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水平测考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水平测考试题及答案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着.落(zháo)莅.临(lì)吝啬.(sè)润.湿(rùn)
B.酝酿.(niàng)筋.骨(jīn)水藻.(zǎo)应.和(yīng)
C.黄晕.(yùn)蓑.衣(suō)暖.和(nuǎn)贮.蓄(zhù)D.淅.沥(xī)捉迷藏.(cáng)静谧.(bì)梦寐.(mèi)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水波粼粼呼朋引伴鉴赏繁密云宵
B.绌绌逼人喜出望外决别秕谷贮蓄
C.人声井沸花枝招展荫蔽烂熳盔甲
D.精神抖擞花团锦簇威慑狡猾狙犷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这次青少年宫组织的国学知识竞赛,试题题量多、难度大,令我叹为观止
....,深感自己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
B.不管面对多么惊心动魄
....的场面,他总是临危不惧,让人十分钦佩。
C.多么美丽的年华,在此地邂逅人生中第一场大雪,情不自禁
....地沉醉在冰天雪地的世界,迷恋上白雪皑皑的冬季。
D.从靶场回来的路上,大伙兴高采烈
....地谈论着打靶比赛的情况。
4、下面表述准确,没有语病的一个句子是()
A.七年级二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一个班级。
B.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可以使屈原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
C.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D.我们在心里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
5、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是()
A.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B.每一朵盛开的花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
C.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好像在试探什么。
D.“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地球的每一缕伤痕,都承载着人类惨痛的历史。
①它是一部例证“落后就要挨打”的活生生的教材;
②它是一部控诉战争和种族歧视的血泪书。
③满目疮痍的圆明园,让我们看到了专制与腐败必然带来的积贫积弱,
④只有以史为鉴,人类才能安详地生活在地球家园。
⑤黑暗阴森的奥斯威辛集中营,让我们看到了傲慢与偏见给全世界各民族带来的灾难,
A.④③①⑤②B.③②⑤①④C.③①⑤②④D.④⑤①③②
7、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①__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
②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_。
(王维《竹里馆》)
③_________________,决眦入归鸟。
(杜甫《望岳》)
④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晚春》)
⑤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逢入京使》)
⑥《登幽州台歌》中抒发悲哀苦闷心情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2)请完整默写岑参的《逢入京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春兰出阳羡山①,一名兴兰。
土人丛移者久而芬茂,枝植者不再岁。
盖气聚而根不伤,散而失其故,此易晓耳。
南郭有傅家,兰藏可十许年,花叶竞爽②。
里人赵氏尝窃其法亦颇验,云妙在若子③若弃间。
予用之辄败,知非九畹中人④也。
栽兰不成,书此一笑。
(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 (注释)①阳羡山:山名。
