并在合作交流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得出结论。
为此充分利用多元化评价,让评价始终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也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七、板书设计,突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