②竞爽:媲美,争胜。
③若子:当作孩子一样照顾。
④九畹中人:指会种兰花的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斯.是陋室(__________)
(2)盖气聚而根不伤.(__________)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画一处)。
里人赵氏尝窃其法亦颇验
3.下列每组两句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一名.兴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无丝竹之乱耳./此易晓耳.
C.孔子云./云.妙在若子若弃间
D.无案牍之.劳形/予用之.辄败
4.翻译下列句子。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栽兰不成,书此一笑。
5.(甲)(乙)两文都表现了作者高雅的志趣爱好。
刘禹锡居陋室,仍旧“调素琴”“__________________”(填原文);张大复在梅花草堂,闲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写文章。
三、现代文阅读。
(30分)
1、鸥小姐
王佳琦
①如果微信朋友圈是一场艺术展的话,那么半年前的鸥小姐一定是这个圈子
中的达·芬奇。
②她的手机中装有十个图片编辑软件,内置上百种不同的字体和滤镜,让她第一时间将灵感转化为点赞数。
比如,她能把蛋炒饭拍出米其林三星大餐的效果,把小区游泳池拍出希尔顿大饭店的气势。
此外,她的收藏夹里还精挑细选了几个文学爱好者论坛,不过鸥小姐从不发言,但从里面抄几行诗歌或者美句来配图发表状态,她干得还是很熟练的。
③但她说她自己并不喜爱这种生活,这么做是迫于互联网社交时代的大势所趋。
如果一个周末过去,“达·芬奇”不秀秀自己“过得有多好”,那就会有“拉斐尔”或者“米开朗琪罗”抢占高地。
④于是她除了精心处理自拍照片,还统筹规划发送时间,认真回复每一条评论,同时不忘偶尔也给“拉斐尔们”点个谦逊而不失自信的赞,在心中默默给每一条最新动态打一个分,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⑤通过如此心思缜密地经营,鸥小姐的朋友圈可以说是自成一片风景,其中的内容可谓雅俗共赏、包罗万象。
时而关心社会民生,时而放眼国际格局;时而午后闲笔三行小诗,时而长篇抒发人生感怀;当然也少不了最吸引眼球的自拍美照——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高雅大气品位佳;海滩、椰树、下午茶,阳光流水笑春花。
不过如果现在点开她的朋友圈,这些视觉盛宴都已经不见踪影——她自认已经是个“圈外人”了。
⑥鸥小姐偶然得知可以设置“关闭朋友圈”的那一天,距今已有5个月了。
小半年来,“刷朋友圈”这个事儿逐渐变得矜持而精简,曾经的追捧评论、跟风留言、争抢首赞,如今已变为每周日晚睡前的规律性“开圈”。
说来也怪,自从关圈,鸥小姐的心态似乎上升了好几个层次:以前她是粉丝心态,每分每秒关注着所有人的风吹草动,身处争奇斗艳的漩涡中,被动而焦灼;现在却像圈中前辈一样定期视察,举手投足全是从容,慢悠悠翻过这一周的悲欢离合,点赞率控制在百分之十以下。
更别提那些好几天前的热点朋友圈,唯有她迟来的一句精炼点评,才算为这条状态收了尾、点了睛。
⑦关圈更大的好处在于,鸥小姐自己的朋友圈面对来访者时,只能让他们看见一幅精心挑选、含义百转千回的封面图片,一个赏心悦目的头像,以及一行小字“该朋友已关闭朋友圈”,这些元素共同组合,就像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
好
事窥私者在此遭到当头一棒,仰慕追求者则在冥思苦想与不得其解中更为之沉醉倾倒。
鸥小姐对这件事越想越高兴,她感觉自己撇开一团缠绕鸡毛蒜皮芸芸众生的乱麻,而后打开了一片直指蓝天的窗。
⑧但对鸥小姐来说,关圈并不意味着彻底抛弃它。
一次同学聚会后她还是忍不住发了一句北岛的诗——“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事后证明她真的是个“圈中奇才”。
第二天同事随口八卦时提到,一位平日总板着脸的单位高层领导深夜时分给那条朋友圈点了赞。
鸥小姐满心欢喜藏也藏不住,四下无人时,偷偷点进那条状态细细查看,点赞的一列头像后面果然多出了一个。
⑨自那之后,鸥小姐的“圈外”潇洒要减去了三分。
圈虽还是关着,只是一有间隙的时间就要把自己以往的朋友圈一一点开咂摸
..,像数钱一样一张张使劲摩擦着那些赞与评论,只怕错过了这愉快的时光。
⑩而“拉斐尔们”的朋友圈毕竟还是太诱人,鸥小姐再次开始偷偷关注着他们。
她总直接点开头像,看完就走,不留一丝痕迹,但在这之后,那些漂亮的图片在她心里搅起的波澜却能摇得很远。
但最近几天,她都吃了闭门羹——越来越多的朋友不知有心还是无意,纷纷选择了关闭朋友圈。
鸥小姐往往颗粒无收。
她引以为豪的“洒脱自在”,渐渐又变得焦虑不安起来。
⑪鸥小姐打算复出。
她打定主意,要再次在朋友圈中掀起波澜,寻找素材的眼睛已经擦得锃亮。
一天晚上她回家乘电梯上楼,突然看见电梯中贴着一张停电通知,那时候灵感女神就在她肩头敲响了三角铁。
短短三层楼的时间,她已经构思好了一整条朋友圈的内容。
电梯缓缓停下,鸥小姐举起手机拍下停电通知的照片,款款走出梯厢,她觉得自己整个人再次焕发着破网突围的激情。
⑫那天晚上,鸥小姐把那张映着电梯里昏黄光晕与自己曼妙身材的阴影照片精心修整,并配了一句白先勇引过的“我好比浅水龙,被困在沙滩。
”多么精彩,她想。
她现在对朋友圈的心态才最有情怀,马上人们又将感叹于她的绝美视角。
⑬没什么意外,这条状态刚发出去半小时就博得了一百多个赞,这也坚定了她复出的决心。
直到晚上十一点半,点赞数还攀升,鸥小姐靠在沙发垫上刷手机,客厅中的吊灯与氛围灯互相配合,把整个房间照得透亮。
突然,通明的灯火像被人拦腰掐断,黑暗劈头盖脸地砸在鸥小姐身上,像生活的真相一样沉重。
鸥小姐有点儿恍惚,这才想起停电通知来,忽地觉得自己到头来,什么“圈”也没进过,
也什么“圈”都没出过。
四下漆黑中,她只和荧荧发亮的手机屏幕对望着,却再也按不动刷新键了。
(选自2017年10月27日“中国作家网”)1.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2.结合语境,说说第⑨段加点词语的含义及其作用。
圈虽还是关着,只是一有间隙的时间就要把自己以往的朋友圈一一点开咂摸,像数钱一样一张张使劲摩擦着那些赞与评论,只怕错过了这愉快的时光。
3.自选角度,对第⑦段画线句子作批注。
鸥小姐对这件事越想越高兴,她感觉自己撇开一团缠绕鸡毛蒜皮芸芸众生的乱麻,而后打开了一片直指蓝天的窗。
批注:
4.概括鸥小姐的性格特征。
5.揣摩第⑬段画线句子,探究小说主题,大胆说出你的理解。
忽地觉得自己到头来,什么“圈”都没进过,什么“圈”都没出过。
2、母亲的橙皮
李芝桂
儿时,我是极盼家里来客的。
只要客来,平时似乎一贫如洗、家徒四壁的老屋里,母亲总能变戏法似的从某个角落里摸出一些诸如橙皮、饼干之类的点心。
如果客人留下来吃饭,那些平日里难得见的小鱼干、小虾米、咸鸭蛋、干米粉肉,甚至香菇、木耳,都会莫名其妙地跑上饭桌。
客人进屋后,待我们四兄弟与客人打过招呼后,母亲便会以各种理由,比如割猪草、放牛、给稻田挡水等,把我们全变出去。
此时,我们尽管脸上似乎有些不太情愿,但内心却是压抑不住的兴高采烈,因为我们知道,客人吃完走后,会有好多剩菜在等着我们,那时的客人多少还有些传统的做派,荤菜一般比较斯文,个别主菜甚至纹丝不动。
至于点心,虽然母亲会抢在我们进家门之前就让它们再次消失得无影无踪,但偶尔,母亲也会很体贴地给我们每人留下一两块。
这是很馋人的,尤其是橙皮。
橙皮是一味乡间点心,一味用柚子皮晒制的甜点心。
在赣西山区,柚子俗称橙子,柚子皮自然也就相应地被唤作橙皮。
橙皮的制作是个很诱人的活计,也是件很烦人的事情。
曾见母亲忙碌它的过程:取来尚来成熟的袖子,剖开,切成厚度均匀的月牙形的薄片,用清水漂洗干净,置于大锅中加水,放入铜钱铜镜之类的铜器和新鲜竹叶,煮沸,捞出,青白分明,边皮色青且透亮;滤干后,倒入调制好的糖水中“汇塘”,然后用筷子一片一片夹出,在晒盘中摊匀,不重叠,上覆干净的白纱巾,防虫透气,于太阳下晾晒;晒干后,再放入糖水中“汇糖”,如此反复两三次,即大功告成。
母亲藏东西很有一套,但也有百密一疏的时候。
有一年,母亲准备待客时,居然发现她晒制并藏好的橙皮凭空少了一半。
经过母亲的逐个审问,最终,三弟不但饿了一餐饭,还挨了一顿皮肉之苦。
原来三弟竟然好几次贴着屋梁摸进了二楼的仓房里,寻到了母亲藏橙皮的瓷瓮。
他一次拿几块,竟不知不觉弄去了大半。
只是,我一直也没搞清楚他究竟躲在哪儿吃的,他一天到晚跟在我的屁股后面,我居然都没有发现。
母亲后来讲:“我打他倒不全是为了这几块橙皮。
他吃独食不说,万一掉下来摔成残疾可怎么办?得让他长点记性。
”
在莲花、永新诸县的乡间,曾经,晒制点心是很有传统的,尤其是家里碰到嫁女的年份。
有些比较讲究的人家,晒制的点心,多达几十种,甚至上百种。
很多乡间水果、菜蔬都可以晒制成美味的点心,如梨子、西瓜、茄子、冬瓜、南瓜、辣椒、豆角、豆子……五花八门。
新娘待客摆果盘,从早摆到晚,一拨客人一个花式,可以不重样。
当然,我母亲晒橙皮,倒不是为了嫁女。
她的目的,除了待客之需,更多的似乎还是为了堵住我们四兄弟的馋嘴,免得出去给她“丢人现眼”。
我们每次出门走亲戚,母亲总要不厌其烦地叮嘱一番:“吃饭夹菜,不要尽挑自己喜欢的,夹自己面前的就可以了,千万不要去翻菜,有些人家菜碗上面是肉,下面可能全是萝卜、骨头什么的,你一翻,人家的面子往哪儿搁?还有点心,拿点瓜子、花生意思意思就行了,橙皮、糖果这些好点心不要去动,人家可能就弄了一点来摆摆样子,你们下手不知轻重,人家往下招待其他客人怎么办呢?”
母亲是个闲不住的人。
只是,她怎么也不会料到,她那些曾经视若宝贝东藏西藏的橙皮,竟会在果盘中闲得湿软。
“她们是不是嫌我老人家不干净,我每次都洗了手的。
”母亲有些伤感、委屈。
母亲年纪大了,我们也不小了。
每年,母亲依然会亲手晒制一些橙皮。
每次
回家,一看到我的女儿和我的侄子、侄女们,母亲便兴奋异常,总要神秘兮兮郑重其事地捧出一盘橙皮,并一本正经地给几个孩子分配,犹如当年给我们四兄弟分配一样。
只是,小孩子们似乎并不领情,礼貌性地接过后,有的直接放回了果盘,有的咬几口又放下了,有的甚至趁她不注意丢进了垃圾箱。
母亲期待的那种欢悦争抢场景始终没有出现。
母亲甚至不得不求援似的将橙皮塞到我手里,叮嘱我吃掉。
而我却一片都难得完整地吃完。
虽说,细品之下,橙皮依然是那股熟悉的淡淡的柚子香和一丝隐隐的微微的辣意,但那甜味却似乎浓得化不开,甜得“腻心”。
如此几年,有一次,母亲终于有些负气地对我讲:“这么好的东西,你们都不吃,真是吃惯了嘴,下一年我不晒了!”
我愣了一下,却不知该如何安慰她。
母亲说到做到,她如今竟真的不再花那个闲工夫去晒什么橙皮了。
其实,我早就隐约感到,母亲的橙皮已如眼下这既熟悉又陌生的村庄,虽说在自己的灵魂深处浸满了甜蜜,甜得让人在梦里都会有口水和泪水。
母亲的橙皮,昨天很香,今天很腻。
这无关感情,却关乎生活,仅此而已。
1.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2.文章以“母亲的橙皮”作标题有何妙处?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3.文中写“三弟偷吃橙皮”一事有那些作用?
4.为什么“母亲的橙皮,昨天很香,今天很腻”?请根据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四、写作题(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春天萌发、夏天繁荣、秋天收获、冬天孕育,生命律动,需要发现:亲情醇厚、友情真挚、爱情甜蜜,弥足珍贵,需要发现:生命灵性、世事真相、人性善恶、人情冷暖,万象纷呈,需要发现……
请以“发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②文章要有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
C
D
A
B
C
C
(1)①苔痕上阶绿;②明月来相照;③荡胸生曾云;④百般红紫斗芳菲;
⑤凭君传语报平安;⑥独怆然而涕下。
(2)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二
1. (1)这 (2)受伤,被损
2.里人赵氏尝窃其法/亦颇验
3.C
4.(1)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神伤身。
(2)(我)栽兰花没有成功,写下这篇文章自我解嘲。
5.阅金经栽兰花(或:种兰花、养兰花等)
三
1.鸥小姐几番进出(经营)微信朋友圈的经历和感受。
2.“咂摸”,仔细品味、玩赏,运用动作(心理)描写(比喻,把玩味朋友圈比作数钱),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鸥小姐玩赏朋友圈中的赞与评论的愉快感受(陶醉于那些赞与评论,内心有极大的满足感)。
3.示例:运用比喻,把费心经营朋友圈的生活比作一团乱麻,把关圈后的生活比作一片直指蓝天的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鸥小姐关圈后轻松愉快的感受。
示例二:运用心理描写,通过描写鸥小姐关圈前后的心理变化,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鸥小姐关圈后轻松愉快的感受。
示例三:运用对比,把鸥小姐关圈前后的心理作对比,突出了鸥小姐关圈后轻松
愉快的感受。
4.①渴望被关注(肯定、欣赏、崇拜)。
②热爱三活(生活内容丰富,爱好广泛)。
③心思细腻,情感丰富。
④有虚荣心(爱慕虚荣,争强好胜)。
⑤能思考(反思)生活。
5.网络社交带给人们困惑和思考(人应追求真实美好的生活)。
1.①母亲能干(勤劳)会持家;②母来教子有方,重视家教;⑧母亲热情好客,善解人意(体贴别人);④母亲十分要面子(有自尊);⑤母亲对儿孙充满爱心。
2.①“母象的橙皮”是贯穿全文的线索;②以物写人,通过写橙皮来表现母深的优秀品质;③“母亲的橙皮”象征了传统文化中一些日渐远离的美好东西;④揭示了文章的主题,寄托了作者的情感。
3.①写出了三弟的调皮;②表现了母亲对孩子深沉的爱;③借此表现母亲家教很严;④突出橙皮的诱感力,与后文儿孙们不愿吃橙皮形成对比,突出文章主题。
4.在物质概乏的年代,橙皮对小孩极具诱感力,是很香甜的;在物质丰盈的今天,橙皮对小孩已失去诱感力,甚至让人反感。
表达了作者对传统中一些美好东西日渐消逝的感伤和无奈。
四。